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剛 張建華 方齊云:簡論現代微觀經濟學的新進展

  

   【內容提要】本文從消費者行為和企業行為、博弈論及其在經濟分析中的應用、市場失效和政府規制、不確定性分析和信息經濟學等四大方面,論述現代微觀經濟學的新進展。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消費者行為/企業行為/博弈論/市場失效/政府規制/不確定性分析/信息經濟學

  

   本世紀30年代以後,相對於宏觀經濟學而言,微觀經濟學曾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發展緩慢。這是因為,一方面,當張伯倫和瓊·羅賓遜補充了壟斷競爭和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廠商理論後,現代微觀經濟學已初步確立了它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也是最為重要的是,以凱恩斯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創立了宏觀經濟學,其目的就是要針對市場調節的缺陷,為政府干預經濟提供理論基礎。而正統的微觀經濟學則始終強調市場價格機制對於經濟的調節作用。結果,二戰後很長一段時期內,在各主要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強調政府干預的環境下,微觀經濟學自然就難以獲得進展。然而,60年代中後期以來,政府干預宏觀經濟所招致的問題愈來愈突出,這就使得經濟學家開始重新審視和探究政府與市場調節經濟的作用。正是在這種探究中,微觀經濟學獲得了長足的進展。

   現代微觀經濟學不僅象傳統所做的那樣分析市場價格機制的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也分析市場的失效及其對策。總體上來說,現代微觀理論的發展包括很多方面。從內容方面看,幾乎在傳統理論框架內的每一領域(消費者理論、生產者理論、市場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都進行了重塑和補充;從分析方法看,數學分析工具不斷加深(除微積分和線性規劃外,集合論、拓撲學、博弈論等也被成功地引入和應用);在使用範疇上,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表達。例如,交易成本、產權、X效率、資產組合、資產定價、合同或契約、非對稱信息、次優、顯示偏好、對偶性,等等。微觀經濟學的這些新發展,不僅拓寬了微觀經濟學研究的範圍,也為有效解決經濟運行中所出現的實際經濟問題提供了系統而又豐富的理論。80年代中期以後,這些內容已相繼寫入現代微觀經濟學教程中,從90年代開始,諾貝爾經濟學獎相繼授予在微觀領域裡作出貢獻的人。鑒於微觀理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西方有一些學者甚至希望以微觀分析來重新構造宏觀經濟學,以至於使經濟學回復到單一體系中。不管今後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是合還是分,但有一點我們已愈來愈明顯地感覺到:現代微觀經濟學的基礎地位正在不斷加強。為了較好地把握現代微觀經濟學的新進展,我們認為:大體上可以從如下四大方面來考察。

   一、消費者行為和企業行為研究的新進展

   關於消費者行為和企業行為的新近研究是從清理經濟活動者行為假定開始的。從檢驗消費者行為是否符合效用最大化或偏好最大化開始,相繼出現了顯示偏好理論、時間偏好與跨時期選擇理論、風險條件下的選擇理論、以及選擇理論在家庭、婚姻、罪與罰、政治市場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從考察企業行為是否符合利潤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入手,經濟學家們發展了各種企業理論。

   (一)顯示偏好理論

   在傳統的需求理論中,通常假定消費者具有一個性質良好的效用函數(效用理論)或偏好序列(偏好理論),在給定的價格和收入約束條件下,從已知商品集合中選擇一個使效用或偏好最大化的商品組合。這種分析只有在消費者的效用函數或偏好序列已知且具有若干良好性質時,才有意義。但在實際生活中,效用或偏好不能被直接觀察,能直接觀察的只是消費者的選擇行為。如果能找到選擇行為與偏好之間的某種關係,進而言之,如果消費者的"選擇"顯示"偏好",那麼,需求理論和偏好理論就可以建立在可觀察的消費者行為基礎上,這就為檢驗消費者行為與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這就是"顯示偏好理論"的基本思想。薩繆爾遜(P·Samuelson)率先提出了這一理論,並經霍撒克(H·S·Houthakker)、里克特(M·K·Richter)等人補充,建立起一套公理體系,重新證明了需求定律、推導無差異曲線、證明競爭性均衡的存在和穩定性,證明複合商品定理,證明關於社會選擇函數的定理,等等,從而使"顯示性概念"成為檢驗各類行為理性的重要方法。此外,"顯示偏好理論"也被用於考察經濟政策或價格變化對消費者福利的影響。目前國外教科書介紹較多的是它在指數方面的應用。

