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0-061:【天津衛的老房子】 常德道51號 —過之翰舊宅
—— 天津衛的老房子之名人故居(一一六)
過之翰舊宅外景(照片來自網際網路)
過之翰舊宅座落在天津和平區常德道(其時為英租界的可倫坡道)51號。
過之翰(1887年~1965年),字覲宸,楚村鄉大過莊人。1908年畢業於蒙城高等小學堂,隨後考入穎州清潁中學。1911年入南京陸軍講武堂,參加同盟會。1912年選為安徽省後補議員.在蒙城縣參議會工作。翌年,因為受到黃二誠部破蒙案牽連離蒙進京,投京衛軍第一旅(旅長馮玉祥)三營充正兵。1912年選入模範連。後升任炮兵團副目、正目、中尉排長。1917年參加討伐張勳運動,升炮兵上尉。1919年任馮玉祥部十六混成旅軍需官。1924年,馮玉祥發動兵變,改組北洋執政府,過之翰出任財政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常務次長、兼鹽務總署署長、「北洋棋社」副社長。1926年任國民聯軍總部軍需處長。1930年任宋哲元二十九軍軍需處長。次年,蔣介石電令宋哲元逮捕該部過家芳(過之翰長子)等26名中共黨員,押解南京。宋哲元同過之翰商議後密令這26人全部離隊。1933年,過之翰任察哈爾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廳長。1933年兼冀察政務委員會財政廳長。1940年宋哲元病逝後,過之翰隱居香港。次年遷入上海。1948年淮誨戰役第一階段,過之翰暗中協助何基灃、張克俠、崔振倫、過家芳四個師在賈汪前線起義。建國後,過之翰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上誨市委委員,聘為上海市文史館員。
過之翰舊宅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三層(設有地下室)磚木結構住宅樓房。建築外立面通體水泥飾面,平面佈局嚴整對稱,頂部為筒瓦坡頂,挑簷。線腳豐富細膩,典雅而又溫馨。屬西方古典三段式構圖建築。該建築現為天津市第一工人療養院理療樓。
目前,過之翰舊宅是一般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小資料:過氏父子的天津十日(摘要)
大凡在天津五大道蓋屋買房的人,一般都會把這裡作為自己的家,至少是一段時期內的落腳點,總會在那漂亮的小洋樓裡度過一段日子,但是在過之翰七十八年的人生中,在天津小洋樓裡的時間卻只有短短的十天。在這十天裡,過之翰與他的全家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避難。而把家人都安置在天津後,他又與長子過家芳離開始了又一段驚心動魄的人生經歷。
毛家灣是北京西城區西四北大街路東的一條衚衕,從前,那裡有個五進院子的私人庭院,院內有假山、車庫、書齋;還有太湖石、水池、舞廳,是當時典型的政府高級官員公館。其中的兩個院子是過之翰一家的房子,在來天津之前,他們就住在這個北京四合院裡。
這個豪華的住宅是過之翰從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的潘複手裡買下的。據過之翰的三兒子過家武曾回憶,1936年初,潘複病逝,潘家要賣掉毛家灣的房子為潘複辦喪事。那時,過之翰是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及冀察綏靖公署財務處處長。此前,他們全家住在北京新街口北大街大七條,據說那裡既偏僻又不通電話,生活很不方便。得知潘家要賣房,過之翰就決定買下來。考慮到他買了房後,潘夫人及子女還要另外買房搬家,過之翰決定只買正院和東院,將西院留給潘夫人住。過家武記述,那時父親買這套房子的價格是一萬五千元。
