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惜:別在寒冬傷「心」
11月20日為中國首屆「心梗救治日」。心臟其實也有喜怒哀樂,並受天氣變化影響,有「陰晴圓缺」。學會識別心臟「動怒」即心肌梗死的相關常識,尤其在秋冬季,要做到戒勉「三心」。
防傷「心」時節
早春、秋、冬季等氣溫明顯降低時節,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好發季節。「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冠心病患者突發急性心梗的高峰期。」楊天倫稱,尤其是連續低溫、雨雪和大風天氣,急性心梗患者更為增多。
這是因為,氣溫下降使人體耗氧量增加,為維持正常的體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心臟的負荷增加。其次,天氣變冷使血流緩慢,平時沒有癥狀而潛伏於血管中的斑塊,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此外,寒潮來襲,人的適應能力減弱,抵抗力下降,特別是老年人易發呼吸道感染,影響肺部通氣,使心肌缺氧而誘發心臟疾病。
因此遇到寒潮時,冠心病患者不應外出,並要及時增添衣服、被褥保暖。提倡溫水擦澡,提高皮膚的抗寒能力,同時積極防治感冒。
【常識提示】心梗常見的先兆癥狀包括:明顯加重的心絞痛,且發作頻率增多、時間延長、疼痛程度加重;心絞痛性質較以往改變,或使用硝酸甘油不緩解;疼痛伴噁心、嘔吐、大汗淋漓或明顯心動過緩;心絞痛發作時伴心功能不全並進行性加重;心電圖改變,或心律失常;老年冠心病患者突發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難或暈厥等。
急性心肌梗死來勢迅猛,若不及時救治,死亡率極高。患者可在數秒、數分鐘內心臟驟停、猝死。
戒傷「心」食物
「冠心病患者,應忌暴飲暴食和各種刺激性食物。」楊天倫認為,暴飲暴食會加重心肌耗氧,加重或誘發心梗。而肥膩、煎炸等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如蛋黃、肥肉等易引起膽固醇增高,血黏稠度增高,誘發心梗。
此外,一些脹氣和消化不良、影響胃腸功能的食物,如豆類、土豆、蔥、蒜及甜食等,也易誘發或加重心絞痛、心梗。濃茶、白酒、辣椒、咖啡等易引起人精神亢奮,導致心臟耗氧量增加。
冠心病患者應注意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少食多餐,日常應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為主。烹飪時可用植物油,尤其提倡用橄欖油;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各種堅果。
為避免微量元素和抗氧化成分的損失,對食物的加工盡量簡單。適量吃些低脂或脫脂乳酪、酸奶類乳製品,多吃魚類,少吃紅肉,適量飲紅酒。
【常識提示】大部分急性心梗病人,在起病1~2天或1~2周有前驅癥狀,原有穩定型心絞痛變為不穩定型,繼往無心絞痛突髮長時間心絞痛,或突然發作劇烈、持久的胸骨後壓榨性疼痛,休息和含硝酸甘油等不能緩解。
少數患者無疼痛,部分患者疼痛位於上腹部,常被誤認為胃痛、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心梗可伴其他全身癥狀,如發熱、白細胞增高,血沉增快,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及心律失常等。
停傷「心」行為
「 只有堅持從飲食、運動、生活方式、藥物等方面多管齊下,細心、悉心、耐心呵護我們的心臟,心心相惜,才能降低心梗的發生。」楊天倫表示。
避免久坐、長時間加班、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等,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等,戒煙、限酒。
避免迎風疾走,避免飽餐或飢餓時洗澡,洗澡水溫盡量與體溫相當,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快跑、搬抬重物等各種劇烈和重體力運動,推薦包括打太極拳、游泳、步行等適量運動。
保持良好心態,凡事盡量心平氣和。定期到醫院複診,密切監控血壓、血糖、血脂和血黏度,這四項指標與心梗的發生、發展和複發有密切關係。
注意科學用藥,特別是安裝了心臟支架的冠心病患者,更要堅持長期規律服藥。若因季節性變化,患者自覺用藥效果不佳,應及時向醫生反饋。
【常識提示】一旦發生心梗,患者應嚴格卧床,保持安靜,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噴霧吸入,家屬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
送醫途中盡量選擇平穩的交通工具,情況相對穩定者可用擔架運送。途中持續或間斷使用硝酸甘油,有條件者保持吸氧,及時嚼服阿司匹林150-300毫克。
推薦閱讀:
※寒冬詠梅
※草帽姐為鄉親們分發年貨 寒冬不忘幫老人推車
※寒冬臘月調侯是關鍵
※寒冬話水果
※海參 — 為寒冬儲存能量,男人、女人、老人都需要!
TAG: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