   (二)時間偏好與跨時期選擇

   傳統消費者理論所考察的主要是在確定性條件下消費者的靜態選擇問題,而在現實中,消費者面對的是不確定性環境下進行跨時期的選擇。例如,人們對當前消費勝過對未來消費的評價,這就是時間偏好,在這種觀念下,消費者面臨著在消費和儲蓄之間的選擇,即跨時期選擇。從現有文獻來看,拉姆齊(FrankP·Ramsey)在1928年發表的論文《儲蓄的數學理論》,無疑是第一次從動態最優化角度,探討了"時際福利"最大化問題,並在一定假設條件下推導了導致最優經濟增長的最優儲蓄率。順著這一脈絡,阿萊(M·Allais)、薩繆爾遜、戴蒙德(P·A·Diamond)等提出了與拉姆齊的"無限期界模型"(UnlimitedHorizonModel)不同的"交疊世代模型"(IntergenerationalModel),目前,動態的"跨時期選擇"已在現代經濟學中有普遍的應用。

   (三)風險條件下的選擇問題

   本世紀60、70年代以來,隨著認知心理學和其它心理分支的發展和成熟,人們對新古典理性假說或預期效用理論進行了檢驗,結果發現:在確定條件下,理性公理假設成立,而在模糊或不確定條件下,人的行為常常違背理性公理假設。因此,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決策,必須考察人們的複雜心態,例如選擇中存在遺憾和喜悅的心理感情,也存在模糊的認知,因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三種有代表性的理論:觀望理論、遺憾理論及模糊模型。

   在風險大量存在的情況下,如何有效迴避風險就十分重要,因此,對保險市場、證券市場、期貨合同等問題的研究,成為微觀領域的一個活躍分支。最為突出的成就包括:風險資產(衍生證券)、代價理論、資產組合選擇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等等。

   (四)廠商理論的新發展

   我們知道,新古典廠商理論研究的是一種原子式廠商,即把廠商當作一個黑箱,或把廠商行為等同於一個使利潤最大化的個人業主行為,所有的問題都抽象在生產函數之中。這樣,廠商組織規模大小似乎無關緊要,廠商內部組織效率似乎也不成其問題,廠商內各成員間的努力也似乎是無差異的。然而現實與理論的差異是巨大的,圍繞著上述三個"似乎不成其為問題"的問題,企業理論面向現實逐步得以發展起來。

   1.企業的本質和邊界。這一問題最早由科斯使用"交易成本"來解釋:企業存在是為了減少市場交易成本,從而把交易轉移到企業內部。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克萊因等(Kleinetc,1978)、格羅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1986)、Tirole(1986)等人從資本專用性、不完全合約與縱向一體化等角度,闡述了企業存在的理由和合理規模問題。

   2.企業的內部組織效率問題。在一個企業內部,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激發僱員積極性?如何設計競賽、晉陞規則?發放獎金?等等。在這方面,阿爾欽和德姆塞茨(Alchian,Demsetz,1972)從團隊生產角度解釋了企業內部結構的激勵問題(監督成本)。威廉姆森等人研究了不同內部組織形式將存在不同效率。

   3.最大化廠商模型與委託-代理問題。如果考察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現實,則作為廠商代表的經理並不必然追求最大利潤目標,而是按照個人主義的原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正常情況下,經理層依據其特定信息優勢而獨享決策權,其行為與動機必然對企業行為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在現代企業組織條件下,投資者的潛在權力大部分未經行使就喪失了,只剩下資本市場通過被接管的威脅對經理產生一種完全制約。後來發展起來的"委託-代理理論"所要解決的正是針對經理對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偏離。當然,在企業內部各個層次之間也需設計一個合理的激勵機制和行為約束。這一研究就使得企業本身已不是最小的分析單位了。

