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369個中國建築史名詞解釋(2)

榫卯:1〉固定垂直構件的管腳榫、套頂榫2〉垂直構件與水平構件連接的饅頭榫、燕尾榫、箍頭榫、透榫、半透榫、大進小出榫3〉水平構件相交時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與傾斜構件重疊做穩固作用的:栽銷榫、穿銷榫5〉水平與傾斜構件半疊時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壓掌榫6〉門扇用:銀錠扣、穿帶、抄手帶、裁口、龍鳳榫7〉斜交支撐構件的搭掌榫142.步架、舉架:相鄰兩檁中到中的水平距離稱為步架。舉架為兩檁中到中的垂直距離除以相應的步架長度所得的係數。143.上檐出:檐頭挑出由飛椽前端至檐柱中的水平距離稱上檐出。144.梁:梁的功能是承受由上面桁檁傳下的屋頂的重量,再向下傳到柱上,主要的梁多支承在前後檐柱、金柱上,廓步在金柱與檐柱之間,另有次要的短梁,大式中叫挑尖梁、抱頭梁,小式中叫插金柁,這短梁承受屋檐上面的重量。並在金柱與檐柱之間起聯結作用。廊深加大時,挑尖樑上還可以再加一根瓜柱,即童柱,一架梁和一根檁,組成一組梁架,下樑叫雙步梁,上樑叫單步梁。雙步梁除起聯結作用之外,也承受荷載。挑尖梁和抱頭梁的下邊,還有一條較小的只起聯結作用的梁,與挑尖梁及抱頭樑上下垂直,在挑尖梁下的叫挑尖隨梁或穿插枋,在角檐柱和角交金柱間的叫做斜穿插枋。主要的梁架兩端放在前後檐柱上,若帶有廊子就放在前後金柱上。梁的長短及架梁隨著進深定。幾架梁即幾步架在這根梁的步架位上,栽兩根短柱(即瓜柱)或用柁墩支上一根較短的梁或在再往上支成梁架。小式做法中最下一根最長的梁稱為大柁,較短的一根稱二柁,最短一根稱三柁。大式做法則按梁架所負桁或檁子的總數目或柁梁步架的多少稱七架梁、五架梁或三架梁。每層梁的兩端均做出桁檁椀以承托桁或檁。另外還有四架梁、六架梁,這種雙數的梁架多沒有屋脊,脊部而多用過隴,做成園弧形叫卷棚式、也叫元寶脊。卷棚式頂部的梁叫月梁(即頂梁)月樑上的瓜柱為荷葉墩瓜柱。145.桁檁、枋、墊板、角梁:桁檁放在各梁頭上、上承椽子,大式大木在檐頭正心枋上的桁叫正心桁,在正心桁外邊挑檐枋上的桁叫挑檐桁。小式大木在正心桁部位上為檐檁,沒有挑檐桁在屋脊上的是脊桁(或脊檁)、在金柱(老檐)或重檐童柱,叫金桁或叫金檁,在脊桁(檁)與老檐金桁或正心桁之間的都是金桁(檁),若有多數的金桁(檁)則以上、中、下別之。在每條桁(檁)下,與桁(檁)平行的,有墊板或枋。正心桁與挑檐桁下有正心枋、挑檐枋、金桁檁下有金墊板和金枋。金枋是左右兩架梁頭下瓜柱間的聯繫材、其上皮與瓜柱上皮平。在桁檁下、枋子上的空當就是墊板,即所謂平水,就是梁頭下皮至桁檁下皮之高度。脊桁檁下有脊墊板和脊枋是脊瓜柱之間的聯繫材。146.椽望:椽子有圓的方的兩種,安放再桁檁與桁檁之間,方向與桁檁成正角。以承受屋頂的望板、泥灰背和瓦面。安在最上一排與脊檁扶脊木相交的叫腦椽,如卷棚式頂部是雙脊桁檁時稱為羅鍋椽或頂椽。在各金桁檁上的椽子都稱花架椽。因步架有九架、七架而步架有上、中、下金之分,椽子亦因地位而稱下、中、上花架椽之別,最下一步(即檐頭)的椽子稱為檐椽,該椽一端放在金桁檁上(如重檐下層檐椽放在承椽枋上)一端伸出檐桁檁以外,檐椽的外上端,多有一排飛頭。檐桁以外挑出的檐椽和飛頭稱為平出。在檐桁檁上與桁檁平行,緊放在桁檁上面(即金盤)設有椽椀,椽椀是一塊木板按著椽子排列的疏密、在上面做成一排圓洞,使椽子穿過,以免左右移動。在帶廊子的金檁上做闖中板,在脊桁檁上用一斷面成六角形的扶脊木,扶脊木前後向下兩斜面上也做成一排圓洞(即椽窩)以承受腦椽用。檐椽的下端即檐椽頭的上面用小連檐將各椽頭連住。從小連檐往裡釘望板,順著檐椽的位置彈上墨線為飛頭椽線,釘飛檐椽位,(即飛頭)。在飛檐椽上面釘上大連檐。在每兩根飛椽之間,並在小連檐上用一塊小木板把飛椽空當封住,叫做閘當板,如果小連檐與閘當板連做時,而叫里口木,在大連檐上釘瓦口。147.翼角:建築物四個轉角處的檐頭翹起部位稱為翼角,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檐椽、翼角翹飛椽等構件組成。