早春養生:抵禦「倒春寒」吃點味沖食物
「春捂」重點是雙腳和腿部
儘管已經入春,氣溫還是忽上忽下,忽冷忽熱讓人不知該怎麼穿衣服。民間有句諺語「春捂秋凍」,所謂「春捂」是指立春以後,不要著急忙慌地脫掉厚厚的冬裝換上輕盈薄透的春裝。人體經過寒冬之後,在冬天厚衣服的保護下,血管處於收縮狀態,整個血液循環相對緩慢,抗病的能力也相對較弱,因此在早春不應匆忙脫衣,要根據天氣的變化,一件一件地減,這才符合養生之道。不過,這「春捂」到底應該怎麼「捂」?又該「捂」到什麼程度都是有講究的。
中醫學理論認為,人體的頭部及上半身位置屬陽,對風寒之邪的抵禦能力較強,不需要作為「捂」的重點。而下半身位置屬陰,對風寒的抵禦能力較差,也就成為捂的重點,尤其是人的雙腳更應捂。因此,「春捂」應重點做好雙腳和腿部保暖,厚褲和厚襪不可過早減去,並常用熱水燙腳,睡覺時下半身蓋厚一點。「春捂」要「下厚上薄」還因為寒氣大都是由下而上侵入體內,尤其是愛美女性,不要過早地換上輕薄的裙裝,否則裸露的腳趾、踝關節、膝關節易感到下肢酸脹、沉重、關節僵直、走路酸痛等,嚴重的還可致關節病、心血管疾病和各種婦科病等。
現在認為,日夜溫差大於8℃是該捂的信號。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此外,「捂」著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而減得太快,就可能出現「一向單衫耐得凍,乍脫棉衣凍成病」。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者才能適應,減得過快有可能凍出病來。
冠心病人多喝「安心」茶
初春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常使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惡化。專家建議冠心病患者不妨自己調配兩杯「安心茶」。
第一杯 洋參五味茶
作用:定心神、止心痛、益氣除煩之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之心煩失眠、健忘多夢、夜間盜汗、心悸氣短、倦怠懶言等症。
沖泡方法:西洋參3克、五味子5克、丹參5克、田七2克、鬱金5克。將上述藥物搗爛切細,用開水沖泡兩分鐘後即可代茶飲服,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服1服。
第二杯 丹參山楂茶
作用:安神鎮靜、活血止痛。適用於治療心血虛、心血淤阻之心悸怔忡等,對很多年輕人出現的春困也有作用。
沖泡方法:丹參5克、山楂5克、桂圓5克、當歸5克、夜交藤5克、柏子仁5克、延胡索5克。將上述藥物切碎,開水浸泡20分鐘代茶飲用,次數不限。
抵禦「倒春寒」 吃點味沖食物
氣候與人的健康關係密切。在「倒春寒」天氣里,最大特點是春季的多發傳染病與低氣溫交織,極易導致各種傷寒、感冒病症,特別是老人和小孩更容易發病。一般老人或原來患病的,常發作的有哮喘、支氣管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小孩,則更多表現為各種呼吸道感染,特別是患上重感冒、支氣管炎、鼻炎等疾病的。這個季節里,吃點什麼能夠抵抗倒春寒對我們的傷害呢?海軍總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醫師康靜波教授表示,在「倒春寒」的天氣里,不妨吃點味兒沖的食物,對身體有好處,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在『倒春寒』的氣候條件下,要預防傷寒、感冒,不但要做好保暖防寒,而且要在飲食上增加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沖食物,這樣能對預防傷寒感冒、春季多發的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有益處。洋蔥、姜、蒜、芹菜這些菜類食物,中醫認為,食可疏風散寒,幫助人體殺菌防病。特別是大蒜,作用更大。」康教授介紹,現代科學證明,大蒜里含有揮發性辣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質。洋蔥里含有前列腺素,有舒張血管及降低血壓的功能,其中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能促使血凝塊溶解的作用。芹菜里含有揮髮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壓、鎮靜、健胃、利尿等作用。「上述食物是好東西,不足是氣味兒比較沖。我們可以用芹菜、薑末做成餃子餡吃,可以用碎洋蔥做成蛋炒飯吃。在做菜過程,洋蔥、蒜、芹菜等也會通過加熱減少氣味,注意烹飪時間不可過長,那氣味就是健康的物質。」
苦味食物也有不錯的「祛火」功效,如杏仁、苦菜、苦丁茶、芹菜、芥藍等。「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敵。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為其中含有生物鹼、尿素類等苦味物質,中醫研究發現,這些苦味物質有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的作用。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涼拌、炒還是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祛火』的目的。」晨報記者 孔瑤瑤
推薦閱讀:
※《抱朴子》闡釋金丹養生之道
※小滿季節如何養生
※食補養生「四季粥」
※蔡灸哥的文件夾【睡眠養生】
※譚松韻、新垣結衣的少女感,居然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