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多取決於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人,生活滿意度低,焦慮恐懼

安全感讓人更自尊 勇敢多取決於安全感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安全感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支撐起生命和心理健康。擁有它的人,主觀滿意度高,樂觀自信;缺乏它的人,生活滿意度低,焦慮恐懼。安全感有時是外在的,比如擔心失戀、失業、生病……這些擔心有明確的對象,通過改善環境可以重新獲得;有些安全感是內在的,例如家財萬貫卻常被貧窮的噩夢驚醒,嬌妻相伴卻擔憂有一天她會離自己而去,這種不安全感來自脆弱的內心。研究依戀的美國心理學家曾指出,在嬰兒期沒有建立強烈和安全的依戀關係的孩子,一生中都將缺乏與他人建立深入而親密的人際關係的能力。這種論斷也許有些絕對,但是有其他的心理學家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此觀點的價值。他們通過實驗發現,在嬰兒時期與父母建立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到3歲半時,社交能力比未曾建立良好依戀的同齡兒童更為活躍,較多地受到同伴的歡迎和追隨,富有同情心,表現出有領導才能。而那些沒有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容易膽怯退縮,對人不信任,缺乏自信心,情緒不穩定,難以和別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對環境適應力差。檢查  回答9個小問題   你是否經常對世事不滿?  你是否感到生活對自己不公平?  你是否容易受傷害?  你是否缺乏自信、對自己不滿意?  你是否感到別人不尊重、不喜歡自己?  你是否對未來心懷恐懼?  你是否感到別人不可信任?  你是否容易不安?  你是否經常懷疑別人議論自己,而且對他人的評價很敏感?  如果你的答案基本都是「否」,那麼恭喜你,你是一位安全感較強的人;如果答案以「是」居多,那你很可能是一位缺乏安全感的人。當然,這個簡短的問卷並不太完整,有興趣者不妨找到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問卷》,做個更科學的測試。  病因  受過冷落和傷害  安全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上帝的禮物」,而需要在後天慢慢培養。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有下面一些經歷。  1.家庭氛圍差。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認為,6~24個月的嬰幼兒與父母的關係決定其成年後的安全感。假如得不到母親的悉心照料、需要得不到滿足、啼哭無法得到回應,孩子就難以產生基本的信任感。兒童時期,如果父母經常爭吵、情緒陰晴不定、教育方式粗暴等,孩子的心靈長期被緊張、恐懼、不安折磨著,久之也容易缺乏安全感。  2.曾被傷害過。比如,有過失戀經歷的人可能會在下一段戀情中疑神疑鬼;曾經歷過貧窮的人可能會對金錢的匱乏心有餘悸,進而不擇手段地「撈錢」;曾在深夜被暴徒襲擊過的人可能對黑暗產生恐懼。還有人總被批評、否定,容易缺乏自信,於是會對未來充滿焦慮,凡事希望穩妥保險,害怕生活失控。  儘管安全感更多是自己的事兒,但有一些人和事容易讓人感到不安全。首先,一個熟悉的人,言行與往常不一致,比如性格溫順的同事突然暴跳如雷、原本如膠似漆的戀愛對象突然不冷不熱等。其次,言行舉止與眾不同的人,比如表情陰冷、成天不說話、愛穿奇裝異服者,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表現容易給大家帶來不安全感。  處方  放下得失多交友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安全感僅次於食物、空氣、水等維持生命的需要。缺乏安全感的人就像無本之木,難以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也很難用心生活。因此,既然安全感丟失了,就要努力把它找回來。  第一,正確認識自我,提升自信心。有安全感的人不一定佔據著最穩固的資源,但一定擁有這樣的天賦--「不在乎有的,不惦記沒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強扭的。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萬一什麼都不是了也無所謂。」  第二,別胡思亂想。缺乏安全感其實是種「放大心理」,把自己的負擔、痛苦放大。我們要學會享受過程,而非一味擔憂結果。當出現不安全感時,嘗試做積極的歸因。比如打電話給朋友,對方沒有接,不要認為他不在乎自己,人家可能就是在開會。  第三,多交朋友,提高社交能力。最好的保險不是存款,而是有幾個真心實意的好朋友。良好的人際關係能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與滿足,還能在困難時幫到自己。同時,助人行為可以改善焦慮情緒。  最後要提醒的是,家長要多跟孩子交流感情,遇事講道理;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爭吵,用榜樣作用引導孩子養成平和、友善的性格。  癥狀  習慣抱著東西睡  「他只要出門,哪怕天氣很好,也要穿上套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總是把臉藏在豎起的衣領里……把自己包在殼裡,給自己做一個所謂的套子。」--俄國作家契訶夫在《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描述了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  缺乏安全感有許多表現。