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寶衍生品的收藏與欣賞
文房四寶衍生品的收藏與欣賞
一、墨 床
民國時期象牙雕人物墨床
墨床亦稱墨架、墨台。研磨墨時稍事停歇,因墨錠磨墨處濕潤,亂放容易玷污他物,故為供臨時擱墨錠用的用具。多為玉、瓷所制,通常不會太大,寬不過二指,長不過三寸。造型一般為几案式或床式,或曲折,或簡練。其產生的具體年代不可考,文獻亦鮮有記載。目前所見最早的為明代器物,明代由於制墨業的繁榮,墨床也隨之流行,它的外形常與墨形相吻合,又因明代尚樸素渾厚之風,因此明代的墨床大都線條勁挺,稜角分明,表面紋飾極淺,呈平面化,有的乾脆製成光面通體不加任何雕飾。清代是文房雅玩的鼎盛時期,墨床的製作材質,也從古銅、玉器,發展到紫檀、陶瓷、漆器、琥珀瑪瑙、翡翠、景泰藍。它從單純的承墨用具,發展到既實用又可賞玩的藝術品。
清代墨床較為常見,玉墨床多為几案形,但較明代雕工細膩。青白玉墨床,几案形,與白玉墨床造型相仿,但雕工明顯較上器細膩,風格殊異。清代玉墨床的另一特徵是床面多有紋飾。如玉墨床,几案形,造型簡單,線條圓潤,案面雕有東坡游赤壁圖,淺浮雕的技法純熟,紋飾層次分明。為清代玉墨床中的精品。
清代木墨床多用玉鑲嵌床面,嵌玉雕墨床,几案形,紅木座上嵌有白玉牌,雕飾有花叢鸚鵡紋。紅白相襯,別有韻味,清早期器物。清代墨床以瓷質較多,但形制不外乎几案形、床形兩種。最為常見的是几案形墨床、筆架兩用器物。粉彩山水墨床,几案形,兩邊有山狀凹凸用以擱筆,中為平面用以擱墨,床面繪有山水紋飾,下有紅木床座。墨床在文房用具傳世品中最為少見,收藏難度較大,不易形成系列。
清嘉慶時期青花粉彩開光人物紋墨床
明代黃玉墨床
明代林文款白玉蘭草奇石題詩墨床
清代青玉卷書式墨床
高1.6cm,長7.2cm,寬3.3cm。清宮舊藏
清雍正時期唐英制墨彩山水書卷形墨床
二、筆 洗
清代青白玉松鼠葡萄筆洗
筆洗,是洗刷毛筆的一種器具。古用貝殼、玉石製作;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筆洗問世;明代還用銅製作的小盂作筆洗,歷代多以玉、陶等製作,較為豐富多彩。型多為扁圓形、青花瓷為多,上飾各種花紡圖案,極富樸素、文雅和莊重感。
唐代秘色瓷天鵝筆洗
唐代朵雲紋單柄玉筆洗
以玉製作筆洗始於唐代,傳世品甚為罕見。朵雲紋單柄玉洗,為唐代器物。器為橢圓形,平底。一側有朵雲環形柄,外壁凸雕雙排朵雲紋,內壁光素。玉呈青綠色,局部有浸斑。其雲紋極具流動感,飄逸感,特別是三歧骨內心凹進的朵雲,為唐代玉雕的斷代依據之一。
元代鏤雕桃實形玉筆洗
宋代以瓷質筆洗常見,玉質筆洗傳世品不多。元代已有玉質仿生形筆洗,鏤雕桃實形玉筆洗,形如剖開的桃實,外壁一側以鏤雕和陰文飾桃葉,並達口沿處成為洗柄。玉呈湖綠色,局部浸有褐色。此種形式的筆洗在明清瓷筆洗中較為常見,元代則極為罕見。
玉龍螭紋洗
玉龍螭紋洗口沿寬而平,兩側橫出片狀柄,左側柄飾龍、螭,螭頭似虎而有角,身自雲水中隱沒,龍隱於螭後,僅露頭,頭形似熊。右側柄裝飾一長身龍,獨角,身亦隱於雲水中。柄的背面為陰線刻的圖案,與正面圖案近似。
五龍鬧海紋 筆洗
清代 雕瓷山水筆洗
清代的雕琢工藝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件雕瓷山水筆洗就是用雕刻的方法製作而成。它用浮雕的手法將中國的山水畫雕刻在瓷器表面,手法細膩,意境悠遠。簡潔的造型,淡淡的瓷色襯托出高超的雕刻技法。堪稱雕瓷器中的佳品.
