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內容標準解讀

一、關於本學習模塊的說明 (一)為什麼要選擇這一學習內容 本學習模塊的題目最初設定為「近代民主與專制的較量」,後根據各方面專家的意見,考慮題目的涵蓋面等因素,將其修改為「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但其內容仍然為近代社會民主力量與專制勢力在政治理念、政治實踐和政治制度層面上的殊死鬥爭。那麼,為什麼要在高中歷史課程中選擇這樣一個學習內容呢?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人類自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政治就一直是人類歷史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領域。但由於政治歷史的時間漫長、內容豐富而複雜,作為高中歷史的專題式學習就不能不截取其中一個最能反映核心和本質問題的時段和內容作為學習模塊。於是,我們就在縱向上選擇了「近代社會」這一最重要的歷史轉型期作為學習內容的時間範圍,而在橫向上,則選擇了「民主與專制的較量」這一重要的政治內容作為學習專題。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在縱向和橫向上作這樣一種截取呢?我們知道,人類有史以來,在政治領域內經歷了兩次最為重要的變革,一次是從原始社會的民主制度向奴隸主階級的專制制度的演變,另一次就是從封建專制制度向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演變。前者發生在人類文明還處於分散、隔絕、孤立狀態的古代社會,其差異性和特殊性遠遠超過其共同性和普遍性。而後者則發生在形成真正世界歷史的近代社會,人類文明開始從分散、隔絕和孤立狀態走向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整體歷史的形成期,其共同性和普遍性開始超過其差異性和特殊性,因而更具有歷史學習的價值。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沒有選擇第一個變革期,而選擇了第二個變革期作為我們的時間選擇對象。而在內容上,近代社會的政治史十分豐富而複雜,我們不可能把近代社會的全部政治史作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尤其不能把這樣一個龐大的歷史內容作為專題學習的內容,它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更不符合專題式學習的基本含義。我們只能從中選擇一個橫斷面作為高中歷史學習的切入點。儘管近代社會的政治史包含的內容紛紜複雜,但還是可以概括為三個基本領域,即政治思想理論、政治制度建設和政治實踐,第一個領域屬於政治理念層面,後兩個領域屬於政治操作層面。近代社會的所有政治活動都可以概括為這三個領域、兩個層面的活動。如果對中外近代社會的政治活動作一個總結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在這三個領域和兩個層面全部活動幾乎都是圍繞著一個問題而展開的,即「民主還是專制」,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可以說,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政治轉型的核心內容,就是圍繞著「民主與專制」而展開的,它要完成的任務則是從專制社會向民主社會的過渡,其表現形式則為「革命」與「改革」。但無論是「革命」還是「改革」,其本質都是「民主」與「專制」的鬥爭。因此,我們選擇這樣一個題目作為高中歷史學習的內容,就是從本質上抓住了近代社會政治史的核心問題。 2、現代社會是近代社會的延續,近代社會是人類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過渡。現代社會所出現的社會主義民主是近代社會資產階級民主的發展與升華,是對資產階級民主的揚棄,是人類民主化進程的一個新階段,也就是說,它是人類民主化進程的「連續」,而不是「斷裂」。因此,近代社會中的某些資產階級民主理念、民主制度和政治實踐,仍然可以為現代社會中的社會主義民主化建設所繼承和借鑒。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讓高中學生了解近代社會「民主與專制」的鬥爭歷史和某些民主理論、民主制度和民主實踐的內容、形式與特點,就不僅具有歷史學習的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民主究竟是手段還是目的?這是我國目前在「政治文明」建設中極需解決的一個重要認識問題。從近代社會的政治實踐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中,我們知道,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全面、徹底的自由與解放。人類在追求這一終極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在三個基本領域擺脫阻礙人類獲得自由與解放的桎梏:一是在經濟領域擺脫貧困與剝削,為每一個人獲得生命與生存的需要與尊嚴,從而為每一個人的自由與解放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二是在政治領域,使每一個人都擺脫依附、奴役與壓迫,真正成為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三是在精神領域擺脫愚昧、迷信、庸俗的折磨與束縛,充分享有接受各種教育的權利,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境界。當然,人類所追求的這個終極目標是一個永遠也沒有止境的歷史過程,其具體內容也會隨著人類的發展與進步而不斷賦予其嶄新的含義,因此,人類永遠也不可能最終完成自己在這三個領域的追求,人類因此而獲得不竭的進步動力。但就第二個領域的目標而言,至少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民主就不僅僅是人類擺脫政治上的不自由、使每一個人都成為社會和個人命運的主人的一種手段,而且也是人類為之不懈奮鬥的一個目標或目的。那種僅僅把民主看作是人類解放的一種手段的認識,不僅僅是片面的,而且也會極大地延誤、甚至誤導人類的民主化進程。因為如果僅僅把民主看作是一種實現人類解放的手段,那麼至少在理論上就存在著可以不用這種手段的可能性,從而在理論和實踐上與人類的民主化潮流背道而馳。這種認識如果不是一種政治上的幼稚與天真,那就是專制勢力為阻礙政治民主化進程而設置的一個理論陷阱。學習近代社會民主思想和實踐的歷史,可以加深我們對民主與專制問題的認識,糾正那種只把民主看作是手段、否認它是人類追求徹底解放的一個目標的錯誤認識,從而加速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歷史進程。

