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期中(1-4單元)複習提綱(下)

第7課 歷史轉折與鄧小平理論(一)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

(一)關於整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歷史背景)

(1)「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主持黨中央工作的領導人提出「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

「兩個凡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兩個凡是」的提出,表明長期以來的「左」傾指導思想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糾正。

(2)思想基礎:

1978年12月,鄧小平發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衝破了「兩個凡是」的禁錮,為實現歷史性轉折,開闢新時期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礎。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揭開了思想解放運動的序幕。

(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1、時間地點:1978 年12月在北京召開。

2、主要內容:

⑴思想上: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

⑵政治上: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

⑶組織上: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⑷歷史問題上:審查和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以及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開始了系統清理重大歷史是非的撥亂反正。

(三)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

⑴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⑵會議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開始了中國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性轉變。

⑶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從這次全會揭開序幕。

(四)全面撥亂反正(1979--1982)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完成了全面撥亂反正,使黨和國家從困境中迅速擺脫出來,有助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齊心協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總結鞏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誌著共產黨人衝破了長期以來「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使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揭開了新時期歷史的新篇章。因此這次會議是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第7課 歷史轉折與鄧小平理論(二)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

1、十二大 ⑴時間:1982年9月。

⑵主要內容:①確定了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奮鬥綱領。

②鄧小平在會上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⑶意義:從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成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面旗幟。十二大以後,改革開放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2.十三大:⑴時間:1987年10月

⑵主要內容:系統闡明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指出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並對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了概括。

⑶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這條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後來被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⑷ 中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溫飽問題;

第二步,到20世紀末,是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註:到20世紀末,我國順利地實現了第一、第二步的發展目標。全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鞏固和提高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艱苦奮鬥。

3、南方談話

(1)背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對複雜的局勢,一些人對社會主義前途缺乏信心,對改革開放提出疑問,對黨的基本路線產生動搖。

(2)時間:1992年初。

(3)含義: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南方城市,發表重要談話,統稱「南方談話」。

(4)內容:鄧小平強調:「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5)意義:科學地總結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從理論上回答了長期以來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不僅對當時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4、黨的十五大

(1)時間:1997年9月。

(2)內容: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命名為「 鄧小平理論」。在黨章中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 指導思想,作為指引全黨前進的旗幟。

(3)鄧小平貢獻: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於1997年2月19日逝世)

【總結鞏固】

鄧小平理論逐步形成,指引全黨

十一屆三中全會 十二大 十三大 鄧小平南方談話 十五大

1978年 1982年 1987年 1992年 1997年

轉移工作重點

改革開放揭開序幕 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全面展開 制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

確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強調基本路線不能動搖

總結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 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指引全黨前進的旗幟

第8課 城鄉改革不斷深入

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是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主要標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城鄉改革不斷深入。

一、聯產承包責任制

1、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

安徽、四川農民於1978年底、1979年初率先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2、農村改革的主要內容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

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的意義

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農民告別了人民公社制度,也推動了中國農村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農村面貌由此發生顯著變化。

4、評價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一項適合於我國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廣大農民願望的重大改革。改革是在堅持集體經濟(公有制)的前提下,在經營方式上改為分戶承包,自負盈虧,使農民在生產上獲得更多的自主性。

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1、原因(1)城鄉經濟交流日益頻繁

隨著城鄉經濟交流日益頻繁,我國城市工業中的有些產品要升級換代,有些產業因用地緊張也要轉移,鄉鎮企業的發展,為轉移部分城市工業提供了方向。(2)農村經濟開始朝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發展。(3)剩餘勞動力的客觀存在,大批剩餘勞動力逐漸從土地上轉移出來。

2、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意義:

①有利於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②有利於農民學習文化、學習技術。③有利於擴大農民的致富途徑。④有利於因地制宜,發展地方優勢項目。⑤有利於改變城鄉的布局,一大批小城鎮相繼興起。⑥有利地促進了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3.地位:成為國民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增加國內生產總值、農民收入、出口創匯和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國有企業改革

1、城市改革的重點是國有企業。

2、國有企業改革的三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1978年10月至1984年10月。

主要內容:進行以擴大企業自主權為主要內容的試點和探索。

2.第二階段:1984年10月至1993年。

中心環節:把增強企業活力作為改革的中心環節。隨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主要內容:國有企業按照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的原則,打破「大鍋飯」,開始實行各種形式的經營責任制。

3.第三階段:1993年至今

主要內容: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責任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改革進入轉換機制、制度創新階段。

到2000年底,基本實現了大多數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困境、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 。

1.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優越性體現在哪裡?