行為上,他們有一些在別人看來奇怪的「癖好」,比如手機、鑰匙、錢包等一定要隨身帶;喜歡有口袋的衣服和褲子;經常莫名其妙地想哭;習慣抱著東西或開著燈睡覺;吃飯、上廁所、坐公交喜歡同一個位置;不愛說話,尤其不愛跟權威(如老師、領導)及陌生人交談;忍不住查看配偶的手機。感受上,他們常感到受威脅,深陷無法抗拒的焦慮和恐懼中;對未來過度擔心,缺乏自信;總希望依靠別人,可內心深處又對自己和別人不夠信任;不喜歡被評價,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缺乏安全感的人並不是個個都軟弱,有些表現得很強大,甚至主動攻擊別人。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好的」,但不相信別人,認為「別人是壞的」.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反相形成」,就是以相反的方式表現自己的內心狀態。安全感讓孩子更自尊 你知道如何給予嗎?體會痛,才能建立安全感現在的你,是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嗎?缺乏安全感的人,他們很容易焦慮、畏懼、恐慌……我們為什麼會缺乏安全感,從心理學上分析,這與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給予的愛有關。或者你會想,小的時候,父母給予了我足夠的愛,每當我跌倒的時候,父母會緊張地跑過來把我扶;如果我在黑夜中迷失了,父母也會第一時間出現……也許你覺得父母的陪伴已經足夠了,但這恰好相反,正是父母的這種緊張與焦慮感讓孩子缺乏了安全感。這是一個普遍缺乏安全感的社會,許多父母也發現自己的孩子相當缺乏安全感,在日常生活的表現是:大人不在旁邊就容易焦慮不安;不敢一個人上廁所;太暗會怕,關燈會不敢睡;沒有大人陪伴就靜不下心做功課;常常黏在父母身邊,一刻也不能離開他的視線,即所謂的「分離焦慮」;不敢主動和別的小朋友交往,或在外頭被欺負了,不敢反擊,甚至回家也不敢講。以上都是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的現象。如果沒有好好的面對及處理,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可能會以各類變化多端的身心癥狀呈現。諸如經常的頭痛、肚子痛,一再的感冒發燒,頻繁的氣喘發作,跑遍各大醫院及大小診所;或演變為日後的精神官能症,比如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社交畏懼症、厭食症、暴食症,或瘋狂購物仍無法滿足的扭曲心理。那麼,既然孩子缺乏安全感不但會對身心發展、學習能力及身體健康造成重大影響,更會對日後的成就(許多孩子的表現不佳都不是因為能力不足或不夠聰明,而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所導致的自信心不足,影響了學習表現及未來發展)、人際關係的好壞及婚姻的美滿與否(再次的,不是每個婚姻的破裂都是外遇導致,縱使有外遇及觀念不合的因素存在,但究其根本,彼此內心的缺乏安全感恐怕才是真正的原因吧!)影響甚巨。因此,好好來探討一下孩子「缺乏安全感」形成的原因,或究竟我們要透過怎樣的「身心靈全人教育」才能栽培出健康、勇敢且充滿安全感的孩子,我想是非常重要的。一開始,我們得先建立起一個重要觀念。沒錯,有時孩子的缺乏安全感來自先天敏感及內向的氣質,但大家一定要記得:「不安全感」是會遺傳的。意思是說,不管是透過遺傳基因、照顧孩子的心態及方式、所有語言及非語言的表達,父母對自身、未來存在、金錢及健康的不安全感,都會深深地影響孩子。因此,這樣的畫面於焉形成:一個無微不至的照顧者,事先想到了孩子每個可能的危險及需求,竭盡全力地保護及照顧,希望孩子有最大的安全感。孩子的每次跌倒都會令大人們飛奔而至,還沒來得及自己爬起來,便已身在照顧者的懷中;在孩子因為輕微的擦傷,正在感受身體的疼痛,及學習如何自我療傷,或得到宇宙及大自然的撫慰之前,照顧者便「提早介入」,由一個外在客體立即提供安慰及支持。看起來,這個照顧者正全力避免孩子受傷,並提供最佳的保護及安全感。可是,也許事實剛好相反,因為孩子真正感受到的不是被呵護的安全感,而是那照顧者本身內在深深的焦慮及不安全的情緒。孩子被剝奪了獨處的機會(當然,這種獨處不是疏於照顧,或將孩子一個人丟在家中),沒能在獨處的過程中,感受到來自內在客體(即所謂的內我)及外在大自然環境的支持陪伴。因此,孩子在獨處時是孤單、害怕、恐懼及缺乏安全感的,也造成長大後的「缺愛」及不斷的「討愛」,但內心卻一再的空虛和寂寞。當孩子跌倒時,如果這是一個安全的環境,有一對溫暖且充滿愛心的眼神,及一雙隨時可以幫助他的有力雙手適時給予支持,但卻不急著慌張地、充滿擔心地衝過來抱他,孩子會明白「痛的覺受」是生命中一個重要且自然的現象,並非「不好的」且「令人害怕及感到脆弱的」,因而心中升起一種力量及應付危險環境的安全感,同時感受到來自宇宙及內心的深深支持及撫慰。此時,他不會因為父母不在身邊、一個人獨處而感到脆弱及害怕,卻已將父母給他的安全感、自己內心升起的力量和安全感,以及宇宙的善意保證,內化為自身內在的踏實與自信。如果孩子的跌倒、獨處、小病痛,都立刻被大人慌張地介入,提供過度的保護,那麼,這孩子的自我保護、自我撫慰能力不但養成不了,而且「內心深深的不安全感」、「我是脆弱且無力面對外界威脅的」、「外界環境是危險的」、「痛楚及孤單是令人難以忍受的」這類信念及感受將開始惡性循環。總而言之,孩子的不安全感被加強了。因此,身為現代父母,為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長環境,隨時掌握狀況,卻不提早介入、過度的保護,讓孩子建立起和自己內在、和宇宙那種自在的安全感,才是根本之道。科學家找到「恐懼」腦區 痛苦記憶有望被「刪除」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幻想能夠將不愉快的記憶清除掉,從而與痛苦的過去徹底說再見。現在看來,這種想法並非沒有實現的可能。據美國媒體11月2日的報道,科學家日前發現,通過移除老鼠大腦負責回憶恐懼的腦區中的一種蛋白質,就能夠永久刪除老鼠的創傷性記憶。