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不只是「另一代人」?
今年,最後一批95後正式成年。 有人說,他們是第二代「小皇帝」,集家庭的萬千寵愛和國家的榮華富貴於一身;有人認為,他們的第一個夥伴是平板電腦,分不清現實和虛擬的區別;還有人提出,95後躲避崇高也躲避荒誕,看似特立獨行、隨心所欲,實則比想像中的更理智。 95後有沒有一個「標準像」?他們的喜怒哀樂,跟80後、90後有什麼同與不同?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田豐、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蘇令銀就相關話題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互聯網「風口」的製造者 解放周一:有人說,95後是90後的升級版;有人卻認為,95後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種人」。請問,如何定義95後? 蘇令銀:兩三年前,漫畫繪本《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橫空出世。這個書名被不少95後引為座右銘,是他們初登成人世界時的「自帶效果」。 就我的觀察來看,95後相對早熟,突出的特點是開放性和互動性。他們更加樂觀、自信,對現實世界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願意在與他人的互動中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態度。 田豐:95後基本上沒有經歷過短缺經濟,而且從小就見證國家的快速發展,因此可被稱為「崛起的一代」。 我所在的研究機構剛剛完成了一項有關95後大學生的調查。分析顯示,95後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歷史責任感,不媚外不狹隘,不苟且不將就。雖然有一點點「小確幸(微小且確定的幸福)」,但總體上具備寬廣的心態和冒險的精神。 解放周一:互聯網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 田豐: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95後已經成為互聯網「風口」的主要製造者。從「彈幕」的流行,到各種手游的火爆,95後正在引領新經濟、新現象。 在互聯網時代,95後更敢於表達自己。他們之所以不再「沉默」,為的是找出現實問題、分析真實情況、探尋多種可能。這體現了一種尋找共識的積極心態。 除了表達自我之外,95後對新鮮事物也抱有開放的心態。調查顯示,38.2%的人關注「網紅」,59.8%的人玩網路遊戲,57.2%的人看「快手」「火山」等網路直播。 蘇令銀:95後不僅是「互聯網原住民」,而且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在網路上獲取信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網路社交和互動塑造性格、培養興趣、養成習慣。有鑒於此,政府和社會在尊重個體選擇的基礎上,有必要加強網路生態環境治理。尤為要注意防止「亞文化」誤入歧途,淪為「腐文化」乃至「毒文化」。 解放周一:一些95後對「二次元」的痴迷、對娛樂明星的「無腦式追捧」,就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乃至否定性意見。 蘇令銀:僅就「二次元」來看,本質上是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造就的新文化、新審美。近年來,它正由一個內容產業轉變為一種價值觀。對此,我們應當予以正視,而不應該繼續「視而不見」。 年輕人追星,應該說是無可厚非的。但不同的是,95後在追星路上,一路狂奔,我行我素,顯得特別自信。他們相信,自家「歐巴」(朝鮮語中女性對年長男性的稱呼,泛指明星)的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並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是因為,他們總能通過互聯網找到和自己一類的人。因此,他們只在意自己這個圈子給出的評價。 勿形成群體性刻板印象 解放周一: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比我早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老頑固」,比我晚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垮掉的一代」。不管是年長者,還是年輕人,似乎都挨了罵? 蘇令銀:這句話比較形象地反映了不同代際話語權的爭奪和價值觀的矛盾。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代人都會認為自己這一代才是「黃金一代」,上一代人太過古板,下一代人太過輕浮。但是,代際「歧視」並不會真正影響群體性合作。人類文明的演化,是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中得以深化的。這是不可逆轉的規律。 田豐:對青年人的污名化,是社會輿情中經常發生的。