①責任到戶有利於勞動力的自然調節與合理配置,增強農民生產自主性和積極性,推動農民關心生產、關心市場。②三者得利。農村生產的農產品,「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兼顧國家、集體生產者個人三方面利益,也克服了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③切合實際,我國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低,農民勞作的個體差異性大,分戶承包適合大部分地區的生產實際。

2.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原因是什麼?(參見新課探究)

3.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有何重大意義?(參見新課探究)

4. 如何看待改革浪潮中出現的一些社會現象,如企業破產、職工下崗、東西部差別、環境污染等?

①任何一項改革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都會影響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標準在於是否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進大多數人的利益。②任何一項改革都不會一帆風順,總會有困難,甚至挫折。③任何一項改革都是探索的過程,老問題解決了,可能又有新問題出來,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研究,不斷總結,不斷探索,與時俱進。④對於改革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加以調控,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關心和保護弱勢群體,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全面發展。

【總結鞏固】

第 8 課 城鄉改革不斷深入

農村首先起步 城鄉改革不斷深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調動農民積極性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有利富民致富促進工業發展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重點改革國有企業 改變經營方式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第9課 對外開放逐步擴大

一、經濟特區的建立

1.經濟特區建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經濟特區建立。1988年劃定海南島為海難經濟特區。

2.意義: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⑵對吸引外資、引進技術、發展生產、擴大出口、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等起到了重大作用。⑶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⑷特區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

思維拓展:

對外開放的開始。 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東南沿海城市被設為經濟特區,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課文第 頁小字部分介紹了特區的建設成就和鄧小平的評價。

1985年以後,我國的對外開放梯次推進,逐漸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

開放最早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地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

二、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

1.背景: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時間:1990年4月。

3.結果:

⑴已建成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的新城區。⑵初步建立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的基本框架。⑶成為20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和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標誌。

4.設問:為什麼中央在 20 世紀 90 年代選擇上海作為開發的重點?

第一取決於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 90 年代初,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的對外開放也相應地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第二,取決於上海自身的優勢。 出示中國地圖和上海地圖,師生共同分析上海在地理交通,經濟技術,人才等方面所具有的優勢,說明上海在中國經濟格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上海建設好了,就可發揮其經濟中心城市的作用,帶動長江三角洲及至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騰飛。

5.設問:建設上海為什麼又要重點開發開放浦東地區?

藉助地圖說明浦東具有區位優勢,浦西沿江不臨海,開發餘地不大,而且開發成本高。而浦東既沿江又靠海,交通更為便利;有足夠的開發空間,地價低。

強調指出中央對建設上海和開發浦東的定位,即上海要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的中心和長江經濟的龍頭,簡稱「三個中心,一個龍頭」。

由此可見,上海的建設目標是以發展第三產業為主。

6.設問: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為什麼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鄧小平的關心支持,中央的英明決策,上海人民的熱情和創造力,以及全國人民的支持。

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原因:是中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2.時間:2001年12月,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

3.意義:這標誌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

4.影響:中國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在更大範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給我們帶來了各種機遇和挑戰,必將對21世紀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5.介紹:「世界貿易組織」的概況:它成立於 1995 年 1 月 1 日,總部設在日內瓦,由二戰後成立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發展而來。作為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世貿組織又被稱為「經濟聯合國」。它強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推行互惠、公平競爭,發展中國家特殊待遇,磋商協商等原則,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6.討論分析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利與弊,舉例說明如何進行調整。

利:有利於中國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經濟的競爭和合作,它可以繞過某些貿易壁壘,充分發揮自身在製造業,加工業,初級產品等方面的優勢,開拓貿易市場,確保貿易利益。

弊:加入世貿組織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各種權利和機遇,還有各種義務和挑戰,特別是我國的某些弱勢項目,或競爭力低或產品老化或技術不具優勢,或特色不鮮明等。

調整:舉例說明競爭會引起調整。如我國鐵路過去曾被稱為「鐵老大」。近年來,隨著公路和航空等運輸手段的快速發展,鐵路的優勢不再。於是,鐵路部門不得不通過提速,改善服務來提高競爭力,求生存求發展。

【總結鞏固】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黨全國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為加速現代化建設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國的對外開放逐步擴大,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建設新貌。

第10課 民主法制建設

建國以後,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尚欠完善,「文革」期間,又遭到嚴重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步入正軌,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

一、依法治國

1.目的:為了促進社會穩定,適應市場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

2.依法治國:1999年,九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作為基本方略寫進憲法。說明中國終於找到已經開始步入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康庄大道。

拓展:

⑴ 概念: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行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實行依法治國,必須要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行政執法制度和司法制度,加強法律教育。

