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唐詩排行榜出來啦!

大家好!好久不見。

今天,我們來看點輕鬆的吧。

昨天,清和君去書店溜達的時候,在書架上偶然瞥到了這麼一本書:

看名字——「唐詩排行榜」!

再看腰封——

「顛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傳統!

千百年來第一個唐詩排行榜,

橫空出世!」

這口氣也太大了。。。

再一看出版社——嗯?中華書局?

這是要搞大事情的節奏啊!

於是,本著「奇文共欣賞」的態度,我翻開了這本書。結果,看了前言之後,發現這本書即使不能算態度嚴肅,也可以說頗有想法。

這本書的第一作者是武漢大學中文系的教授。書中也不是以一己之好惡來評價唐詩,而是根據歷代選本、文學評論以及研究著作和論文,搞了一個大數據分析。公式如下——

看到上面這個公式,身為一個文科生,我此時的心情無疑是這樣的

不過,仔細看一下其實也不難。

這個排行榜是「名篇排行榜」,是以作品的影響力為據的。作者首先假設公眾對作品的關注度越高,作品的影響力就越大。那麼,怎麼「測量」一首唐詩的被關注度呢?本書一共用了三方面的數據:

首先,是一首作品入選歷代詩歌選本的數據。作者選取了歷史上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較大的70種唐詩選本,統計每首詩入選的次數。入選次數越多,代表影響力就越大。

其次,是古代的評論家對唐詩的評論。

主要以陳伯海先生主編的《唐詩匯評》為數據來源。評論不分褒貶,只要加以評點,就算該詩有一定影響力。

陳伯海主編 《唐詩匯評》

再次,是20世紀研究唐詩的論文和文學史著作。而且作者考慮到了文學史對不同詩歌介紹的力度有輕重之分,分別設置了「二級」權重。

本書又將以上每組數據都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即用實際數據除以該組數據的最大值,得到一個標準值。

最後,給以上三類數據做了加權處理。

將選本的權重擬定為50%(其中古代選本60%;現代選本佔40%)將古代評點的權重定為30%;20世紀的研究中,論文的權重設定為10%;文學史著作設定為10%的權重。

這樣,就得到了一個綜合評值結果。

比如,以王昌齡的《長信宮詞》一詩為例。該詩在古代選本和現代選本中分別入選了14次和16次,歷代點評19條。20世紀研究中只有1篇論文以此詩為題目,文學史中A、B兩類分別入選了3次和5次。那麼該詩的綜合評價值就是:

再依據每篇唐詩的綜合分值進行大小排名,最後就能得出一個「唐詩名篇排行榜」。

(文末有完整榜單)

大數據的春風果然已經吹遍了大地啊!

在排行榜中,還能發現一些好玩的問題。

比如,唐代哪位詩人的作品入選榜單最多呢?數據告訴我們,入選作品最多的前十名詩人分別是:

杜甫:17首;王維:10首;李白:9首;李商隱:6首;杜牧:6首;孟浩然:5首;王昌齡:5首;劉禹錫:4首;岑參:3首;白居易:3首。

其中,杜甫、王維和李白為前三甲。

再看看這前一百名作品的時間分布:

初唐:5首;盛唐:61首;中唐:18首.晚唐:16首。

數據充分證明了「好詩在盛唐」的說法。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仔細看看這個榜單,還是能發現不少好玩的結論的。

不過,雖然想法挺有創意,這本書還是破綻太多。數據的不全面性倒是小事情,關鍵是統計方法實在是好隨便。

比如,加權的值基本是作者自己定的,沒什麼依據。再者,就歷代選本與評論來說,一些作品,如《唐詩三百首》這樣的知名選本,影響因子顯然要大於其它,是不是應該考慮其差異呢?另外,歷代評點很多都是附在選本上的,與選本在數據統計上不免重合。這樣的問題還是很多的。

畢竟,這個排行榜只做了一個古今綜合影響力的比較粗糙的榜單。如果作者動態地探討不同詩歌在各個歷史時期影響力的變化情況,想必有更多可挖掘的有趣點。

因此,本榜其實帶有很大程度的娛樂成分,不用太認真。當然,研究本身也有一定價值。最起碼,身為一名普通讀者,你可以檢查一下榜單上還有什麼沒背過的唐詩,補背一下,增加談資也是不錯的。

最後,附上本書榜單的冠亞季軍,看看它們和你心目中最喜愛的唐詩排名有沒重合呢?

冠軍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亞軍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季軍

《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肆說唐詩
爭論了一千多年的兩首唐詩
吳中四士之張若虛:一生留下兩首詩,一首成了唐詩絕唱
【醋溜唐詩85】終於知道幾十年的中秋月,從來沒看明白過
唐詩三百首七絕當中,李商隱有7首入選,但唯此一首最容易理解

TAG:唐詩 | 排行榜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