研究小組集中關注大腦中杏仁核的神經迴路,杏仁核是人類與動物大腦中負責所謂「恐懼調節」的腦區。他們通過聲音引發老鼠產生恐懼,並觀察到當老鼠被暴露在突然增大的聲音環境中之後,其杏仁核中的某些細胞會發射出更多電流。研究小組又進一步檢測了暴露在響亮聲音之前和之後,老鼠杏仁核神經迴路中的蛋白質。他們發現一種特定的蛋白質———能夠滲透鈣離子AMPARs蛋白———在恐懼出現的幾個小時之內出現了暫時性的增加,這種蛋白質的增加在恐怖出現之後24小時達到頂峰,並在恐懼出現48個小時之後消失。科學家發現人腦「恐懼記憶」的「罪魁禍首」給治療人類因災難性心理創傷造成的精神障礙等疾病帶來新希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人們對經歷的刺激會產生恐懼、甚至終生難忘的秘密,近日被複旦大學科學家發現。最近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刊登了這一成果,發表後即被著名《自然》雜誌「自然中國」網站列為「研究亮點」,並以「神經科學:恐懼因子」為題作詳細報道。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馬蘭研究組在報告中指出,蛋白質β抑制因子在記憶形成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參與恐懼記憶的「恐怖分子」。他們對老鼠進行了「恐懼記憶」的研究,在播放聲音的同時對小鼠進行電擊,他們發現,缺失了β抑制因子基因的小鼠難以對聲音產生恐懼,即便形成了恐懼記憶,也會比正常的老鼠更快忘記。報告指出,恐懼能夠選擇性地激活腦杏仁複合體區域的蛋白激酶A和β抑制因子,β抑制因子對蛋白激酶A神經信號通路的調節、對恐懼記憶形成有關鍵作用。學界普遍認為,這項成果將有助於給人類因事故、戰爭或災難性心理創傷造成的精神障礙等疾病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孩子的勇敢多取決於他的安全感導讀: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強烈地依戀父母或其它養育者,這種依戀是在嬰兒與父母或養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過程中形成的。兒童要求的不僅是父母滿足他們的物質需要,更要求父母為孩子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孩子的勇敢多取決於他的安全感  孩子需要親情,需要心理安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父母大發脾氣,以懲罰恐嚇兒童,大聲斥責,把孩子推推拉拉,甚至施以體罰。有些父母認為,這樣對兒童進行教育,是為了不把孩子慣壞。事實上,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往往會引起孩子的恐懼和痛苦,並未達到教育的目的。此時,孩子所感覺的恐懼是失去父母之愛的恐懼。我們往往可以看到,被父母打了一頓的孩子,還會抱著父母不放,此時他們可能純粹是為了安全而尋求保護,而不是希望得到愛。  1. 爸媽愛我;  2. 爸媽相愛;  3. 爸媽不會吵架;  4. 爸媽情緒不會失控;  5. 爸媽不會拋棄我;  6. 爸媽相信我;  7. 爸媽理解我的感受;  8. 爸媽會寬容我的錯誤;  9. 爸媽會包容我的失敗;  10. 爸媽會永遠做我後盾;  11. 爸媽不會諷刺嘲笑我;  12. 我不必和別人比較。么么關愛 10招培養孩子安全感  第1招 維持和諧的家庭氣氛。當孩子經常處於父母言語不合或是肢體衝突的不安環境中時,孩子會有恐懼的猜測。  第2招 經常且規律的親情陪伴。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很難養成良好且規律的生活習慣,安全感也就無從建立或培養了。第3招 擁有穩定的經濟基礎。這裡指的並非是生長在富豪之家,而是指家長有能力維持孩子生活上必需的支出,讓孩子衣食無虞。  第4招 故事拉近親子間距離。故事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好的橋樑,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尤其喜歡從爸爸媽媽口中說出來的故事。父母一邊講故事,一邊將孩子摟在懷裡,通過這種語言上的溝通及肢體上的接觸,從中建立孩子所需的安全感。  第5招 找出孩子不安的原因。父母要尋求心理治療師或其他音樂、藝術的治療,協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第6招 從遊戲中得到安全感。陪伴孩子參與活動,或是通過遊戲中的肢體接觸,這都有助於建立安全感,父母平時可以多花點心思,設計一些簡單的家事、遊戲等,可以也讓親子情感升溫,溝通更加順暢!  第7招 容許孩子哭泣。有時一些小小的挫折就可能讓孩子感到很委屈或孤立無援,這時孩子會哭泣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尋求一些安慰。適當的哭泣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宣洩方式,可以及時排除負面情緒,協助建立安全感。  第8招 別把應酬帶進家庭。因為訪客的到來會擾亂孩子平時規律的生活作息。對於學齡前的幼兒來說,除了公園或是書店之外,盡量不要帶孩子去嘈雜的場所,因為外在環境有太多不可預知的突髮狀況。  第9招 不要將教養責任推託出去。養育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保姆或幼兒園等只能提供協助,根本無法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如果父母不以身作則的話,那麼孩子回到家中同樣會受到不良影響,同時也無從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第10招 分階段排除不安因素。