⑵ 完備性 :從 1979 年以來,我國在立法方面成就卓著,建議以課本第 58 頁最後一段小字為基礎,說明我國立法的完備性。表現為

①數量多,截止 2000 年,全國性的法律及其有關決定 380 多件,行政法規 800 多件,地方性法規 8000 多件。

②項目全,有法律、法令、法規、條例等。視情況列表展示部分法律、法規文件的名稱,並對法律、法規的區別略加說明。

③有特色,既符合中國國情,又捍衛了社會主義制度。 1999 年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國」寫入我國憲法,使一治國方略轉化為基本國策。

二、我國頒布的重要法律

1.《刑法》:

⑴1979年7月,全國人大通過並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同時還通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⑵1997年3月,全國人大又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作了重大修訂。

說明:《刑法》是懲治犯罪,實現正義,捍衛國家安全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法律武器。

我國刑法的四個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當原則,罪責自負,反對株還的原則以及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刑事責任原則。

2.《民法通則》

⑴目的: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⑵通過時間:1986年4月通過。

⑶實施時間:1987年1月起實施。

⑷意義:為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法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村民自治

(1)實施的緣由:適應農村縣以下行政區劃的變化,推進農村的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建設。

(2)法律依據:1987年全國人大通過並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

(3)村民民主自治的核心內容: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4)意義:

是社會主義民主在農村最廣泛的實踐。也是鞏固農村基層政權、密切幹群關係、促進農村社會進步的重要舉措。

實施村民自治,有利於鞏固農村基層政權,密切黨群關係,促進農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總結鞏固】

只有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國家才能健康發展,長治久安。作為青少年,應該認真學習法律,自覺遵守法律,熱情宣傳法律,敢於同違反法律的行為作鬥爭。

第12課 民族團結與民族區域自治

中國除了漢族以外,還有 55 個少數民族。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一、民族平等與民族團結

1.民族分布格局:大雜居、小聚居。

2.新中國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

具體表現:(從政治、文教、習俗、經濟方面引導學生分析)

⑴保障少數民族平等參與國家政治生活。

⑵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⑶保護少數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⑷既反對大漢族主義,也反對地方民族分裂主義。

3.意義:維護和促進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繁榮進步的良好關係。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含義:是指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前提),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由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內部事務。

2.少數民族自治地方

⑴3級:分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

⑵5個省級自治區:內蒙古(新中國成立前設立)、新疆、廣西、寧夏、西藏。

3.意義

⑴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自治權利。⑵維護了國家的統一。⑶有利於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⑷有利於把國家的發展同少數民族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各方面的優勢。

三、各民族共同繁榮

1.措施:⑴有計劃地在中西部地區安排一些重點工程。⑵調整少數民族地區單一的經濟結構,發展多種產業。⑶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加大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投入,加快了少數民族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

2.結果:到20世紀90年代,全國80%以上的少數民族地區解決了溫飽問題。民族地區的工商業、交通、通訊以及文化教育、衛生事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總結鞏固】

我國實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成功的,合乎國情,順乎民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關係必將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第13課 祖國統一大業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誌著中國歷史進入一個新階段。但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尚未完全統一。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20 世紀的最後 20 年,祖國的統一大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

一、「一國兩制」的構想

1.目的:為了實現祖國的 完全統一。

2.時間:20世紀80年代初,由 鄧小平提出。

3.基本內涵:「一個國家(前提)、兩種制度」。

4.歷史意義:⑴有利於保持香港、澳門和台灣的穩定。⑵為中國的統一大業開闢了一條現實的道路。⑶為國際社會以和平方式方式解決某些歷史遺留問題找到了新思路。⑷為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作出了貢獻。

二、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1.香港回歸:1997 年7月1日。2.澳門回歸:1999 年12月20日。

3.意義⑴是「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⑵洗雪了中華民族的恥辱 。⑶標誌著 祖國統一大業邁出了歷史性步伐 。

三、統一大業必將實現

1.海峽兩岸關係緩和:

⑴背景: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引下,中共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政策和措施。台灣方面逐步放寬對兩岸交流的限制。

⑵現狀:20世紀 80 年代中後期,兩岸交流日益頻繁。

⑶意義:增進了相互了解和溝通,減少了敵意和誤解,增強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

2.海峽兩岸關係前景:

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 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無法阻擋的

3、討論解決台灣問題還存在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一國兩制在港澳成功實踐、兩岸交流頻繁、大陸和平統一方針的感召、兩岸同胞同宗同源、國民黨在台灣重新執政、國際社會承認一個中國、台獨不得人心等等。不利因素:台獨勢力、國際反華勢力的干擾與破壞。

【總結鞏固】

香港、澳門的回歸,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台灣與大陸的日益交往的密切,祖國統一是必然趨勢。


推薦閱讀:

中國現代文學史複習資料
初一歷史複習提綱
【詩歌專題複習】——盛唐詩壇
【詩歌專題複習】——建安風骨
大學六級應該怎麼樣複習更高效?

TAG:歷史 | 複習 | 華東 | 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