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原創】論大學的精神本性

119、【原創】論大學的精神本性

來自專欄道德與幸福的同一性(德福一致)

論大學的精神本性

[摘 要] 大學最重要的規定性在於,它是一種追求至善之普遍必然性的精神實體,由此它才能作為此在生命體的精神母體,此在生命體從大學獲得精神開端。大學以至善為最高理念。此在生命體憑藉理性自由來挖掘真理,而當大學這個精神母體將普遍自由獨立的活動收攝於自身時,自由精神便以至善為依歸,所以,此在生命體以至善為終極追求。

[關鍵詞] 大學;精神母體;此在生命體;道;至善;自由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大學作為精神母體

精神的本性為追求普遍性,並以必然的方式實現個體性與普遍性的融合。大學是精神自我展現的一個特定環節,即大學是一種精神實體,其本性可以表述為:大學之個體(此在)精神生命與大學之普遍生命體交融,單個的精神生命體是大學精神生命體的一個活的環節,此環節直接與大學精神生命體相慧通,因此單個精神生命體就不是孤立的原子式個體,而是在慧通中分享和認同了大學之普遍本質的生命體。因而大學的最重要使命為,使身處其中的此在生命體醒覺到自己的生命本質繼而回到最初的精神開端,亦即為每一個生命體開端,但這一過程同時又是生命體的自我開端與生長,如同自然生命的孕育,此在生命體之精神胚胎亦誕生在一個精神生命母體里,這個胚胎已經蘊含了此在精神生命之無限展開的初始形態,因此,此在生命存在體需要時時追問其精神生命的來源,以徹悟自己的精神本質與必須擔待之使命,這樣,精神生命母體既是單個精神生命體的本源,也是其歸屬,因而是單個精神生命體無可逃遁的必然命運,而對這個本源、歸屬與命運——普遍必然本質——的不懈認同和追求就是此在生命體自我的精神開端與成長。

大學作為精神生命母體,其價值本性為「止於至善」,其普遍本性為「反思自由」,其必然本性是「挖掘真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所以,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在其道,在其形上本性,具體的體制、機制、硬體條件等需要道貫注其中,形成一種莊敬而生生不息的精神氣質,此種精神氣質令每一個身處其中的此在生命體,心生敬畏,小心謹慎地看待和對待大學實體里的一物一事,不去鄙夷、毀傷它們,因為依道而來,天下無無理之事、無理之物,大至國家民族,小到一株小草一粒石子,因理而獲得一段生意,小草有小草生長的地方,石子有石子安放的位置,這樣一片有情有意的天地最可寶貴。大學何以成其「大」,因其所內在擁有的「道」大,這樣此在生命體才能於大學的具體方所中超越自身的形下多樣性,接續上大學的精神母體,回到自己的精神源頭,成為「精神貴族」[1]。

二、此在生命體與大學精神

此在生命體的精神生態為:通天地人物(本質縱貫),通過古往今來——宇宙(歷史縱貫),通學科界限(橫向融攝)。天因其運轉不停、自強不息而肇端萬物,地因其深深無量、德厚無窮而承載滋養萬物之生命,天生地養方造就了永續的生命大流,而人於此生命大流中挺秀而起,秉承涵養天地之巨德而成萬物中之靈秀者——人心靈明而能弘揚正道。由此,作為此在生命體的人的本性、萬物的本性都得之於天地之大德,乃天之所命、地之所化育,所以,「天—地—人—物」因天命之大道而通貫為一,人因其靈明之心而自然擔負著弘道之大任,弘道乃人之生命本性發出的絕對命令,因此人能通透天地人(他人)物,而與其合德歸一。

大學於此含有兩層義務,一則大學因大道而成為此在生命體的一種精神母體,它自身也是大道的一定顯現形態,因此現實世界中的大學應追求大道為己任,另一則,它有義務為此在生命體提供精神資源和保障(老師、圖書館等),大學「乃是民族道德文化薈萃之所」[2],使此在生命體覺醒,認識到自己的生命本質,與天地合德,與大道同流,並於生活的方方面面踐行大道。所以,此在生命體的本質精神生態為,與天地人物相貫通,顯明自己的光明德性,與天地之德、他人之德、事事物物之德性相照映、同彰顯。此在生命體要醒覺並確立起自己的本質規定,應對其生長於其中的歷史需要深入體會,也就是對自己生長於其中的文化傳統的溫情、敬意與認同,傳統文化既有其時代性,更有其永恆性,傳統之為傳統就在於它揭示了普遍性和必然性,因而文化傳統能超越具體的時空界限,顯明著此在生命體之母體的本性特徵,此在生命體作為這個母體的產兒,先天內在地擁有這些文化基因,因此,此在的精神生命惟有在歷史文化傳統中才能達到最大的本原性和豐厚性。

