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之我見_中國傳統文化
07-20
中國傳統文化之我見2006年12月05日 15:10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那麼什麼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謂傳統文化呢?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60多種。從詞源上說,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複合整體,總稱為文化。」康德在《判斷力批判》談到「在一個理性生物中,一種對任意選頂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選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產生,就是文化。」黑格爾「文化是絕對精神對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過程,也即絕對精神自我認識的過程。」日本小學館《萬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語的文化即文明開化」。《法國大百科全書》(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個社會群體所特有的文明現象的總和。」 在我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系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易·繫辭下》),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與化並聯使用,則最早見於《周易·賁卦》之「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將「文化」合為一詞而用的是西漢的劉向,他在《說苑·指武》中寫道:「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束皙《補亡詩·由儀》稱:「文化內輯,武功外悠。」南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云:「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繫,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說明的是,「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不很流行,現代意義的「文化」一詞源於日本。近代以來,人們對文化概念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梁啟超在《什麼是文化》中說,「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之共業也。」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說:「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龐朴主張從物質、制度和心理三個層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內涵,其中「文化的物質層面,是最表層的;而審美趣味、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屬於最深層;介乎二者之間的,是種種制度和理論體系」。20世紀40年代初,毛澤東在論及新民主主義文化時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式上的反映。」《現代漢語詞典》則把文化定義為:「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從以上關於「文化」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文化」內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說,是「人類生活的樣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極其廣泛的方面。狹義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創造活動,是意識、觀念、心態和習俗的總和。一般而言,我們更多的是在狹義文化的意義上使用「文化」這個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態的特徵。如根據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為禮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等;根據文化的不同形態,又可分為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還可分為西方文化、東方文化、中國文化、美國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等等;也可從文化的歷史演變,將其分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後現代文化等等。 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探究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全面考察中國文化生成與演進的環境。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亞洲內陸,是一個海路兼備的國家。中國傳統觀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內的諸夏和「四夷」共同構成。《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傳統的「四海」範圍內具有多民族內向凝聚力,並且奠定了中國文化獨立發展的格局。《詩經·小雅·北山》中就寫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傳》中:「普天率土,歡欣鼓舞。」中國古代歷史上由於歷代王朝總是以大國自居,並不重視在海洋的發展,在清朝時更是實施閉關自守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半封閉型的大河內陸文化。中國古代社會東部為農業區,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區,也由此使中國傳統文化中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並存又相互補充。東部的農耕經濟又佔優勢,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經濟基礎。中國古代傳統農業經濟佔主導地位,在宏觀上主要強調「以農為本」、「重農抑商」,從而也形成了輝煌的農業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著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傳統文化並不簡單地等同於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在其久遠博大之中,卻「統之有宗,會之有元」。若由著述載籍而論,經史子集、萬億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莊子》)、「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為其淵藪;如由學術統緒而言,三教九流、百家爭鳴,則以儒、道二家為其歸致。東晉以後,歷南北朝隋唐,由印度傳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釋氏之典籍〔1〕與統緒因而也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儒、釋、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輔相成,構成了唐宋以降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語,轉引自元劉謐著《三教平心論》),明白地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基本結構特徵。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裡,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識形態領域佔據著正統地位,對中國文化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可以說,儒學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稱為「儒」?據《漢書·藝文志》說:「儒家者,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就是說「儒」是舊時對學者、讀書人的稱呼。《後漢書·杜林傳》也曾說道:「博洽多聞,時稱通儒。」 儒家創始人為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禮」。所謂的「禮」只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禮」是與「德政」相結合的。在《為政》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即主張禮治德化與政令刑罰相輔而行。