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尋找合適伴侶,如何在愛中修行。
曾經有一位智者說:伴侶關係不是帶給你最大的痛苦,就是最大的快樂。
如果能在伴侶關係中化解衝突,使衝突越來越少,同時與伴侶更深刻地連結與合一,那麼你的生命會是相當滿足的體驗。
伴侶關係是了解自己,且對覺醒非常有效的工具。
生命中有許多種關係,例如朋友、同事、手足、親子等,然而有一種關係不是帶給你最大的痛苦,就是最大的快樂,那就是伴侶關係,伴侶關係會讓你全部的情感一一浮現,不論是正面或負面、愉快或不愉快。伴侶關係會是提供你反思的空間,引領你去真正覺知自己。
與其他關係相比,在伴侶關係中,所有你逃避和不願接受的面向會更容易且頻繁的出現。那些曾經被你忽略的感受、壓抑的情緒,或是不被承認卻一直支配著你的情緒,都會在伴侶關係中浮現。因此,伴侶關係是了解自己且對覺醒非常有效的工具。
如何尋找合適伴侶
尚未有伴侶的人要如何選擇合適的伴侶呢?曾經有約四百名傑出青年到合一大學與巴關會面,有位年輕人站起來問巴關:我要如何確認終身伴侶是誰?有沒有什麼技巧可以幫助我找到終身伴侶?巴關的回答是,選擇伴侶時,必須培養傾聽的藝術,不僅傾聽別人,也要傾聽自己。與可能是終身伴侶的人交談時,如果你可以意識到內在發生的一切,那麼你便是在傾聽,也在覺察內在浮現的愉不愉快、自不自在等感受。無論如何,你都必須自己去探尋。
巴關所說的傾聽並不是交談一兩次,也不是一見鍾情,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互動,你才可以將覺知和注意力轉移到內在,真正進入心裡探索這份關係,覺察它是使你安定或不安。這才是尋找合適伴侶的方法。
選擇終身伴侶,首先要學習的是傾聽的藝術,其次是接納自己。
為了擁有一段良好的關係,必須先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身體、童年、過往、才華,以及所有的情緒與人格面向。如果不能接納自己,就無法接納別人;如果不愛自己,當然就無法愛別人。
想要維持長久的關係,不僅要愛對方,還要尊重對方,這是很重要的基礎。伴侶間的吸引力可能維持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因為吸引力是建立在表象與新鮮感上,如果你正在尋求一段長久的關係,希望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讓存在更為喜悅,就必須把尊重帶到這份關係中。
在內心深處問自己,對方的哪些面向會讓你真正且長久的尊重?答案通常與你的價值觀有關。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而且是你由衷尊重、欽佩的面向,在你與對方的關係中,你可以用這些價值觀來鑒定對方的價值觀是否跟你一致,或者對方的價值觀是你正在追求,以完滿自己的。所以,傾聽、接納、尊重,是你在伴侶關係中必須學習探究的三個關鍵。
這些價值觀因個人、文化而異,因此完全由個人自行決定。你只會被跟你相似,或符合你標準的人吸引。所以,當你的內在有衝突時,你就容易被會助長衝突的人所吸引;當你想要活在合一狀態時,就會吸引那些能增加你的連結感、愛與合一特質人。因此,面對選擇伴侶這個生命中的重大任務,最重要的是從自己開始。
伴侶相處的六階段
針對已有伴侶的人,在這裡我們引用知名的潛能激勵講師安東尼·羅賓所提出的架構,他談到婚姻有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很完美,充滿熱情、親密和興奮感,一切都是夢想中的婚姻關係。第二階段仍然美好,不過有些東西消失了,可能是激情變質或興奮感消失,不過這段關係還是可以持續下去。到了第三階段,兩人喪失了愛和內在連結,只是為了方便才住在一起,因為分手可能導致經濟、社會,甚至情緒上很大的不便。所以,兩人繼續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卻沒有任何互動,伴侶變成了相敬如「冰」的室友。
那麼第四個階段呢?這時你正計劃逃離,通常會直接放話威脅對方,或是暗自計劃且下了某個決心,例如:一旦完成學業,我就要離你而去;我要去找更能包容我的人;等我安頓好,我就要另覓他人;只有孩子一畢業,我就要離開你。
第五階段是兩人正式宣告分手,即分居或離婚。第六階段的你則處於不確定感中,因為你受傷很深,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展開一段新的關係,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開拓另一段良好的關係。
你的婚姻正處於哪一階段?另外也想想看,你的伴侶認為他在第幾階段?這樣做對你有好處。請假想你就是他,然後問自己幾個問題:一、你認為你在哪個階段?二、你覺得對方認為自己在哪個階段?三、你曾經試圖改善這段關係嗎?如果是的話,你成功了嗎?你必須如何自我成長,才能提升這段關係?或者,你是否認為這段關係已經不值得努力,對它完全放棄了?
