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考古中華》展之家園變遷篇
家園變遷 —— 史前聚落的出現、發展和擴散
在距今1萬年前後,中國的原始先民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東亞文明發展的舞台上。他們選擇河谷豐腴之地,營建聚落,死後聚族而葬。在技術、經濟、藝術和意識形態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結構日益複雜;聚落形態和喪葬習俗也隨之發生變化。整個社會不斷向文明化的方向邁進。一 定居聚落的出現在距今8500年前,中國境內的原始先民,結束了居無定所、四處流浪的艱苦歲月,開始過著營造房屋、建設聚落的定居生活。定居生活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原始藝術的進步以及製作陶器技術的提高。目前,在內蒙古草原的興隆窪遺址、黃河中游的裴李崗和渭河流域的白家村遺址等都發現了距今8000年前後定居的村落遺址,為我們展現出遠古先民古老村落的原始風貌。
距今七千年前東北地區的史前村落——興隆窪環壕聚落1983~1993年,對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發掘,清理出興隆窪文化聚落圍溝1道、房址184座、灰坑464座、居室墓葬32座。其中興隆窪一期聚落的所有房址均為長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沿西北—東南方向成排分布,最大的兩座並排位於聚落的中心部位,面積各達140餘平方米,居住區的外側環繞一道近圓形的圍壕,西北側留有出入口。整個聚落精心規劃、布局齊整、排列有序、主次分明,堪稱中國8000年前建築史上的傑作。
2001—2003年,對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溝遺址進行了發掘,清理出興隆窪文化中期的房址37座、居室墓葬28座、灰坑57座。房址均沿東北—西南向成排分布,明確分成三區,代表興隆窪文化時期聚落形態的一種新類型。
敞口筒形陶罐
(F18②:89)盛儲器興隆窪文化(公元前6200-公元前5200年)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溝遺址出土
斂口筒形陶罐
(F18②:91)盛儲器興隆窪文化(公元前6200-公元前5200年)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溝遺址出土
亞腰石鏟A
(F29②:93)掘土工具興隆窪文化(公元前6200-公元前5200年)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溝遺址出土
亞腰石鏟B
(F22②:405)掘土工具興隆窪文化(公元前6200-公元前5200年)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溝遺址出土
石磨盤石磨棒
(F22②:33)工具興隆窪文化(公元前6200-公元前5200年)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溝遺址出土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中原居民:裴李崗遺址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居住和墓地已經分開。年代為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典型陶器有三足缽、三足壺、鼎等。石器大量採用磨製技術,有鋸齒石鐮、鞋底形石鏟、四足磨盤等,展現出原始農業的特色,命名為裴李崗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中具有重大意義的突破。
三足陶壺
(79HXPCP:06)水器裴李崗文化(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河南省新鄭市裴李崗遺址出土
石鐮
(M38:2)裴李崗文化(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河南省新鄭市裴李崗遺址出土鋸齒形石鐮是一種兼有採集和收割兩種用途的工具。
三足陶缽
(M59:5)食器裴李崗文化(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河南省新鄭市裴李崗遺址出土
石鏟
(79HXPPM38:1)裴李崗文化(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河南省新鄭市裴李崗遺址出土農具,系翻土工具,表明裴李崗文化的農業進入鋤耕農業階段。
彩陶的故鄉:臨潼白家村遺址生活穩定的定居村落的居民,在生產之餘,加快了對藝術追求的步伐。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人們,已經開始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面描繪簡單、古拙的彩陶圖案。陝西省臨潼縣白家村遺址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圜底缽和紅三足缽的口沿上普遍飾一周棕紅色花紋,有的碗底飾彩,從而把我國彩陶出現的時間從仰韶文化提早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前仰韶文化」時期。
圜底陶缽
(82SLBT2H8)飲食器大地灣文化(公元前5000年)陝西省臨潼縣白家村出土
三足陶缽
(84SLBT1②:22)飲食器大地灣文化(公元前5000年)陝西省臨潼縣白家村出土
圈足陶碗
(82SLBT4②H13:02)飲食器大地灣文化(公元前5000年)陝西省臨潼縣白家村出土
二 史前聚落的發展大約自公元前7000至公元前5000年間,中國的原始先民走進愈加繁榮的仰韶時代。從此開始,原始聚落大概沿兩個方向發展,一是聚落內部布局從氏族為基本單元到以家族為基本生活單元的轉化,另一個是向各種地貌類型的積極拓展。聚落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又直接推動了社會經濟、社會組織和宗教藝術各方面的發展,整個社會日益向文明社會挺進。
繁榮的氏族社會村落——北首嶺遺址與半坡遺址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遺址,年代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它與早期的白家村遺址相比,面積增大到5萬多平方米,而且在村落中央建有廣場。制陶技術也得到發展,不僅能夠製作出各種形制較複雜的器類,而且能夠描繪出豐富多彩的彩陶圖案。
