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蘇聯解體20周年系列:獨聯體仍留戀著蘇聯

紀念蘇聯解體20周年系列:獨聯體仍留戀著蘇聯

  • http://www.huanqiu.com
  • 2011-12-24 17:22
  • 環球時報
  • 我要評論
  • 字型大小:T|T

  • 環球調查:如何看待蘇聯解體、俄羅斯現狀和前景
  • 摘要:當西亞北非發生動蕩時,人們會猜測「阿拉伯之春」會不會刮到獨聯體國家,它們中誰將成為下一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其實,如何防範「阿拉伯之春」擴散也是莫斯科紀念峰會上的一個話題,獨聯體各國希望讓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共同阻止這一革命的蔓延。

      作者:陳志新 李中海 穆平 柳玉鵬 王會聰 本報駐哈薩克特派記者

      「不為蘇聯垮台遺憾的人無心,但認為蘇聯將回來的人無腦。」俄羅斯前將軍亞歷山大·列別德曾在談論獨聯體國家的話題時說過這樣一句話。1991年12月21日,相繼從蘇聯解體出來的大多數共和國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至今,它已走過20年的坎坷歷程。20年來,俄羅斯「一家獨大」,由弱變強;塔吉克發生過內戰,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上演過「顏色革命」;因為民族衝突,喬治亞還在2008年俄格戰爭後退出獨聯體;而美國為對付俄羅斯,插足獨聯體「小」成員國的舉措始終未停,並長期租借中亞的軍事基地……伴隨而來的,是國際上對獨聯體國家抱團取暖,還是同床異夢的種種議論。從獨聯體國家紀念自己20歲的大氛圍中,人們發現,儘管獨聯體的一體化進程前途坎坷,但「埋葬獨聯體的說法」確實就像一位俄羅斯高官所說的,還有些「為時過早」。

      「誰也沒打算埋葬獨聯體」

      一場紀念獨聯體成立20周年的峰會剛剛在莫斯科閉幕。峰會期間,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三國簽署了啟動統一經濟空間的系列文件,成立了歐亞經濟委員會,這個「超國家機構」為俄羅斯打造「歐亞聯盟」的構想拉開了序幕。俄羅斯「新聞」電視台在報道莫斯科獨聯體峰會時說,「該組織具有良好的前景」。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近年來首次與會,他一反從前的立場,對獨聯體的未來充滿希望。卡里莫夫說:「獨聯體20年來曾面臨一系列陣痛,直到今天還有人對此有一定的憂慮感,但烏國和其他中亞國家都明白,是強大的俄羅斯將我們所有國家聯合在一起。」

      這20年,獨聯體國家經歷了不少,也出現很多變化。獨聯體成立後的頭10年,各國為極力維護自己的利益明爭暗鬥,1992年至1997年的內戰還使塔吉克成了最為貧窮的亞洲國家之一。悲觀人士曾形容這一組織「像一隻舊皮箱,拎之沉重,棄之可惜」。此後,在西方勢力的參與下,先後發生喬治亞「玫瑰革命」、烏克蘭「橙色革命」、吉爾吉斯斯坦「鬱金香革命」,又讓獨聯體「命不久矣」、「是獨是聯」的論調此起彼伏。2008年的俄格戰爭,最終造成喬治亞於2009年8月正式退出獨聯體。

      俄羅斯《生意人報》12月21日報道說,獨聯體已走過20年,此前,許多專家都認為,這一機構將會崩潰。從這20年的發展來看,獨聯體的一體化進程發展非常緩慢,而且俄羅斯一家獨大也讓一些成員國非常不滿,甚至有學者對這個鬆散的俱樂部組織持悲觀態度,認為獨聯體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文章列舉近幾次召開的獨聯體峰會,總會有個別國家的元首缺席,這從一個側面暴露了獨聯體內部存在的矛盾。