造成孩子不安的因素可能有很多,而怕黑恐怕是最常見的原因,此時家長可以漸進式的方法來排除令孩子不安的因素,先在房中預留一盞小燈,一邊說故事,一邊陪伴孩子入睡,以徐徐漸進的方式來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懼。寶寶的安全感來自對父母的依戀 孫陽做了媽媽後,感覺身心特別疲憊,尤其是寶貝妞妞夜裡醒了就哭,把完整的睡眠破壞得七零八碎。於是,孫陽常常是先讓她哭一會兒,等她哭累了自己睡著。妞妞哭得太厲害,她才起床哄哄抱抱。由於晚上睡不好,孫陽白天也無精打采,除了給孩子餵奶、清洗,根本就沒有逗孩子的興緻。漸漸地,她發現妞妞越來越愛哭,就是吃飽喝足也總是不高興,孫陽自己也更加心煩意亂。    這種情況很常見,其實,妞妞愛哭、煩躁的情緒是缺乏安全感導致的。安全感是人的第一心理需求,有了安全感才能產生穩定、快樂的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0-1歲半的嬰兒處於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當他哭、餓,或者身體不舒服時,父母是否及時出現是他對這個世界建立安全和信任感的基礎。如果寶寶總是不能得到及時、規律且穩定的反饋信息,就會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於是,便常常變換各種哭鬧不安的方式吸引大人的注意力。長此以往,形成愛哭鬧、喜歡糾纏大人的行為模式。哭鬧未必是身體不舒服,而是心裡不舒服,因為寶寶沒有建立對外部世界的心理安全感。 因此,在0-3歲的嬰兒心理發展過程中,最容易產生的問題,並對未來影響深遠的就是,是否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 什麼是安全性的依戀感? 「安全感」準確地講就是安全性的依戀感。所謂依戀,是指嬰兒與最親近的照顧者之間所形成的一種強烈的情感紐帶。嬰兒生來就有依戀親近的人(通常是母親)的情感需要。大約從6個月開始,嬰兒產生對母親的依戀。這種情感連接既是母親所需要的,更是嬰兒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一般來說,寶寶的依戀主要表現為一系列有固定傾向的行為—— 1想接近某人; 2與該人分離時緊張不安; 3 重逢時高興或輕鬆起來; 4即使沒有親密接觸,也喜歡聽他的聲音,觀察他的言行。 心理學高度重視嬰兒早期安全感的建立,因為它對個體一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有意識地成為寶寶最好的依戀對象,積極回應寶寶所有的需要——飢餓、焦慮、歡樂、好奇,這樣才能讓寶寶對周圍的世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安全性依戀對兒童心理的影響 依戀作為嬰兒與成人互相作用中產生的情緒狀態,不僅影響嬰兒的現實發展,還會對他們的人格形成、未來發展產生影響。因為凡是與情感體驗相聯繫的事件或經驗,都容易對人發生明顯而持久的影響,對嬰兒也是如此。在兒童早期形成的依戀關係和情緒狀態具有相當的穩定性。這些情緒體驗和情感記憶會轉化為他們和外界發生聯繫、與他人相處的內在原則和行為方式。有了這種安全依戀感,嬰兒便能在陌生的環境中克服焦慮或恐懼,從而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並嘗試與陌生人接近,這樣就可以使嬰兒擴大視野,快速發展其認知能力。 研究依戀的美國心理學家曾指出,在嬰兒期沒有建立強烈和安全的依戀關係的孩子,一生中都將缺乏與他人建立深入而親密的人際關係的能力。這種論斷也許有些絕對,但是有其他的心理學家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此觀點的價值。他們通過實驗發現,在嬰兒時期與父母建立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到3歲半時,社交能力比未曾建立良好依戀的同齡兒童更為活躍,較多地受到同伴的歡迎和追隨,富有同情心,表現出有領導才能。而那些沒有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容易膽怯退縮,對人不信任,缺乏自信心,情緒不穩定,難以和別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對環境適應力差。 嬰兒依戀心理的發展階段 當寶寶還沒有出生時,媽媽的子 宮讓他們獲得絕對的安全。胎兒甚至還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需要,媽媽就已經滿足了他的這些需要。當寶寶出生後,離開了那個溫暖、安全、舒適的地方,於是開始尋求新的依戀。 有心理學家將依戀分四個階段發展—— 1.前依戀期(0-2個月) 嬰兒用抓握、微笑、哭泣和凝視成人的眼睛等方式開始與他人的親密接觸。一旦成人做出反應,嬰兒就用微笑或全身性活動給予應答。這一階段的嬰兒可以識別母親的氣味和聲音。但是,還沒有實現對人際關係的客體的分化,因而對任何人都表現出相似的行為反應,可以接受來自陌生人的關注與愛護。 2.依戀關係建立期(2-7個月) 嬰兒開始對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做出不同的反應,渴望更多的身體撫摸和擁抱,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可以影響周圍人。當他發出信號時,期望照料者做出反應,但仍然無區別地接受來自任何人的關注。 3.依戀關係明確期(7-24個月) 嬰兒對熟悉照料者的依戀很明顯,表現出分離焦慮。照料者離開時,嬰兒會變得難過和焦慮。除了用哭聲抗議照料者的離開,一兩歲的嬰兒還可能跟隨並爬到照料者的身上。可以說,他們把熟悉的照料者當作安全基地,並從中獲得情感支持。 4.交互關係階段(18-24個月以後)語言的迅速發展使得嬰兒能夠理解照料者的來去,以及預測他的返回,於是,分離抗拒下降。而且,嬰兒還會與照料者協商,使用請求和勸說來改變離去的現實。也就是說,嬰兒學會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而有意地行動,並考慮他人的情感與反應。