(二)本學習模塊的基本思想 本學習模塊的主要內容為中外近代史中民主與專制力量激烈鬥爭的歷史,主要講述了近代中外歷史上,民主與專制力量在思想、制度和政治領域裡進行殊死鬥爭的典型過程與史實,闡述了專制思想、專制制度和專制統治是一種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它的出現有其複雜的歷史原因和歷史的合理性。但是,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與進步,民主必然要取代專制統治,它也是人類文明進程中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本課程包括思想領域的論戰、構建政治制度上的分歧、政治權力的角逐以及資產階級在法制建設、構建民主政體等方面的努力。其鬥爭的焦點集中在:國家權力的本源(「主權在民」還是「君權神授」)、人權的本質(自然享有還是統治者恩賜)、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統治國家的基本體制(法治還是人治)、國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代議制還是君主專制)、統治者產生的基本原則(選舉還是世襲)權力結構框架(三權分立還是金字塔)等。本課從古代關於民主與專制的思想鬥爭說起,以近代中外民主與專制力量在國家政治體制、國家權力的基本結構、人權的地位和內容、國家權力的產生等史實,系統地闡述了近代歷史上中外主要國家民主與專制力量的鬥爭過程。 在設置本學習模塊時,主要體現了這樣一些基本思想: 1、專制和民主都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必然階段;專制曾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起過不可忽視的歷史作用,它是當時的社會條件、自然環境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產物,因而也有其存在的歷史合理性。但是,進入近代社會後,民主化成為人類歷史發展的主流,專制制度成為民主化進程的主要障礙,用民主代替專制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表現。 2、民主思想是民主制度和民主實踐的前提。政治民主化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偉大社會運動,這場社會運動和社會進步同其他領域的社會運動一樣,同樣需要有先進的思想理論作指導,如果沒有這樣一場思想領域裡的理論創立與傳播,甚至是思想理論領域裡與封建專制思想的激烈交鋒,民主的實踐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場沒有民主思想理論準備和傳播過程,或者民主思想理論模糊、混亂的民主運動是不可能取得顯著成果的。同時,民主政治的含義本身就有三個層次,一是先進的民主思想與民主理論;二是先進的民主制度;三是公開透明、完整齊備、可操作性極強的運行程序。從這個意義上說,民主思想與民主理論的創立與傳播就不僅僅是實現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條件,而且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政治民主化進程是一個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制度的有序化歷史過程。 3、民主不是統治者的恩賜,而是人民群眾(包括資產階級)鬥爭的結果,儘管有些民主成果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取得的,但它的本質仍是人民群眾鬥爭的產物。在近代社會裡,民主與專制是兩種完全對立的思想理論、政治制度和政治力量;政治民主化的過程就是把應該屬於人民的權力從封建專制勢力手中奪回,並使主權源於人民、人民群眾以代議制的方式參加政治運行過程,並以多數原則決定其政治決策的結果等原則制度化,這種狀況是封建專制勢力絕不能接受的,雖然由於內外政治環境的壓力,某些上層統治者(也包括某些剛剛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而取得政權的資產階級)也可能被動地進行某些政治改革,如沙皇俄國1861年的農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維新也都實施了一些政治機構、法律制度,甚至是憲政上的改革措施,但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放棄其專制制度,而一旦時機成熟,這些被迫進行政治改革的專制統治者或資產階級統治者都會立即把「恩賜」給人民群眾的有限民主成果悉數收回。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近代社會的民主政治是廣大人民群眾通過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合法的與非法的鬥爭取得的政治成果,而不可能是統治者賞賜的「聖果」。凡是能夠賞賜的東西,都是在條件許可時能夠收回的東西,在近代社會裡,許多國家的民主化進程反反覆復,充滿著坎坷與曲折,大部分都可以從其民主成果的獲得方式中找到答案。 4、近代社會中誕生的資產階級民主至今也是一種不完善、不徹底的民主,但同封建專制制度相比,它畢竟是一種民主制度,它的不完善、不徹底只能證明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產生和存在的合理性,而不能證明封建專制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更不能削弱它代替封建專制制度的巨大歷史進步性。因此,對資產階級民主的批判只能站在更高層次的社會主義民主的立場上,而不能站在封建專制的立場上。 5、民主制度的產生與出現,同全體人民群眾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識和民主素質基本無關,它只同民主力量與封建專制勢力之間的力量對比有關。而人民群眾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識和民主素質只同民主化進程的快慢、民主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民主政治的發展水平有關。這就像不能把是否有文化作為接受教育的前提條件一樣,而有什麼程度的文化只能決定其接受哪一個階段的教育。對於一個沒有文化、但目標是完成大學教育的人而言,既不能馬上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也不能因沒有文化而拒絕其接受初等教育。但不論是接受初等教育,還是接受高等教育,其本質是已經在接受教育,它同沒有接受教育具有本質的區別,而接受初等教育還是接受高等教育,僅僅是在接受教育程度上的區別。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近代社會的巨大歷史進步性就在於,它開啟了人類民主化的歷史進程,而不在於這種民主化的水平有多高。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民主素質是在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鬥爭和近代社會的民主制度建設與民主實踐中逐步提高的,而不是在封建專制社會中自然形成的。封建制度的不完善與衰落、民主思想的創立與傳播和民主力量的崛起與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批判是民主制度產生的三個重要條件。等待封建制度的完善和不斷完善封建制度是不能實現從專制向民主的過渡的,它只能與民主化的歷史潮流南轅北轍。 (三)本學習模塊的學習目標 本學習模塊的學習目標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在知識方面,要求掌握近代爭取民主反對專制鬥爭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和政治法律文獻的基本史實和主要內容;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與主要觀點,能夠正確辨別和科學比較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不同表現形式的民主制度。 2、在能力上,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收集歷史上民主與專制鬥爭的相關資料,並對其進行歸納、整理、分析和評價,從而形成科學的歷史概念;了解民主與專制問題上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對近代社會中民主與專制鬥爭的歷史過程進行概括與提煉,掌握其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初步掌握其歷史規律;能熟練運用所學的歷史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正確分析和認識現實社會中的民主與法制建設等問題。 3、在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方面,能夠形成歷史的進步意識;歷史地看待民主制度產生的歷史淵源,了解推動人類政治文明進程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歷史過程,並給予積極、客觀的評價;對阻礙歷史進步的專制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統治持批判態度,確立積極推動民主進步的歷史責任感。

二、《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內容標準分析 本學習模塊共有七個學習專題,現依次分析如下: (一)專制理論與民主思想 本專題主要包括這樣幾層含義: 一是要了解歷史上專制制度產生的基本理論依據和對專制制度的理論說明。我們知道,任何一種政治制度的出現都有其特定的歷史依據,即所謂的「存在的合理性」。從理論上對這種存在的合理性進行解釋,往往成為一種政治形態的「出生證」,而從理論上研究和批判其存在的歷史落後性,則可以找出其消亡的歷史衰竭點,從而成為一種政治形態的「死亡證」。因此要學習專制制度產生的根源、發展規律和衰亡的歷史必然性,就不能不了解專制理論的主要內容。 二是民主政治的出現和代替封建專制政治同樣需要由思想理論對其存在的合理性、優越性和進步性時行論證與說明,了解民主政治的有關理論思想,才能從更深刻的層次上了解民主的歷史進步性和代替封建專制制度的歷史必然性。 三是民主政治要代替封建專制政治,首先應在理論上對封建專制理論進行深刻地批判,揭示其退出歷史舞台的歷史合理性,而封建專制政治要維持自己的存在和保護專制勢力的既得政治利益,就不能不在政治思想理論上向民主政治展開瘋狂的反撲。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民主政治思想理論同封建專制理論的鬥爭是你死我活的殊死鬥爭。 四是以托馬斯·阿奎那的「君權神聖」和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君權神授」為君主專制思想的典型代表,在了解「君權神聖」和「君權神授」理論內容的基礎上,分析君主專制統治產生的理論基礎和歷史背景。阿奎那是西方經院神學的典型代表,他在其代表作《論王權》中表述了這樣一些為封建專制制度辯護的基本觀點:信仰高於理性;封建的等級秩序是上帝的安排;上帝賦予了人是社會與政治動物的本性;人必須服從現存的社會,而服從上帝和教會的君主政體是最好的政體。不難看出,在阿奎那的思想中,只有神的意志、教會的意志和國王的意志,完全沒有個人的理性、意志和權利,這就從宗教的角度為封建君主專制提供了理論依據。它的出現同中世紀歐洲教會的統治地位有著密切的聯繫。也就是說,教會為君主專制提供神學依據,王權則為宗教的至尊地位提供政治上的說明。封建王權在進行專制統治的過程中也大力宣揚其宗教上的神聖性和合理性。以英國封建王權為例,早在中世紀中期,歷代英王都大力援用教會的政治優勢,為王權統治披上一層神聖合法的宗教光環。自1066年英王威謙一世即位起,其加冕典禮中的宗教儀式---塗油加冕典禮就更為完備而隆重(見馬克垚:《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學林出版社,1997年,第352-253頁),它把枯燥、抽象的「王權神授」的理念,物化為莊嚴、神秘而又生動的宗教禮儀,使這一儀式的出席者和廣大未出席這一儀式的臣民「對國王的神聖尊嚴獲得深刻的感受和領悟」。它以特有的神權政治向全國昭示:國王是上帝「授職」的統治塵世的最高權威,任何人都須服從神命的王權,否則就要受到上帝的嚴懲。而在這方面更為典型的代表是17世紀初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第一任國王詹姆士一世,他為了對抗國會對王權的限制,曾撰寫了兩篇文章,一篇是《皇帝的天賦能力》,一篇是《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則》。在這兩篇文章中,他拚命鼓吹王權是上帝的創造物;國王是上帝派到地上來統治人民的最高權威;因國王受命於上帝,因此他就不受任何世俗權力的限制,君主的權力是無限的;議會和新教宣傳的平等「是秩序及統一的敵人」。雖然這種君權神授的思想在加強王權、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封建割據方面曾起過一定的歷史作用,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對民主、自由、平等和個人權利的追求,其反動落後的本質暴露無遺。 五是以斯賓諾莎、洛克和盧梭為代表的民主思想家,對君權神聖、君權神授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實踐民主政治的系統思想與理論,如天賦人權論、契約論、人民主權論、自由論、分權制衡論和代議制政府論等。這些思想的提出,對封建專制理論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同時也為民主政治的出現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可操作的政治藍圖。 通過本專題的學習,了解封建專制制度的思想理論依據、封建專制統治建立的歷史背景,能在對封建專制理論和民主思想理論的比較中,深入理解民主思想與專制理論的根本區別,樹立支持民主、倡導進步的歷史意識。