   4.管理行為理論與非最大化的廠商理論。管理行為研究者著重從生產者理性行為假設考察,結果發現新古典主義"個人理性假定"是值得懷疑的。西蒙(H·A·Simon)提出了個人有限理性和追求滿意而非最大化效用的假說,利本斯坦(H·Leibenstein)提出了"X-非效率理論",形成了"非最大化廠商理論"。儘管這一研究路線目前尚未納入主流,但是它從現實企業內部並非是有效率這一事實出發,著力研究如何提高內部效率、改進配置效率,意義十分重大,因為它關注了重要的"微觀-微觀問題",成為"最大化廠商理論"的一個重要補充。

   二、博弈論及其在經濟分析中的應用

   傳統微觀經濟學在談到個人決策時,通常認為這是一個在給定價格參數和收入條件下的最優選擇問題,個人的選擇不影響他人,也不依賴於他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經濟作為一個整體,人與人之間的選擇是相互作用的,不考慮對手的反應是不理智的。從另一方面來看,博弈論或稱作對策論,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時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因此,從本質上來說,現實中大量的經濟活動可以用博弈論來分析。在當代,馮·諾伊曼(VonNeumann)和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是首次系統地把博弈論引入經濟學的學者,1944年他們合作出版的《博弈論與經濟行為》成為劃時代的里程碑。

   50年代,是博弈論大發展的年代。合作博弈獲得了空前的進展,非合作博弈也開始產生,納什關於均衡的定義、圖克(Tucker)提出的"囚犯難題",奠定了非合作博弈的基礎。到了60年代,澤爾騰(R·Selten)改善了納什均衡的概念,引入了動態分析;豪爾紹尼(J·Harsanyi)則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研究;到了80年代,Kreps、Wilson等發展了動態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模型,提出了著名的"信譽"問題模型。值得指出的是,博弈論在經濟學中的絕大多數應用模型都是在70年代中期之後發展起來的。大約從80年代開始,博弈論逐漸成為主流經濟學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已成為現代微觀經濟學的基礎。

   我們知道,微觀經濟學的原有分析是一種局部均衡分析,而在博弈論基礎上,經濟分析的重點就是對經濟活動參與者行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從而使經濟分析更貼近實際。除了方法論上的貢獻之外,博弈論對現代微觀理論乃至經濟學的意義至少還有兩點:

   第一,拓寬了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加深了經濟學的分析。(1)從傳統經濟學的主流來看,微觀經濟學主要分析了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均衡行為,儘管張伯倫與羅賓遜夫人於30年代提出了不完全競爭,但其分析非常有限,澤爾騰把博弈論引入壟斷經濟分析以及豪爾紹尼提出不完全信息對策後,才使得經濟學家們對市場經濟有了深刻的認識,由於這一突破,也推動了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人們可望從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的角度重新制定國家的貿易政策;(2)市場價格機制的分析一直是新古典理論的核心。80年代以來,信號在對策過程分析中作用日益顯著,於是市場交換過程能得以仔細的考察,因此,微觀機制的靜態分析得到了動態化;(3)從宏觀經濟學領域看,凱恩斯曾掀起了一場革命,主張政府干預經濟生活,然而這種宏觀分析缺乏微觀基礎,因為政策的調整與微調勢必引起公眾的反應,顯然政府與公眾就構成了一個N人對策,且是一個無限的過程;(4)從當前宏觀經濟理論的最新發展看,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論以及序列均衡博弈理論將會使理性預期宏觀經濟學(或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更成熟、更接近於實際;(5)博弈論在拍賣行為研究中、以及在經濟機制設計理論(如委託人-代理人關係和激勵機制等問題)與長期困擾經濟學家的"免費搭車"問題(公共財政學)等方面,都已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第二,突出了理性人在經濟分析中的價值和地位。眾所周知,承認人的私利心、並認為人們工於計算、追求最大-最小原則,這是經濟分析的前提條件。事實上,對這一點的強調,博弈理論研究者有過之而無不及。非合作博弈理論的基本概念--納什均衡,就是最小最大定理的副產品,它的存在性就是模仿了最小最大定理前已知道的證明而證得的。在顫抖手均衡、序列均衡以及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中,個體的理性是討論的基礎。在N人合作博弈理論中,個人理性也是談判合作的基石;在重複對策中,個人理性更是起著基本作用。納什均衡並不一定得到帕累托最優,但在重複對策中,理性人可能會從"囚犯兩難"中吸取教訓,當時間貼現足夠低、並且由於背信棄義而損害自己名譽所帶來未來收益的減少足夠大,這時,人們將合作從而實現帕累托改進。正由於博弈理論家們對理性人不厭其煩地剖析與研究,理性人背後深藏的文化問題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從而又推動了文化-經濟的深入研究。