清乾隆時期鬥彩纏枝蕃蓮紋洗
青玉把蓮水蟲荷葉洗
清宮舊藏青玉把蓮水蟲荷葉洗,清宮舊藏。筆洗青玉質,荷葉形,葉心下垂,葉邊內卷,形成內凹的洗心。
三、筆 筒
清代 瑪瑙松鹿筆筒
筆筒是文房用具之一。為筒狀盛筆的器皿,多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對簡單,沒有大的變化。筆筒產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國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螟蛉有子》:「取桑蟲負之於木空中,或書簡筆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說筆筒是否為今日筆筒,不得而知。從目前傳世品來看多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見有宋元筆筒。明屠隆《文具雅編》:「湘竹為之,以紫檀烏木棱口鑲座為雅,余不入品」。明文震亨《長物志》:「筆筒,湘竹,栟櫚者佳」。故有筆筒為晚明之物一說,但查宋無名氏《致虛雜俎》:「羲之有巧石筆架,名"扈』;獻之有斑竹筆筒,名"裘鍾』皆世無其匹」。似乎筆筒的年代應起碼推至宋代。
明清筆筒傳世品極多,雖形制變化不大,但材質卻頗為豐富。有竹、瓷、木、銅、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從裝飾方法上看,有刻、鏤、雕、繪等,以瓷筆筒為例,有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顏色釉等。筆筒為文房用具中器型變化最小,裝飾方法最為豐富的品種之一。
清中期黑漆牙雕梅花筆筒
明代朱鶴雕松鶴筆筒藏於南京博物館
這件松鶴筆筒扁圓形,雕老松巨干一截,密布鱗皴癭節,其旁又出一松,虯枝紛拏,圍抱巨干。松畔立雙鶴,伸頸隔枝相望。松皮卷脫處刻有陰文行楷長款五行:「余至武陵,客於丁氏三清軒,識竹溪兄,篤於氣誼之君子也。歲之十月,為尊甫熙伯先生八秩壽。作此奉祝。辛未七月朔日,松隣朱鶴」。刻松刀法,純是明人,款識自然,後人所難仿擬。此筆筒雕刻細膩逼真,刀法透剔洗鍊,布局繁而不亂,層次分明,具有極高的竹刻藝術水平。
朱鶴,字子鳴,號松隣,上海嘉定人,主要活動於明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2年)。工詩善畫,通古篆,能刻印,尤擅雕鏤,所制筆筒、香筒、杯諸器均精雕細鏤,名重一時,其器物有「朱松瞵」之譽,創「嘉定竹派」。朱鶴雕竹以南宗畫為正法,又揉合北宗筆法,創造了深刻技法。雕竹景物多精心設計,不僅布滿一器,而且遠近高下,無不合度。趙昕《竹筆尊賦》序稱「因形造境,無美不出;窪隆淺深,可五六層。」
朱鶴傳世作品極為少見,目前確為真品的僅為此件雕松鶴筆筒。
清代青玉三友圖筆筒
清光緒豆青釉加彩梅竹紋筆筒
清康熙時期象牙漆刻梅花筆筒
紫檀雕花卉筆筒
四、硯 匣
清代 「紫檀鑲寶刻銀絲」硯匣
古人云:「硯無床,不稱王。」其意是說一方佳硯必須配製好匣,硯放於文房書齋,久遠流傳,硯匣具有美的觀賞價值和堅固的實用性,起到硯的保護映襯作用,使匣「與硯同壽」。匣與硯的造型和諧統一,硯匣的材質以紫檀、紅木、花梨、雞翅木、金絲楠木為上,依硯的外形相應製成硯匣,硯匣的雕刻不可繁雜,雜則喧賓奪主,硯匣的子口要吻合嚴密,啟蓋靈活,使用方便。
五、筆 架
清代 青玉三鵝筆架