(二)英國國會與國王的殊死博斗 本專題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了解英國國會與國王鬥爭的焦點是:國會權力至上還是王權至上?英國歷史上早從8世紀就開始了對王許可權制的嘗試,它萌芽於「賢人會議」,發展於「貴族代表大會」,鼎盛於13世紀大憲章的制訂與國會的形成。此後一直到17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前,限制王權的歷史進程相當緩慢,甚至時有倒退。但英國歷史上限制王權的各種嘗試,包括機構、文獻和制度上的創新對英國反對封建專制制度、推進近代民主化進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為這些機構、文獻和制度上的嘗試,透視著一種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則,即王權不是無條件和絕對的權力,它應當受到各個階層和各種利益與權利的制約。儘管這種制約王權的努力是十分有限的,而且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歷程,但它為17世紀中葉反對專制王權的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基礎。 2、對專制王權的限制始於「稅收」問題的重要意義。我們知道,國家的稅收權是國家主權和政府行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時的英國。稅收是王室經濟的重要來源。同時,納稅對當時的英國人來說,也是其重要的義務,按照義務與權利的關係,臣民的這一義務又是產生其權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更是對王室預算和國家財政預算進行限制與干預的第一步。正是因為稅收權問題如此重要,它牽涉的社會因素如此眾多,因此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前的數個世紀里,限制王權的首要內容之一,就是對國王的徵稅權進行限制,並以此昭示限制王權的利益集團和權利的存在。而歷任英國國王對這一限制的反抗也幾乎都是從濫用徵稅權這一問題上打開缺口的。因此,只有深刻理解徵稅權的重大意義,才能理解革命前英國國會為什麼會屢屢在徵稅權問題上同國王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與衝突。 3、責任制政府的民主含義。如果說,限制國王的徵稅權是英國民主政治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那麼要求建立只對國會負責的政府,就是對專制王權的致命一擊。政府是負責國家行政權的重要權力機構,它對誰負責,並不是僅僅是一個權力歸屬問題,而且是區分專制政治還是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因為對國會負責的政府有以下三層含義:一是政府高級官員的遴選、任命和罷免要由代表「民意」的國會決定;二是政府要貫徹國會的決議、按照國會通過的法律規定行使行政權;三是政府在行使行政權時,要接受國會的監督。這是民主政治中,行政權的重要特徵。相反,在專制政治下,政府只對國王負責。因此,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階段,英國國會提出建立對國會負責的政府就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政治綱領。 4、在民主與專制的較量中,由於牽涉政治權力的歸屬和政治權益的重大問題,因此掌握統治權的專制勢力是不肯輕易交出其政治權力的。這就決定了在民主政治代替專制政治的過程中必然充滿著殘酷而激烈的政治鬥爭,甚至是流血的暴力鬥爭。由於決定這一鬥爭勝負的因素眾多、十分複雜,因此這一鬥爭又是長期的,並會多次出現彼消此長和此消彼長的曲折與反覆。 5、這一專題涉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和革命中的兩個重要歷史性文獻和三個基本史實。其中《權利請願書》和《大抗議書》具有重要的政治綱領性質,是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民主力量與專制勢力鬥爭性質、衝突領域和國會政治要求的重要文獻。它對我們了解民主與專制鬥爭的內容具有重要的史實意義。而處死查理一世、護國政體的出現和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則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這種鬥爭的殘酷性、反覆性和複雜性。 在本專題的學習中,要熟練掌握《權利請願書》和《大抗議書》的主要內容,知道稅收權在一個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極端重要性,並能夠透過其具體內容,深刻認識國會與國王圍繞稅收問題展開鬥爭的實質,了解國會與國王衝突的主要原因。通過對相關史實的了解,體會民主與專制鬥爭的殘酷性、複雜性和反覆性。

(三)向封建專制統治宣戰的檄文 本學習專題包含以下幾個主要思想: 1、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多數人的統治,即主權在民,人民當家作主,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這是民主政治的實質。而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特點是:它必須與法制結伴而行,它必須依靠法治去推行多數人的統治。這也是民主政治與專制統治最重要的區別之一。因為民主政治所奉行的基本原則是公平、公正和公開,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擺脫封建專制統治的特權性、隨意性和黑箱操作性,使政治原則法制化、政治操作過程法治化。只有通過這種強制性、持久性、普適性、公開性集於一身的法律制度,民主政治的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才能得到徹底實現。正是由於民主政治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近代社會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化進程都必然伴隨著一個法制建設的歷史過程。 2、由於法制建設對民主政治的極端重要性,近代社會民主化進程中都有一個把民主理念轉變為法律性文獻的過程。這些法律性文獻的作用就是通過法律這種強制性工具,保證把某些最重要的民主思想、理念和原則固化為全社會必須嚴格遵守的剛性規定,不準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違背這些基本的民主原則和理念。如美國獨立戰爭中的《獨立宣言》,法國大革命中的《人權宣言》等,就是這種性質的法律性、綱領性歷史文獻。它們既是民主政治的法律性保障,也是民主政治所追求的長期目標,具有長時段的指導性和法律上的強制性。這些歷史性文獻既是人類政治文明寶庫中的富貴財富,也是某些國家制憲的基本依據,有些國家甚至把這類文獻作為國家憲法的前言。這類法律性歷史文獻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它的旗幟性、現實性、可操作性和理想性集於一身,因此可以說這類文獻既是民主制度的理論基礎,也是人類長期民主追求的旗幟。人們不能因其理想性而否認實現民主政治的現實性,也不能因其不可完全實現性而否認實現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和人類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民主與法治是民主政治所包含的基本內容和應有的基本標誌,法治水平的不斷提高,是以民主的不斷發展為基礎和條件的;而民主的不斷發展又必須以法治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保障。 