西安市郊區的半坡遺址,年代約為公元前4800~公元前4300年,聚落功能更加完備,整個聚落以壕溝相圍,由居住區、公共墓地、陶窯場等構成,是自給自足的農業氏族聚落的典型。
折腹小平底陶罐
(77BIT2⑥M3:1)盛儲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年)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遺址出土
陶塑人面像
(T7T3⑤:3)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年)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遺址出土
直腹小平底陶罐
(77BIT2⑥M3:12)盛儲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年)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遺址出土
陶缽
(77BIT2⑥M3:6)飲食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年)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遺址出土
彩陶瓶
(77BIT2M15)水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年)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遺址出土
陶瓶
(77BIT2⑥M3:4)汲水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年)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遺址出土
小口尖底陶瓶
(CPP2:311)汲水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年)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
夾砂陶罐
(CPPM44:2)盛儲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公元前4500-公元前4000年)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
北方村莊——趙寶溝與小山遺址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趙寶溝遺址總面積約9萬平方米,分布房址89座,明確分成兩區,房址均成排分布。1986年發掘,出土一批具有典型地域和時代特徵的陶、石、骨、蚌器,趙寶溝文化由此得名,其年代為公元前5000~公元前4400年。經過正式發掘的同類遺址還有敖漢旗小山,出土一件珍貴的刻劃鳥獸圖的尊形陶器。
趙寶溝文化內涵豐富,出現了大型的中心性聚落,是繼興隆窪文化之後活躍在遼西大地的一支極具藝術創造力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
圈足圓腹陶罐
(86MAZIF104②:8)盛儲器趙寶溝文化(公元前5000-公元前4400年)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趙寶溝遺址出土
平底陶碗
(86MAZIF104②:15)飲食器趙寶溝文化(公元前5000-公元前4400年)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趙寶溝遺址出土
陶缸
趙寶溝文化(公元前5000-公元前4400年)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趙寶溝遺址出土
陶尊形器
(85MAX X IV F2②:30)趙寶溝文化(公元前5000-公元前4400年)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小山遺址出土
陶尊形器腹部刻劃繁縟的動物紋樣,集鹿、豬、鳥於一體,採用寫實與誇張相結合的藝術表現手法,令各種動物充滿了靈性。
刻人面石斧
(85MAX X IV F2②:10)工具趙寶溝文化(公元前5000-公元前4400年)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小山遺址出土
最早的推拉門:棗陽雕龍碑遺址仰韶時代以來,各地區原始居民間的聯繫不斷增強,特別在一些文化交匯地帶,往往出現多種因素的文化融合現象。湖北省棗陽市雕龍碑遺址地處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交匯處,文化面貌呈現出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等多種文化因素,年代為公元前4300~公元前2800年。與仰韶文化早期的流行單間房不同,雕龍碑遺址新出現的多間房應是家族勢力抬頭的反映,房內為節省空間而設置的推拉門則是我國最早的推拉門實例。
筒形陶瓶
飲食器約公元前3800-公元前3300年)湖北省棗陽市雕龍碑遺址出土
陶鼎
(H4:1)炊器約公元前3800-公元前3300年)湖北省棗陽市雕龍碑遺址出土
陶鈴形器
(F10)樂器約公元前3800-公元前3300年)湖北省棗陽市雕龍碑遺址出土
附杯圈足陶盤
(F1:10)食器約公元前3800-公元前3300年)湖北省棗陽市雕龍碑遺址出土
彩陶罐
(H5:1)盛儲器約公元前3800-公元前3300年)湖北省棗陽市雕龍碑遺址出土
長屋與排房:安徽蒙城尉遲寺聚落仰韶時代後期,隨著生產力和社會組織的變化,家庭結構和房屋形式亦隨之改變。在江淮地區多間房和長屋建築逐漸流行起來。這是與家族為基本生活單元相適應的新的建築形式。安徽省蒙城縣尉遲寺遺址是其中的代表。這裡發掘出公元前2600年前的排房聚落,內有房址14排18組計73間,周圍有寬闊的環壕圍繞。排房建築是以家族為基本生活單元的建築形式,通常每座長屋居住一個由若干家庭所組成的大家族。該遺址展示了由若干大家族組成的氏族村落場景。
陶鬶
(F75:10)大汶口文化晚期(約公元前2600年)安徽省蒙城尉遲寺遺址出土
長頸壺
(F75:19)大汶口文化晚期(約公元前2600年)安徽省蒙城尉遲寺遺址出土
立鳥異形陶器
大汶口文化晚期(約公元前2600年)安徽省蒙城尉遲寺遺址出土立鳥異形陶器出土於大型活動廣場,可能是當時先民的圖騰崇拜和權利的象徵物。
刻畫紋大口陶尊
通高63cm大汶口文化晚期(約公元前2600年)安徽省蒙城縣尉遲寺出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