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人才早期培養五問
導語: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不能將定位集中在實驗班、實驗室的建立或少數天才、怪才的選拔、培育上,也不應局限在少數學校,而應指向每一個孩子,成為每一所學校人才培養的普遍意識。
理念之惑
一問:創新人才是培養出來的嗎?
史蒂夫·喬布斯的逝世,使得當年比爾·蓋茨的成功引發的一個爭議重又浮出水面:他們這樣被稱為創新人才和創新領袖的人是教育培養出來的嗎?天才難道不是天生的嗎?
「一個人能否成為傑出人才,不僅取決於智商的高低,更要看他的人生追求、意志品質和創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這些在基礎教育階段形成的人格要素,往往成為制約一個人最終發展高度的關鍵因素。」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的一句話,點出了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天津耀華中學校長任奕奕指出,我們可以通過課程設置給受教育者合理的知識結構,並對他們進行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的訓練,但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格是訓練不出來的。它們如同深埋的種子,只有在適恰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條件下才會破土而出、茁壯成長。教育的任務就是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條件。這也是一種培養。因此,創新人才的出現必然有賴於教育的培養,這種培養既包括教授知識、思維和技能的培養,也包括提供適宜環境及自由發展空間的隱性滋養。
對於像喬布斯這樣非常出眾的拔尖創新人才,他們不是光靠培養就可以存在,上海市奉賢區教師進修學院院長楊連明指出,還需要寬鬆的社會氛圍和良好的創新機制的強大支撐。
但與大學及之後的培養相比,基礎教育的創新人才培養該有怎樣的功能定位?南京外國語學校校長董正璟認為,基礎教育的奠基性決定了其不能著眼於人才的成型與輸出,而應該注重「苗子」和潛質,著眼於啟蒙和奠基。因此,創新人才,包括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不能將定位集中在實驗班、實驗室的建立或少數天才、怪才的選拔、培育上,也不應局限在少數學校,而應指向每一個孩子,成為每一所學校人才培養的普遍意識。
東北育才學校校長高琛同樣認為,創新能力是每個正常人所具有的自然屬性與內在潛能,教育是成全人的過程,應當努力創造適合的空間和條件,去滿足、順應、引導、發展每一名學生的創新潛能。
基礎教育必須著眼於全體學生還有更現實的原因,那就是對於中小幼的校(園)長、教師而言,無論出於教育倫理還是診斷技術,都較難判斷某位學生未來能否成為創新人才,甚至拔尖人才。如果此時就把重要資源向少數人傾斜,不僅可能「押錯碼」,而且可能和教育的基本價值相抵觸。
但上海市崇明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宋林飛指出,不可否認的是,真正具有「大發明」「大創造」潛質的拔尖創新人才有異於常人的先天稟賦,比如超常的好奇心、敏感性、學習動力等,他們的成長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在著眼於全體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同時,基礎教育也必須尊重拔尖人才成長規律,研究如何儘早發現並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個性化教育,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的創新潛能。
「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座談會」首次召集了來自全國幾十所中學、小學甚至新幼兒園(園)長,共商創新人才培養大計。
現實之困
二問:如何營造鼓勵創新的教育生態?
「我每年都問我們考取清華、北大的孩子,你為什麼要去清華、北大?很多學生回答我說,因為我分數到了。分數到了和志趣導向是完全不同的。這些孩子不知道人生的目標在哪,不知道擇業方向在哪,沒有遠大志向的高中生將來也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人才、拔尖人才。」江蘇省天一中學校長沈茂德的一番話讓不少校長感慨萬分。他進一步指出,這種「眼睛只盯著分數」的情況的出現與「一刀切、標準化、齊步走」的教育評價標準脫不開干係。而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看來,更不利於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是「只認總分成績高」的選拔辦法,「很多傑出人才是有特長而不全面,看總分確實操作起來簡便,看上去也公平,但造成了有特長的人才的流失,實際不是真正的公平。如果按照現在的選拔方法,華羅庚和錢學森都進不了清華,因為他們一個學歷不全,一個偏科偏得厲害。能夠識別這樣的人才並敢於錄取他們,才是真正的公平。」
僵化的評價和選拔體制,造成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在基礎教育階段就被鉗制了。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穎民直言,「我們的學生在中小學就形成了追求標準答案、統一意見以獲得最高分的思維方式,沒有異想天開,不願尋根究底。這種僵化的思維一旦形成,後面再努力開發訓練都是事倍功半。因此基礎教育階段評價多元化的研究和推進工作迫在眉睫。」天津耀華中學校長任奕奕認為,要發現學生身上的創新潛質,需要學校成員,特別是校長和教師具有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和評價觀,自覺地依據「多元智能理論」,多幾把尺子來衡量學生。
談到評價,不少校長提起高考。沈茂德認為,高考在中國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否能夠放開兩條路?為一部分最優秀的學生和一部分最薄弱的學生都解除高考的枷鎖,尊重他們各自的成長規律和需求,給予自由發展的空間。
「我國的科技發展非常快,研發投入呈指數增長,科研文章總數每五年翻一番,2007年就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了,科技人員總數已經是世界第一。但試問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科技取得了哪些舉世矚目的成果?我們引以為傲的9位諾貝爾獎華人得主,相較於我們的人口總數不是太少了嗎?」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拋出的問題發人深省。
他特別提到文化對創新的巨大影響。他舉例說猶太人孩子上小學後,他們的母親在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都會問兩個問題:一是你今天有沒有問一個問題難倒了老師?二是你今天有沒有做一件事讓老師感到驚喜?但中國父母最常問的是:今天有沒有聽老師的話?