缺乏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有位求道者問巴關:愛是什麼?
巴關說,愛不是依賴,不是佔有,不是渴望被愛,不是恐懼,不是期待;愛是祝福,是一種存在的狀態。
巴關觀並沒有說愛是真理,愛是神聖的,或者愛就是神。他只說愛不是什麼,而這確實反映了我們內在的情形。了解什麼不是愛,必然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與愛有多麼的疏遠,才會讓生活充滿了痛苦。
關依賴、佔有與愛是截然不同的,那只是出於擁有的需求。當你依賴一個人時,會希望對方愛你,關心你,支持你的主張,這段關係中就就缺乏了自由。如果你依賴的人沒有滿足你的期待,你就會憎恨他。
童年的你不快樂,因為你希望有人愛你,卻感到孤單,你不希望父母的愛被兄弟姐妹瓜分。一段時間之後,對愛的追尋會延續到學校的老師,最後延續到伴侶身上,認為伴侶只能愛你一個人,你佔據了他所有的注意力與時間,是他唯一重要的人。不幸的是,事實卻非如此,父母、家人、朋友、工作、金錢、歡樂等其他許多人事物對你的伴侶也相當重要。而後,愛的追尋又延續到孩子,甚至孫子身上,生命依然是漫長的等待過程,你常常會考驗身邊親密的人是否真的愛你,結果卻只是失望與憤怒。
請停下來問自己:「我擁有愛嗎?」你所認為的愛不過是對愛的索求、渴望與乞討,你以為對愛的渴求就是愛,你期待別人愛你,別人也希望你愛他們,結果就是挫折、憤怒與失望。
巴關說:
缺乏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每個人的內在都是空虛的,為了填滿空虛,人們會利用關係,不斷的想要感覺被愛,因此一段關係中往往會萌生佔有慾。而當愛是一種佔有時,就會產生失去愛的恐懼。人破壞了自己與他人的自由,卻聲稱源於恐懼的行為是愛,但真相是,人們不愛自己,關係不過是愛自己的手段,人們試圖透過關係來滿足自己。
請了解到,你只能對他人做你會對自己做的事,一切的愛都只能從愛自己開始。明白這點之後,你就會了解,你與自己內在連結的方式,正是你與他人連結的方式。如果一個人譴責、批判自己的每個思想、話語與行動,必然也會對他人做相同的事情;如果一個人被自己的缺點困擾,他也會因為他人的缺點而去折磨對方。而當他不再與自己對抗,接納自己真實的樣子時,就會愛上自己,與自己的內在和解,也與世界和解。
他會發現愛是宇宙的本質,是一個人真正的本質。
越來越深入實相之後,你會發現實相是空的,萬物皆空。這樣的空就是愛,也就是我要告訴你的那種愛。而你必須透過體驗,才會知道那是什麼。在第一個層次,你必須覺醒;第二個層次,則是讓神到來。此時,你才會知道這種愛是什麼。不管你的眼裡看到何人,甚至是看到一隻螞蟻,你都會感受到這種愛。這種愛不需要原因或理由。一般你所知道的愛都會有個原因,像是因為對方是你的小孩、太太或朋友,所以你愛他。然而,一旦體驗到毫無原由的愛,代表你已處於合一的狀態,這時,你跟路上的狗、麻瘋病人、乞丐、富人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分別,這是全然的合一狀態。這種愛來自合一,所以不需要任何原因或理由。你最終會發現,存在的只有愛。
練習傾聽的四步驟
一段痛苦、具破壞性的關係,不僅會給孩子與家庭帶來危害,也會降低我們的意識層次,使我們走向破壞性的道路,像是在工作上做出錯誤的選擇,建立錯誤的關係模式,並且傾向創造那些長期下來終究會傷害自己的習慣。若在生活中發展出具有破壞性、上癮和強迫性的行為模式,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進入內在,去療愈這段關係。當你將這份內在的傷痛消融之後,內心才會自由。即使已經離婚或分手,對方仍舊可能住在你的心裡,唯有學會傾聽的藝術,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以建設性的方式來處理傷痛。