然而,垂花門與假山環繞的四合院並沒有給過家帶來一段長久的安生日子。一年後,「七七事變」,中華民族遭遇劫難,北京進入抗戰時間。那年7月,第二十九軍的將領們紛紛將家屬轉移到天津,過之翰也跟隨同僚宋哲元、張自忠等人把子女送往天津英租界的可倫坡道,也就是現在的常德道51號。當初,過之翰在天津預置這處房產,只是想以備萬一。沒想到,當戰爭硝煙真的開始彌漫時,這裡果然成了過之翰唯一可以安置家眷的地方。驚魂未定的過家子女,在寧靜的天津小洋樓裡,得到了一份難得的撫慰。
在目前能找到的資料裡,已很難看見當時過之翰來到天津的情景,更無法考證當時過家來天津後過著怎樣的生活。不過,從過家武寫下的一份材料裡可以推算出,過之翰在天津只停留了十天。過家武回憶:「我父親於七月十八日當天把我和弟弟、妹妹送到了天津的英租界。我在天津目睹七月二十八日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與日軍軍隊激戰的實況,而我父與我大哥過家芳則於七月二十八日晚隨宋哲元撤退到保定,宋哲元立即委任過家芳接佟副軍長所兼遺缺,任二十九軍軍訓團團長,正式編入戰鬥序列。」
由於是逃難,過家在離開北京時倉促無比。過家武說,那時,他們只帶了些隨身衣物,傢俱、行李、書籍、字畫都原封不動地留在了那裡。在日軍侵入北平後,這棟房子被查封了。而他的母親和姐姐也沒有和他們一同到天津,她們先住進了東交民巷的一家醫院,隨後,才和難民一起到了天津和他們聚齊。而此時,過之翰和長子過家芳已經離開天津了,過之翰一家在天津的小洋樓裡始終沒有團聚。
過之翰與長子離開天津後,便隨軍作戰,父子倆以不同的方式參與著抗戰。在他們轉戰全國時,他們的家人正在天津的家中日夜祈禱戰亂中的父子倆能夠平安。一年後,過之翰所在的第一集團軍番號被撤銷,所轄三個軍被蔣介石分別調往各戰區。過之翰見國難當頭,蔣介石仍然排斥異己,於是決定去香港隱居,他在天津的大部分家眷也因此離開了天津。只有次子過家斌夫婦留下來看守房子,不過,1940年,過家斌將房子賣掉也離開了天津。過之翰一家在天津的日子從此成為這座小洋樓的歷史。
離開天津後,過之翰和過家芳父子倆的人生就充滿了曲折和變幻,也是那段特殊的歲月,成就了這對父子的傳奇。過之翰先是負責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的財務軍需工作。作為抗戰時期一支軍隊的總管,過之翰為保證軍隊糧餉、軍械的供應,多方奔走,辛苦異常。後來,因為對蔣介石不滿,過之翰辭職去香港隱居。但隱居的心願卻被日軍特務幾次打亂,他們勸說過之翰去南京汪偽政府任職,過之翰為了避免日本人的糾纏,回到了上海。從這時到新中國成立後,過之翰便一直在上海生活。而過之翰的長子過家芳在離開天津後的人生更是傳奇無比。他成了一位抗日名將,在一次戰役中,時任第29軍副營長的過家芳舉著大刀,沖進一個設在小寺廟內的日軍指揮部,一連砍死了15個鬼子,帶回來的日軍腦袋一共有600多顆,其中日軍軍官的腦袋一共63個,最高職位是大佐,沒帶回來的不計其數。也因為這樣,他成了那首聞名於世的抗日名曲《大刀進行曲》人物原型。
幾經硝煙,這對傳奇的抗日父子終於走出了戰場。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定居上海,各自有了職務,此前那些人生離奇都已成為往事。只是,在過之翰70壽辰時,他的好友章士釗賦詩祝壽,過之翰的一生在幾句詩句中又重新浮現:「三十年前未了因,憶從離亂掌經綸。平生謹慎同諸葛,到處遮留似寇詢。重見百齡元上客,原來一個有容臣。南長街畔宮牆側,每瞰棲鴉欲斂神。」幾十年後,過之翰舊宅已變為一個單位的辦公之地,站在這座典雅的小洋樓面前,無法想像,那時的過之翰一家,如何從亂世的北平來到安寧的天津英租界……
推薦閱讀:
※天津海河沿岸為什麼很少有露天餐廳?
※北方點心到底好不好吃,天津人說了算
※剛才23:35天津塘沽開發區大爆炸(12日)
※關於天津濱海新區建設的調研報告
※北漂練習生:明星路從三里屯的一間出租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