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賺錢的工作怎麼找?看懂這三點你也行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張良計」(ID:zhang_liangj),作者 張良計,著有《飛躍》。36氪經授權轉載。
今天的文章和大家聊一聊賺錢的工作怎麼找。
為了方便閱讀,我分別從行業,公司和崗位三個角度來詳細分享。這次的文章比較系統,所以建議大家找一個安靜無人打擾的地方來看,吸收效果會更佳。
下面進入正文。
1.看懂行業:找到你行業的「微笑曲線」「微笑曲線」描述的是一個成熟行業里的價值分配原則。它最初在1992年由台灣宏碁集團的創始人施振榮先生提出。
把它畫出來,是一條中間朝下,兩端朝上的曲線。微笑曲線的理論非常簡單:
在一個行業中,價值最大的地方往往體現在兩端,即研發和營銷。價值最低的地方在中間,即製造生產。
在互聯網還沒有大舉入侵的行業,微笑曲線基本上高度總結了消費和製造行業的價值分布規律。
比如電影《我不是葯神》中描繪的製藥行業就嚴格遵循了微笑曲線的規則。一款新葯的研發需要耗費藥廠數年時間,投入上億美元的資金,以及大量的科研人力。而在營銷端,同樣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做推廣。每年中國的葯企在廣告媒體的資金投放量上穩居前五,遠超汽車和房地產行業。這都說明在研發和營銷這兩塊,是最容易產生附加價值的地方。
製藥行業遵循著微笑曲線
但在生產製造端,就完全是另一幅景象。電影中的抗癌藥格列寧(現實中叫格列衛)動輒幾萬塊的售價,生產製造成本只有幾百塊。因為一旦藥劑的配方被研製出來,剩下的就是打開生產線。這時不需要再投入額外的資金和人力,按部就班開工生產就行。
同樣與之類似的食品、飲料、家用品、汽車、工業製造等行業,均遵循著微笑曲線的規律。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說,這都是傳統行業啊,現在都流行互聯網,傳統行業都快不行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互聯網並沒有顛覆掉傳統行業,而是在和傳統行業融合。它實際上加深了微笑曲線的波谷,拉高了兩端。因為生產端是最容易被技術改造的。而研發和營銷有了互聯網的加持,價值只會更大。今天篇幅有限,這塊以後單獨來講。
講了這麼多,這跟我們個人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大了。
如果你進入一個行業,從事的工作處於微笑曲線的中間段,那麼就不可能獲得薪資的大幅增長。因為中間段的生產製造,是變數最小、最成熟安全的領域。在這裡工作最容易成為一顆螺絲釘,因為這裡不產生額外的附加價值。所有的流程都是規定死的,不需要動腦就能上手。
而處於上游的研發端,屬於智力密集型工種。這裡對專業精深和創新意識尤為看重。一款產品配方或一項專利技術,都足以撐起一個市值千億的公司。可口可樂和英特爾就是最好的例子。可口可樂憑一個配方流行了一百多年,英特爾的核心技術推動了整個晶元行業幾十年的發展。你想想背後研發出它們的人,金錢回報會低嗎?不可能。
處於下游的營銷端,屬於資源密集型工種。一款產品或服務,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營銷推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媒介和渠道資源的整合。橫向做廣度覆蓋(傳統媒體+互聯網新興媒體),縱向做區域縱深(打通一二三四乃至十八線市場)。這是和銷量最直接掛鉤的工作,自然薪資待遇不菲。雖然受互聯網衝擊明顯,但時至今日廣告傳媒依然是收入不錯的領域。
只有中間的生產端,屬於勞動密集型工種。它不需要你具備高超的智力水平,也不需要你進行複雜的資源整合。這類工作既不能為企業創造技術創新壁壘,也難以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換句話說,它的可替代性是最強的,抗風險能力是最低的,自然工資也是最少的。而且隨著近年來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概念的普及,未來的生產基本上不需要人工操作,「無人化生產」會逐漸成為主流,這更加劇了生產端的危機感。
