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開放教育中媒體與教學效果間的合理架構

馬曉燕

南京師範大學,江蘇南京210097

摘 要:遠程開放教育中媒體選用和教學效果之間的合理架構離不開地區經濟環境、學習者個體素質、課程本身的設計等核心要素,教育媒體選用的多元化,是確立學習者在適合的環境,選用合適的教育媒體,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的前提。

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教育媒體;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207(2007)05-0032-03

  一、遠程開放教育在使用網路與新技術中的誤區與反思

隨著信息技術在我國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普及,在西方廣為流行的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產生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網路教學模式被我國教育界廣為推崇,並成為網路教學模式的經典。然而,在當前教育的創新中,筆者認為又走向了新的誤區,特別是在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這一誤區尤為顯著。運用網路與新技術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服務平台,推進我國學習型社會的建立,一直是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所確立的理想目標,而這一理想的實現,離不開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探索和成效分析。我們應該注意到,自1967年英國創辦開放大學率先倡導遠距離教育的新模式以來,發展中國家積極主動地向發達國家學習技術,學習、借鑒經驗並開展雙邊合作已實屬必然。但在借鑒、學習與合作的背後卻隱藏著某種危機,這就是本國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質和民族傳統隨著借鑒、學習與合作的深入而被逐步沖淡,發生變異甚至徹底喪失。如果不保持本國或本民族文化的傳統及其延續將會使教育發展方向發生偏離。

(1)片面強調網路環境的教學而忽視其他媒體手段的運用。當前的遠程教育中,過多強調網路的運用,輕視其他媒體的運用,這無形中加重了不發達地區的辦學成本,也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將以往學生所喜愛的錄音磁帶、廣播等這樣的一些成本低廉媒體手段的基本擯棄,是與我國這樣一個仍屬發展中國家的國情相悖的。遠程開放教育不應簡單地等同於網路教育。

(2)網路課程的設計大多是傳統教學模式的翻版,交互性、拓展性不夠。我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普遍採用的是以「傳遞—接受」為特徵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學習過程是被動地接受外界刺激的過程,在此模式下教師的任務是向學生灌輸知識,即提供外部刺激。學生的任務只是單一地理解和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被動地接受外界刺激。現行相當多的網路課件對交互性開發應用不夠,或者說,只具有寬泛和簡單意義上的交互性。

(3)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導致實踐者和學習者價值取向的失衡。毋庸置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造就華夏民族成為世界優秀民族之一,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也一直在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價值取向———重傳統、重權威、重功名、重私利,使得大多辦學者在遠程教育的辦學中一味追求規模的擴張,實施急功近利、殺雞取卵的短期行為,以小農經濟的思維和經營理念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得中國遠程教育的發展規模無法與其教學質量成正態分布。

(4)由於對遠程開放教育的內涵與目標把握不準,對其特點與不足缺乏正確的認識,使運用網路學習的潛在優勢和效益得不到發揮,網路失去了其應有的魅力。教師僅滿足於學生機械地上網發帖,卻不是積極地運用網路形式使其教學思想能夠應用和發展;在教學設計中過多強調學生的個體學習,而忽視學生本身的基本素質和學習環境,使網路學習中學生的彼此交流合作僅流於形式,這其中最重要的乃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現有二:一是缺乏情感交流。傳統的授課方式中,教師是帶著全部身心和人生經驗進入教室,師生之間存在著潛在情感與人格的交流互動。在此基礎上的羅森塔爾效應、霍桑效應以及學生集體之間的相互觀摩、模仿、學習、評價的氛圍都是網路教育所無法比擬的。二是網路帶來的自閉性。基於網路的學習環境是一個相對自閉的環境,無形中減少了與現實世界的直接接觸。從教育學的角度看,教學活動是一種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交往活動,其中不僅有信息的傳輸,更有情感交流與人格的互動。而網路教學恰是在這個關鍵處存在著嚴重的不足。

筆者認為,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和以學為主的建構主義的網路式教學模式各有其優勢與不足,不能簡單地互相否定。現代教學結構論認為,教學活動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社會活動,教學過程的中心不是單純的學生或教師,教學的辯證法就是教師和學生是教或學的中心人物。建構主義理論突出的優點是有利於創造型人才的培養,但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奧蘇貝爾的學教理論則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其缺點是強調傳遞接受式教學,否定發現式教學,不利於創新人才的成長,二者應該優勢互補。將上述理論結合構建我國遠程教育的理論基礎則更適宜我國的國情和文化背景。在此總體思想指導下,媒體的選用不是機械的、單一的、不變的,教師是利用計算機、網路和其他媒體等多元的教育技術手段,傳達自己的教學意圖和策略以主導學生,置學生於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學習的行動者;同時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保留一定的「傳遞—接受」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授活動的主體,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不同的媒體的特質,指導和服務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合適的媒體學習,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最大化,表現出最大可能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從而調動教與學兩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兼取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理論之所長。

二、遠程開放教育下媒體選用和教學效果之間的合理架構的探索

任何教育理念的形成和推廣,沒有在實踐中探索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我國遠程開放教育的研究應以務實的態度探究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革新傳統教學模式,合理地選用媒體資源,為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以取得教學效果的最優化。筆者在從事遠程開放教育的教學中,借鑒霍姆伯格「引導教授式對話」這一理論,結合法學教育的特點,在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上,以「情境—探究」「診所式」教學模式為核心,進行媒體的合理整合,以求得最大的教學效果。