3、了解「自然權利說」是理解西方政治民主化進程的一把鑰匙。「自然權利說」是西方早在中世紀時期就已存在的一種理論,其解釋為教會所控制,賦予其神學和宗教的含義。16世紀以後,思想家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和盧梭分別對「自然權利說」做出自己的解釋。格老秀斯從「自然法」出發,認為,所謂「自然權利」就是「合乎理性和自然的,便是人的正當的必要的並且是道德的權利」。他認為人的「自然權利」中最重要的權利是「財產所有權」。霍布斯則認為人的自然權利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受到理性限制的一種自由,即避害求安、謀生獲利的一種自由和權利。在這些思想家中,以洛克的「自然權利說」最為完備,也為後來的資產階級國家所推崇。洛克認為,「自然法,教導著有意遵從理性的人類。人們既然都是平等和獨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財產。」所以,自然法是是確保人的自然權利的原則,自然權利的內容實際上也是自然法的內容。洛克把人的自然權利歸結為四項內容:即生命、自由、財產和懲罰權,其特點是十分重視個人的權利。在諸多權利中,洛克十分強調人的生命權和財產權,認為它們是不可剝奪的天然權利。這些思想都成為後來資產階級批判封建專制統治、推進民主政治的銳利思想武器。 4、「最高權力屬於人民」是近代民主思想的核心。「最高權力屬於人民」又稱為「人民主權論」。這種思想是對「最高主權屬於君主」、「君權高於民權」理論的批判與否定。在「人民主權論」的闡述方面,洛克的思想是最完善、最典型的。他認為,人民為了趨利避害,決定通過社會契約的方式讓渡一部分自己的權利,從而產生了保護人們整體利益的國家和公共權力。但這種轉讓並不是絕對和全部權利的轉讓,而且對被委託進行管理的政府權力也通過法律等形式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他的人民主權論的主要內容表現為:政府權力的確立、運用、監督直到更換,都要由人民來決定;並不是所有的政府都是合法的,只有在人民自由表達意志的基礎上,通過契約建立的政權才是合法的政權;合法組成的政府的權力必須按人民的意志來行使,保衛社會成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如果政府濫用權力,侵害人民的權利,人民便可收回政府權力,重新建立代表他們意志的新政府。這就是洛克「人民主權論」的核心內容。這些思想對近代社會資產階級政府的組成產生了重要影響,許多法律制度、政體形式、政權機構和運作方法都是以這一思想為基礎而產生的。 通過本專題的學習,應認識到民主化進程有一個從思想理論到制訂法律的準備階段;理解《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的民主思想和理念對世界民主化進程所產生的重要影響;通過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基本內容的學習,理解它對中國近代社會民主化進程的影響。

(四)構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框架 本專題以英國和美國政治體製為例,闡述了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基本原則和不同的表現形式,其基本思想主要有: 1、民主思想和民主理念是民主政治的靈魂,沒有先進的民主思想和民主理念,就不會有完善的民主政治。但民主政治僅僅停留在思想和理念層次上,它就不能成為民主的實踐。民主思想和民主理念要變為一種實踐,必須經過把民主思想和民主理念法律化的過程,使之變為一種全社會的共識和必須遵守的規則。但僅到這一步仍不能使民主思想與理念成為一種完善的民主實踐。要想使法律化的民主順利地成為全社會的一種政治實踐,還必須使之政治制度化。也就說,必須全力進行制度建設、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這是民主政治的精髓所在。因為,民主如果缺乏具體的制度化內容,就難具有強有力的保障,因為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近代社會的民主政治不但是一個思想理論和法律化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過程。這些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選舉制度、決策制度、管理制度、監督機制、權力制約機制和權力機構的設立等,沒有這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設,就不會有近代社會民主力量戰勝專制勢力的成果。 2、建立對議會負責的政府,是近代社會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關於這個問題在前邊已有論述,不在這裡贅述。 3、近代社會中的民主政體千差萬別,類型很多,但作為民主政治體制,它們一定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如有成文或不成文的憲法作為國家基本大法;有嚴密完善並得到嚴格執行的法律制度;有經選舉產生的國會,代表社會上各個利益階層的意志和要求,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政府對國會負責;掌握行政權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由選民或國會選舉產生;對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實行分權制衡的制約機制。這些構成了近代民主政治的普遍性,在這些共性的基礎上,各國因各自國情的不同,在具體的政治體制上形式各異。從這個意義上,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同美國的總統制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它們都是資產階級代議制國家,都具有民主政治的共同特點。 通過這一專題的學習,要掌握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即國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認識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及其本質;能夠運用比較的方法,概括美國與英國政治體制的異同,認識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形式的多樣性與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本質的普遍性的共存。

