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讓閱讀動起來?

橡樹出版之【精彩書摘】

編者按oaktreepublishing

閱讀,不亞於一場深刻的對話,其間夾雜著和風細雨的輕柔,亦伴隨著刀光劍影的犀利,有握手擁抱,有相視無言,還有怒目相向。並且這些場景會比與真人對話時更真實地在生命裡面上演,某些時刻還帶著修補和醫治的作用。難怪上帝選擇了一本書的形式來與人對話。讀懂了的,讀到了真正的神;未讀懂的,多讀了一本知識書。相對於今天莫非的文,這是有點偏題的話,但希望我們透過此文,不僅僅是掌握一些閱讀技巧,或者涉獵更廣泛的各種知識。我們需要更深栽培的是一種認識神的渴望,這種渴望帶我們主動坐下來,捧起聖經;這種渴望帶我們主動打開一本書,讀出有限的人,有限的世界,無限的神。

閱讀很重要,但很多人不讀,是因為坐不住,沒有持久的注意力。

閱讀的特別,便在於需要持續一段時間的注意力,要能坐得住,還需要有思想和情感的投入,這些都需要靠意志來完成。

因此閱讀絕非一次性的行為,心血來潮買一大堆書回家,然後就放在那等著哪天有心情才會去碰。閱讀需要建立成為一種習慣,固定發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才可能從原本對文字的生疏,到讀來不費力,再到開始讀來津津有味。

所以盼望每個人都能建立長期固定的閱讀生活,像讀經,若每天有一段固定的時間被撥划出來給閱讀,可以持續不斷。或是上班中午吃飯時間的三十分鐘,或是送小孩學鋼琴在旁邊等候的一個鐘頭。或是上醫院等醫生的幾十分鐘。中國大陸有句話「人在槍在」,對寫作的人則是「人在筆在」。現對閱讀,則可改成「人在書在」。誠品書訊有一期主題是「閱讀,不能罷免」(Read wherever and whenever),說的極是。

積少成多,積沙成塔,閱讀是靠長年累月的積累。大腦也像肌肉,需要時不時鍛煉,舉重的人手上常有個啞鈴,沒事時就在那舉重練習,就是為了保持鍛煉。希望我們的閱讀也能把大腦如此給建立起來。

但是讀不能只無意識地讀,那樣的收穫有限。但能讀進去多少,就要看我們把自己讀進故事多少,再把故事讀進自己的生命多少。要做到此有幾個辦法。

1

邊讀邊思考所讀文字

這是一種主動的閱讀方式,就是不斷思考所讀文字是什麼意思?從文字中思考如何抓住真正的意義。一種做法是推敲所讀接下來會有什麼發展?另外一種是和作者議論,或問自己:這一段是什麼意思?對我的意義和影響是什麼?

通常有經驗的讀者,都會無意識地在閱讀過程中回答這些問題。

2

用思想架構、理念或格形式來幫助了解所讀

閱讀往往建立在我們對某一主題過去所積累的認識如何。如果把所讀放在一個思想背景框架下,或文化背景里,會比較容易掌握所讀。比如說讀奧巴馬傳記時,對他生活的時代和文化背景里種族矛盾有些了解,讀起來會比較容易吸收一些。我有七年上廣播講兩性、婚姻家庭方面的主題。那七年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以至於現在只要隨便拿起一本輔導書,兩三下翻翻,就可以抓得住全書的重點。

對所讀之書的領域略有些涉入,也會對正在讀的這本書有更合比例的掌握,知道書中所提供的知識重要性在哪。比如說同樣講哀悼親人過世的書很多,但有的是幫助那些親人發生意外突然去世的,也有的是幫助親人慢性病過世的。還有的是針對配偶去世,或是針對父母或孩子。即使是針對父母過世的,還要看兒女的年齡階段,幼齡失母和成年喪親又會有不同的心理過程。對相關領域若稍微有點涉入,會更容易幫助我們閱讀時抓到重點,且更有標杆性的得到幫助。

3

吉光片羽的摘取

原本閱讀時尊重文本和作者的權威,讀者只是一個外在的觀察者。但是十四世紀的義大利詩人兼學者佩托拉克在《我的秘密》一書中,推擬奧古斯丁閱讀的方法,說在閱讀時,只要一發現讓讀者感到有趣刺激或靈魂欣喜的絕妙佳句,就要強迫自己記憶,並思考來熟悉內容。以便日後苦惱之事緊急發生時,隨時都有療葯可治,好像它已銘刻在心。

這和咱們的陶淵明先生有異曲同工之處,他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這裡強調的是「吉光片羽的摘取」,攫取一個觀念、一句警語、一個意象,將這些與記憶中遙遠搜集的觀念、警語和意象相互連結,再和自己的反思聯結,便產生真正屬於個人的洞察。