148.踏腳木:用在歇山的山面檐椽上,踏著檐椽的上面。149.草架柱:安在踏腳木上面承托山花板及博縫板。150.穿梁:安在草架柱上。151.廡殿:廡殿是屋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的建築物,它共有五脊。因為面闊長於進深,所以前後兩坡相交而成一條正脊,左右兩山坡同前後坡相交而成四條垂脊;故廡殿又可稱為五脊殿、四阿坡。152.硬山:硬山只有前後兩坡,左右兩盡端是磚砌山牆,山牆內部有前後檐柱,金柱正中有山柱,山柱上端托脊檁,在縫裡的大柁同水平高的位置,有插柁由檐柱直插到山柱上,構成梁架,稱為排山柁架,排山各梁架有單步梁、雙步梁乃至三步梁,其構造方法與單步梁,雙步梁相同。153.由額墊板:是用於大額枋與小額枋中間,如沒有小額枋,也就不用由額墊板。154.箍頭枋(即搭角枋):此枋用在山面前後轉角處。前(後)面與山面搭接相交。長按盡間面闊,山面按廊深各加一檁徑半即長。一端做銀錠榫,榫做法同前。一端作箍頭榫和霸王拳(小式作三岔頭)作法,長寬同坐斗枋出頭。155.額枋:大式(帶斗拱)叫額枋。小式(不帶斗拱)叫檐枋。長按面闊尺寸減半柱徑,高寬按鬥口計。156.山花板:山花板是用在歇山(小紅山)的山面的山花上。157.瓜柱:用在樑上,承托上一個梁用。158.雷公柱:雷公柱是用在有推山的廡殿屋頂上。159.角背:角背為了瓜柱的穩定(一般在大式房屋上用的較多)。160.踩: 1、說斗栱幾踩,這個「幾」是奇數的。 2、斗栱向內、外挑出,清代叫「出踩」,以正心栱為中心向內或向外每加出一排栱,就叫一踩。(栱與栱之間水平軸線距離叫「拽架」,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規定每個拽架寬3鬥口),如向內外各挑出一拽架叫三踩,面闊方向列三排橫栱。向內外各挑出兩拽架叫五踩,面闊方向列五排橫栱。向內外各挑出三拽架叫七踩,面闊方向列七排橫栱。向內外各挑出四拽架叫九踩,面闊方向列九排橫栱。(所以說幾踩是:拽架數×2(里外的拽架)+1)161翹、昂: 1、翹、昂、撐頭木、螞蚱頭都是斗栱中的縱向構件(進深的構件)。 2、何為翹:在一攢(一組)斗栱中,與栱垂直位於栱下層的長方木,兩端頭呈微上彎形式的構件叫「翹」3、何為昂:昂是與栱十字交叉的長方木,外端頭有尖,斜垂向下,內端做成翹形,也有的做成菊花頭形的。如在一攢斗栱中有翹時,昂在翹上。沒有翹時,昂是縱向構件中最下層。4、如何數翹昂:數翹、昂時不能數上撐頭木(斗栱外立面看不到撐頭木的端頭)、螞蚱頭(在昂上的,與之平行且形似螞蚱頭的構件)。這樣就好數了。162.拱:共有三種不同的位置,1、在柱頭上2、在屋間額枋之上3、在屋角柱頭之上,這三種各有專名叫:柱頭科、平身科和角科。斗拱在結構上有四種重要的分件,略似弓形,位置與建築物表面平行的叫做拱。形式與拱相同,而方向與拱成直角的叫做翹。翹之向外一端特別加長,斜向下垂的叫做昂。在拱與翹或昂的相交處,在拱兩端介於上下兩層的拱間,有斗形方塊叫做升。與拱相交成直角形的橫木叫做翹或昂。翹昂的長短以支出之遠近而定,在下層的支出最少,越往上的支出越遠,每支出一層,在里外兩面各多加一層拱,叫做踩。163.桃尖梁 :用於柱頭科斗拱之上,承接檐頭桁檁之梁,其梁頭側面成桃形,故名。164.順桃尖梁:用於建築物山面的桃尖梁,因其放置方向與建築物面寬一致,故名。165.桃尖隨梁枋:桃尖梁下面,用以拉結檐柱與金柱的構件。其作用略同於小式建築的穿插枋。166.順隨梁枋:用於順梁下面的隨梁枋。167.七架梁:其上承七根檁,長度為六步架之梁。168.五架梁:其上承五根檁,長度為四步架之梁。169.三架梁:其上承三根檁,長度為二步架之梁。170.六架梁:其上承六根檁,長度為四步架加一頂步之梁。171.四架梁:其上承四根檁,長度為二步架加一頂步之梁。172.頂梁:其上承二根檁,長度為一頂步架之梁。173.雙步梁:長度為二步架,後尾交於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於門廡建築或一般建築的兩山。174.單步梁:長度為一步架,後尾交於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於門廡建築或一般建築的兩山。