另一重要內容即是「仁」。如《論語》中的「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實踐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為一種精神品質,包含了多方面的倫理道德原則。除了是一種使人們自覺、主動地遵循禮的道德素養之外,還是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道德倫理準則。天命觀,把天視為主宰一切的權威,並把它作為思想體系的終極依據,「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現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張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強調在人事活動中去體認天命,強調人事有為。「不怨人,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學習方法與認識論上也總結了不少經驗。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識來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華的是關於學習的問題,孔子認為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強調要反覆地學習實踐才能鞏固所掌握所學的知識要「學而時習之」(《學而》)「溫故而知新」(《為政》)。他還主張學與思並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還有就是其的「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稱讚舜「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孫子,他繼承和發揮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誠」為核心的人生哲學。孟子,名軻,子思的學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說。仁政里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樸素的民本主義觀點。還有就是他的關於人的浩然之氣即「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荀子,名況字卿,他提出的是「性惡論」,人為人性本惡。主張隆禮重法。到了漢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為中心,吸取黃老之學以及陰陽、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應」說,還根據他的神學的人性論,建立起「三綱」、「五常」的道德觀念,他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他所提出的這個思想文化專制方針,確立了儒家在我國封建社會意識形態中的核心地位。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人。他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理學系統。首先是「理本氣末」的理本體論。「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其次,是「格物窮理」的認識論,即格物致知,要知道抽象的理必要通過具體的物。他在知行關係上主張力行致知,「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還有學而知新的創新理論,「新是故中之事,故是舊時底,溫起來以尊德性,然後就裡面討得新意,乃為道問學。」朱熹特彆強調「天理人慾之辨」,認為人性有兩重性,一方面人具有仁義禮智的天命之性,這是天理,即孟子所謂性善;另一方面,人又具有飲食男女的氣質之性,這是人慾,即荀子所謂性惡。二者是對立衝突的,主張「革欲復理」。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體系充分體現在《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總的說起來就是,究天人之際,明修身之道,述治國方略,求天下為公,最終實現天人和諧的境界,即從哲學的高度認識宇宙,以倫理準則規範人生,落實到治國平天下,最終實現天人和諧。 道家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國哲學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遙洒脫人生的精神資源。道家特別是《老子》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思想外化發展影響極大,可以說,《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啟白代之學,中國歷史上各家學派,無不從其汲取學術思想養分。例如,它的天地觀,經過孔子的發揮,成為魏晉玄學,又影響到宋明理學;它的無為觀,應用於西漢政治,成為歷代之統治術;它的玄德觀,經孔子發揮,成為中國兩千多年來德治主張的主要內容;它的用兵之道,經過孫、吳的發揮,成為變化莫測的軍事理論;它的柔雌觀,成為詭辯家的理論基礎,造成了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甚至中華武術、內家武功以及歷代氣功家,也無不從中受益。 什麼是道家?所謂道家,最初見於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司馬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變,因變,應變」可謂道家之特長。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關於老子的姓氏與生活年代,歷來說法不一,一般認為老聃即是老子,大約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關於「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簡明的概括:「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論,「道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法自然」,是說「道」是按自己的樣子為法則的。老子還有其樸素的辨證思想。關於對立統一方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關於量變質變,「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關於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則全,枉則直、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感」。以「靜觀」、「玄鑒」為特徵的直覺認識論。還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學,包括無為而治,所謂「小國寡民」,「不得已」而用兵。「無為而治」就是統治者應該少一點慾望,少一點作為,對人民聽其自然,這樣,統治才能穩固。 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脫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說和倫理道德準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它的道德倫理思想,尤其是它的眾生平等、出離家庭和超越當前社會秩序的觀念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引發了不斷的摩擦鬥爭。佛教由於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制約和決定,也受到儒家傳統觀念的抵制和左右,從而沿著適應中國文化特點的軌跡演變和發展,形成了調和儒家思想、宣傳忠孝觀念的中國佛教倫理道德學說。佛教的一套心性修養途徑也為唐以來儒家學者所吸取,並熔鑄為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佛教從出世的角度論述了孝的極端重要性,從人生解脫角度闡發了禁欲主義思想,還從認識論和人性論相聯繫的角度提出了知、智慧是人心之體、人的本性以及一整套的修行方法。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作為倫理道德的出發點,這種道德訓條和儒家的「惻隱之心」、性善論相通,和我國的國家本位與民本思想的文化傳統相近,因而在歷史上影響頗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繫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係;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儘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條件下,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
推薦閱讀:
※這絕壁是中國好粑粑,你睡吧,把頭放下我給你洗!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79)
※德國居然提出了瓜分中國疆域的詳細規劃
※中國動物園走向消亡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