   三、市場失效和政府規制問題的深入研究

   論證市場價格機制的資源配置功能,構造和完善一般均衡的理論體系,可以說是傳統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構成了當代微觀經濟理論發展的一條重要線索。但是從社會福利角度來看,價格機制並不是萬能的,它不可能有效調節人們經濟生活的所有領域,這就出現了"市場失效"。從純經濟分析角度看,導致"市場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性、公共產品、非零交易成本、市場權力(即壟斷的存在或過度的競爭)以及信息問題。

   (一)外部性理論

   最早對"外部性"問題進行研究的是劍橋學派的兩位奠基者HenrySidgrwick和馬歇爾。尤其是後者,在1890年首創了"外部經濟"和"內部經濟"這一對概念。到20世紀20年代,庇古出版了《福利經濟學》,補充了"內部不經濟"、"外部不經濟"這一對概念。1928年,阿溫·楊(A·Young)在著名論文《收益遞增與經濟進步》中系統地闡述了動態的外部經濟思想。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二戰以來,外部性理論從如下三條路徑進行發展:(1)遵循庇古的研究思想,對眾多的外部不經濟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些問題包括交通擁擠(1968年,E·J·Mishan在他出版的《經濟增長的代價》中關注了這一問題),石油和捕魚區相互依賴的生產者的共同聯營問題以及日益受人關注的環境污染問題。(2)針對外在性(尤其是外在不經濟)問題,提出了眾多的"內在化"途徑。除傳統的政府干預方式外,1960年羅納德·科斯提出了明晰產權的思路。此外,英國經濟學家、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E·米德(J·E·Meade)曾於1972年提出了爾後為阿羅(K·Arrow)進一步發展了的另一種方式,即認為外在性的存在內在地等同於競爭性市場的缺乏。(3)沿著馬歇爾,尤其是楊格,關於"規模經濟"(動態的外部經濟)思路進行發展。1970年齊普曼(J·S·Chipman)在《經濟學季刊》上發表了《規模的外在經濟與競爭均衡》一文,再次繼承了這一思想。1986年芝加哥大學保爾·羅默(PaulRomer)在《政治經濟學雜誌》上發表了《收益遞增與長期增長》,首次系統地建立了一個具有外在效應的競爭性動態均衡模型;1988年羅伯特·盧卡斯(RobertLucas,Jr·)在《貨幣經濟雜誌》上發表了《論經濟發展的機制》一文,明確地把人力資本的外在效應存在當作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總之,在以上諸人的努力下,"新增長理論"已成為現代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新熱點。

   (二)公用產品理論

   公用產品在很大程度上區別於私人產品,就在於它具有"公共性",可以提供一種正的外部效應,而且在原則上它能使社會全體成員享受這種外部收益。如果由市場機制來調節,則永遠不可能實現公用產品的有效配置,因此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成為長期以來困擾經濟學家的一道難題。50年代,薩繆爾遜提出並部分解決了公用產品理論的一些核心問題:(1)如何用分析的方法定義集體消費產品?(2)怎樣描述生產公用產品所需資源的最佳配置的特徵?(3)如何評價能給公共部門的支出提供財源的既有效率而又公平的稅收體系的設計?70年代以後,公用產品理論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探討這樣一個問題上:如何設計一種機制,使之保證公用產品的決策者貫徹效率原則,從而避免"白搭車"現象?第一種思路是將公用產品供給的決定訴諸政治程序,用公共投票方式解決;第二種思路是設計一種計劃程序誘導個人會基於自己利益而真實顯示其對公用產品的偏好。克拉克和格羅夫斯(Clarke,Groves,1976)等人對後一思路進行了大膽探討。

