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場陷阱重重收藏怎樣考眼力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世買黃金,盛世興收藏。如今,收藏已經成為與房地產、股票並行的投資熱點,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收藏大軍之中,這興旺了古玩交易市場,但是也給藝術品市場增加了一個顯著的特徵———偽造的藝術品、工藝品層出不窮,且以假亂真,「李鬼」隨處可見。 在街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擺地攤賣所謂「舊物」、「舊畫」、「名家畫」。作為收藏愛好者,以為能夠用最小的代價「撿漏」,殊不知「陷阱」就在眼前。如今古玩市場上的售假、制假者較之古人毫不遜色,古畫、古籍、銅器、玉器、錢幣、像章、郵票等領域的贗品隨處可見。 其實,自古以來古玩市場都是魚目混珠的,古玩市場所賣之物也並非全是古玩,關鍵是要看買者的眼力。古玩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即使是行家、專家也難免有走眼的時候。在古玩市場上,形形色色的誤假為真和誤真為假的事例不計其數,層出不窮。記者走訪了文物店、拍賣行以及資深藏家,幫助收藏愛好者們盡量多淘寶,少「吃藥」。 案例1「吃藥」導致檔口關門 去古玩市場購物需要眼力,在古玩市場做生意同樣需要眼力,如果屢次收錯東西,則很容易虧本,甚至導致檔口無法維繫,這裡就有這麼一個例子。有一個收藏愛好者在西關開了一個古玩檔口,一次他買了一個民國粉彩大缸,花了將近6萬元。買回後發現「吃錯藥」了,去找別人退貨時,對方已經跑了。另外一次他買了一百多塊墓碑,結果又買錯了。不久他又買了木雕的花板,這回東西沒有買錯,但是花板質量不好,賣不出價錢。三次「吃錯藥」,虧了不少錢,最後檔口支撐不住關掉了。 專家談 古瓷、書畫一直是收藏市場的熱點,大量贗品也就應運而生。 廣州市文物總店曾波強在文章《古瓷收藏陷阱種種》中分析了兩類「李鬼」的造假伎倆: 工藝造假———人類歷史上,人們處於各種目的,製作了大量古陶瓷複製品或偽品。根據工藝技術的不同,仿古瓷可分為三個檔次:高仿瓷、中仿瓷、粗仿瓷。這些仿古瓷能迷惑不同層次的收藏愛好者。 做舊———把新仿古瓷做舊,去掉火氣,使之有滄桑感,看起來有舊的感覺和使用痕迹。首先是去「賊光」,新瓷的釉光是浮而散的,行內人稱之為「賊光」。去掉「賊光」是仿古瓷要過的第一關;其次是作偽,經過歲月的腐蝕,古瓷都會或多或少地留下各種痕迹,作偽就是讓新仿瓷出現這些痕迹,有的不惜打爛新仿瓷,再拼接做舊,有仿出土作偽、傳世作偽、自殘作偽和新器接舊器作偽等四種作偽手段;再就是編故事,造淵源,這是造假者慣用的手段,並且屢試不爽。編故事有說祖上是大官的,有謊報收藏時間的,有假託名專家鑒定的,有出版圖錄作偽的,有說盜墓所得的,有利用偏遠山區行騙的。 曾波強說,目前市面上古瓷收藏者,有90%以上收藏的是假古董,有相當部分收藏者上當了仍渾然不覺,直至有一天要作出處理時,到處碰壁才醒悟,更有甚者,有的收藏者知道自己辛苦收藏的是贗品時,又去騙別人,以轉嫁損失。因此收藏者應端正心態,不要一味想著撿漏、以小博大、貪小便宜。 而對於書畫收藏,廣州市文物總店陳韓敏為收藏愛好者總結了可能遇到的騙局: 一、原作克隆,用臨、描、摹等手法對原畫進行完全複製。 二、改頭換面,對原作進行改動,移花接木、偷梁換柱,或顛倒、或增添、或刪減,有的為了賣得更高價,甚至將尺寸放大。 三、憑空臆造,完全不以真跡為藍本,偽作者錦僅憑自己的想像,無中生有,東拼西湊。 四、捏造上款,作偽者利用人們盲目相信名人收藏的心理,故意在偽作上偽造出一些名人上款,以表明來路可靠,令買家放鬆警惕。 五、偽造藏印,通過翻刻、偽造一些名收藏家的鑒藏印,以表明其流傳有緒,以博買家信任。 六、題跋受騙,作偽者利用人們盲目相信名家鑒定題跋的心理,刻意偽造名家題跋,或者千方百計把某名家的真題跋轉移到偽作上,或者選擇那些很看重自身「經濟價值」的書畫家和書畫鑒定家,直接把題跋題到偽作上去,成了真跋假作。 七、著錄偽裝,想方設法把贗品混入畫集、圖冊,企圖矇混過關。
推薦閱讀:
※練眼力—邊料新工
※眼力好買古玩玩古玩 眼力不好古玩玩你 專家教你如何鑒定 [一點資訊]
※10張詭異的圖片!能測出自己的智商、情商、眼力、心理,很准哦!
※竊賊眼力好,專偷值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