175.三步梁:長度為三步架,後尾交於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於門廡建築。176.七架隨梁枋:帖附於七架梁之下,拉結前後金柱之構件。177.五架隨梁枋:帖附於五架梁之下,拉結前後金柱之構件。178.天花梁:用於建築物進深方向,承接天花之梁。179.踩步金:歇山建築山面的特有構件。其正身似梁,兩端似檁,位於距山面正心桁(或檐檁)一步架之處,具有梁、檁等多種功能。180.承重:用於樓房進深方向,承接樓板楞木之梁。181.斜雙步梁:用於建築物轉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雙步架。182.斜三步梁:用於建築物轉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三步架。183.斜五步梁:用於建築物轉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五步架。斜五步梁又稱遞角梁。184.遞角隨梁枋:貼附於遞角梁之下,用於拉結內外角柱之構件。185.抱頭梁:用於無斗拱建築廊間,承接檐檁之梁。186.斜抱頭梁:用於無斗拱建築廊子轉角,于山面檐面各成45°角的抱頭梁。187.順梁:用於建築物山面,平行於建築物面寬方向之梁。多用於無斗拱建築,相當於無斗拱建築的順桃尖梁。188.趴梁:梁頭外端扣搭在檁之上的梁,多用於廡殿建築的山面,故又稱順趴梁。189.下今順趴梁:承接下金檁的順趴梁。190.上今順趴梁:承接上金檁的順趴梁。191.斜承重:用於樓房轉角處,與山面、檐面成45°角的承重梁。192.麻葉抱頭梁:梁頭做成麻葉頭形狀的抱頭梁。垂花門的主梁亦稱麻葉抱頭梁。193.抹角梁:用於矩形或方形建築轉角部位,垂直於角梁方向放置的趴梁。194.井口趴梁:平面呈井字形的組合梁架,是趴梁的一種形式,多用於多角亭或藻井等部位。195.假梁頭:外端做成梁頭狀,至於假檐柱柱頭之外。196.四角花梁頭:至於角柱柱頭,沿角平分線放置的梁頭,用於承接搭接檁,兩端常做成麻葉頭狀,花梁頭又稱角雲。多用於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等建築。圓亭柱頭上也常放置花梁頭。197.角梁:用於建築物轉角部位,沿角平分線方向向斜下方挑出的用以承接翼角部分菏載之梁,角梁一般有上下兩根重疊使用,下面一根是老角梁,上面一根是仔角梁。198.老角梁:角梁的下面一根稱老角梁,主要用於承接翼角椽。199.仔角梁:角梁的下面一根稱仔角梁,主要用於承接翹飛椽。200.由戧:角梁的後續構件,依位置不同又分下花架由戧,上花架由戧,脊由戧等。201.下花架由戧:用於下步金的由戧。202.上花架由戧:用於上步金的由戧。203.脊由戧:用於脊部的由戧。204.里掖角角梁:用於建築物里轉角部位的角梁,其斷面的高度小於外轉角角梁,沒有衝出和翹起,主要勇用於兩翼檐椽。205.里掖角老角梁:里掖角角梁兩根中的下面一根,主要用於承接里角與之相交的檐椽。206.里掖角仔角梁:里掖角角梁兩根中的上面一根,主要用於承接里角與之相交的飛椽。207.帽兒梁:承接天花支條與天花板的構件,其兩端搭置於天花梁之上,相當於頂棚中的大龍骨。帽兒梁通常用圓木製作,梁斷面呈半圓形。柱類構件208.檐柱:位於建築物外圍的柱子。209.金柱:位於檐柱內側的柱子,多用於帶外廊的建築。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稱,依位置不同可分別以外金柱和內金柱。210.下檐柱:在二層或多層樓房中,最下面的一層的檐柱。211.通柱:為於二層樓房中貫通上下層的柱子,用一木做成。212.假檐柱:假檐柱是專用於轉角房的外轉交兩側,轉間房的外轉角兩側開間(即轉角進深)大於其餘兩開間,為解決開間過大而附加的檐柱。假檐柱的高度比一般檐柱要高墊板一份、檁碗一份外施假梁頭。如用代梁頭,則其高度與其他各檐柱同。213.里金柱:即圍金柱,參見「金柱條」。214.山柱:位於建築物兩端山牆部位的中柱。215.桐柱:柱腳落於梁背上,用於支頂上層檐或平座支柱,又稱童柱。216.