   (三)交易成本與產權理論

   正統微觀經濟學所關注的是,在既定私有制財產結構下,如何解釋市場的作用,如何建立市場行為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模型。這就意味著零交易成本。但事實上,現實世界中存在大量的經濟運行費用和摩擦力,這些問題又會嚴重影響企業行為和市場資源配置的效果。科斯把這一問題歸結為市場與組織的產權界區上出了問題,並用交易成本來解釋。在交易成本學派的學者看來,在理性有限、機會主義行為以及未來不確定性幾種因素綜合發生作用時,市場作為交易管理機制就會失效。

   當科斯把交易成本引入社會成本問題時,就引出了法與經濟學的問題,即科斯問題及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在實際中形成了三種不同解釋:產權和合同思路、公共選擇思路和自由競爭思路,從而引導出產權理論的不同路線。每一路線觀察角度雖不同,但結論幾乎相同:市場失效問題本身可以嘗試通過私人協議的方式去解決,而不必拋棄市場機制,這就涉及到將經濟學運用到法律(習慣法)分析中,無疑這是微觀理論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

   (四)市場權力與政府規制的理論和實踐

   在私人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還可能會產生另一類市場失效問題--由市場結構的缺陷或市場權力的失控而引起的失效。這就是:一方面出現了大企業的壟斷;另一方面又出現了過度的市場競爭,或在信息不完全、預期不準確條件下展開的"盲目的競爭",這一切都會使社會經濟資源的配置失去效率,或者使社會消費的公正原則也遭到破壞。市場機制在這兩方面的失效,構成了現代微觀經濟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構成了政府規制的一個重要理由。然而,在實踐中,政府規制並不總產生預想的效果,同樣會產生政府規制的失效問題。從經濟理論分析的角度重視這些問題,主要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的事情,並由此引發了人們對競爭和壟斷性質的重新認識。

   關於政府規制的一個重要領域就是所謂自然壟斷問題的討論。在西方市場經濟中,國家有時對某些行業的價格和進入實行全行業管制,只允許一家企業壟斷全部生產。這就是自然壟斷。70年代以前的傳統理論認為,從全社會利益出發,政府必須對自然壟斷進行管制,因為自然壟斷企業存在規模經濟,其平均成本隨產量增加而持續下降,自由競爭可能造成低效率,因而某種程度的政府干預是必要的。7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80年代以來,W·J·鮑莫爾(W·J·Baumol)、潘哲(J·C·PAAzar)、威利格(R·D·Willig)等人對自然壟斷有了新的認識。他們認為,即使規模經濟不存在,即使平均成本上升,只要單一企業供應整個市場的成本小於多個企業分別生產的成本之和,由單一企業壟斷市場的社會成本就仍然最小,該行業就仍然是自然壟斷行業。因而新的結論是,對自然壟斷的企業,有時要管制,有時不要管制,要根據平均成本的升降、企業承受力的有無,採取不同的對策。其中,"企業的承受力"保證壟斷企業不被潛在競爭擠出市場,從而潛在的競爭可以代替管制,這就是所謂可競爭市場的作用。

   四、不確定分析和信息經濟學的理論進展

   從近三十餘年的發展來看,不確定性經濟學和信息經濟學已構成了微觀經濟學的一個重要領域。把不確定性和信息問題(信息不對稱或不完全)溶於經濟分析中,使經濟分析的環境條件向經濟現實跨近了一大步,增強了經濟理論對經濟現實的解釋能力和預測能力。