除了「垮掉的一代」這個稱呼,現在聽說還出現了「喪一代」的名號。 其實,不管是80後,還是90後、95後,他們的「標準像」是負責任的形象,絕非什麼垮掉或淪喪。類似污名化的做法,只會催生帶有抗拒心理的群體情緒,要麼使人產生負面的自我認同,要麼使人離「主流」越來越遠。 總的來看,對待95後的特點,我們要充分考慮年齡因素、時代背景和代際特色。一個基本原則是,不能以古板、僵化、陳舊的眼光,以污名化的思維來考量95後,更不能用戴帽子的方式來形成群體性刻板印象。 解放周一:接受採訪的兩名95後,看上去很懂事、很乖巧。這是不是95後的共同特徵? 田豐:我們的調查顯示,在95後群體中,「小確幸」是一個受到高度認同的流行語。近九成的95後非常同意或者同意「小而確定的幸福對我來講很重要,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但同時,95後也有不苟且的生活態度。94.8%的95後非常同意或者同意「生活和做事有創造性、能夠依照自己的想法很重要」的說法。從中可見,95後堅守以個人為中心的人生追求。這種追求,退一步講是一種小確幸,進一步講就是回報社會。 「乖巧」的另一面,95後還很勇敢。一般認為,就業是追求穩定的生活,創業則是具有風險精神的體現。我們的調查顯示,接近四分之三的95後思考過創業的問題。這說明,這一代年輕人具備較強的冒險精神,有一定承受失敗的勇氣。 蘇令銀:95後的這種「安分」特點,實際上是受到了成長環境的影響。他們生活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時期,大體有著比較殷實的家境。與「憤怒」的80後、「叛逆」的90後不同,不少95後選擇了一種更加溫和的方式與父輩之間保持必要的距離。他們寧願生活在更加自我的世界裡,而不是選擇與長輩直接對抗。 解放周一:95後還有個綽號叫「小粉紅(泛指愛國網民)」。聽說,他們還挺喜歡這個標籤。 蘇令銀:確實,在網路上揮灑理性、真實的愛國熱情,已經成為95後的群體自發行為。據我所知,在95後常去的「嗶哩嗶哩」視頻網站,排名前十的國產動漫中大部分「打愛國牌」。其中,動漫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火爆,讓「我兔」一詞成了95後對中國的一種昵稱。 田豐: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崇洋媚外」的物質基礎正在不斷被削弱,哈日、哈韓之後,應該不會再有「媚外的一代」。 事實上,作為「全球化一代」的95後具有與生俱來的開放視野。調查顯示,接近四分之三的95後非常同意或者同意「在中國,照搬西方式的言論自由會導致社會混亂」的觀點。這意味著,某些西方國家試圖分化中國人的嘗試,在95後群體中並沒有什麼市場。 「不成熟」只是暫時現象 解放周一:有人總結,70後、80後在一起有不少共同話題可以聊;90後、95後能聊起來的,可能只剩下《王者榮耀》了。都是9字頭的,為何95後、90後看上去不像同一代人? 蘇令銀:95後、90後的差異,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研究認為,每一代人(大約30年)會以自己為中心形成一個同代單位。在中國,由於經濟增長、社會轉型、文化更替、心理變化的節律不斷加快,形成一代人的時間跨度正變得越來越短。但由此認定每5年就存在不同甚至代溝,可能只是一種概括性描述,而非嚴謹的論證。 類似這種「相對無言」的狀況,更多反映了心理代溝和行為代溝,而不應歸咎於簡單的年齡差異。例如,心理上,老人通常認為「平安是福」,但一些年輕人覺得「物質生活豐富才是幸福」。又如,行動上,不少父母認為女生的穿著應該樸素大方,可實際上95後女生愛美之心、「淘寶」之心幾乎是擋不住的。 本質上看,代際差異主要源於缺乏長幼傳承、缺乏觀念更新、缺乏換位交流或者說交流滯後,以及缺乏共同認可的交往規則。同時,社會環境問題也是一個大的影響因子。我們知道,現代生活的不確定感、不安全感,容易導致父母感受到的心理壓力會不自覺地釋放到子女教養之中。由此,親子互動過於強調「管束」而無暇「溝通」。這是一個值得警醒的現象。 解放周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長經歷,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不成熟之處。請問,95後身上有哪些不足? 蘇令銀: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中國的95後大多思想活躍,有著強烈的學習興趣、懷疑精神和創造能力,絕非玩世不恭、「遊戲人生」的一代。不足之處則在於,一些人在追求自我價值最大化的同時,過於注重實惠,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道德邊界;過於注重自我,缺乏對他人乃至家人的關心和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揭示95後身上的一些不足之處,並非是為了說教和批評,而是希望尋求理解、減少焦慮並更好地融入他們、幫助他們。事實上,95後的不成熟之處,正是每一個人社會化過程中的必經環節。這些不成熟只是暫時的現象,隨著心智的成熟和經歷的豐富,將逐漸趨於完善。 解放周一:一些95後大學畢業後,選擇「慢就業」甚至「不就業」。對此,該怎麼辦? 蘇令銀:對部分95後不著急就業的現象,要注意合理引導。