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萬山紅遍」 1.84億元成交 | 紅遍 2015年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 近現代

今晚嘉德大觀夜場,榮寶齋舊藏李可染的《萬山紅遍》75.5×45.5cm,毫無意外以1.6億落槌,加傭金1.84億,被8501號競得,此幅作品2001年北京榮寶齋以當時創紀錄的501萬釋出,如今再次改寫了李可染單平尺記錄,當初李可染賣給榮寶齋才80塊。

LOT:1237 萬山紅遍

估價:RMB:68,000,000-88,000,000

USD:10,793,700-13,968,300

尺寸:75.5*45.5cm 29.3/4*18 in.約3.1平尺

作者:李可染(1907-1989)

年代:1964年作

鈐 印 可染、解放以後

題 識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毛主席詞意。一九六四年,可染。

說 明 榮寶齋舊藏<br>著 錄 《榮寶齋藏品系列·近百年中國書畫精品集》,第167頁,榮寶齋出版社,1994年版。

我感到《萬山紅遍》一畫透露了作者藝術道路的轉折點,

像飽吃了十餘年草的牛,李可染著重反芻了,他更偏重綜合、概括了,

他回頭來與荊、關、董、巨及范寬們握手較量了!

他追求層巒疊嶂雄偉氣勢,

他追求重量,他開始塑造,他開始建築。

吳冠中《魂與膽—李可染繪畫的獨創性》

中國畫自清末以來的變革軌跡,如河道因地勢而變,支流杈枒縱橫東去。多元化,是此時中國畫的歷史坐標。當歷史的車輪以不可阻擋之勢進入一個新時代的時候,中國畫也因一抹紅色而有了新的變革之思。此時的畫家們敏銳地感受到這個時代的不同,他們根據對新社會的理解,創作了許多重要的經典作品。在這些作品中,「紅色山水」是非常成功的嘗試,此類畫作在視覺感官上突出了「紅」的色彩元素,以「紅」唱和時代的主旋律,以「紅」痛快敘說時代的風貌。可以說「紅」,就是中國畫在這個時代由傳統向現代嬗變的標杆。李可染的《萬山紅遍》系列,即為其中最具典範意義的代表。以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詞意為母題創作的《萬山紅遍》,是李可染中國畫改造進程中極為成功的探索,堪為藝術家生涯的巔峰之作,亦為新中國美術史上極具里程碑意義的重要創作。

從1962年開始至1964年,李可染先後共創作了7幅《萬山紅遍》。第一幅《萬山紅遍》1962年作於廣東從化溫泉翠溪賓館,畫成後一直由李可染親自保管,1999年經中國嘉德釋出市場。1963年,李可染再於從化創作了第二幅《萬山紅遍》,此幅由李可染親自捐贈給了中國美術館。1964年,在北京西山八大處,李可染接連用半斤清宮內庫舊藏的硃砂,創作兩小兩大共四幅《萬山紅遍》。同年應榮寶齋之邀,李可染為15周年國慶再作一幅。此幅與稍前西山所作較小的一幅都為榮寶齋所藏,2000年榮寶齋以501.6萬的高價釋出其中一張。今秋,將於中國嘉德《大觀》夜場中現身的,即為榮寶齋舊藏的這一幅。

這七幅《萬山紅遍》,以從化溫泉兩幅為最先,其變化的過程是清晰的。具體到本幅,我們可從構成畫面的諸個要素—如構圖、用色、用光、意境等方面—勾勒出本幅在「萬山紅遍」這一系列中的位置。

從構圖上講,7幅《萬山紅遍》都是以「滿」作為主要構圖策略,中景大山是視覺的主焦點;遠山層疊拱衛主峰,為「萬山」寫照;繼而通過瀑布,過渡至近景紅葉叢林,此為「層林盡染」。而本幅的獨特之處在於李可染將遠山、瀑布、浪花在空間上進一步壓縮,視覺上的效果是主山進一步宏大雄偉。他更加自覺地打破了平面對壘的格局,讓個畫面中「小」和「大」的景觀互相拼搏,深化了空間感。這種構圖模式,不難讓人聯想起五代北宋山水中飽含紀念碑性的堂堂大山。此外,我們又注意到畫家調整了主山本身的造型,主山內部的「ㄇ」形山坳變大,山景顯得幽邃深遠,而空間的壓縮使主山左側變得窄而高聳,山脊呈「S」形,由前往後延伸到主峰,李郭、巨然畫脈韻味昭昭若現。至於近景處似屏風般布置的紅樹林,則似從晞古處「偷師」得來。於是我們知道,李可染對於傳統是尊重和渴望的,在這幅《萬山紅遍》中高大雄渾與深遠幽邃合二為一,所謂「欲求其大,務盡其變」的古意精髓便在於此。