   (一)不確定性經濟學

   在不確定性分析方面,美國芝加哥學派創立者弗蘭克·奈特教授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明確地把不確定性與風險作為一種經濟問題來分析。他在1921年出版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一書,至今仍被認為是這一領域的經典之作。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起,這一問題開始引起經濟學界和一些數學大師的廣泛關注,其中傑出的代表人物有:阿羅、薩維奇(L·J·Savage)、德布勒(G·Debreu)、安斯考伯(F·J·Anscombe)、奧曼(R·J·Aumann)、雷法(H·Raiffa)、薩繆爾森、阿萊(MauriceAllais)等。他們的主要成就包括:運用概率論來度量風險和描述不確定性,運用數學公理化方法刻畫不確定性環境下人們的經濟行為(決策理論),引入精細的決策樹分析,以及將不確定性分析深入一般均衡模型之中。此外,對迴避風險、減少不確定性的途徑等問題,也有相當多的探討。

   (二)信息經濟學

   在20世紀上半葉,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信息經濟學的思想啟蒙作過貢獻。例如:凡勃倫(T·Veblen)從知識增長作為財富主要源泉角度(1919年出版《資本的性質》),哈耶克(F·Von·Hayek)從市場信息角度,馬夏克(J·Marschak)、阿羅和西蒙(H·A·Simon)從統計決策和管理決策角度,鮑莫爾(W·J·Baumol)從福利經濟學的角度,等等。1959年馬夏克發表了"信息經濟學評論"一文,首次正式使用了"信息經濟學"這一概念。幾乎與此同時,西蒙的《管理決策新科學》(1960)、施蒂格勒(G·Stigler)的《信息經濟學》(1961)、馬赫盧普的《美國的知識生產與分配)(1962)、阿羅的《保險、風險和資源配置)(1965)、以及希爾(Hill)的《經濟學與資訊理論》(1967),分別從管理與統計決策、信息搜尋、知識產業、信息社會和資訊理論角度,奠定了信息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基礎。從近三十餘年的發展來看,在微觀領域,信息經濟學有兩個重要的研究分支:一是在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經濟分析,關心的是"信息成本"和最優的信息搜尋。二是非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分析,這是現代信息經濟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有人甚至把這一領域的發展稱為"最近20多年以來微觀經濟理論的最活躍的研究領域"。〔1〕西方學者往往把非對稱信息條件下市場參與者的經濟關係,稱為委託人-代理人關係,因而非對稱信息經濟理論被稱為委託人-代理人理論。〔2〕在眾多的委託人-代理人關係中,有兩類現象極為典型,從而形成兩類模型:一類是研究事前非對稱信息條件下出現的"逆向選擇"模型,另一類是研究事後非對稱信息的"道德風險"模型。人們為了減少逆向選擇帶來的負效用,一般通過大量施放市場信息來實現;對於敗德行為,則採取設計最優契約,以有效地顯示信息。此外,近年來,在激勵與機制設計的主題下,一些成就引起了經濟學界的高度重視。例如由維克里(W·S·Vickrey)開創的拍賣問題的研究,以及由他奠基並由米爾里斯(J·Mirreless)精細化的最優稅制問題的探討,受到經濟學界一些人的青睞,此二人因此榮獲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與此同時,美國哈佛大學1995年出版的供該校研究生使用的《微觀經濟學理論》,最後一章(即第23章)花了近70頁的篇幅(第857~925頁),以此為題開展了討論。

   注釋:

   〔1〕參見A·Mas-Coleel,M·WhinstonandJ·Green:MicrocconomicThcory,HarvardUni·Press.1995,P.436.

   〔2〕由於這一理論關心的是非對稱信息情形下的最優交易契約,故又稱作契約理論,也有人譯作合同理論。這就是委託人為了使代理人在其不能觀察的行為中採取與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標相一致的個人行為,需要設計一種能夠達到委託人目的、且代理人願意接受的合同或契約。這也就是所謂激勵一致性的信息機制。


推薦閱讀:

酒中是否有鬼(經濟時評)
前世青年到底是個什麼形象?
向全體國人發錢可解經濟困局
阿里成立國內首個數據經濟研究中心 兩份重磅報告同期發布
江涌:貧富分化令社會經濟畸形發展

TAG:經濟學 | 經濟 | 微觀經濟學 | 現代 | 微觀 | 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