因此,對於處於中間端的人而言,想要實現個人職場生涯的突破性成長,就要想辦法向微笑曲線的兩端靠攏。
要麼,去上游的研發領域發展。培養自己的技術知識儲備,用腦力來提升產品創新和生產效率,而不是只拼體力。為什麼互聯網公司的工程師薪酬高?因為他們做的是創新研發,一套核心演算法就能支撐起一個商業模式(比如今日頭條)。我在《高薪工作的秘訣:你要擁有「倍數化」能力》里也提到過,一個好的技術解決方案一定是能夠大規模複製的。只有這樣才能整體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利潤率,最後帶給你巨大的金錢回報。
要麼,去下游的營銷領域發展。去最前線的市場,無論B端還是C端,去了解消費者的喜好,了解媒介和渠道的最新發展。這樣你才能知道生產出來的產品到底受不受市場歡迎,知道哪些渠道去賣產品才是最有效的。說白了,這是離「錢」最近的工作。無論哪個公司,市場部的薪資都不會低。一個500強企業的品牌經理,最起碼都能拿到3萬的月薪,你根本不需要去花錢聽什麼「XX 教你月薪5萬」。
2.看懂公司:分清頭部,腰部和尾部
說完了行業,接下來看公司。通常,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分為頭部公司,腰部公司和尾部公司。這裡的頭部,腰部和尾部,按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市場佔有率和業內名聲來劃分。還是拿互聯網公司舉例,騰訊阿里百度是頭部,小米美團滴滴是腰部,剛創業的公司都算尾部。
想要實現薪酬的大幅增長,最好的策略是:
去頭部公司鍍金,去腰部公司實幹,去尾部公司創業。
先說頭部公司,這裡是最容易給自己加光環的地方。頭部公司的特點是平台好,資源多,名氣大,但薪資往往不高(阿里是個例外)。因為公司已經搭好了平台,你只需要按規則做事就好。在這裡若是取得成績,更多是因為公司的成熟體系,而非個人能力的突出。說白了,換了誰都差不多,所以公司沒必要出高價找人,除非你真的是萬里挑一。然而頭部公司卻能給你帶來光環加身,頭上頂著行業里大公司的頭銜,跳槽換工作就是一張快速通行證,薪資漲幅也不會低。
比如在4A廣告行業,奧美是一塊金字招牌,奧美的工資在全行業里也是出了名的低。可是很多甲方的市場部特別喜歡找奧美的人,因為奧美的名氣響,服務的客戶都是大牌,能獲得的工作經驗更寶貴。很多從奧美跳槽出去的,後來都做得不錯。這就是大公司的好處,給你的簡歷鍍金。
再說腰部公司,這裡是最容易建功立業的地方。這樣的公司現在不是行業第一,但有潛力成為第一。所以一旦憑自己真材實料做出成績,是很容易晉陞的。
例如08年之前的百度。彼時還沒有被稱為BAT三巨頭的百度正值上升期,搜索引擎,貼吧,百科,百度知道等產品百花齊放,這個時期也誕生了不少後來的大咖牛人。那時的百度沒有價值觀的困擾,也沒有染上大公司的通病。本身就擁有不錯的資源和研發環境,只要你是實幹派就不愁沒有發展空間。
腰部公司的平台資源雖然沒有頭部公司強大,但也不差。更重要的一點是,公司的規模還沒有變成航空母艦,所以不會過多受到企業文化和人事結構的制約。想要做實事,有資源支持;想要搞創新,不會有掣肘。
最後說尾部公司,這裡是最容易實現個人價值的地方,但也是風險最大的地方。頭部和腰部的公司,雖然發展空間都不錯,但總歸還是為人打工。尾部公司雖然小,但卻有更自由的發揮空間。在這裡的規則是,誰有本事誰說了算,所以適合能力過剩的奇才。
雷軍在創立小米之前是金山軟體的總經理。他在金山這個行業中「頭部未滿,腰部以上」的公司工作了16年,直到金山IPO上市。2010年的小米在手機行業是名副其實的Nobody, 現在也已經上市了。他在一次採訪中說,當年離開金山的時候已經實現財務自由,創辦小米就是想再一次證明自己。那時的小米啥都沒有,連產品圖都得自己想自己畫。所以一旦想去尾部公司創業,你要麼具備深厚的技術和經驗儲備,要麼自帶雄厚資源,要麼帶一顆必勝的心。一旦成功了,帶來的回報也是最可觀的。
無論哪個行業,都要先分清楚頭部,腰部和尾部的公司分別是誰,然後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目標進行階段性調整。比如先去腰部公司實幹,再去頭部公司鍍金,最後到尾部公司創業。這樣才能讓你的價值增長更有策略性。