(五)法國民主力量與專制勢力的鬥爭 法國大革命是近代史中最典型的一次民主力量戰勝封建專制勢力的鬥爭。這次鬥爭與較量所涉及的內容之深刻、鬥爭範圍之廣泛、經歷時間之長、鬥爭歷程之曲折都是近代史中罕見的。本專題以法國大革命中最重要的歷史史實為例,意在闡述以下幾個重要思想: 1、法國大革命的艱巨性是歐美早期三次資產階級革命中最突出的,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深刻性。這種深刻性主要表現在:(1)在思想領域,法國大革命前的啟蒙運動、大革命開始初期發表的《人權宣言》都把法國大革命的思想理論水平提升到一個相當高的程度。這一高水平的民主思想、人權觀念、共和意識都使民主力量同典型的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發生空前尖銳和激烈的鬥爭,其中封建專制勢力的反抗之慘烈也是歷史上少見的。由於這場革命在思想理論方面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因而對這場革命和歐美其他國家反對封建專制鬥爭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推動。後來,這種思想還傳播到世界各地,對在世界範圍內推動人類的民主化進程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直到今天,圍繞對法國大革命的評價問題,仍然深刻地影響著當今世界的政治取向。(2)在革命的手段上,法國大革命採取了激烈的暴力鬥爭方式,它在某種程度上,使革命中對立雙方的矛盾時刻處於白熱化之中。(3)在革命的發展趨勢上,法國大革命經歷了三個依次深入的發展階段,相當深刻地消除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社會根基,使這一革命中的矛盾與鬥爭呈現不斷激化的態勢。(4)這場革命所追求的政治目標沒有遞進的階段性,大多表現為一步到位,如全部廢除封建義務、從封建君主專制一步轉變為民主共和制、在資產階級內部掌權的階層上看,迅速從較為穩健保守的大資產階級掌權過渡到相當激進的小資產階級掌權,掌權的資產階級所採取的各項措施很快就從有利於資產階級上層轉變為平民化色彩很濃的政策取向。這樣一些特點,使法國大革命中的反抗力特別頑固,同時也就使這場革命顯得格外艱巨。 2、決定法國大革命長期性和曲折性的因素很多,除了上述提到的革命深刻性以外,還有革命力量內部的問題、封建專制勢力與民主進步力量之間的實力對比問題、國內的政治文化傳統問題、國際環境問題等。因此,在分析法國大革命進程的長期性、曲折性時應有更廣闊的歷史視角,這樣才能從更深刻的層次上理解法國大革命的特點。不過,拿破崙帝國的建立和波旁王朝的復辟都沒有完全消滅法國大革命的成果,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這一革命深刻性的影響。 3、法國大革命中在廢除封建義務、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建立共和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確認公民權利等每項革命成果和公民權利的取得,都是在同封建專制勢力進行殊死鬥爭的產物,而不是封建專制勢力妥協的結果,更不是封建勢力的恩賜。這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得以保留,並最後取得了這一鬥爭的勝利。 通過這一專題的學習,應從更為廣闊和更深刻的歷史視角來理解法國大革命的深刻性、艱巨性、長期性和曲折性,認識到政治領域民主與專制的較量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和階級鬥爭,尤其是在近代社會早期,這種鬥爭更多地表現為殘酷的暴力鬥爭。

(六)近代中國的民主思想與反對專制的鬥爭 本學習專題主要講述近代中國社會面對西方民主思想的衝擊,各階層所做出的反應和社會所發生的歷史變化,主要包括這樣幾個問題: 1、關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問題。面對西方在思想文化和軍事、政治、經濟兩大方向的進攻,傳統中國社會中最早做出反應的是知識分子。要對這種反應做出客觀的評價,應從兩方面進行考察:一是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對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體的評價是被動的評價,即面臨西方強大的軍事入侵和政治威脅而被迫面對早已傳入中國、但為當初中國知識界和政界大多數人所不屑的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體,因而在1840年前後,中國知識界和政界的評價更多地是帶有感情色彩的政治判斷,而不是文化和思想上冷靜地思考與鑒別。在強大的「愛國」還是「賣國」的政治氛圍中,這些最早做出反應的知識分子不可能冷靜、理性地分析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利弊短長,誤以為中國的失敗只是技術上的劣勢,而不是封建專制制度對民主政治制度上的劣勢,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他們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和原則。換言之,西方的民主思想、政治制度不在學習之列,而西方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變革之後所產生的技術優勢卻可以作為當時中國的學習內容。(2)主張這種思想的中國知識分子看不到西方技術、經濟與軍事優勢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根源,死抱封建專制的傳統體制,拒絕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不切實際地以為只要學習了西方的先進技術,就可以用封建專制的政治體制同西方列強對抗到底,並取得最終的勝利。這種思想和主張在當時的清政府看來,無疑是愛國的,但從世界發展潮流來看則是落後、迂腐的,而從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看,也很難說它是愛國的。 2、隨著中華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中國知識分子認識到封建中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於是出現了以康梁和孫中山為代表的兩大派別,前者主張通過改良建立有限的君主立憲制,後者則主張用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在對這兩種政治派別的評價上,我們以往總是把評價的標準和焦點集中在變革的手段與政體形式上,即是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還是保留君主、實行君主立憲制,是用和平的手段還是用暴力的手段,這種評價的缺陷是忽視了變革的時機和成本問題。一個國家政治變革的關鍵既不是君主立憲或共和,也不是暴力革命還是和平改革,而是民主還是專制。圍繞「民主還是專制」這個核心問題,還有兩個重要問題卻往往為我們所忽視,這就是「時機的選擇」和「社會成本與政治效果」的問題。如果當時中國社會的有識之士和清政府中的開明官員能在19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的半個世紀中,統一認識,全力以赴,共同促進中國通過和平變革的手段,從專制向民主轉變,在中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民主政體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如果是這樣,那麼,近代的中國將抓住最佳的歷史時機,用最小的社會成本,取得最大的政治效果。