如哭泣不再是一種機體內部狀態的完全自動化反應,而是被嬰兒用作召喚母親的手段,並且嬰兒能根據母親的反應和母親與自身的距離調整哭喊的強度。 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戀感 1.提供充滿愛心的、敏感的細心照顧 父母要善於識別嬰兒發出的各種需求信號,及時滿足他們的身心需要。擁抱寶寶,與寶寶談話,逗寶寶笑,讓寶寶有真實的被愛的感受和愉快的生活經驗。這種互動能使寶寶順利有效地與外界溝通互動,產生對母親角色的信任與依賴感,並將這種信任感推及到其他人。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寶寶跟媽媽在一起就必定能建立起安全的依戀感。寶寶先天氣質類型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回應速度與方式,而速度與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必然會給不同性格特點的媽媽造成一定的難度。所以,即便是媽媽,也需要認真學習並把握好寶寶身心發展的規律,練就敏銳的覺察力,才能透過寶寶簡單的外在行為表現,讀懂寶寶內在的心意,並且給予準確及時的回應。 2.保證有比較固定的依戀對象 依戀關係的產生會經歷一個過程,而一個或幾個特定的成年人持續照顧寶寶是他獲得安全感的途徑。也就是說,媽媽總是會因為有事需要離開的,一個家庭里最好要有至少兩個人能同時擔當起母親角色。在確實需要突然替換時,寶寶能有心理上的順利過渡。 如果父母不帶孩子,或總是變換保育人員,很難使寶寶建立穩定和安全的依戀。例如寶寶的主要照顧者媽媽、老人或保姆突然離開,由另一個陌生人替代,如果沒有事先了解清楚,區分好寶寶的氣質類型與個性特徵,就會形成寶寶安全感的缺失。 3.積極回應不等於立即滿足  有的父母擔心事事順著寶寶,會養成他任性的壞習慣。科學的做法是,不要把「積極回應」理解為「立即滿足」。當嬰兒產生各種需求時,父母先用聲音和肢體動作回應,讓他意識到父母已經知道他的呼喚,讓他在有希望的等待中忍耐幾秒鐘。這個時候,可以抱起嬰兒,把奶瓶搖晃給他看,或者用其他物品逗引,跟他說簡短的話語,如「寶貝餓了,該吃飯了,媽媽喂你」之類的話,然後再讓他喝奶喝水。這種短暫幾秒鐘的忍耐和等待,並不損害嬰兒的健康,但對他心理健康、智力發育以及交往潛能,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陪伴但不干預寶寶的活動  1歲半後,寶寶的獨立性大大發展,特別希望擺脫大人的限制,自己鑽鑽爬爬、走走摸摸,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比較強烈。這時,父母為寶寶提供安全感,但是不要過度保護。也就是說,陪伴但不過分干預。不要以為陪寶寶遊戲就一定得為他「做」什麼,他需要時,大人及時參與;不需要時,大人就坐在旁邊干點兒自己的事情。漸漸地,寶寶就能獨自玩耍,只要聽見大人的聲音或者知道大人在另一房間做事,就放心了。這是寶寶的安全感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水平提升的表現。  通俗地講,父母想讓孩子有心理安全感,就是要做到「一哭就抱」。因為,在嬰兒掌握基本語言之前,和父母唯一的交流就是啼哭。他哭時,父母置之不理,讓他自己閉嘴,美其名曰培養獨立性,這其實是阻礙了嬰兒和父母的交流。一哭就抱,則寶寶感到自己唯一擁有的交流工具非常有效,父母鼓勵他頻頻使用這一工具,增加了嬰兒和父母的互動。嬰兒和外界互動得越多,獲得的回應和刺激越多,感情和智力的成長就越快。孩子哭大人抱,這是嬰兒級別的討論班。父母從小鼓勵嬰兒「發言」,他長大以後才會願意和他人更多交流。  總之,當寶寶的心裡需要關愛時,父母如果能夠及時給予,就好似在他的心裡築起一個安樂小窩,使他心靈充滿安定感,身心健康地成長。心理學家發現,父母親的不講理、不公平,或是反反覆覆、矛盾不一致,往往會讓小孩子感覺焦慮和不安全感。因為父母親這樣的對待,讓他們覺得這個世界看起來是不可靠、不安全,或是不可預期的。小孩子愈小,愈需要你明確地告訴他該怎麼做、愈需要你給他一個可以依循、不會被處罰的生活秩序和行為規範。簡單來說,小孩子渴望的是一個被結構好、被組織好的、穩定的世界(an organized world),而不是一個充滿許多變數、不知何所適從的世界。今天我們不是要在這裡談兒童心理學。我們只是從對小孩子的觀察,可以充分了解到不安全感的來源。歸納起來,安全感主要來自於兩種威脅:第一種是對預期中的痛苦感到焦慮和不安。譬如,當一個人被醫生宣告得到癌症,他想到將來可能會帶來的痛苦,心裡就會充滿焦慮不安、甚至強烈的恐懼。或者,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當你被裁員了或公司倒閉了,你想到即將面臨了種種困境,心裡也一定會充滿了焦慮不安。親人的死亡或者是父母離婚,也都會帶來這一種不安全感。它是來自直接的威脅,是可以想像、可以預期的。但是有另一種不安全感,卻是出於對不確定性以及不可預期的擔憂。而這又可以分成三種:1. 行為規範上的不確定性第一種是行為規範上的不確定性。簡單來說,就是我不知道該怎麼作!在中國人的社會裡,有的媳婦和婆婆相處得還不錯,但有的時候作媳婦的人會充滿這種不安全感。這樣作怕惹她生氣,那樣作碰到她的禁忌。整天得擔心自己一不小心踩到地雷。如果你在公司裡有一個性情古怪、喜怒無常的上司,你也會很有不安全感。因為你無所適從,不知道要怎樣作才會得到他的肯定。事實上,就算沒有發生在我們身上,如果在我們的週遭有不公平,沒有正義的事一再出現,譬如說,一個好人或無辜的人受到傷害或冤枉,也會讓我們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很沒有安全感。2. 生活狀態中的不確定性第二種不確定性,是生活狀態中的不確定性。我記得自己在外島當預官的時候就是這樣,幾十個阿兵哥每天都會出一兩個狀況,有時候這個鬧自殺,有時候那個槍枝走火、打斷了手指頭,有時候兩個阿兵哥吵架鬥毆。因此我總是提心吊膽。生活於是充滿了不安,心情上更是好像每天都在「危機處理」。這種不確定性,就是指生活的狀態不穩定、還沒上軌道、制度化、常規化,有許多你一時無法掌控的變數、或是你必須經常面對突發狀況。