一方面,引導他們重視專業知識的積累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深入了解就業市場;另一方面,引導他們腳踏實地,既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又要將其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避免好高騖遠和「三分鐘熱度」。 解放周一: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還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蘇令銀:一代人會是「輝煌的一代」還是「頹廢的一代」,關鍵要看社會的支持程度。 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95後群體的特殊性,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給予充分的信任。要重視培訓他們的政治意識、權利意識、創新意識和奉獻意識,要為他們了解國情、接觸社會提供機會。通過社會實踐,讓他們懂得人生艱辛、珍惜勞動成果、養成正確處世的能力,幫助他們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擔當的棟樑。 另一方面,要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95後的問題,要給他們的成長提供空間和條件。95後身上的優點和缺點是青年社會化過程中的客觀存在。個體的問題與社會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構的,問題的解決歸根結底依賴於個人和社會的同步發展。 田豐:95後作為「全球化一代」和「崛起一代」,其人生視野和價值取向具有很多的時空特性。因此,有必要加強價值觀的正面引導。例如,可有針對性地打造年輕人喜愛的典型,強化正面的、鮮活的人物和事例宣傳,減少「假大空」的形式主義教育。 儘管95後的群體思想和價值觀整體向好,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情緒引爆點。比如,愛國主義和民粹主義很容易混為一談,進而在國外干擾和內部社會壓力下引發社會風險。為此,有必要通暢意見表達渠道。當前,大學校園管理仍以堵、禁、防為主。一方面,要加強95後大學生表達意見的組織化;另一方面,應在學校和社會中形成包容性的輿論場域,讓青年人可以積极參与社會議題討論。 95後有什麼「小秘密」「小目標」 95後被稱為真正的「互聯網原住民」。他們有什麼「小癖好」「小秘密」和「小目標」?供職於中國平安財產保險上海分公司的職場新人小洵(化名)、就讀於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的大一新生高尚,跟本報記者來了場「快問快答」。 長時間「掉線」 渾身會覺得彆扭 解放周一:一天花多少時間玩手機? 小洵:起床第一件事是用手機放音樂,睡前最後一件事是用手機刷新聞。 高尚:在學校的話,玩手機的時間比較少。 解放周一:必點哪些APP(手機應用軟體)?高尚:除了QQ等社交軟體外,常用的包括有道詞典、網易雲音樂、愛奇藝、今日頭條等。 小洵:微信、微博用得比較多。還定期會在「知鳥」上學習新知識,與專業人士交流。 解放周一:聽說很多95後在玩「王者榮耀」「旅行青蛙」? 高尚:這兩款遊戲在同齡人中確實很流行,但不怎麼吸引我。 小洵:我不打「農藥」(「王者榮耀」的諧音)。自控力較弱,容易入坑類的遊戲一律拒絕。「旅行青蛙」會玩,因為漂亮的小姐姐都在玩。解放周一:可以忍受多長時間「掉線」?小洵:無紙化辦公時代,沒有網路的話,渾身都會覺得彆扭。 高尚:一分鐘都不能忍受……好吧,最長一天。 「和朋友聊不完,望父母更懂我」 解放周一:下班後或者周末一般幹啥? 小洵:下班後會找飯搭子吃飯,感覺人多促進食慾,然後回家看劇。 高尚:周末一般會睡個長覺。有時會和朋友、同學約場籃球。 解放周一:聚會的時候,都是「低頭族」嗎? 高尚:不是。和朋友、同學聚會的時候有聊不完的話題。 小洵:閨蜜之間的相處方式會隨意點。一般聚會不會一直玩手機,畢竟上海太大了,見面不易。 解放周一:喜歡發朋友圈么? 小洵:巨蟹座女生,發不發看心情。 高尚:只發一些很新鮮、很有趣的事情。 解放周一:會屏蔽父母嗎? 小洵:不會。希望他們通過朋友圈更了解我們年輕人,免得每晚的聊天局限於「加班了嗎」「吃飯了嗎」。 解放周一:怎麼看90後、80後? 小洵:身邊的一些80後喜歡王菲的歌,我沒啥感覺。 高尚:80後正處於工作發力期,看上去過得很充實。90後正在不斷完善自己。我覺得自己跟他們沒什麼不一樣。 活在當下 未來才有驚喜感 解放周一:對工作有啥期待? 小洵:喜歡簡單務實、強調執行力的企業文化。 解放周一:收入未達到理想目標,會怎麼辦? 小洵:收入多少無所謂,更看重崗位的發展潛力。 解放周一:有什麼夢想? 高尚:想成為演員。平時會鑽研寫劇本,也盡量爭取演出機會。 解放周一:有喜歡的明星么? 小洵:高中的時候比較哈韓,一開始純看顏值。現在,看著00後的明星,會覺得自己是個「阿姨粉」。 高尚:我不追星。 解放周一:未來有什麼規劃? 小洵:不會去做特別長遠的規劃。活在當下,未來才可能有驚喜感。 高尚:有點擔心買房子的事情。困難和挑戰一定會有,希望自己越來越成熟,一步步接近夢想。
推薦閱讀:
※95後找對象 首先看三觀
※95後平均17歲就初嘗禁果?
※大數據揭示「95後」: 網紅臉並非主流審美
※拍攝及後期詳解 95後攝影師教你拍攝城市風光
※同為95後,李凱馨和我們到底哪不一樣?
TAG:95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