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步為世界帶來發展紅利
首趟西安至莫斯科中歐班列在西安新築車站準備發車。(新華社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极參与和引領全球經濟治理,通過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中國的倡議和貢獻也日益受到各國重視和歡迎。中國的進步將繼續為世界帶來更大的和平紅利、發展紅利和治理紅利
2016年9月5日,錢塘江畔,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全球廣泛關注和高度期待中圓滿落幕。這是G20峰會首次在中國舉行,這次會議形成的G20杭州共識,標誌著全球經濟治理在新起點上邁開大步。
「濤來勢轉雄,獵獵駕長風」。G20杭州峰會是中國積极參与全球經濟治理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界經濟發展轉型大潮,中國積极參与和引領全球經濟治理,通過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中國的倡議和貢獻也日益受到各國重視和歡迎。正如外交部長王毅在第72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演講時所說,中國的進步將繼續為世界帶來更大的和平紅利、發展紅利和治理紅利。
工作人員在位於俄羅斯莫斯科東南部的一家中國跨境電商物流企業的海外倉運送貨物。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攝
高屋建瓴,為參與全球治理作出頂層設計
曾在世紀之交展現輝煌的世界經濟,在經過新世紀頭個10年之後卻再也未能重現快速增長。「黑天鵝」事件在2016年層出不窮,逆全球化的聲調四起。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最迫切問題在於儘快走出長期低迷的困境,縮小仍在擴大的貧富差距、南北差距。造成這些問題的成因複雜,不僅因為增長動能不足,難以支撐全球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同時也因為全球發展失衡,難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這種背景下,全球治理體制變革正處在歷史轉折點上。隨著國際力量對比和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既有的全球治理格局不能完全適應這種變化,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希望全球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勢必提上日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圍繞全球治理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為我國積极參与全球治理作出頂層設計,明確了目標和方向。
中方倡導的全球經濟治理理念核心是:共商、共建、共享。這就意味著,全球治理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著辦,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體系大家一起建設,由此產生的成果也將由大家一起分享。積极參与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也為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2017年9月1日,在芬蘭赫爾辛基斯托克曼百貨商場,斯托克曼集團首席商務官安娜·薩爾米(左)查看ePassi公司首席財務官尹偉使用支付寶付款的結果。 新華社記者 李驥志攝
合作共贏,為凝聚最大共識提出中國方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完善作出了重要貢獻。越來越多的中國倡議上升為國際共識,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匯聚成國際行動。中國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各國共同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前進的努力,正得到越來越多的理解和支持。
5年來,中國成功主辦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等系列主場外交。面對制約世界經濟增長的根源性問題,中國開出了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中國藥方」,為推進全球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G20杭州峰會首次把創新作為核心成果,首次把發展議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協調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邊投資規則框架,首次發布氣候變化問題主席聲明,首次把綠色金融列入二十國集團議程。峰會達成的29項重要成果,在G20進程中留下了深刻中國印記。這5年中,中國抓住機遇、主動作為,在推動改革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不公正不合理安排的進程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5年來,中國高舉全球化大旗,強調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在多個場合表明對經濟全球化的決心不變、信心不減,同時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發展。今年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時,駁斥了封閉排他的保守主義論調,表達了對全球經濟治理滯後的憂慮,闡述了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中國思路。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向全世界表達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經濟全球化的決心,也向世人表明,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已經時不我待。
5年來,中國高度重視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問題的立場毫不動搖。中國出席《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將中國的引領態勢從巴黎延伸到紐約聯合國總部。中美元首在杭州峰會期間共同交存《巴黎協定》批准書,彰顯了大國擔當。中國在聯大主持召開可持續發展主題座談會,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首次提出應走出一條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環境優美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對世界各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起到了引領作用。
5年來,中國還不斷深化上海合作組織合作,加強亞信、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等機制建設,整合地區自由貿易談判架構。不斷加大對網路、極地、深海、外空等新興領域規則制定的參與,不斷加大對教育交流、文明對話、生態建設等領域的合作機制和項目支持力度。
2017年6月29日,在英國曼徹斯特,市民在體驗摩拜單車。(新華社發)
打造平台,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路徑
中國在積极參与全球經濟治理的進程中,著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刻認識到在應對世界經濟發展挑戰的當下,全球更需要一個廣闊、開放、包容和共享的國際合作平台。為此,中方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對接彼此發展戰略,實現優勢互補,不僅有助於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實現再平衡,也將成為同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來,成為當今世界各方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進展和成果超出國內外各方預期。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參與,一大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項目成功落地。我國與許多國家發展戰略順利對接。
今年5月份,我國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40多個國家和80多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代表出席,取得5大類、76大項、270多項合作成果,形成國際社會廣泛參與、合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磅礴氣勢。迄今為止,已經有7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方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這表明「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積極響應和廣泛的支持。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未消除,全球經濟增長基礎還不夠牢固,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發展不平衡加劇。現有國際合作的碎片化、排他性明顯,難以實現發展資源的有效整合。從這一角度來看,「一帶一路」建設有助於匯聚各方力量,共謀發展,共迎挑戰,更為中方倡議的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全球範圍的共同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宏偉目標提供了實現路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連俊)
推薦閱讀:
※女人紅杏出牆是社會進步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13步暗示法引領孩子進步
※科普思想的可喜進步—論「陰陽五行」寫入《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
※為什麼大家越來越喜歡女兒?是社會觀念的進步還是另有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