3.看懂崗位:別做機器也能做的事情
機器能做的事,重複性高,勞動量大,並且以工作時間為價值計量單位。例如在工廠流水線上做裝配,在辦公格子間里做報表統計。
不是說這種工作沒意義,而是這類工作的薪資不可能高。因為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它們沒有創造性,可替代性高,人工成本還不便宜,所以遲早有一天會被成本更低的機器所接管。
創造性的工作不僅需要動手,更需要動腦。這樣的工作更像一種「發明」,這也是機器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發明什麼?發明解決問題的方案,發明消除痛點的手段,發明破除障礙的方法。無論你從事的工作是文科還是理科,這個思維都至關重要。
做銷售的能發明什麼?新的銷售手段。
我以前買保險的時候,談過不下10個保險銷售。最後讓我留下印象並最終讓我掏錢的,並不是名氣最大的,也不是保障最多的,而是最懂我的。他沒有像其他銷售一上來就丟給我厚厚一沓保險計劃書。第一次見面他就帶了個小筆記本,跟我聊了一個多小時我的工作經歷,家庭組成,未來人生計劃,壓根就沒提「保險」兩個字。
第二次見面的時候,他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了一堆東西,翻開第二頁就只有一張A4紙大小的表格,上面列舉了自家保險產品的優劣勢,同時還附帶有市面上其他主流保險公司產品的對比,讓人一下子一目了然。
他搞得像我的下屬一樣,最後直接丟給我結論和論據,我只用從中做選擇。這不僅幫我節省了思考時間,即使我要回去二次複查,也會更有針對性。
這就叫「發明」。他發明了一種只對我有效的銷售方法。其他被我Pass 掉的保險銷售,清一色都是用公司培訓的銷售手段,流程一樣,產品一樣,話術一樣,我給的回復當然也是一樣。
再比如,做編程的能發明什麼?用技術手段解決痛點問題。
共享單車就是一種發明,它用技術解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區塊鏈也是一種發明,它用技術解決了交易信任成本的問題(不是炒比特幣)。
「發明」並不專屬於科學家或藝術家,它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人人都可以擁有。它的本質是通過反覆細緻的思考,找到全新的解決問題的途徑。
無論什麼行業,什麼工作,遇到什麼問題,一定都有約定俗成的應對方法,但它們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發明」就建立在對以往方法的質疑和挑戰上。它要求我們找到過去經驗中的優勢和弊端,然後用新的思路,技術,甚至非本行業的經驗來優化和改造這些方法。
賣保險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流程套路,所以一套針對顧客的定製化解決方案,就是發明;
公交地鐵打車解決的都是2公里以上的交通運輸問題,卻沒有人去想1公里左右的出行解決方案,所以利用GPS定位綁定自行車,就是發明;
人們習慣了銀行作為交易中心而存在,卻沒有人站出來說這個中介可以去掉,所以區塊鏈就是發明;
拿著鎚子的人,看什麼都是釘子。可當你面對的是螺絲,鎚子就不再起作用。這也正是「發明」的價值。「發明」並不一定是從無到有,能把效率提升200%同樣也是一種發明。做到了這一點,你的薪資回報還會低嗎?不可能。
最後總結一下,如何去找賺錢的工作?看懂三點:
1.看懂行業:找到你行業的「微笑曲線」,盡量向「研發「和「營銷」兩端靠攏;
2.看懂公司:分清行業裡頭部、腰部和尾部的公司。去頭部鍍金,去腰部實幹,去尾部創業;
3.看懂崗位:機器能做的工作不要去做。要學會「發明」,發明解決問題的方案,消除痛點的手段,破除障礙的方法。
以上,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推薦閱讀:
※以7×12這種狀態工作的是怎樣一種感覺?
※中國一個普通市長的工作,值不值年薪百萬?
※劉少奇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職場「陷阱」,你該如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