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燈具
中國燈具原文地址:聖祖像的博客施煜:中國燈具作者:先睹堂主
圖1 古燈燈具的起源難有確切的回答,只能說最初是燃油的豆形燈。「豆」本是盛放食物的食具,由托盤和底座二個部分組成。最初,托盤形如斜壁淺腹折腰式的敞口缽,底座為高柄喇叭形。到了商代,敞口缽變成直而深的腹壁,而底座則變為帶有弦紋的高圈足。如此變化,也許是更利於盛放燈油不致外溢,且安置穩重吧。再往後,就更接近於燈具的完形了:托盤中央呈乳狀突起,可以插置燈芯,底座旁側帶有把手。由此反映了「豆」從食具到燈具的演化方向,從而粗略推斷燈具的出現應不會晚於商周時代。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因不滿足於豆燈的粗陋,又有了許多造型別緻、設計新穎的燈具。起初的改進,大多僅著眼於底座的造型,從戰國中晚期至秦漢,大多表現為人俑手持或頭頂燈盤。持燈的方式多姿多采:有站立,張開雙臂將燈舉過頭頂的;有跽坐,兩手托燈在前面的;有半跪,左手按膝,右手持燈的;有騎坐在獸背上,雙手舉燈的……甚至有作游泳狀的吊燈:整個身體向下平卧,雙手向前平托燈盤,而由背至臂,通體作為盛油之器;頂端為飛鷹展翅狀的燈蓋,下懸三根鏈索系住人身,華美之極。這一時期的燈具用材大致為兩種:銅製的,大多為生活實用品;陶制的,則大多作為明器(古時對隨葬用品的稱呼,圖1)。自漢代以降,燈具造型漸漸從人俑轉向更為真實化的人形或各種動植物等造型:人熊燈,人荷燈,堆塑人物燈;朱雀燈、龍燈、羊燈、獅子燈和獅形燭台、熊燭燈、龜形燭台、雁形燭台;葫蘆燈、蓮花形油燈和蓮花燭台;奩形燈、耳杯形燈、簋形燈、壺形燈、碗形燈……由其名稱,即足見其造型的美崙美奐。除美觀之外,在設計思維與製作技術上更有長足進步。
圖2僅舉漢代「長信宮銅燈」為例,此燈高達48厘米,通體用銅製作,外面鎏金,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和燈罩六個部分組成,燈座、燈盤和燈罩均可拆卸。右臂高舉,袖口形成燈頂,可從肘部拆卸。右臂內空形成煙道與燈罩相通,籍此將燃燭的煙引入宮女體內,保持室內清潔。左臂伸向右方,手托燈盤。燈盤直壁平底,壁內有凹槽,由內外兩片弧形屏板組成的燈罩嵌於其中,可以開合,任意調整燈光的照度和照射方向。盤心有一個支釘,可供插放蠟燭。燈座分上下二個部分,可以拆卸。上部供燈盤底部插放,下部則與底座相扣。其設計之精巧與造型之華美,令人嘆為觀止(圖2)。
圖3
圖4 簡式燭台
圖5 帶燈罩的燭台自隋唐開始,這類造型講究的豪華銅燈逐漸式微,更趨於大眾化的實用性方面。按其措置方式可分三類:台座式、落地式和提掛式。台座式,以燃料區分又有燈台和燭台二種,前者盛油,後者插燭。其形制,簡單的就是燈座加上燈盤,即使講究些,這個燈座也不會過分繁飾。高級些的,就是在燈盤上配以透明的紗絹或紙質製作的燈罩,可供防風並減輕煙塵(圖3、4、5)。落地式,則是台座式的增高加長版,即在燈盤與底座之間加長支架,有的做成活動支架,可以調節高度。一般都配有紗制燈罩。
圖6 落地燈台
圖7 連枝燈
圖8 龍鳳燈另有一種「連枝燈」,是從戰國樣式中繼承下來的,一般用於殿堂、軍帳等場合。所謂「連枝燈」,即仿照樹木,從中心的銅支架上叉分出多個燈盤,藉此達到「燈火輝煌」。不過,此時的連枝燈基本上已從照明用途中退出,出現在元宵一類的燈會節慶中,被稱為「火樹」。毛澤東詩云「火樹銀花不夜天」,可以感知其燃放時的盛況。(圖6、7)再有提掛式,即燈籠。其形制就是去掉底座,代之以頂端的繩索,或懸掛或用桿棍挑提。在草根百姓,純為照明之用,當然簡陋。或提之行走於野外,稱作「風燈」抑或「孔明燈」的。於富貴人家,則以之懸掛於高堂、門樓、廊道,製作華貴又推皇家為最,故將其稱作「宮燈」。(圖8)而在民間,人們也借燈會歡度佳節。各種形制花式,琳琅滿目,可謂爭奇鬥妍,故又稱之為「花燈」。
圖9 花燈
圖10 魚燈
圖11 蓮花燈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元之間出現的「走馬燈」:在燈籠罩壁上繪以連續性的圖案,燈籠內部裝有上下葉片,利用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的原理,巧妙地推動燈罩緩緩轉動,借「視覺暫留」的原理,那些罩壁圖案就構成了一個動態的影像。此種走馬燈樣式,後來又經由阿拉伯商人輾轉傳入西歐,最後啟示發明了現代的電影,可說功莫大焉(圖9、10、11)。
圖12 火炬燈,以火為源,始於照明,繼之以文化享受,最後又重新舉起最初的火把——火炬,在世界各地的運動會主場上點燃,熊熊燃燒。始於自然又回歸自然,成了薪火相傳的精神象徵(圖12)。辛棄疾在他的《青玉案·元夕》中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重讀之際,更為我們的中華文化擊節而嘆。
推薦閱讀:
※燈具使用有講究,該如何選擇燈的種類
※龐森商業解析燈具發光原理的商業應用之道
※燈飾門店的窘境如何突破
※家裡只有貴到吐血的網紅燈具,簡直就是悲劇!
※燈具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