此筆架高5.2cm,長12.8cm。清宮舊藏三鵝是印度婆羅門教中月天月神)的坐騎。中國古人對潔身自好風度翩翩的鵝亦頗喜愛古代以鵝為題材的工藝品為數甚多。此青玉筆架碾琢精良,玉色潔潤,鵝之形豐滿柔美,且銜谷穗、花枝,當是寓歲美年豐之意。
清代 青白玉五子筆架
此筆架造型活潑,五子高低錯落中洋溢著喜慶的氣氛。五子形象表現於文房用具中則寓「五子登科」之意。
六、臂 擱
清代 象牙雕山水人物紋臂擱(一對)
清代 象牙花卉草蟲臂擱(一對)
民國時期 象牙雕「滸溪草堂」臂擱
老象牙臂擱(一對)
白玉山石庭閣紋臂擱
清嘉慶古琴臂擱
七、水 丞
清代青玉包袱形水丞
清代牙雕瓜瓞水丞
清代 文竹貼花水丞
白玉桃蝠水丞
八、印盒
清代乾隆時期白玉嵌寶石印盒
九、鎮 紙
清代白玉雙龍鎮紙
清中期牙雕梅竹草蟲鎮紙
清乾隆-烏金釉瓷塑捆竹鎮紙
十、硯 屏
明代雕石硯屏攜琴聽桐圖
高20.5厘米,寬13.5厘米
硯屏底板紫紅,面層以牙黃石色巧雕梧桐二棵。高低、前後錯落有致,寥寥數葉,生機盎然。桐蔭下雕一主一仆,主人頭戴雙纓帽,腳登粉底靴,身穿長袍,拱手合袖側耳聽桐,悠然自得;側有一仆,躬身攜琴,憨態可掬。人物衣帶臨風;線條流暢,刀法洗鍊。遠處山巒,樹木蒼蔥,一幅攜琴聽桐圖躍入眼帘硯屏在實際用途中作用並不太大,其觀賞性似超過其實用性多多。
說起文房用具,自然會聯想到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和筆洗、筆架、筆筒、墨床、鎮紙、水盂、硯滴、印章、臂擱等器物,但很少有人知道有硯屏。屏者,屏風也。《說文》云:「屏、敝也,從屍,並聲」。《淮南子·時則》云:「授車以級皆正設於屏外」。屏風乃敝障之物,硯之有屏,旨在擋風,蔽日,裝飾也。
三年前香港拍賣一座硯屏,易水石所制(河北易縣終南山所產,相傳為唐代易州奚朝父子於此山中伐木製墨時所得,遂製成硯)。紫底、綠紋,上雕一束幽蘭,十分可愛。友人以漢鏡與六舟和尚[即釋達受(1791~1858年),浙江海寧人。耽翰墨,精鑒古器碑版,阮元以金石僧呼之]易硯屏,六舟隨即在屏上刻下「以鏡易屏」之銘(大意如此),成交價達三十多萬港幣。
此硯屏不是湖南祈陽石,而是湖南的明山石屏(古稱黎溪石,沅州石),祈陽石石質的堅密度和石品花紋美艷均不如明山石好,明山石制硯和硯屏,據史載始於南宋,明清時被列為貢品。因硯石產於湖南古沅州的明山(今芷江桐族自治縣城城北約二十里)而得名。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硯辨》、明代曹昭《格古要論·古硯論》、文震亨《長物志》、清人黃本驥《湖南方物志》等均有記載。明山石屬粘板岩、結構均勻、石質細膩,清雅瑩潤,色調絢美。有紫、紅、黃(牙黃)、黑、綠等天然色彩和多色層疊的色帶紋理。是以巧色制硯(屏)的理想石材。(而祈陽石大多為紅、綠二色,俗稱紅綠端,並無牙黃色層)好多人(包括湖南人)把明山石和祈陽石混為一談。
碧玉雕會昌九老御題詩硯屏
寬 11.3 公分 高 30.2 公分 厚 8.7 公分重量
寶物情況簡介:
玉質通透,色澤瑩潤,碧綠清新。正面以宋人<會昌九老圖>為題材,雕九個人物,或寒暄,或談笑風生,或聚集一處賞玩書韻,場面生動,引人入勝。背面雕有「御題會昌九老圖..」等詩句,工藝精湛歷久如新,為典型御用把玩物件,原金絲楠木底座映襯。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為宋人所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