東方的教育理念以知識傳授和傳承為主旨,因此有不鼓勵創新、挑戰權威的因素。因此中國社會對聽話的孩子情有獨鍾。然而,中國孩子普遍缺乏的個性、闖勁和質疑的精神恰恰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必備的。施一公強調,必須要改變我們的文化中不容忍少數人、不容忍個性的地方。
但文化豈是說變就能變?此外,教育體制問題久受詬病,但改革起來同樣艱難無比。美國《福布斯》雙周刊將「缺乏鼓勵創新思維的教育體制」列為中國出不了喬布斯式人物的首要癥結。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秘書長、中央教科所所長袁振國表示,如何建立一個創新人才能脫穎而出的體制和機制,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研究的問題。
大環境的改變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東北育才學校校長高琛指出,儘管這種改變將漫長而艱難,但在整個社會支撐創新人才培養的生態系統還沒有完善之前,校長的作用很關鍵,要敢於在自己學校營造起鼓勵創新、容忍個性的教育小生態。
「創新人才培養,基礎教育階段的重點應是創造土壤與氣候,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深圳中學校長王占寶表示。深圳中學在2009年底就以富有特色的「選課—走課制」、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等,被譽為國家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深中模式」。「選擇」是學校管理格局中最突出的特點。「給學生眾多選擇,是引導教育學生的良好契機——充滿迷茫、困惑與兩難的選擇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真實的成長過程,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意義。」王占寶說。
三問:創新型教師從何而來?
創新人才培養要通過教師的創造性工作得以實現。可以斷言,缺乏創造性的教師也難以培養出有創造性的學生。而從現實看,師資隊伍問題成為基礎教育階段創新人才培養遭遇的最大瓶頸。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高江濤對此深有體會,他感到,教師僅對學生就某一領域進行傳道授業,會不自覺地撲滅學生的創新火花,因此教師的知識更新和培訓非常重要,但真正要做及時、做深入卻非常困難。特別是對於人大附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實驗班」的孩子來講,本校教師資源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為突破這個瓶頸,早培班在師資配置上實行了多導師制,邀請多位院士、教授或研究人員做學生的校外導師,同時帶教本校教師共同制訂教學方案、指導學生等。
除了專家資源,有校長提出美國伊利諾州理科高中從社會上聘請了150多位專業人才作為兼職教師,能否借鑒?寧波市北侖泰河中學校長李華斌提議,社會專業人士的專業技能和經驗能否為教育所用,能否為其中一些有志於轉業做教師的人士,建立起合適的進入通道?上海市崇明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宋林飛回應說,美國高中的經驗對全國重點高中也許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大多數中小學必須面對這樣的現實:教師流出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囿於目前的人事制度,聘用一定數量的兼職教師也很難。
因此,創新教師還應主要靠教育系統自身的挖掘和培養。但與培養創新人才的要求相比,基礎教育階段師資隊伍建設形勢嚴峻。宋林飛指出,中小學教師的學科本體素養與跨學科知識綜合應用素養、對學生先天創新潛質優勢的因材施教能力、課程建設與決策能力、有利於學生思想自由、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發展的課堂教學駕馭能力等,都亟需培訓和提升。
美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很早就意識到頂尖人才的重大價值,也很早便開始了天才教育的研究和行動。
「拔尖」之問
四問:如何發現拔尖創新人才?