但是,當時的清政府卻冥頑不化,而中國立憲派和共和派卻因政見分歧,大大削弱了共同向清政府施加政治變革壓力的力度,也喪失了把清政府中的洋務派改造成立憲派的時機和可能,最後使中國民主化進程錯過了以最小社會成本獲得最大政治效果的最佳時機,到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中國已經沒有和平立憲的可能,只有通過革命來變革封建專制的政體了。但是,當時的變革派(包括立憲派和共和派,或改良派和革命派)和後來的史學界,都把手段和形式看得比實質、時機和成本更重要,甚至把改良派看得比清政府更壞,把立憲看得比專制更糟糕,把跨進一小步的艱難看成是不可能,相反卻從跨進一小步的不可能推導出只要流血就可以跨出一大步的結論,錯誤地以為「投入的成本越大,就會得到越大的回報」。後來戊戌變法的失敗,並不是因為其手段的改良,而是因為錯過了最佳的歷史時機,辛亥革命的爆發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罷了。這裡「不得已而為之」的判斷並沒有貶低其偉大歷史意義的意思,只是說,它是清政府撞到牆上,已經沒有回身的餘地,而社會變革派已經沒有其他任何手段可以選擇而已。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變革只是到了所有力量和派別都沒有選擇餘地時,才被迫選擇唯一的、需要付出巨大社會成本的變革之路,那才是這個民族和國家的真正悲劇。這種悲劇的發生說明當時活躍在政壇上的各種政治派別、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負有責任的政治人物,或缺乏審時度勢、及時抓住機遇的歷史緊迫感,或缺乏政治運作的智慧與技巧,或缺乏在有諸多選擇時做出最佳選擇的能力,或缺乏統合各種政治力量推動歷史前進的胸懷,或只有原則卻缺乏靈活與妥協的建設性態度,或缺乏從世界各國的歷史經驗中吸取精華的政治敏感(對19世紀60年代發生在俄國和日本的變革無動於衷)。在這裡說到這些,並不是要指責前人,而是意在說明這樣幾個用鮮血換來的道理:一是近代社會中的改革雖然多有被迫進行的色彩,但它對變革者而言,仍是被迫中的主動選擇,而革命往往是已經沒有選擇時的選擇,因此是被迫中的被動選擇。二是社會變革的效果並不與投入的社會成本必然成正比,改革也不一定比革命走得更慢,因喪失歷史時機而被迫發生的革命不一定比抓住歷史時機、主動進行的改革更能促進社會的發展。三是歷史雖然不能假設,但不等於歷史上沒有發生或沒有成功的可能或前途都是不可能的,不要忘記了,「歷史的必然性寓於歷史的偶然性之中」是歷史唯物論的一個重要思想。以史為鑒理應包括從那些可以選擇,但沒有選擇,可以成功,但沒有成功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中汲取教訓,它會使我們的眼界更為廣闊,使我們今天的行動更為理性、更富有創意。 通過本專題的學習,認識當時中國社會各階層對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提出「體用」之說的歷史背景和對中國社會民主化進程的影響,理解改良派與革命派政治主張的差異和實質,認識辛亥革命在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中巨大歷史進步性和艱巨性。

(七)人民群眾要求民主的鬥爭 本專題闡述了中外近代史中,人民群眾爭取民主權利的鬥爭史實,其內涵是: 1、無論是專制統治還是民主政治,最大、最重要、最直接的當事人都是人民群眾,因為在專制制度下,受害人數最多、受害最直接、最嚴重的就是廣大的人民群眾,而在民主政治下,受益人數最多,受益最直接、最大的還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按照「誰受害誰申訴、誰受益誰訴求」的原則,人民群眾理應是反抗專制統治、訴求民主權利、推進民主政治不斷完善的主體。專制統治者雖然是少數,但由於他們是專制統治的既得利益者,又掌握著國家權力,因此從專制統治者手中爭取最廣大人民群眾最廣泛的民主權利、建立多數人的政治統治,必然要剝奪少數專制統治者的既得利益,因此,他們不但不能拱手把其竊取的政治權力還給人民群眾,而且還要頑固阻礙民主化進程。這就決定了人民群眾反對專制統治、爭取民主權利的鬥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本專題所涉及的近代國內外人民群眾爭取民主的鬥爭史實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2、「人民群眾是民主政治最大、最重要、最直接的當事人」還有另一層含義,即在今天人民當家作主的我國,每一個人都有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自覺提高民主意識、維護民主權益、不斷推進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歷史責任。如果你是一位擁有一定權力的人,那就要自覺地在你行使權力的範圍內,按照民主的原則和程序,推行民主管理模式,按照多數人的意志行使權力,而不能按照個人的喜好和意願進行獨斷專行的專制式管理。如,班主任就不應在自己負責的班級里指定班幹部,而應由全體同學選舉產生;評選優秀學生也應順從多數人的意願等。如果你是一個經同學選舉產生的班幹部,你就不能僅僅按照教師的意志行事,而應把教師僅僅看作是向你提供參考意見和建議的指導者,最後還是要按多數同學的意見辦,如果你在執行班務工作的過程中出現錯誤,就應當向全班同學進行檢討,必要時可以引咎辭職,雖然一個班幹部不算什麼官員,但通過這一工作樹立民主意識、懂得民主程序和民主原則、實行民主管理,對於以後的人生道路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如果你是一個什麼權力也沒有的「百姓」,你就應當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懂得多數原則是什麼含義,自覺地服從多數人的意願,知道如何執行多數人的意志,同時保留個人的意見,並在你相信自己的意見正確、多數人的意見不正確的時候,堅信民主的糾錯功能,當你的意見一旦被多數人所接受,你的意見、意志或意願就可以通過多數原則得到實現,而不能通過非民主手段或方法去實現你認為是正確的意見、意志或意願。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自覺地在自己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實行民主的原則,那麼我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進程就會大大加快,並取得更為令人矚目的成就。 通過本專題的學習,能夠認識到歐洲早期無產階級爭取民主權利的鬥爭對歐洲民主化進程的影響;理解近代以來,人類在民主化領域的進步是廣大人民群眾進行不懈鬥爭的結果;體會抗日戰爭勝利前後,人民群眾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爭取民主的鬥爭在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三、本模塊教學活動建議