十五世紀的法國教育家霍夫曼也鼓勵學生,從年代悠久的古代文字中,尋找某種在我們所處的時空里,會對我們私語的東西。但要讓這些觸動我們的文字駐留在我們記憶里,便需要反覆琢磨,使之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4

和其他讀者結盟

阿爾維托在《閱讀史》中說:「書本的象徵功能,彷彿就是一種結盟的符號。」

說得真好。閱讀雖然是一個人在孤獨中完成的行為,但閱讀永遠不是一個孤立的行動。當我們讀的時候,無論是語言還是故事,已和其他讀者和作者一起進入一個共同的世界了。某些方面來說,閱讀就好似社交,我們在文字中交朋友,交換思想,不知覺間,就組合了所謂的「我們」。透過閱讀,我們就開始了社會的聯結。

這是書的奇妙,不只是作者和讀者間產生關係,讀者和讀者間也有了連結。寫《曾在那兒的書》的派博(Andrew Piper)說,幾乎所有的重要閱讀都牽涉到三方面:共通性、轉介性和社交性。我們會希望其他人讀我們所讀的東西(共通性),也會想要介紹給其他人來讀(轉介性),還會想要和他人談論我們所讀(社交性)。

當我們和人分享一本書的時候,其實就在宣告我們與這本書的連結,和作者和書中想法的連結。分享書也是一種公開,把私己閱讀的經驗轉化為共享的經驗。

1720年在愛丁堡,有一群女士每周聚集在一起,叫「公平知性俱樂部」(Fair Intellectual Club),討論書也推動卓越女性。這是讀書會的先鋒,沒多久,十八世紀中在德國就出現五十個讀書會。再二十年間,又成立了三百七十多個。這突破了在卧室或書房閱讀的經驗,也使得個人經驗成為更大的社會經驗。那時候分享書,很多是因為書不多又昂貴,讀書會是交換書的場合。但也因為知識分子可以聚在一起討論,作腦力激蕩。

現在讀書會很普遍了,網上讀書會也有。據說台灣叫得出名號的實體讀書會就有上萬個。雖然網路閱讀如此普遍,他們還是買紙質書來讀、來討論。而且不見得是家庭主婦參加的「媽媽成長班」,也有政府機關培訓和企業內推動閱讀,很多也是工作忙碌的專業人士。

共讀的好處,就是幫助自己能夠有計劃的閱讀,然後交換所讀的洞察。共讀也不一定用讀書會形式,可以親子閱讀、夫妻閱讀、教會小組閱讀、一對一生命師傅帶領閱讀、姊妹會、弟兄會、辦公室共讀等。一起買書、一起分享書、一起成長。

我曾寫過文章《許一個閱讀的一生》,這是從自己建立一個閱讀計劃開始。盼望每位讀者都能有一個閱讀成長計劃,都能許一個閱讀的一生。

若你喜歡書,盼望在你現在生命中,也可以至少鼓勵一個人接觸書,幫助他閱讀,指引他買書。和他談論你現在正在讀的一本書,影響他和你一樣愛書。

你也可以送書,找主題、形式或內容合適對方閱讀的書來贈送。你可以向對方解釋為何會選擇這本書送他,為何覺得他可能會喜歡。過一陣子,再問他讀了以後感覺如何?若還沒有開始讀也不要太催促,只是鼓勵對方試試看讀一點。

也可以找人一起逛書店談書,或者選一本書一起讀,然後討論所讀的內容。

或者成立一個讀書會。一個讀書會最好至少有兩三個愛書又有閱讀經驗的人一起固定聚會,輪流帶領。一起討論要讀什麼書,設計一些問題來討論。在讀書會中可以遇到一些和你背景不同的人,但卻在書里可以找到共同的話題。

不可諱言,如今我們正在經歷一場閱讀的革命。在這眾聲喧嘩,讓人分崩離析、分心吵雜的世界裡,要學習專註、深刻的用閱讀來建立思想。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要嘗試慢慢讀,幫助我們回到時間裡,從容徜徉。

讓我們在生活撤退中重新又得到世界。在喧鬧騷動中退一步,來發現自己在他人頭腦中的反影。在其中,我們與更廣大的群體對話、連結,然後讓自我改變、且更擴大。

再說一次,要把自己讀進故事,再把故事讀進自己的生命,要:1.邊讀邊思考所讀文字;2,用思想架構、理念或格局形式來幫助了解所讀;3.吉光片羽的摘取;4.和其他讀者結盟。

請讓閱讀動起來!


推薦閱讀:

(在線閱讀)元散曲選
故事一 夕陽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人一般在命運的大轉折時無感,但讀書會給你代入感
20170509&20170510教學札記
[奇聞] 變態日本女人, 吃了自己男友! - 焦點閱讀網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