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系列評論: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與問題
編者按
今日中國,仍在穿越歷史的三峽。這樣的階段,水域開闊也暗流涌動,大河奔騰卻泥沙俱下。如何準確把握時代方位、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問題,從未如此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
·有「問題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與問題之一
有「問題意識」,是認識能力提升的表現;能暢所欲言直面問題,更是時代社會的進步。然而面對各種問題,不切實際的空頭支票,超越階段的誇張口號,或是「一招就靈」的萬能良藥,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輕浮狂躁。從辯證法的角度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關鍵是要把問題放在中國的現實語境中觀察,與國情對接、跟現實對錶。轉型期中國問題一大堆,公眾和輿論更加敏感,未來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滿挑戰。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對問題的不斷突圍中,國家社會得到了實質性改善。 詳細>>
·有「權利意識」,也要有「法治觀念」 ——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與問題之二
這是一個走向權利的時代。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自由平等意識、網路媒體勃興提供的多元表達平台、民主政治進步造就的個體意識啟蒙,所有這一切,成為人們權利意識的萌發、表達和伸張的「時代註腳」。但「權利意識」的伸張,離不開「法治觀念」護航。今天的中國,正處於從傳統到現代的艱難爬坡中,法治觀念必須「跟得上」權利意識的步伐。只有二者彼此砥礪、相互促進,才能讓法治精神融入社會治理和社會生活。 詳細>>
·有個體意識,也要有全局觀念——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與問題之三
個體意識勃興的背後,是告別計劃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進程。然而,「全局」從來不會因為對「個體」的強調就不復存在。不要總讓「個體」與「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總將對「全局」的考量,放在「個體」的對立面上。如果說,個體意識和權利意識的覺醒,只是公民意識成熟的第一步,那麼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還需要每一個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觀念,更多承擔力所能及的社會責任。 詳細>>
·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設心態」 ——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與問題之四
13億人口的中國,快速發展的轉型期,有問題,甚至有很多問題,都再正常不過對這些問題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確而且必要。問題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論道,誰來為我們解決問題?時代不僅需要解構,更需要建構。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熱諷,也不是痛快一時的情緒宣洩,而是破與立的對立統一、批判與建設的相得益彰。 詳細>>
·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懷——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與問題之五
在中國現代化的關鍵時刻,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的當下,尤需在物質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懷。社會的改革者,既需要現實主義的利益考量,更需要理想主義的勇氣擔當。 詳細>>
推薦閱讀:
※網上算命準不準: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命理
※如何看待MH370從失聯到終結的證據
※如何評價走a怪?
※如何看待「代孕生育」現象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