再談筆墨。李可染著力在《萬山紅遍》中舞筆弄墨,勾線時大多用中鋒,略微顫動的線條,顯現棉中裹鐵的質感;描繪山石裂痕、紋理時,則是正、側鋒並用,配合濃墨與淡墨的堆疊,賦予山體明暗與厚重感。他的筆墨功夫首先還是化自傳統,但又認為這些經驗和定式過於局限。因此,在解決空間結構與山水造形方面,他主張到大自然中,以傳統的筆墨工具進行西式的素描寫生,對一切可能進入山水畫的母題進行研究。所以《萬山紅遍》的筆墨雖然脫胎於傳統,卻更多的是李家的嘎然獨造。<br>熱情而不恣意,耀眼而不刺目,激昂而不躁動,古艷而不浮誇,此為《萬山紅遍》高明至極的賦色。紅,是7幅「萬山」的根。儘管大小山體都已「紅遍」,轉紅的程度卻不盡相同,紅色隨空間遠近,層次漸明,至前景達到極致。如此一來,畫面的空間感就得到突出的推移效果。整體施色如此,細處亦然。他讓山頂、樹冠的紅色最濃,然後往下逐漸降低其明度與彩度,有效地傳達了陽光穿透樹林、山石逆光的效果。萬山之所以紅的不恣意、不躁動、不刺目、不浮誇,是因為紅色中層層的墨,色與墨層積,渾然天成。因此,我們看到在硃砂略淺處有墨色浮現,中間處則紅、黑相融。所以畫面最終呈現的色調是古艷、極雅、極穩的。這當然也得力於來自清宮舊藏的硃砂。

「光」可以說是《萬山紅遍》的畫眼。在7幅《萬山紅遍》中,李可染盡情地用光來表現黑瓦白牆上的返照,水的顫動和層層交疊的樹影。但是在本幅中,他獨特的逆光造境更顯突出。山勢更加高聳,峽谷愈加深沉,那一道蜿蜒的瀑布和河流隨之更加透亮。不僅如此,本幅著意頻繁使用深淺交錯、前亮後暗、側面受光的技巧。與此同時,他又用中國傳統的留白法對畫中景物進行補光、追光、讓光,樹影、山谷、房屋形成了鮮明對比。於是真實世界的逆光與非寫實的留白法組成了「光」的奇構。它伴隨著畫面意境的需要而自由召喚、調動,牽一髮而動萬氦,成為畫家心中情景交融的核心元素。<br>畫之魂者,是為意境。紅的主旋律響徹7幅《萬山紅遍》,但細品本幅,似又有所不同。臥遊於漫山遍野的紅色樹林中,此間雖熱情奔放,卻並非入而不出,而是在昂揚中若有省思,似身在桃源。這正是李可染的巧思造境,他刻意在本幅中並呈巨山堂堂與幽深桃源的雙重景深,在《沁園春·長沙》「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激蕩昂揚外,又詮釋了安寧和樂的世外桃源。兩種境界相輔相成、水乳交融中,畫家對於生活的希冀不在是烏托邦式的憧憬。所以當我們再看白牆黑瓦,應當理解的是,小屋中坐著的並非相忘於江湖的高歌志士,而是欣然快慰的群眾面相,是悠然勞作人民風情,在季節的遞嬗間依序耕作、收割,在輕盈的秧歌中靜度山河的和平歲月。


推薦閱讀:

「能吏」貪腐:一俊遮百丑 因"能"而枉法20150428
2015乙未羊年八卦方位風水布局
協商民主的新實踐——2015年政協工作回眸
20150819飲食養生匯視頻和筆記:何志新,黑色素瘤,甲母痣,松仁玉米
麥玲玲2015年屬馬的運勢 麥玲玲2015馬年運程

TAG:中國 | 書畫 | 現代 | 2015年 | 2015 | 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