      對外界的質疑,俄總統助理普里霍季科回應說:「獨聯體成立20年來,依然是生機勃勃的有用機制。埋葬獨聯體還為時過早,最起碼我們的感覺是誰也不打算這麼做。」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在峰會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我們共同的國家已經不復存在,但今天我們像朋友般坐在這張談判桌前,獨聯體就是為此目的而設的,它成為我們聚會的平台……使我們的各個國家獲得發展,使我們的人民感覺親近。」亞塞拜然《今日報》21日報道,該國總統阿利耶夫表示,阿將繼續參與獨聯體的事務。阿駐俄大使表示,雖然兩國在獨聯體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的見解,但俄羅斯一直尊重阿國的主權。塔吉克總統拉赫蒙則表示,獨聯體有助於加強各國聯繫和合作。

      「維繫紐帶是對蘇聯時代的留戀」

      談到獨聯體國家20年來的變遷,路透社駐前蘇聯中亞地區的攝影記者沙米爾·朱馬托夫的感受很深。現年40歲的沙米爾,前20年和後20年分別以蘇聯公民和獨立的哈薩克公民身份度過。20年前的1991年12月21日,他以哈薩克攝影記者的身份親歷獨聯體成立,並宣告蘇聯已不復存在的「阿拉木圖會議」。沙米爾近日撰文說,當時一些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心態猶如「驚慌失措的孩子,想緊緊抓住父母的衣角不願放開」,但現在,「我們都已經長大」。沙米爾寫道:「蘇聯曾給予我們許多饋贈,有良好的教育,有我父母至今仍稱之為『家』的堅固公寓,但曾經伴隨我們的恐懼和不安也隨之而去,代替它們的是應對挑戰的成熟和獨立。」

      路透社12月8日一篇報道說:「對蘇聯的留戀將迥然不同的獨聯體國家聯繫在一起,這個鬆散的貧窮新生國家的集合體,被分裂主義、民族衝突和經濟糾紛折磨得四分五裂,人們不禁要問它們之間還有什麼共同點?」文章採訪了塔、吉等獨聯體國家經歷過蘇聯時期的中老年人,他們的觀點是,20年後,對前蘇聯歲月的留戀似乎成為維繫該組織的唯一紐帶。46歲的阿什莫娃是吉爾吉斯斯坦一家美容院老闆,她回憶起蘇聯時代的低工資和禁止普通公民出國旅行的限制,但談到吉近年來的變化,她表示「這是個在6年來爆發過推翻兩任總統的革命國家,去年的民族衝突又造成數百人死亡」,想到這些不穩定因素,她願意以當前的相對富裕換回蘇聯時期的「人民友誼」。

      俄羅斯社會研究協會主席博爾久戈夫表示,20年前的12月21日,11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在阿拉木圖簽署了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的文件,如今的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將蘇聯的和平解體,以及隨後冷戰的和平結束視為「20世紀令人驚訝的成就」,原因是「同俄羅斯帝國、法蘭西帝國、奧斯曼帝國或者葡萄牙帝國的解體相比,蘇聯的終結是相對和平的」。

      相對於這種「和平結束」,一些獨聯體國家20年來卻不平靜。蘇聯解體後,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市中心的阿拉套廣場,立起了一尊看上去很像是美國自由女神的雕像,但仔細看去,這尊自由女神像手裡高擎著的不是火炬,而是一輪金色太陽。這尊「混搭」的自由女神,帶給吉國居民的不僅是概念上的自由,也有時隱時現的政局動蕩。到了2011年夏天,這尊混搭的自由女神像終於被柯爾克孜族民族英雄瑪納斯替代。

      「歐亞聯盟」面臨現實考驗

      獨聯體作為整體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使俄羅斯有了建立「歐亞聯盟」的設想?據俄新網報道,獨聯體國家面積佔全球的16.4%,擁有全球4.4%的人口,還有全球1/5的石油、2/5的天然氣儲量、1/4的煤炭、10%的電力生產量、1/4的森林和大約11%的全球可再生淡水資源與13%的耕地。不過,美國經濟諮詢機構IHS環球透視的俄羅斯問題專家格沃拉亞認為,獨聯體國家的民族自豪感將是制約「歐亞聯盟」擴大的一個因素。嚴重依賴俄羅斯提供能源的烏克蘭就對俄羅斯的意圖表示懷疑。莫斯科卡內基中心的分析家阿里克謝·馬拉申科也分析說,有著豐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土庫曼、烏茲別克或亞塞拜然,短時間內都不會考慮加入俄羅斯主導的聯盟。

