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大概沒有比標題的這句話更能概括《無聲告白》這篇小說的精髓了吧。小說敘述了一個並不複雜的故事,看完卻有些難過,拋開大環境講述了種族歧視,更為小說一開頭就被告知死亡了的莉迪亞感到悲哀。

  在種族歧視的大環境下,父親的期望是她能融入大眾,成為一個有很多朋友的人,而母親恰恰相反,渴望她能夠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偉大的醫生。尤其是在母親曾離家出走追尋自己的夢想卻最終因為自己的第三個孩子而回歸了家庭之後,莉迪亞暗下決心,無論母親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她都回答好的,是的,不說一個不字。哪怕她並沒有像母親那樣在生物物理等方面有一定的天賦,甚至說有那麼一點糟糕。更可悲的是,在她的身上承載了父母可以說是有些矛盾的期望。最後她選擇了一個決絕的方式重新開始。

  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有太多這樣的場景,隔壁老王的孩子,你自己,亦或者是你的孩子。那些在上著各種興趣班或者輔導班的孩子,承載了父母各種出人頭地的期望的孩子,或許就是下一個莉迪亞。

  拿我自己來說,我畢業一年多,剛畢業那會兒在老家工作了幾個月,因為忍受不了小城市安逸且熟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生活一個人跑來了上海。回頭看著家鄉小姐妹結婚生子,日子也過得有滋有潤。每天還要被母親大人催促相親嫁人,吐槽這點工資除開生活完全沒有剩餘,還不如回家找份安逸的工作。甚至出去旅遊,報個什麼樂器班也會被認為做些不務正業的東西。每次通電話來來回回就是這幾件事,我只好不正經的和我媽瞎扯轉移話題。後來想想,當初選擇離開也是潛意識的想逃離父母想當然給我選的路吧。從考大學時選專業,到畢業後在哪裡工作,應該交一個怎麼樣的男朋友,事無巨細。說的糟糕一些,我也像莉迪亞一樣,並沒有繼承到什麼優秀的基因,天賦異稟,而我媽,似乎高看了我很多。特別一些傳統觀念就是覺得女孩應該找個穩定的工作,然後早點結婚生子,做個好妻子,好媽媽,這輩子就是完美了。

  曾經有人問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去北上廣,有個回答得到很多讚賞,是說那是一個你說出你的夢想沒人會嘲笑你的地方。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可以通過你自己的努力去過你自己最想過的生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而不是你父母期待的職業和生活。你可以把他們認為的不務正業的愛好變成事業,也可以找個他們嚴重完全不門當戶對的伴侶談場轟轟烈烈的戀愛。認認真真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有太多的年輕人覺得自己很迷茫,不想過別人期許的生活,卻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至少應該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小說中的莉迪亞沒有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而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義無反顧的走下去呢?

推薦閱讀:

2017大型佛學微電影《芸芸》三部曲宣傳片來襲!敬請期待正片上映!
它是我今年內地銀幕的最後期待
2013年令人備受期待的十大好萊塢大片
想對2017的自己說什麼?
一種期待

TAG:自己 | 期待 | 一生 | 我們 | 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