平台海墁下桐柱:用於三滴水樓房,支承平台(平座)部分的桐柱。217.擎檐柱:立於建築物台明(或平座)四角,用於支頂四偶角梁的方柱。218.垂蓮柱:用於垂花門的垂柱,倒懸於垂花門麻葉抱頭梁下,端頭有蓮花等雕飾,故得名。219.雷公柱:(一)用於廡殿建築屋脊兩端太平梁之上,用於支頂脊桁挑出部分的柱子;(二)用於攢尖建築斗尖部位的懸空柱。220.重檐金柱:用於重檐建築的金柱,採用一木做成,其下半段為金柱,上半段支承上層檐,故稱重檐金柱。221.重檐角金柱:用於轉角部位的角金柱。222.封廊柱:位於樓閣建築平座之上,用於支承挑出深遠的檐椽端頭的方形木柱,與擎檐柱作用相似,柱頭間通常有橫枋及折柱花板雀替等構件相連,柱間有欄杆,欄杆內為走廊。223.饅頭榫:柱子上端與梁結合之榫,位於柱頭中線位置,榫呈方形,寬高均為柱直徑的1/4~3/10,其榫根部略大,頭部略小,呈方形饅頭狀,多見於小式做法。224.管腳榫:柱根與柱頂石相結合之榫,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其徑寸略同於饅頭榫,多見於小式做法。225.升線:有側角的柱子側面特有的墨線,該線位於柱子側面中線的內側,與中線之距離等於側角尺寸,升線垂直於地面(水平面),柱整體向內側傾斜。通則權衡部分226.明間:建築物居中的開間。227.梢間:建築物兩端頭的開間。228.次間:建築物明間和開間之間的開間。如有多次間可分為一次間、二次間、三次間等。229.檐面:平面呈矩形的建築物,短邊方向稱山面。230.面闊:又稱面寬,建築物面寬方向相鄰兩柱間的軸線距離。231.通面闊:建築物兩盡端柱間軸線距離。232.進深:垂直於建築物面寬方向的平面尺寸稱為進深。233.通進深:建築物側面(進深方向)兩盡端柱間的軸線尺寸。234.柱高:木柱從台明上皮至柱頭的高度。明清建築中所指柱高通常指檐柱高。在帶斗拱的清式建築中,柱高包含斗拱及平板枋之高。235.柱徑:柱子根部的直徑(若為方柱則指柱根部的看面尺寸)。236.步架:相鄰兩檁間軸線的水平距離。237.舉高:相鄰兩檁軸心的垂直距離。238.舉架:坡屋頂屋面的相鄰兩檁,上面一檁比下面一檁抬起的高度。239.上出:建築物檐口自檐柱軸線相外挑出的水平長度。帶斗拱的建築,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飛椽挑出兩部分組成。240.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線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稱台明出沿,又稱下出。241.出水:建築物的上檐出又稱出水。242.回水:建築物的上出大於下出,上出與下出之差稱為回水。243.收分:中國清代建築柱子直徑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徑為基數,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減小柱徑,稱為收分。244.側腳:柱頭位置不動,柱腳按一定尺度向外側移出,造成柱頭略向內側斜,稱為側腳。清代建築僅檐柱有側腳,明代以前建築里圈柱也有側腳。柱側腳有利於建築物穩定。245.鬥口:斗拱最下層的坐斗(大斗)面寬方向的刻口稱鬥口。在清式建築體系中,鬥口是最基本的建築模數之一,凡帶斗拱的建築,所有的構件、部位均與鬥口有倍分關係。246.硬山建築:屋面既有前後兩坡,兩側山牆與屋面相交,並與檁木樑架全部封砌在山牆內的建築,稱為硬山建築。247.懸山建築:屋面有前後兩坡,屋面兩端懸挑于山牆或山面梁架之間的建築,稱為懸山式建築。懸山又稱挑山。248.廡殿建築:屋面有四坡並有正脊的建築稱廡殿建築,廡殿又稱四阿殿、五脊殿,是古建築屋頂的最高型制。249.歇山建築:由懸山屋頂和廡殿屋頂組合形成的一種屋頂形式。歇山建築又稱九脊殿,型制等級僅次於廡殿建築。250.攢尖建築:建築物的若干坡屋面在頂部交匯成一點形成尖頂,稱為攢尖建築。攢尖建築平面為正多邊形,如正三邊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圓形等。251.