若是我們剛剛搬家、換一個新工作,或者扮演一個新的角色。通常我們會感覺一團亂、沒有頭緒,或是理不出一條路。而這種沒有秩序的自覺會讓我們充滿了不安全感。3. 對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第三種不確定性,則是對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是的,當我們看不見對未來的把握,心裡就會產生不安全感。老人家最常有這樣的心情。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命已經在走下坡,往前看,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谷底,再也看不到旭日東昇了。事實上,很多人對死亡的恐懼,原因也在於此。因為,沒有人知道死後的世界。不曉得那裡氣候怎麼樣?風景好不好?日常都在作些什麼?而就是因為不曉得,所以才害怕。以前有一條流行歌「我的未來不是夢」!其實這條歌剛好反映了我們對於未來有一種像夢一樣的虛幻感覺。幾乎每一個人想到未來,都會立刻產生不安全感。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更沒有人能夠把握未來。誰也不曉得自己、家人和社會將來會發生什麼事!二、克服不安全感的世俗方法那麼請問,面對這一切的不安全感,一般世俗人是怎樣來克服呢?我可以簡單歸納一下,大概也不外乎三種:1. 墨守成規、拒絕新事物與挑戰第一種就是墨守成規、拒絕新事物與挑戰。我一直到今天,只要出門,褲子口袋一定要放手帕,手帕裡麵包好幾張的衛生紙。你知道我養成這個習慣有多久嗎?已經將近三十年了。因為,我的胃腸比較敏感,容易拉肚子,而我從國中的時候就有好多次的經驗,突然肚子痛要上廁所,卻臨時找不到衛生紙。痛苦和困窘好幾次的經驗,讓我一出門就沒有安全感,事實上,我現在使用到這些隨身攜帶的衛生紙,機率已經非常小了。但是我只要出門始終還是帶著它。我有時候自我解嘲,說那就是我還丟不掉的奶嘴。既然變動帶來的是不確定性,因此有些人克服不安全感的方法,就是奉行某些過去的金科玉律,以前日子怎麼過的、事情怎麼處理的,就照著既定的模式繼續作下去。結果就是不敢作新的嚐試、迎接挑戰,寧可窩在安全的老巢裡,繼續舊有的習慣和模式。2. 更多的保護、更多支配與掌控第二種方法,就是更多的保護、更多支配與控制。每一次帶小孩走在大馬路邊,心裡對台灣的交通也經常有不安全感,於是我總是將小孩子吆喝到身邊來,並且緊緊地抓住他們的小手。只有這樣,我心裡的石頭才放了下來。為了怕車子被偷,我們會加上一道又一道的鎖和防盜器。而為了怕沒有停車位,生存的方法不外兩種:一個是車子佔住了一個位置就盡量不要開,這是消極的拒絕變動;另一個方法就是搞一個路障,讓別人不能停。這就是積極的支配與掌控。我從很久以前開始,講道的時候就會先將講稿一字不漏地寫下來,那時候的動機是為了克服自己的焦慮。反正再緊張,只要照著講稿唸就好了。事實上,這就是一種掌控。各位或許不知道,我還是一個非常狂熱作時間表的人。表面上是要作時間的好管家,但更深層的心理動機,卻是想支配和掌控生活的步調,來克服我內在的不安全感。3. 尋求替代的滿足、支持與保障第三種克服不安全感的方法,就是尋求替代的滿足、支持與保障。譬如:許多人企圖累積更多的財富,來帶給自己更大的安全感。或者,我們會買保險,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等等。很多人在買保險的時候,並不是出於一種風險管理的計算。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什麼?「買了,安心。」還有許多人會在沒有安全感時,尋求他的父母、或是找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給他支持、承諾和保障。這一種克服不安全感的方法,其實是非常原始的,就好像小孩子在害怕的時候去尋找父母的懷抱一樣。這是一種逃避,它找一個替代物,而不是面對自己。比較麻煩的是,這一種克服不安全感的方法,有時候會帶來另一種新的不安全感,就是你愈依賴這些財富、父母或配偶帶給你安全感,你就會愈害怕失去他們。如果有一天,這些你所依賴、給你安全感的人事物真得不見了,你可能會更受打擊。前一陣子,我的女兒美締有時會作惡夢,而其中最大的恐懼就是怕失去爸爸媽媽。因為那是她所有的依靠。這三種克服不安全感的世俗方法,不是不對,只是在動機上要調整。保險當然要買,但不是為了克服不安全感,而是出於風險管理的計算。尋求親人的支持與保護,這也是好的,但不是依賴,也不是替代物。未雨綢繆、勤作時間表,也都是可取的優點,但是為了作時間與生命的好管家,而不是當作用來克服內心焦慮的支配與掌控。三、勝過不安全感的信仰態度內心受害者:我不配有幸福 有個男人,當他還是小孩子時,學習成績很好,有一次他沒有考及格,把成績單拿回去給父母簽字。媽媽看了後並沒有責備他,反而安慰了他。爸爸則氣急敗壞地臭罵了孩子一頓,要求孩子必須把這次考試的失敗教訓找出來,保證下一次考試不能再出現不及格的情況。  這個孩子認為,爸爸是真的愛他――因為愛他,所以爸爸才會著急才會罵自己,是為了他好。而媽媽不罵自己也不責怪自己,是個不關心他也不負責任的媽媽。  我們怎麼理解這個孩子?  在這個孩子的內心有個「受害者原型」,這個「受害者」認為:「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這是奶奶從小灌輸給他的信念,奶奶是一個對他要求非常嚴厲的人,而這個孩子從小跟奶奶一起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每當父親責罵他時,他就認為:爸爸這樣做是愛我的。  「受害者」是這樣一種身份:小時候因為父母的一些不公正的對待,如被忽視,被苛責,或打罵甚至是被虐待,漸漸就形成了一種這樣的自我認識:我是不好的,這是我應該承受的對待;父母的不開心是因為我不夠好,或父母的離異是因為我不夠乖;我是家裡的負擔,爸爸媽媽養我很辛苦,也許打罵我爸媽能發泄一些痛苦……等等,長大後,這種受害者的身份就和我們真實的自己融為一體,變成了一種無意識的認同,這種認同讓當事人以某種傷害性的態度對待自己,同時也無意識地吸引別人這樣對待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更是如此。  