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語遲」不是好現象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

「貴人語遲」不是好現象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

  受訪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主任醫師徐寧

  孩子開口喊爸媽,能咿咿呀呀學說話,這是所有年輕父母非常期待的一件事。可是寶寶們說話有早有晚,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有的兩歲後才開始說話,有的甚至一直「守口如瓶」。在我國民間流傳著「貴人語遲」這一說法,對此很多家長總存在一種美好的願望,覺得孩子大一點總會開口說話的。然而,兒科專家卻指出,「貴人語遲」這一說法缺乏科學根據,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存在說話晚的情形,家長應高度重視。

  「近年來,在兒科門診,越來越多家長因為孩子說話的問題前來諮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主任醫師徐寧說,「其實,導致孩子說話晚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發育因素和疾病因素兩大類。」

  第一類:發育遲緩

  有些孩子在語言發育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一過性的落後,我們稱之為「發育性的語言發育遲緩」。這些孩子大多表現為能聽懂大人說的話。徐寧說,比如家長叫孩子把蘋果皮扔到垃圾桶,孩子能聽得懂,並可以照著做。也就是說,孩子能較好地執行指令,但說話較少或較晚,辭彙量的掌握也不及同齡兒的水平,語言表達能力較理解能力落後。

  出現這種狀況,常常是因為家庭語言環境複雜多樣,比如媽媽說普通話,爸爸說廣州話,帶寶寶的外婆又說某個地方的方言,孩子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再就是,大人對孩子的照顧過於細心周到,孩子不需要張口說話,一個眼神,媽媽就知道孩子需要什麼。這樣,孩子就越來越沒必要努力學習開口說話了。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過早地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如手機、iPad、遊戲機、電視機等,孩子沒有與家人之間的應答性行為,而只是與冷冰冰的屏幕進行交流,等等。

  近年來,我們還發現,有些寶寶添加輔食的時機明顯延遲,寶寶的咀嚼、吞咽能力受到影響,一些孩子到1歲半仍不願意嚼一些有韌性的食物,吃硬一點的食品也有困難,或者吃東西囫圇吞棗似的,不經過咀嚼、攪拌。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口部肌肉發育,從而也導致了說話的延遲。

  第二類:疾病因素

  孩子不能開口說話,還有一些原因,就是生病了。常見的包括聽力障礙、智力缺陷、發音器官神經肌肉性病變、孤獨症等。對於有這些疾病的孩子,要儘快到醫院就診,一旦確診應該及早治療,或可挽回部分甚至大部分的說話能力。目前,聽力學檢測在寶寶3個月大時就可以做出較為明確的診斷,一旦確診,早期的康復治療可以幫助孩子恢復一定的聽覺能力,為今後學習語言打下良好基礎。

  孤獨症的患兒這些年來似乎也有增長的趨勢,這也許是因為目前國內的孤獨症早期篩查工作正逐步開展,發現了更多患兒有關。儘管孤獨症的病因未明確,但這一類孩子缺乏具有交流性質的主動語言,他們的語言發育軌跡正漸漸被人們所認識和掌握。

  對那些聽力正常,就是不開口說話,即使說話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更像是在自言自語,或者喜歡的就理睬、不喜歡的就像聽不見一樣的孩子,徐寧建議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尋求幫助,進行評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帶領下,經過及時的、有針對性的長期訓練和治療,這部分孩子是可以獲得語言能力的。

  總之,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部分孩子的「晚開口」屬於正常範疇,並不需要特殊處理,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家長要明白,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存在說話晚的情形,家長切不可大意,而應高度重視,讓專業醫生對孩子的語言發育做出正確評價。如果家長抱著僥倖心理只是一味等待,則可能延誤最佳時機,最終釀成孩子的終身遺憾。


推薦閱讀:

影響孩子智力發育的食品_為您服務教育網
孩子智能發育的5個關鍵點,你千萬不能錯過!
5個細節判斷寶寶智力發育 2016-02-18
0-3歲寶寶發育過程詳解(圖文版)
健康100問 | 寶寶生長發育達標了嗎?可不能只看身高體重,內附說明書

TAG:孩子 | 語言 | 發育 | 現象 | 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