對於基礎教育而言,創新人才培養應該面向所有學校和全體學生,但是其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拔尖創新人才,或者稱資優生、精英人才,是否需要特殊的關注和培養呢?這個問題一直是熱議的教育話題,社會上普遍擔憂精英教育使得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投向相對少數人的身上,可能對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的公平性、均衡性造成損害。
但我們必須看到,在日益激烈的國家競爭中,搶佔人才的制高點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頂尖人才對世界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都會產生巨大影響。美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也很早便開始了天才教育的研究和行動。進入新世紀後,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也開展得如火如荼。相比之下,中國已經落後。
此外,「精英教育造成不公平、不均衡」的觀點實際上是一個誤解。「我們要認識到超常人才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的教育就應該有差異性,讓每一個孩子,不管是薄弱的還是超常的,都得到他們需要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公平。」深圳中學校長王占寶指出。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基教二處處長李奕分析說:「公平的規則比公平的結果和過程更重要。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構建一個公平、合理的規則,而不是直接作用到公平的過程和結果上去。同時均衡的發展重在發展,沒有發展的均衡是毫無意義的。」
可喜的是,教育界對於拔尖人才培養已逐漸達成共識。政策層面也有了突破。最新的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中八次提到了「拔尖人才」,上海的中長期教育規劃更將超常學生和殘障學生一起列為特殊教育群體,要求「探索適合超常學生的教學模式」。
但除了宏觀指導,具體的措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出台。此外,儘管教育界已基本理清思路,但精英教育在中國的社會輿論壓力仍不容忽視,而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儘力去澄清人們的誤解。
培養人才的前提是要發現人才。拔尖人才往往因天賦異稟,在某些方面有超常之處。但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更不可能要求基礎教育階段的校長和教師,單靠自己的經驗和判斷來發現人才。而在本次座談會上,談論該話題的人很少,凸顯了我國該領域研究的空白。
發現人才,靠伯樂不如靠機制。上海市長寧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兼書記夏峰強烈呼籲:「要加強基層科研力量的投入,編製或改變已成熟的評估量表,儘快形成一套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發現機制。」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天才教育中心的朱利安?S?瓊斯博士介紹的「天才學生搜尋模式」給中國教育界帶來了一些啟發。該中心是一個為智力超群的中小學生設立的精品教育計劃,因為從這裡走出了謝爾蓋?布林(谷歌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臉譜網創始人)等引起國際關注。中心將不同年齡段的天才學生聚集在大學校園裡進行為期三周的全寄宿培訓,通過基於短小講座、討論、學生陳述、實地考察和大量辯論等形式的開放式教學,鼓勵這些最聰明的孩子開發智力、創新思考。
中心的「天才學生搜尋模式」分為四步。首先,美國境內學校的教師、校長以及學生顧問給該中心天才搜尋機構提名他們最好的學生——那些在年級考試分數排名前5%的學生,以及那些達到本州及國家測試水準的學生。其次,學生父母訪問中心天才搜尋網,為學生報名參加選拔考試。第三步是選拔考試。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測試均超出學生的年級知識水平,因為測試不檢測學生知道什麼,而側重他們的認知能力,特別是基於數學及語言的推理能力。最後,向合格的學生寄發錄取通知書,並向未被錄取的學生推薦周末課程等其他選擇。
五問:如何打造拔尖人才成長綠色通道?
施軼萌是人大附中今年的高三畢業生,目前已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5月份她還在被譽為青少年界「小諾貝爾獎」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上,獲得物理與天文學類一等獎。但這種順利和成功的背後有著許多曲折。高中三年,施軼萌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都在搞實驗,結果考試成績稀里嘩啦往下掉。2010年底,她在國內某所一流高校的面試上失利,同時她還面臨著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的國內遴選答辯。她內心的糾結達到極點。最後,校長劉彭芝極力推薦為某重點大學保送生,才使她在高考上鬆了口氣,全力準備比賽並取得佳績。
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像施軼萌這麼幸運的。不可否認,高考制度捆綁住了不少學校培養拔尖人才的手腳,更使得具有拔尖創新潛質的學生在某些領域進行的創新思考和研究被迫中斷,造成他們的創新成長之路斷裂。為減輕這種損害,大學少年班、大學自主招生等方式出現。江蘇省蘇州中學自2009年起和西安交通大學合作開辦了少年班的預科班,採用高中、本科、碩士三段貫通式培養模式。
但沒有進入預科班、早培班的學生中就沒有拔尖人才了嗎?沒有開類似直通班的普通中小學裡,具有拔尖創新潛質的學生怎麼辦?「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是系統工程,單靠某一特定階段是不成的,單靠某所中學有限的能力更是困難。」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穎民指出。系統工程必須要有總體設計,真正打通各教育階段,打造貫穿各級各類教育的拔尖人才成長綠色通道,「如果大學能夠大量地和若干中學掛起鉤來,中學能大量地和若干小學掛起鉤來,形成一個體系,系統地設計和培養,這件事情能做得更好更有效。」
其中,課程的系統設計最為重要。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楊素雲提出,IP課程等美國挑戰性課程是由美國的大學聯盟組織為高中質優學生開發的,有相當的高度和系統性。反觀我們,基本處於學校各自搞點校本課程的小作坊式,以目前中學的水平和師資力量來看,這些課程離成熟、系統、科學、有利於特殊學生髮展的水準還很遠。我們迫切需要國家層面開發專門瞄準基礎教育階段學有餘力的學生的挑戰性課程,並在與大學的對接上發揮作用。
推薦閱讀:
※外報:「移民效應」助美國崛起 中國如何留住人才?
※高情商男人才會有的六個表現,全中的男人,不可能單身!
※什麼樣的女人才能叫婊女?別說你沒遇到過!
※心中有愛才有度,目中有人才有路!
※現場主管什麼都親力親為,不培養人才,最後加班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