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與果報——盂蘭盆節看敦煌
目連供佛說殷勤,不憚劬勞受苦辛。
稽首十方三界佛,心心惟願救慈親。
——《敦煌變文集·目連緣起》(P.2193)
《盂蘭盆經贊述》(P.2269)-圖片來源:法國國家圖書館
中國農曆的七月十五日,俗稱「鬼節」。據學者考證,這個節日是漢民族祭祖古俗、道教中元節、佛教盂蘭盆節的混合體。民眾在每年的這一天齋僧道、祭祖先、超度亡魂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南北朝時期盂蘭盆會與中國先秦時期就存在的嘗新祭祖習俗合併,確定了七月十五日在中國節日系統中地位。
盂蘭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佛教認為在七月十五日這天如法布施僧眾,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
《大目犍連變文卷》-北宋-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佛教的盂蘭盆節來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了這個故事: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尊者(亦稱目犍連尊者),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尊者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目連尊者無奈,哭著請求佛陀幫助救救他的母親。
佛陀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裡,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目連尊者照佛陀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
佛陀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歡日(於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間,僧眾聚集一處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於最後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請僧眾舉出各自所犯之過失,於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清凈,自生喜悅,稱為自恣。又十方諸佛歡喜其安居圓滿之精進修行,故亦稱佛歡喜日、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盂蘭盆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宗教節日,至今保存於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的許多地方。強調孝親、布施、救苦的盂蘭盆節就像一個三稜鏡,通過它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民眾的信仰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義。
敦煌石窟作為佛教藝術寶庫,藏經洞出土的敦煌文獻和石窟內的壁畫上,至今還保留著許多與盂蘭盆節相關的信息。通過這些文獻與圖像,我們不難看出:古人更希望通過盂蘭盆節將孝親的思想代代傳承,同時也重視現世與來世的果報與解脫,既強調社會道德責任感,也蘊含著古代中國的人文主義情懷。
榆林窟第19窟-地獄圖(目連變)-五代
壁畫解讀:上層畫著地獄中的審判者,院內兩人站著交談。一人站在地獄門,窺見一群新死的人被獄卒及牛頭阿傍驅趕。下層是獄城,門樓入口處有兩武士持牙旗把守,門裡帶枷罪人被趕入內,一道長圍牆把內外隔斷,牆內依次是:肢解獄、業鏡台、閻王殿。
榆林窟第19窟-地獄變(目連變)-五代
榆林窟第19窟-目連守孝-五代
榆林窟第19窟-目連守孝-五代
壁畫解讀:孝子在草廬中守孝,面前案几上放經卷。
莫高窟第321窟-地獄圖-初唐
壁畫解讀:閻羅王據案審問,案旁站著捧文書的佐吏,牛頭阿傍持棒押帶枷罪人。獄城左右兩角有惡狼,左面有鑊湯,中有鐵蒺藜,周圍設劍樹,有夜叉守衛城門,獄城外是刀山。
榆林窟第33窟-地獄圖一鋪-五代
壁畫解讀:畫面以地藏菩薩為中心,身光射線反映菩薩接引亡人生天,左女右男。左半部繪有鑊湯獄、業鏡台、五道轉輪王、鋸解獄。右半部繪毒蛇獄、糞穢獄、信徒、閻羅王。
榆林窟第33窟-地獄圖之業鏡台-五代
壁畫解讀:業鏡是照業之鏡,亡人生前所造的善惡業在鏡中可悉現。鏡中現出的是亡人生前鞭打虐待老牛的惡業。
榆林窟第33窟-地獄圖之鋸解地獄-五代
榆林窟第33窟-鑊湯地獄-五代
壁畫解讀:鑊湯地獄,即以鍋鑊煮沸湯,把罪人投入沸湯中,以懲罪人生前罪行的地獄。
榆林窟第33窟-地獄圖之糞穢地獄-五代
榆林第19窟-五趣生死輪圖-五代
壁畫解讀:大輪頂部是無常大鬼,三眼、大口,長舒兩手作抱輪狀。以輪轂為中心,第一圈正中繪佛像,下部三幅畫面,按佛典應繪鴿、蛇、豬,代表貪、嗔、痴,因畫面模糊,只見左側繪一婦女。第二圈,第三圈是五道輪迴,以第二圈的輪輻作分界線,上部是天道、人道,兩側是畜生、餓鬼,下部是地獄。第四圈是溉灌像,反映輪迴轉生的情景。最外一圈是十二支圖解。
榆林窟第19窟-五趣生死輪之溉灌像-五代
壁畫解讀:因各人善惡行業的不同,其結果也不一樣,一隻只圓形水罐孕育著生命輪迴:生者於罐中出頭,死者露出足。圖中所繪前生是馬,轉生男身。
禪林網
公眾平台聲明
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禪林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或抉擇。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推薦閱讀:
※敦煌遺書劫難推想
※《敦煌新本六祖壇經淺讀》之十四
※敦煌寫經殘紙精選欣賞
※敦煌新本六祖壇經(八)
※單人單車94天環遊中國第六章下:魔鬼城有個坑
TAG: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