此在生命體通天地人物,通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反照著現實大學中的學科界限只是權益方便之策,而非究極之道,現代大學的弊病之一就在於這些非本質的學科界限成為了此在生命體的精神本質規定,這是一種顛倒,大學精神被學科體制等裁割,這樣,各專業喪失了統一的精神本性,各自埋身在物質運動及其利益衝動中而不能自拔。然而,依人產生的學問,它們存在共同根,學問不僅以自身為目的而獲得規定性——為知識而知識,而且應該以圓成人的德性為本務,所以,各門學問的共同根是此在生命體的德性,與此同時,德性共同根還要進一步回歸其所深植的「大地」,大學應通過自己的精神勞作而成為這樣的大地,成為真實的精神母體。

在明了此在生命體的精神生態後,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大學之道」是「明明德,親(新)民,止於至善」。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在於其為一種精神生命體,而這個精神生命體之所以成其「大」,全賴於道滲透、貫注於其中,無此道則大學精神會萎縮不振,淪為小道伎倆。道在,則大學的精神在,道大,則大學之精神大,「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即為道之開展。「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靈公》),作為萬物之最靈秀者,此在生命體若用心於己之本然善性、光明大德,體認大道在己身,弘揚大道,時時去除氣稟對明德的遮蔽,明己之明德,則己之精神生命挺立為道德主體,此道德主體於明善去弊的過程中親親仁民,仁民愛物,己達達人,以斯道覺斯民,終至與天地萬物合德,此合德即為至善,此在生命體明明德、親親而仁民、覺悟生民均是在不懈追求至善,不至於至善則不止息,至至善則固執不遷,因此,大學的精神本性為「為天地立志,為生民立道,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子語錄》),也惟此,大學才有資格作為此在生命體的精神母體。

三、大學的自由精神

然而此在生命體對自己德性本性的覺醒有一個反省反思的過程,反省反思作為一種精神活動,其本性是自由。大學作為精神母體,它力求使此在生命體的精神自由合符大學的根本精神——求道。此在生命體對自由的體認開始於其自作主宰,但「自」非以自己為依據,而是以理性為根據,自作主宰即理性自由。自由理念不斷刺激此在生命體進行理性反思,不斷獲得自身的規定,不斷展開此在生命體的新世界和新境界。

自由理念使此在生命體覺醒到自己不是只有感性慾望的維度,自己的心靈和行為同時還擁有自發性,由理性頒布心靈和行為的法則,而成為自由自律的存在體。由此,作為精神母體的大學必須作為自由自律精神的策源地之一,自由精神使大學不成為政治或社會生活的附庸,雖然大學的此在生命體必然會走向政治,居住於社會生活中,但大學作為精神母體,它應當保持其必要的獨立性,這份獨立性使大學反省和洞見到自己的本質,它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共同體,不僅僅是學科集合地,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一句話,一個拼湊物,而是一個有共通精神的生命體,其中的任何一個精神生命體都與大學這個精神生命實體血肉相連,都是為了延續和壯大這個精神共同體,亦即成全這個生命共同體的和諧與完滿。

上文已言,大學精神的生命本質是求道而止於至善,大學的自由精神最終來說是使每一此在生命體覺醒自身的生命本質並為此本質奮鬥不息。雖然自由指遵循理性制定的普遍法則,但一個理性法則的發出則基於此在生命體自己,他反思自己的準則,看其能否普遍化到每一個理性存在體身上,因此自由在此在生命體身上體現為普遍法則的訂立者,同時這恰恰要求此在生命體恪守自己的理性所制定的法則[3],嚴格地自律慎獨。

大學要培養和創造此在生命體挖掘真理的精神氣質,挖掘指稱著艱苦的勞作,真理非為一固結化之物,它無疑會滲透著挖掘者的精神勞作,因而真理會顯現在此在生命體的勞作過程中。真理呼喚此在生命體的挖掘,在挖掘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受到真理的限定——真理的不完全顯現,因此,運用自由精神去挖掘真理,不會只呈現出此在生命體的任意性,反而會受到真理的內在束縛。

綜上所述,大學的精神本性以至善為最高的價值理想和規約,以自由為普遍的活動,當大學這個精神母體將普遍自由獨立的活動收攝於自身時,自由精神以至善為依歸。在大學這個精神實體里,大學作為此在生命體的精神母體,此在生命體也以至善為自身的終極本質,這是此在生命體的生命核心所在,而「不是自己生命所在的地方,就沒有真學問出現」[4]。

【參考文獻】

《大學》

《張子語錄》

[1][德]雅斯貝爾斯著.什麼是教育[M]. 鄒進,譯.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1:147-148.

[2][德]洪堡. 論柏林高等學術機構[A].楊東平.《大學二十講》[C].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30.

[3][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448-449.

[4]牟宗三著.生命的學問[M].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103.

本文完成時間為2011年5月。

【原創版權所有,引用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批評指正!謝謝!

(2018.7.13)


推薦閱讀:

薛巍| 西方近代哲學的興起
何新:論佛哲學與康德哲學
我們每天度過的日常,都是連續不斷的奇蹟
哲學的內涵與意義
大漠收藏的文件夾【中國哲學】

TAG:哲學 | 大學 | 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