因為受害者身份是隱藏在無意識中,不能輕易被察覺,但是從各種關係中可以尋覓蹤影。  比如,「受害者認同」在家庭暴力的親密關係中最常見。在一般的家庭暴力中,我們常常只看到施暴者兇殘可恨的一面,卻不能看到是因為有一個受虐的「受害者」在無意識地需要他這樣的對待。一個常見的現象是,很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往往小時候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陰影下。一個從小受過某種虐待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在自己的婚姻中重複母親的婚姻悲劇,成為一個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這是因為她在自己的婚姻中,總是有一種不配感,不配得到丈夫的尊重和愛,不配享受幸福,總是用自貶的方式對待自己。久而久之,丈夫自然也會不自覺地以貶低和不尊重的方式對待她,有暴力傾向的男人自然會被喚醒內心的殘忍和暴力行為。  很多問題婚姻中,大多存在著受害者身份的輕度認同,尤其是女性。婚姻受害者的身份,讓當事人身陷其中的惡性循環,總是控訴伴侶如何對她不夠關心,不夠尊重,不夠理解,不夠體貼,不夠愛……總是因為挑剔或多疑而導致的婚姻關係困難重重。這樣的婚姻受害者,無論當初的婚姻結合是多麼幸福和美滿,最終卻總是體驗到非常強烈的不幸福感和失敗感――這是受害者身份導致的當事人對親密關係的自我傷害,最終沒有辦法從親密關係中得到幸福。  比較隱蔽的受害者身份,是不敢讓自己成功或感到幸福,不敢展示真正的自己,不敢發現自己的能力。這是一種來自無意識的對成功或幸福生活的不配感。有些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本來有很強的能力,但是總喜歡焦慮,抱怨自己不如別人優秀,責備自己沒有能力,但每次的結果並不像他所說的那麼差。這就是因為內心那個受害者在搗亂,在恐懼。這些恐懼太過嚴重,就會妨礙當事人的自我成長和和諧的生活。  與內心的受害者告別,意味著需要向內心那個施暴者告別,這個施暴者在內心中是一個暴君,他非常嚴厲苛刻,總是以一種非常負面否定的聲音威嚇我們:你不可以這樣,你不可以那樣,你沒有能力,你不可愛,你不配得到幸福,你是會被人恥笑的,你沒有價值,你不值得擁有你想要的生活,你不可能實行你的夢想,你沒有資格去爭取你想要的一切……這個暴君的聲音是如此強大,而且一直陪伴在一些人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嘲笑他,諷刺他,打擊他。  施暴者往往是這樣一些可憐的傢伙:因為他曾經有過被傷害或失敗的經歷,因為他內心更多的是痛苦、受傷害、自卑、恥辱或自貶,因此,總是通過尋找替代的受害者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這樣的施暴者最初可能是我們的撫養者,後來成為我們內心的道德準則--超我,再後來成為我們內心的一道道嚴厲的禁令和聲音。  只要不向這個施暴者低頭,只要識破這個施暴者的真實面貌,每個人都可以勇敢地做自己,而不是讓這個施暴者駐紮在自己的身心中,成為一個人生命的統治者和王。如果我們不認同這個受害者身份,施暴者就無計可施,舉手投降,然後自動從我們的生命中撤離,讓位於我們真實的自己。  多一些勇敢和無謂,告別內心的施暴者,告別內心的受害者,是你走向真實人生,活出真實自我的唯一道路。下面列舉了一些受害者心理的益處:  關注和驗證。你會一直感覺別人對你不錯,因為他們會關注你並想幫助你。但這個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久了人們會厭倦。  你不用面臨風險當你想做個受害者時,會傾向於不採取行動,也就不用面對拒絕和失敗。  不用去承擔偶爾的重擔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是個很艱難的事,有時,你不得不對一些它恰巧沉重的事做痛苦的抉擇。在短期內,你將會選擇更容易的而不是要個人負責的。  讓你感覺良好當你覺得這群受害者以及其他任何一個人,或只是某些人是錯的,而你是對的,這會感覺不錯。  以我個人來說,從受害心理中意識到的益處是它讓說「不「變的更容易,去選擇一個比較困難的方式。對於去做什麼,將更容易給出合理的決定。是的,我知道我想像自己是個受害者時,可以避免風險,並且很難去採取行動。但我也知道如果選擇其他途徑,做更好的選擇去冒險並開始往前走,將會有更多積極的結果。  要擺脫那種心理,你就必須放棄上述益處。當你走出受害心理,你也許感覺內心有點空虛。你可能每周需要花幾個小時去思考和訴說那些你生活中發生過的事到底怎麼了;或者,別人如何冤枉了你,而你又是如何報復和擊敗他們的。  現在你不得不用新思維填滿你的生命,這會有些不舒服。因為那些你已經身處其中多年的受害者心理,不再那麼親切熟悉。  為什麼人們總有自大的毛病?我得說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而另外一些人歸咎於發生的不幸的事。一種受害心理就產生並被認可了。  這將侵蝕你生活的許多重要部分,比如人際關係、野心以及成就。這種傷害除非你醒悟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否則將不會停止,真的一點辦法沒有。  這種區別真的很顯著。只要試一試,即使你只是對自己負責只一天,你也會自我感覺好很多。  這也是一種結束需要依賴外界認可,從他人那裡得到誇獎才能自我感覺良好的方法。反之,你開始建立堅定的內心,用積極情緒去積蓄可以點燃你生命的內在源泉,並不去管周圍人說什麼和做什麼。  醉心於思考你需要做的事正是寬恕,這很容易的。以一種實際的方式去寬恕,真的對你很有益。在這段凱瑟琳·龐德的話中,你會找到寬恕的最好原因之一:「當你對另一個人抱有怨恨時,你必然要與那個人或環境,保持一種比鋼還要堅實的情感聯繫。寬恕是消解這種關聯獲得自由的唯一方法。」  只要你不原諒那個人,你就和那個人有關聯。你將一遍一遍想起那個冤枉你的人以及他/她做過的事。你們兩人之間這種情感連接是那麼強烈,通常你和你身邊的其他人,會因為你內心的混亂,承受很多痛苦。  