複合建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建築形式,或由一種建築形式的不同形態組合而成的建築稱複合建築。複合建築形式優美,歷史上很多著名樓閣如黃鶴樓、騰王閣、故宮角樓等都是複合建築。252.三滴水:古代屋檐為滴水,三滴水即三重屋檐。253.對景:隨著曲線的平面布局,步移景異,層層推出或從某一觀賞點出發,通過房屋山門窗或圍牆的門洞作為畫框來取景,或者通過走廊與漏窗來看風景。254.園冶:計成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著成《園冶》一書,是我國古代最系統的園林藝術論著。255.水口:大的水面上做的許多小的水灣,使得在任何一個角度都無法看到水面邊界的全貌,使睡眠有深遠之感,餘味不盡。256.駁岸:池岸一般都用石塊疊成曲折自然的形狀,只有少數地帶砌成整齊的池岸,可以用來停船的地方。257.園林的設計思想: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天人合一」的思想佔有極大的優越。把人和物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從而形成一種主觀力量,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近自然開發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壯麗,景象萬千,美好的景色啟發人們熱愛自然,謳歌自然。獨樹一幟的自然式山水園林就形成了。以神州大地譴責不同的山川為本原,形成以山水為景觀的造園風格。這種園林以表現自然竟趣為目的,排斥規則,對稱,力避人為造作氣氛。與軸線對稱,幾何圖形,分行列隊,顯示人的力量的歐洲園林大相徑庭。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的區別:1)前者以祖國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帶的優美風景為創作源泉。2)前者以提供皇宮貴族休息,娛樂之處,後者是貴族富商以及官僚地主的生活享樂 而建的。3)前者在大範圍內以堆土形成山丘澗壑的地形,再適當點綴山石,山中疊山,假山與真山相結合。後者以山石造山為主。4)前者花木配植規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後者以單株為主。私家園林的基本設計原則與手法把全園劃分為若干景區,每區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又互相貫通,聯為整體。園中空間與景物布置主次分明,不宜均勻分布。大小空間疏密相間,構成有節奏的變化。水面的處理方面。池的大小有主次之別,水面處理有聚分不同。池水以聚為主,以分為輔。假山是園景中的重要因素,疊石造山是為了創造山林景色。體形高大的山林,一方面可以在山上建亭閣,眺望園林,俯望全園,達到擴大空間感的 目的,另一 方面可以阻隔視線,增加園中寧靜的 氣氛。建築處理方面,建築物在 我國古代園林中佔有 極重要的位置。山池是園景的骨幹,欣賞山池風景的 位置,則常在建築物內,同時建築又是與山,池,花木共同的構成園景。所以它即是觀察對象,又是風景觀賞點。花木在私家園林中以單株為主觀賞,園林以老樹為難得,略有幾株,能使園林顯的蒼古深郁。營造法258.須彌座:由佛座演變而來,形體複雜。一般用於高級建築。開始形式簡單,由數道直線疊澀與較高束腰組成,沒有多少裝飾,且對稱布置。後來逐漸出現了蓮瓣,卷紋飾,力神。角柱,間柱等,造型日益複雜。259.階級踏步:在踏的兩旁置垂帶石的踏道。260.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帶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於住宅或園林。形式自由,有的將踏面自下而上逐層縮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規則形狀。