要如何練習傾聽的藝術呢?對方心情愉快的時候傾聽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當關係漸漸變質、談到特定話題場面會變得非常火爆時,傾聽就會變得很困難。以下這四個步驟對傾聽非常有幫助:
第一步:你要知道你們兩人的內在核心本質是相同的,也就是只有愛與被愛的需求。
第二步:祈請臨在,與較高意識連結,設定「願意幫助和療愈對方,並且與對方連結」的意圖。
第三步:絕對不要把目光焦點從對方臉上移開,持續注視對方,因為在混亂、衝突和痛苦的片刻,假如你把臉轉開,對方可能會認為不受尊重。
第四步:減緩呼吸速度。當呼吸放慢時,你會開始放鬆,大腦也會冷靜下來,那麼你就會有更高的智慧與覺知。請放慢你的呼吸,並觀察內在發生了什麼。對方的話語挑起你什麼樣的反應?對方說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話語起了什麼作用。有哪些記憶與反應被觸動了。有什麼感受被引發了?覺察正在你內在發生的一切,你會立刻注意到和平與寧靜的存在。你無法反應,只能回應,在這個狀態下,你開始與對方連結。當你對內在狀態有足夠的覺察時,自然會產生想要幫助對方的回應,如果可以,詢問對方要如何幫助他。你將會看見,因為你連結到較高意識,愛就會自然流露,而你的伴侶也必定能夠感受到那份愛。
練習傾聽,你會看到自己可以將傷痛處理得更好,也會用更理智的方式來處理。
巴關說:
當某人在說話時,你往往會透過你所有的知識,亦即你的制約來接收他的話,而讓你確實無法傾聽他。當你開始傾聽時,必須將一切事情先放在一邊,用乾淨、清醒與開放的頭腦來聽。但現在我不是要談論這種傾聽,而是另一種。
當你聽另一個人說話時,內在會發生某些反應,你必須傾聽它。如果有人向你訴說他們的問題,你在傾聽時,他們生活中的某件傷心事或許就會在你的內在出現,讓你產生共鳴,這就是你必須去聽的。當你傾聽時,你的心會告訴你:「握著這個人的手。」「碰觸他的頭。」或「拭去他的淚水。」這都是來自你內在的回應,而當你這麼做時,會是最適當的行動。
最後你必須了解,吸引力會從伴侶關係中消失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頭腦不斷地想成為什麼。正式交往或結婚之前,頭腦想要得到對方;一段時間後,既然你已經是我的,頭腦就看不到這個想望了。而一旦頭腦沒有想要成為的東西,這段關係就會逐漸褪色。因此,想要擁有非凡的關係,只有兩種方式:一是達到較高的意識狀態,這時頭腦不會想要成為什麼,只會處在當下所是的狀態里,你隨時都在經驗對方。二是在關係中創造一個更高的「成為」——創造出具有更大意義與目標的關係,雙方一起為了更大的原因而奉獻,那麼這段關係將具有更大的意義。
究竟該如何建立健康的婚姻關係?
巴關說:
毫無衝突的關係或完美的關係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生命是動態的,它提供每個人各式各樣的經驗,沒有爭執、口角或憤怒,一直都能表達愛和情感的理想關係,只存在人的想像中。
相反的,允許他人做自己,是和平關係的典範,但這隻有在你能夠了解改變彼此是無用的時候,才有可能。你的觀點和想法可能對你很好,但是期望你的伴侶也必須採取同樣的框架則會產生問題。
沒有任何伴侶可以永遠意見一致。你是多種因素的合成體,例如出生的過程、童年、天氣、吃的食物等,你的伴侶也是如此,每一個人採用的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期待另一半有同樣的看法並不明智。當你明白這個真理時,就能開始經驗你的伴侶。
例如妻子對你生氣時,如果你可以真的與她連結,並且像享受清晨的散步或一杯咖啡般地經驗她的憤怒,將會迎來婚姻生活中最令人滿足的一刻。
這項練習一定會使另一半覺得自在,因為你並沒有試著抱怨或拒絕,這是健康婚姻生活的不二法門。
巴關達顯
如何處理關係的問題?
問:為什麼改善與家人的關係好像很難?是因為業力,還是因為無法客觀以對?你能告訴我們如何處理家庭業力與集體業力嗎?