(1)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要求,利用錄像光碟、網路課件、網上教學資源創設不同類型的學習情境,如創設案例情境、問題情境、虛擬法庭情境等。在學習情境中學生進行觀察、思考、操作,在這裡,區別於構建主義理論下的教學模式,案例的選取,學生知識的建構是由教師通過技術媒體設計作為主導者進行的。

(2)指導學生觀察法學知識的特徵、相互關係等並進行思考、協商和發表意見。利用BBS、電子信箱等作為發表意見和思想交流的工具,使學生獲取知識具有連貫性和完整性。

(3)學生對呈現的情境進行操作實踐,驗證與原來思考的意見是否一致。主要運用信息技術播放法庭傳真或虛擬法庭,重新展示案件情境,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演示實景的缺陷,解決在職成人工學矛盾的問題。

(4)指導學生進行知識重構,把思考和實踐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要求學生運用數字圖書

館、遠程法律診所或紙質資料收集素材,完成課程形成性考核作業。如民法專題課程形成性考核內容包括小論文、發表熱點綜述、參與在線討論等形式,把對知識的思考和實踐進行歸納總結。

(5)利用網路建立科學的學習評價體系。如在民法專題網路課件中,設計了案例分析、模擬法庭辯論、學習筆記、在線測試等內容的形成性考核評價體系,重視對學生基本學習技能、信息素養、創新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與合作精神、實踐能力等能力素質進行考核,重視學生能力的測試和學習過程的考核與監控。

筆者感到,要合理選用媒體,教師的工作量會大大增加,教師在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去嘗試和探究的同時,要善於扮演好下列幾種角色:教學情境設計者、資料線索提供者、合作分工指導者、探究過程促進者和成果評價參與者。而在此過程中只有合理使用媒體,教學效果才能顯現。在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中運用多種媒體設計課程的學習,學生的到課率、上網率都明顯高出同類課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明顯提高。但由於自主學習時間加大,網路學習時間加長、經濟環境、個體素質的差異,也出現了一些問題。(1)網路使用不便的學生感到學習遇到困難,特別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尤為明顯,在此類地區教師只能下載網上的教學信息再以紙質的方式發給學生,網路的便捷與優勢並未發揮,紙質媒體、錄音錄像、光碟在上述地區更適合學生需求,因此課程教學設計在媒體的選用上必須儘可能多元化,提供不同的媒體形式。(2)年齡層次、工作崗位和學習目的的不同,導致學生對媒體的選用偏好也不一樣。調查表明, 40歲以上的和經常加班出差的學員更願意以紙質教材為主要學習手段,更願意完成紙

質的作業,而不願意在線完成作業; 30歲以下的則普遍樂於在網上直接學習和完成作業。因此,提供優質的適合自主學習的紙質教材是遠程開放教育取得有效學習效果的最基本的保證。(3)對於媒體運用學生普遍感興趣的是交互性強的媒體;但一部分以功利性為學習目的的學生則感到負擔加重,有抵觸情緒。因此,只有高質量的課程設置和電子課件,才能使有遠程教學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遠程開放教育前景廣闊,但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課程、管理、發展模式以及效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已突顯。發達國家走過的路值得借鑒。美國作為較早開始運用網路媒體進行現代遠程教育的國家,其網路遠程教育充分發揮了一流大學品牌和資源上的優勢,使更多的學習者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獲得接受名牌大學教育的機會,同時,其負面影響也是明顯的,而今美國大多數學校發展網路遠程教育的步伐已逐漸放慢,並開始反思。綜觀我國的現實狀況,更應走一條適合國情的遠程開放教育之路,不是過多地強調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而更應關注的是遠程開放教育媒體的選用和教學效果之間的合理架構是離不開地區經濟環境、學習者個體素質、課程本身的設計等核心要素的,多種媒體的種種特性的發揮,不應以花樣翻新或單純以計算機技術的難度或是否運用網路來評定優劣,不能認為技術難度越高就越好,應重在準確、簡捷和恰到好處的教學實用性;而在遠程開放教育中致力於教育媒體選用的多元化,則是確立學習者在適合的環境,選用合適的教育媒體,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的前提,也是實現遠程開放教育形成自身普及化、特色化的特點,達到投資效益最優化的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建偉,盧達溶·關於網路協作探究學習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J]·電化教育研究, 2002 (8):38-43.

[2] 易娜,李海霞,吳庚生.美國一流大學開展網路遠程教育的特點及反思[J].比較教育研究, 2004(11):32-36.


推薦閱讀:

多層次統一證券賬戶架構出爐
Docker、kubernetes、微服務、SpringBoot/Cloud...好亂!到底要不要學?
當紅架構Cloud_Native_怎麼搭建才能成為上雲助攻手?
什麼是架構設計
[GDC2017]節點化:寒霜引擎可擴展的渲染管線架構

TAG:教育 | 媒體 | 架構 | 教學 | 合理 | 效果 | 開放 | 開放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