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的教育之道(之三)b

孔子的教育之道(之三)作者:韋志成中學語文·教師版 年3期 字數:1792 字體: 【大 中 小】

  第三,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這裡作窮困講。長久地處在窮困的環境中也不忘過去的諾言。孔子歷來主張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信者,誠也。信,從人從言;誠,從言從成;人說的話要兌現,要成功,才是誠信。尤其是在窮困的逆境中,仍然不忘過去的諾言,說到做到,就更能體現人的精神境界。人「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付諸力行,才能有益於社會,才能創造和實現人的價值。例如,武漢「希望老人」江詩信,是一名離休幹部,生活清貧,但他說過要幫助貧困的孩子上學,他就想辦法兌現自己的諾言,盡自己的能力支持希望工程。他傾盡家產資助233個貧困孩子上學,並帶動社會力量資助2400多名貧困孩子上學,被社會各界稱為「希望老人」。江詩信就是「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人,做人講誠信,言行一致,表現了一諾千金的美德。      三、心靈知羞恥   孔子對學生的羞恥教育非常重視,《論語》中談到恥有16次,他要求學生懂得恥辱,有羞恥之心。儒家把禮、義、廉、恥作為四德,是為人處世的根本。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羞恥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恥感意識是道德的基礎,人如果有了羞恥之心,就能做到嚴格要求自己。一個人沒有羞恥感和羞恥之心,這樣的人是難以教育的。清末的龔自珍將個人的知恥與國家的興亡聯繫起來,提出了著名的「廉恥論」。他說:「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大恥。」(《明良論二》)儒家深刻認識到羞恥感,在指導和制約人的行為、引導社會風氣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並將其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有效手段。   中國古代社會長期以來重視教育人懂得恥辱,以此來喚取自己的良知,在心理上求得道德的完善。就拿懲治罪犯的刑罰來說,從古代的堯舜時期一直到清朝,有一種刑罰叫恥辱刑。比如,在罪犯的臉上刺字,並留下烙印,作為罪犯的標記,使人一看便知。這樣,罪犯自己感到恥辱,難與良民為伍,就促成罪犯改惡從善,改邪歸正,同時也方便官方的監督和控制。又如,有一種刑罰叫髡刑,把罪犯的長頭髮剪成亂七八糟的短髮,使罪犯感到恥辱難受。因為古人認為鬚髮、皮膚受之於父母,是很珍貴的,剪了鬚髮,使罪犯感到異樣,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祖宗,感受痛苦。還有,在枷上寫罪犯的姓名、罪狀,在監獄外或衙門外帶枷示眾。這些恥辱的刑罰,一方面體現仁恕理念,凸顯道德教化的意義;另一方面,在重面子的人性中,以羞辱人格為主要手段使受刑人自省,直接作用於罪犯的主觀世界,以達到教化的目的。   心理學家認為,對人內在情緒的制裁,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恥感,中國的社會化傾向,是恥感取向,這樣的文化叫恥感文化。另一種是罪感,西方社會化傾向,以靈魂歸依上帝為目的,是罪感取向,這樣的文化叫罪感文化。所以西方人,總是在上帝面前虔誠地懺悔,認為自己有罪,以清洗自己的罪行為道德進取的力量。恥感取向,如果他人或社會,對自己行為的反應和評價不佳,為他人所鄙視,為群體所貶斥,主體的道德良心就受到譴責,就感到嚴重的不安,就會產生羞恥感。這種羞恥感,使人的內心受到譴責,能激勵人醒悟。相反,如果個人的行為為他人所敬仰,為群體所欽佩,就會產生榮譽感。這種榮譽感使人感到心靈的慰藉,如人們積極上進得到表彰,戰場上立功受獎,當官政績卓著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盡心》),就是恥感文化的典型表現。   「知恥而近乎勇」(《禮記·中庸》),一個人懂得恥辱,就基本上是一個勇士,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做錯了事情感到羞恥,言過其實感到羞恥,「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不符合禮教感到羞恥,直至把恥辱與國家興亡聯繫起來,「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13》)聯想到國家主席胡錦濤號召我國公民做到「八榮八恥」,這說明知恥教育是我國教育的優良傳統,是道德教育的瑰寶,對人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俗話說:「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要想自己成人,就必須修養自己,從孝悌開始,對社會有仁愛之心,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知羞恥懂禮儀,就能成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高尚的人。   [作者通聯:武漢江漢大學]   


推薦閱讀:

老者安之__孔子
32以「德」化民——孔子「無為而治」思想芻析(馬寄) - Qzone日誌
孔子悟易經2
大家怎麼看《論語》里「毋友不如己者」這個觀點?
蘇格拉底與孔子

TAG:教育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