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茹太素萬言奏摺會惹怒朱元璋
4 人贊了文章
在中國歷史上,因為文章寫得長而空被皇帝命人在朝堂上著實打了一頓板子的,恐怕只有明朝刑部主事茹太素一人。那是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的事,茹太素這位副部級官員上了一個摺子,朱元璋叫人讀了6370個字,沒有聽出所以然來,儘是空話;一直讀到16500字以後,才涉及本題,建議5件事情。朱元璋這位農民出身、在農民起義戰火中闖出來的皇帝氣壞了,指出這5件事情有500字就可以講清楚了,怎麼這麼啰嗦?於是,他馬上採取了兩個措施:一是把茹太素叫來當庭打了一頓板子,以為華而不實者為戒;二是昭告全國大小官員,以後奏章只陳事實,不許「繁文」!朱元璋整頓文風大刀闊斧,著實痛快,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再也沒聽說過洪武朝的官吏們有誰還敢故弄玄虛、玩文字遊戲了,茹太素在整肅文風上也算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又長又空的「繁文」,可能是造紙術、印刷術發達加上體制膨脹才出現社會現象,遠古時代可能沒有這種情況。甲骨文自不必說,即使到秦、漢削竹葦編,人們一般都能惜墨如金。老子一篇5000的《道德經》,構築了博大精深的道家哲學體系;呂不韋組織文人集團寫出的《呂覽》,在城樓上張榜公示:任何人增減一字即以千金相謝,結果竟無一字增減(這也是「一字千金」成語的由來);秦王朝的排外實力膨脹,導致秦始皇下令驅逐一切外方在秦做官的人。客卿李斯以翔實的例證,磅礴的氣勢,絕世的文采,高屋建瓴,論證了開放人才戰略的正確性,促使秦始皇幡然醒悟,立即收回了排外成命,讓秦王朝繼續成為傑出人才集聚、用武之地,從而實現了一統大業。而這篇影響秦王朝國策走向和興衰命運的雄文,也就只有800多字!
縱觀歷史,優秀的文章總是精悍簡練,篇幅適中,才得以流芳後世。文章的長短不是由篇幅多少決定的,而是由所言內容和表達的需要而定。這一點,魯迅說的就很好,有話長說,無話短說,這才是我們應該持有的態度。(文/周守婷)
推薦閱讀:
※從一張奇葩榜單說起
※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12大盜墓狂人
※下一個人物,是誰?
※中華名將錄(春秋篇)
TAG: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