巴關:關係的問題必須在三個層次上處理。第一個層次就是從自己開始,而不是從他人開始——看見自己所是、如實如是的接納自己與愛自己。當你做到時,他人自然就會看到你本然所是的樣貌,如實如是地接納你、愛你。
巴關說,前陣子,有對伴侶來見我,他們的關係很糟糕。
女方說:「這男人是酒鬼,我無法與他一起生活。」
男方說:「她到處調情,我無法與她一起生活。」
我告訴他們:「在這裡我們不處理他人,而是處理自己。」
因此,我們討論了女方到處調情的情況,然後說:「我們不會去轉化他那個酒鬼,而是要轉化你,因此你應該做的是,看見自己為何四處調情的原因。先去看,然後在看見之後,要接納它:『是的,我喜歡四處調情,到處放電,這就是我。』一旦接納了,你就會愛上自己。」
當女方這麼做之後,她開始如實地看見自己的伴侶,看見他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行為,於是接納了他,並愛上他本然所是的樣貌。她並未要求他一定要放棄喝酒,一切都是因為她接納並愛上了自己,所以也同樣接納了他、愛上他。
另一方面,酒鬼也去檢視自己,看見自己為什麼會喝酒、看見自己是個酒鬼,然後接納並愛上了自己。這麼做之後,他也可以接受女方是個四處放電的人,接納了她,並愛上她。我並沒有將這個喜愛到處調情的人或酒鬼改變成別的樣貌,他們只是接納了自己,因此也可以接納對方。但之後發生了奇妙的事情,女方不再四處調情,男方也不再愛喝酒,而我的目標只是幫助他們接納自己、愛自己。
除此之外,在關係中我們會建立既定印象,假設你結婚了,便會開始建立對妻子的既定印象,妻子也會建立對丈夫的既定印象(這可以在任何兩個人之間發生)。此後,你所連結的就只有印象,而不再去經驗對方,然後關係就死亡了。
有時候,無論你做什麼頭腦都會卡住,紀錄會一次又一次不斷的播放。二十年來,你重複同樣的事情,沒有任何改變,關係也被破壞了。你也許會說:「十年前你做了這件事,二十年前你做了那件事。」這個紀錄會不斷持續下去,若要停止,你必須得到一個強烈的合一祝福,將頭腦轉換到另一個層次。
但這不見得一定有效,這時你必須進入業力中處理。業力是指受孕時發生的事情、你在子宮時母親的想法、子宮內發生的事情、分娩時的情形,以及出生後六個小時內所發生的事等,有時你甚至必須進入前世。在這個層次可以解決任何問題。因此,要發送關係,可以先回到自身,如果問題依然無法消融,再嘗試合一祝福;還是沒有效的話,就找出業力,這就是處理關係問題的方式,必須循序漸進,一步步地進行。
如何在關係中經驗喜悅?
問:為什麼人們在關係中不了解彼此?了解彼此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巴關:人們之所以不了解彼此,正是因為他們試圖了解彼此,人類的問題就出在試圖去了解無法被了解的。沒有人可以真正被了解,因為有無數個因素導致你以現在的方式行動,像是你的前世、受孕的時刻、四個藍子中發生的事情(編註:四個藍子的事情見第八章)、分娩的過程、出生後六個小時內或六天內,以及後來的生活……這些因素都控制著你,甚至連大氣壓力,氣溫都會影響你的行為方式。因此你沒有辦法了解他人,試圖了解他人就像剝洋蔥,你可以不斷的剝洋蔥,最後卻一無所獲。因此,解決的方法就是學習經驗他人的藝術。當你學會了,無論那人是誰,無論他是什麼樣子,在經驗中都有純粹的喜悅,最後就會有一段非常美好的關係。但是如果你試圖去了解彼此,今天的了解將成為明天的誤解。因此,別再試圖了解他人。
問:該如何去經驗他人呢?
巴關:比方說你結了婚,妻子經常嘮叨,而如果你讀過許多心理學的書,就會先解釋她的行為,或忙著去了解她。但如果你都不做這些,而是真正開始經驗她的嘮叨,那麼奇妙、美好的事情就會發生。唯有當你沒有任何解釋或批判時,才可以經驗他人。
這就是為什麼在合一狀態時,許多人學會了經驗彼此。合一之前,他們會抱怨伴侶的嘮叨,但現在當另一半開始嘮叨時,他們會處在狂喜中。尚未到達合一狀態前,他們會逃家,但現在不會了,因此從親密關係開始去經驗他人是很好的。
在伴侶關係中,有個常見的問題是彼此不斷努力想了解和改變對方。你一直都在分析你的伴侶,事實上有無數的因素,甚至整個宇宙每時每刻的發生都會影響你的伴侶。而一個人若是一直都在改變,又怎麼可能被了解呢?任何為了了解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因為當你了解時,他們又改變了。你已經試了許多方法來改變伴侶,例如保持沉默、反擊、建議、表示愛與關懷、離開等等,可悲的是,預期的改變往往沒有發生。
藉著試圖改變伴侶,你在無意識中暗示了另一半並沒有好到可以被愛,這種傷害進而導致了關係中的疏離。試圖改變伴侶就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看同一步電影,卻期待電影有一天會改變一樣。如果你認為幸福的關鍵在於看見他人改變,那會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透過改變伴侶去打開幸福之門只是幻想。所有的轉化都是自動發生,當你接納,並如實如是地經驗你的伴侶時,就是愛的開始。
選自《覺醒時刻:巴關的合一祝福》
更多好文科學與佛法為您揭密「我是誰」(參考)
王陽明:願你自己成為太陽,無需憑藉誰的光
人進步的最好方法:去接近那些充滿正能量的人!
取悅自己,才是生活真正的目的
你現在的生活也許不是你想要的,但絕對是你自找的
陳道明:好的婚姻一定是共修的
世間萬物,皆是振動。(經典試驗,耐人尋味!)
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 而是輸給了情緒
六分鐘的短片——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你從未真正活過
你的能量決定你所看到的真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