本模塊的教學活動建議是:「出一期牆報,就『臣民』與『公民』 或『專制』與『民主』制度有哪些區別各抒己見。」其實這僅僅是課程標準編寫者的一種示例性建議,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或學生都可以根據本模塊的學習內容,設計出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富有創意、有利於加深對本模塊學習內容的理解的教學活動方案。 (一)本模塊教學活動設置的基本目的 在本模塊中設置教學活動的基本目的是: 1、有利於學生對專制制度和民主制度內涵的理解,能夠區分專制制度同民主制度最本質性的區別。 2、使學生對專制制度和民主制度中「人」的最本質的區別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知道在專制制度下的「臣民」同民主制度下的「公民」最本質區別的表現,這會有利於學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更自覺地加強民主意識,提高對維護自己權益的自覺性。 3、通過這一教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就歷史學習中的某一問題完成收集材料、閱讀材料、整理材料、構建說明體系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對歷史問題的觀察力和敏感度,學會怎樣利用材料來說明一個問題的思維能力。 以本模塊的教學活動建議為例,學生可以首先兩個重要的歷史概念:「臣民」和「公民」的含義,然後通過收集大量的歷史材料(包括圖表、圖畫和照片)、文字表述或圖畫來說明兩者之間的本質性差異,而同學之間在這些差異的表述上一定會有許多不同之處,這就會為學生的相互學習和相互啟發提供一個平台。更重要的是學生也可以通過牆報這種形式對在這個問題上的不同見解展開討論或辯論,去除其間的非本質性區別,以求更準確地把握這兩個歷史概念的本質性差別,從而提高學生置疑、論證和表達問題的綜合素質。對於學生在這一教學活動中表達出來的某些「不正確」或「不全面」看法,教師沒有必要立即加以「糾正」,可以採取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以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更多的學生繼續查找材料,把個別或部分學生的看法變為全體學生再次進行求證的材料,這樣得出的結論會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同時也能煅燒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討論類活動的開展與目的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可以利用討論這種方式,設計出更多具有新意的教學活動方案。討論類教學活動的優點是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加到思考和發表個人見解的行列中來,以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同時,通過討論的方式,也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在更大程度上體驗到成就感。從教育的角度看,還可以通過討論這種方式,更及時地發現學生在某些概念、史實和觀點上的片面、偏激或模糊之處,使其通過適當的方法得到及時的糾正。 假設讓學生就民主政治與專制政治孰優孰劣的問題展開討論,有的學生可能會認為民主就是自由,自由就是不受任何限制,有了這種認識,他們就會對民主是否可行產生疑問;有的學生也會對多數原則產生疑問,他們會說,如果多數人錯了怎麼辦?如果真理在少數人手裡,怎樣才能更有效地避免多數人的錯誤決定所造成的損害?也有的學生可能會發表這樣的看法:專制體制下,只要統治者是英明的,就可以做出與民主體制一樣正確的決策,但在民主體制下做出這樣正確的決策需要在民主決策程序上耗費許多時間,而在專制體制下,只要幾秒鐘就可以了,因此從行政效率上看,民主體制遠遠不如專制體制更有效。這些問題和疑問完全有可能在討論這個問題時被一些、甚至是許多學生提出,而且學生也許還會提出更多連老師也無法預料的問題。還以上述提出的問題為例,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首先搞清楚,民主和自由是不是一個概念,然後讓學生自己在討論中明確這樣幾個問題:民主不等同於自由,自由也不是自己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民主是一種有嚴格制度規定和規範的多數人統治形式,民主制度也必然會犯錯誤,但它有強大的糾錯功能,可以把錯誤的損害限制在最小的範圍內,而在專制制度下,統治者所犯的錯誤一般是在該統治者下台後才會得到糾正,其對社會危害的深度和時間長度都會遠遠超過民主制度下的錯誤;就行政效率而言,民主制度下的決策時間確實會遠遠超過專制制度下的行政決策所用的時間,那麼在雙方決策都是正確的情況下,民主決策的效率顯然不如專制決策的效率,但就總體而言,由於專制決策的個人化而使其決策正確性的概率極低,而民主決策的群體化和民主化,則可以使其決策中的絕大多數是正確的,這樣從總體上說,民主決策的「慢」可以因其正確率高而得到彌補,從總體上說,其行政效率還是很高的,而專制體制則相反,總體上還是慢的。其實,上述問題的說明還僅僅是從技術性角度的說明,從本質上說,民主政治是符合人性和人類發展的終極目標的,而在專制制度下,不論它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它都是違背歷史發展方向和人性的,因此它是要被歷史所淘汰的。因此,一場高水平的討論課不在於它是否完全按照教師事先的設計進行,而是在於它是否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提出多少教師事先沒有預料到的問題,學生們自己解決了多少自己頭腦中的困惑。因此,一場好的討論課就是創設一種寬鬆和充滿激情的說話環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暢所欲言,並在討論結束時,能有平時難以獲得的成就感和收穫。 (三)調查類活動的開展與目的 調查類教學活動的實施,可以把學生對民主與專制學習的理性認識和課本知識拿到現實社會中去加以驗證、充實和完善,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性認識和理解。同時,調查類教學活動也可以提高學生對社會的理解和認識,加強其未來適應社會的能力。當然,通過調查類教學活動,學生也可以學會如何從現實中收集有效的信息,並通過整理、分析、歸類和抽象等過程,將現象升華為理性認識,最終提高學生觀察社會現象的深刻性和敏銳性。 假設讓學生就某一社區居民的民主意識與受教育程度的關係展開一次社會調查,然後讓學生把調查結果做成圖表,並對調查結果做出結論性判斷。最後讓學生再就自己得出的結果做出較為理性的分析,找出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把導致這一結果的各種因素,按照其重要程度排出順序,最後說明影響居民民主意識的最重要因素是什麼和為什麼這一因素會對居民民主意識影響最大。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受到的實踐煅燒和提高是課堂教學所無法替代的。

推薦閱讀:

實踐脈學(黃傑熙著)
秋英多傑仁波切:正法實踐論(連載五)
攝影理論與實踐
《摩訶止觀》的實踐方法探究
寫下你的夢想,實踐你的夢想 - 褪墨

TAG:社會 | 思想 | 近代 | 標準 | 實踐 | 解讀 | 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