261.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磚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262.斜道(輦道或御路):是 傾度平緩用以行車的坡道,常與踏跺組合在一起。263.土戚:階級形踏跺264.勾闌:欄杆,由望柱,尋杖,闌版構成。一層闌版為「單勾闌」二層為「重台勾闌」。265.尋杖絞角造:木尋杖在轉角處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266.尋杖合角造:尋杖止在轉角處望而不伸出。267.坐欄:石欄形體往往低而寬,眼沿橋側或月台邊布置。268.鵝頸椅:近水的廳,軒,亭等常在臨水方面設置木質曲欄的座椅。269.開間(面闊):木構建築正面兩檐柱間的水平距離,各開間之和為「通面闊」中間一間為「明間」左右側為「次間」再外為「梢間」,最外的稱為「盡間」,九間以上增加次間的間數。270.步:屋架上的「檁」與檁中心線面的水平距離為步,各步的距離的總和與側面各開間寬度總和為「通進深」,若有斗拱,則按照前後挑檐檁中心線間水平距離計算。271.舉勢:屋面坡度。272.舉架(舉折):舉,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築的進深與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計算屋架舉高時,由於各檁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橫斷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線,而是若干折線組成。273.舉折(宋):先按照房屋進深,定屋面坡度,將脊傅「舉」到額定的高度,然後從上而下,逐架「折」下來,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線和曲面。舉架(清):從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較緩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因此,最後「舉」到多高,彷彿是「偶然」的結果。274.升起:宋,遼建築的 檐柱由當心間向兩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條緩和的曲線。275.側腳:宋代建築規定外檐柱在前後檐向內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兩山向內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兩個方向都傾斜。276.都柱:秦漢宮室遺址與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僅設一根柱子。277.金廂斗底槽:內外兩圈柱。見佛光寺大殿278.單槽:內柱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 兩個區域。(山西晉祠聖母殿)279.雙槽:內柱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 三個區域(唐大明宮含元殿,北京故宮太和殿)280.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將平面等分(河北薊縣獨樂寺山門)
推薦閱讀:

在「溫柔西化」中發現中國歷史?
美國FDA警告馬應龍止咳藥含嗎啡,呼籲中國加強管制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38)
中國老秤上為啥十六顆星?
越來越多外國人選擇遷居中國

TAG:建築 | 中國 | 中國建築 | 建築史 | 名詞解釋 | 轉載 | 解釋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