      獨聯體紀念峰會在莫斯科舉行之際,烏克蘭—歐盟峰會幾乎同時召開。峰會前夕,烏克蘭外長格里先科在德國媒體上撰文稱,儘管受到外界壓力,烏克蘭還是做出了融入歐洲的「文明選擇」。格沃拉亞也說:「俄羅斯以西和以南的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和亞美尼亞,最終將有可能融入西方。」有俄羅斯學者斷言:「沒有烏克蘭加入,獨聯體一體化就沒有前途。」

      美國智庫「美國安全項目」研究員約書亞·福斯特12月16日在《大西洋月刊》網站撰文說,對獨聯體來說,中亞大部分地區仍發展滯後,比如,烏茲別克伊斯蘭運動組織使該國政府疲於應付,塔吉克經歷了長期殘酷的災難性內戰,突然爆發的民族暴力衝突事件使吉爾吉斯斯坦陷入沉寂。約書亞還說,烏茲別克、哈薩克和塔吉克的統治者「都在進入其第二個10年統治期」,從很多方面而言,該地區的鐘擺已經停止,嚴重缺乏政治和社會進步。

      西方輿論還一直批評部分獨聯體國家的政治體制。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刊文揶揄說:「該做個新計划了,『斯坦』們。」文章說,脫離蘇聯20年後,依靠能源產業,哈薩克等國出現變化,但該地區各國面臨的風險是缺乏變革的國內政治,中亞幾國仍在前蘇聯強人的統治之下,他們害怕社會騷亂和激進伊斯蘭運動。與此同時,肆虐的裙帶關係不但阻礙經濟增長,還導致社會不公,政府機關內的蘇聯官僚作風根深蒂固。

      因此,當西亞北非發生動蕩時,人們會猜測「阿拉伯之春」會不會刮到獨聯體國家,它們中誰將成為下一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其實,如何防範「阿拉伯之春」擴散也是莫斯科紀念峰會上的一個話題,獨聯體各國希望讓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共同阻止這一革命的蔓延。

      困擾獨聯體國家的還有各成員國發展不平衡、國內腐敗等社會問題。比如,吉爾吉斯斯坦的人均GDP為843美元,不到其鄰國哈薩克的1/10。在吉爾吉斯斯坦流傳著一則前蘇聯時期的黑色幽默:某農莊換屆選舉,大多數社員打算撤換掉現任領導,理由是貪污。但有一個智者卻告訴大家,我們不能這麼做。他解釋說要換掉他,還會再來一個同樣貪婪、拎著提包的領導。現在,一些吉爾吉斯斯坦民眾仍對國家的腐敗現象十分不滿。家住吉總統府「白宮」對面街道的家庭主婦努爾古麗抱怨說:「第一任總統阿卡耶夫,他的家眷把半個國家資產變成了自家財產;而後面的政府,又把另一半國家資產變成了他們的私有財產。我們什麼都沒有。」

      獨聯體內的一些成員國還要在俄美之間搞平衡。為遏制俄羅斯,上世紀90年代末,美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等國加強軍事關係,向這些國家派出軍事教官並邀請當地軍官參加美國軍事院校培訓。2003年當美國入侵伊拉克時,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似乎已如日中天。以向阿富汗派遣部隊的名義,美國還高價租用吉爾吉斯斯坦瑪納斯空軍基地。但最近幾年,俄羅斯逐漸恢復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中亞各國領導人向俄羅斯做出的讓步增多,才使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開始減弱。▲


    推薦閱讀:

    [轉載]專題片:(蘇聯解體八·一九事件內幕)(上中下)
    關於蘇聯解體的15種學說
    蘇聯解體啟示錄之四:民族分裂
    【轉載】答友人:蘇聯解體了,人民永存
    蘇聯解體的歷史思考

    TAG:蘇聯 | 蘇聯解體 | 紀念 | 獨聯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