當你寬恕時,你不只釋放了對方,你將自己從那個痛苦中整個解放出來。  當我陷入受害者狀態時,就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現在的我如何實現價值?問過這個問題,並轉移去關注真正有益的東西,即使你也許不會完全想要去做。所以我去想如何給予其他人價值,如何幫助其他人。  你對待和認識他人的方式,對於你如何表達自己和認識自己有很大很大幫助。比如:評判別人越多,你也傾向更多地評判自己。對其他人越友善幫助他們,你也傾向於對自己更友善,樂於自助。可能有點違反直覺,但這就是我的經驗:你愛其他人越多,你愛自己越多。  不要糾纏於一個問題而拖垮自己。反之,要問自己:我做什麼能克服或解決這個狀況?誰能幫助我?我能從哪得到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的信息?通過變得建設性,你就不會陷入受害心理或分析麻痹,而是開始朝著解決的方向發展,那感覺很好,整個事情也運轉更好。  從受害心理走出來會很難。有些日子你會很犯錯,沒關係。對自己友善些。如果你不得不追求完美,那麼一個小失誤都會導致很大的問題,可能會導致你螺旋下降,跌入一個非常消極的狀態很多天。這時給自己放個假很有幫助,利用上述的小竅門,重新讓自己進入一個積極和被授權的狀態。 人類自我意識從何而來?譯者: 草白 原作者:ScienceDaily 在古希臘哲學家看來,「認識你自己」是人類發展的高峰。如今,幾千年後的今天,神經科學家正試圖精確解密人類大腦構建自我感的機制。在古希臘哲學家看來,「認識你自己」是人類發展的高峰。如今,幾千年後的今天,神經科學家正試圖精確解密人類大腦構建自我感的機制。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的定義是自我的覺知,包括一個人的特質、情感與行為。神經科學家一直認為:大腦的三個區域對自我意識的形成至關重要,它們分別為:腦島皮質(insular cortex),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以及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然而,愛荷華大學一支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對這一理論提出挑戰,該研究顯示自我意識並非限定於大腦的某些特定區域,而更多的是涵蓋其它大腦區域多種神經通路交叉作用的產物。「病人R」這些結論來自於一次罕有的個體研究機會,研究的對象是一名廣泛性腦損傷患者,而損傷部位正好是被認為對自我意識產生極為關鍵的三個區域。該研究個體五十七歲,接受過大學教育,被稱為「病人R」。病人R通過所有的自我意識標準測試,同時,在照鏡子以及看自己不同時期拍攝的未經修改的照片時顯示出重複性自我識別(self-recognition)。「該研究很清楚地表明,自我意識對應於一大腦過程,該過程無法定位於某一單一大腦區域,」論文聯合責任作者大衛·汝道夫(David Rudrauf)說,「最大的可能是,自我意識產生於大腦區域網路間更大範圍內的交互作用。」該研究論文發表於八月二十二日的《PLoS ONE》期刊網路版。根據已有的理論,作者們相信腦幹(brainstem),丘腦(thalamus)以及後內側皮質(posteromedial cortices)都參與到自我意識的產生過程。內省與能動性研究人員通過觀察發現,病人R的行為與交流通常反映出深度與自我洞察力。第一作者卡利撒·腓立比(Carissa Philippi)主持過對病人R一次詳細的自我意識訪談,發現他擁有很深的內省能力,這是人類自我意識進化最充分的特性之一。腓立比二零零一年在UI獲得她的神經系統科學博士學位。「在訪談過程中,我詢問他如何向他人介紹自己,」腓立比說,「他回答道:"我就是一個記性不好的普通人罷了。』」腓立比現今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名博士後研究員。病人R同時還展現出自我能動性,自我能動性指的是個體感知一行為是某人自有意圖的結果的能力。通過收集一年來病人R自測的人格量表分析顯示,他思考與感知自我的能力一直處於平穩的狀態。然而,他大腦的損傷同時也影響到他顳葉的功能,導致嚴重的失憶症,破壞了他「自傳自我」(autobiographical self)更新新記憶的能力。除去這一紊亂,病人R自我意識的所有其他特徵基本上保持完整。「大部分人第一次見到R,完全猜不到他的大腦存在損傷,」汝道夫指出,「他們看到的是一個並無異樣的中年男子,他行走,交談,傾聽與行動,與一般人並無二致。」汝道夫是前任UI神經學助理教授,現為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功能成像實驗室的一名研究學者。一群特殊的病人群體病人R是UI舉世聞名的愛荷華神經患者登記處的一員,該登記處成立於1982年,現在擁有超過五百名活躍成員,他們都是各種形式的大腦一處或多處損傷的患者。二零零九年的研究顯示,病人R能夠感受到他自己的心跳,這一過程在學術上被稱之為「內感受知覺」(interoceptive awareness)。至此,研究人員開始質疑腦島皮質在自我意識形成過程中所擔當的角色。UI的研究人員估計,病人R保留有百分之十的腦島組織,以及百分之一的前扣帶皮質組織。有些人基於這些組織的存在,懷疑是否這些區域被利用來形成自我意識。但最新研究中的神經成像結果揭示,病人R殘留的組織功能嚴重異常,與大腦其他部位也基本處於非連接狀態。「在研究中,我們有一個病人喪失了自我意識形成所需要的所有區域,然而他卻仍然擁有自我覺知,」聯合責任作者賈斯汀·范斯坦(Justin Feinstein)說,「很明顯,人類大腦如何產生諸如自我意識這樣的複雜現象,神經科學才剛剛踏出揭示這些疑問的第一步。」范斯坦二月在UI獲得他的博士學位。
推薦閱讀:

偉大管理的12要素
售後服務滿意度出爐 東風悅達起亞躍居第二
【Twig Case】麥肯錫---客戶滿意度來自三個黏度
滿意度最高的鵪鶉蛋。【虎皮鵪鶉蛋】

TAG:生活 | 安全 | 焦慮 | 恐懼 | 安全感 | 勇敢 | 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