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核反應堆
【美國《紐約時報》3月25日文章】題:一種激進的反應堆(作者基思·布拉德舍)
日本福島核電站的工程師正在千方百計阻止核燃料棒熔化,而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建立一種從根本上不同類型的核反應堆。一些專家認為,這可以為核能提供一種更為安全的選擇。
中國式核反應堆
傳統核燃料棒每根含存近400磅的鈾,日本正出現核泄漏的燃料棒就是這種。中國新建的核反應堆則不一樣,將會使用無數撞球大小的燃料球,每個燃料球都包裹了石墨保護層。
保護層能調節核反應的步伐,如果核電站遇到緊急情況需要關閉,可以確保核反應自行緩慢停止,從而避免熔毀。
中國的反應堆將會由非爆炸性狀的氦氣進行冷卻,而不是靠水 散熱是日本福島核電站受損反應堆面臨的關鍵問題。和靠水冷卻的反應堆不同,中國反應堆在即使沒有冷卻劑的情況下也能自行逐步散熱。
如果能證明建立這兩座新核電站的方案切實可行,中國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加建幾十座。
這種新式反應堆採取的是球形燃料反應堆技術。其實這也不算新技術。德國、南非和美國都對這種技術進行過實驗,但因技術問題或缺乏資金而放棄。
不過,和其他替代能源領域(如太陽能板和風力渦輪機) 樣,中國在這種下一代能源領域中正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政府為兩撞球形燃料反應堆支付所有研發費用,並會承擔30%的建造費用。
儘管日本出現核危機,中國仍計劃在未來5年內興建50座核反應堆 這比全球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這些反應堆中大部分將採取更為傳統的設計。
如果球形燃料方案如預料中好,且具有成本效率,中國希望最終能更大規模地推廣這種技術,令核能變得更安全,更可行。畢竟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要養活十幾億人口。
危險性小一點
西方環保分子對球形燃料反應堆技術的安全性看法不一。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品會資深核能科學家托馬斯·B·科克倫說,這種反應堆可能比現在核電站的危險性要小一點,對環境的傷害不及燃煤發電廠。
科克倫說:「但我們必須明白:核電站安全指的不僅是設計上的功能,還有對安全意識的培養。」
監管中國新反應堆建設的負責人說,工程師受過專門培訓,利用測試反應堆模擬裝置進行核電站高度電腦化控制的訓練。模擬裝置已經在北京附近運行了 10年,沒有出過意外。
不過,綠色和平組織反對建造球形燃料反應堆。該組織質疑一切核技術是否能保證真正的安全。綠色和平組織一位在德國的核技術專家海因茨·斯米塔爾說,用石墨包裹鈾燃料將會大大增加需要後期處理的放射性廢料數量。
不過他說,這種廢料每噸所含放射性遠小於廢棄鈾燃料棒。後者是福島核電站遇到的首要麻煩。
中國正在貧瘠的西部為高輻射水平核廢料(如常規燃料棒)建一個存放處。不過放射性低得多的球形燃料不需要這種專門的存放空間。中國計劃先把用過的球形燃料放在核電站,然後轉移到反應堆附近的低輻射水平核廢料處理點。
減少對煤的依賴
不管外界如何擔心中國的核企圖,從環境成本收益分析來看,至少包含這麼一個正面因素:更多核電站能讓中國減少對煤炭及其他燃料的極大依賴 正是這些燃料令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機構首席中國問題專家喬納森·辛頓說:「在從現在以煤為主的發電形式轉移到另一形式的全球性問題上,中國成為我們選擇的典型。核是煤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替代。從中長期來看,這是唯一的可以以相似規模提供同樣質量電力的選擇。」
中國最大電力公司、國有的華能集團現在的目標是,通過建造兩座球形燃料反應堆證明這種技術可以大規模地應用於商業。每座反應堆可以滿足一個擁有 7.5萬到10萬人的美國城市居民電力所需。
預計這兩座反應堆將會在4年內投入使用。
麻省理工學院一位專攻球形燃料反應堆的核能工程師安德魯·卡達克說:「中國有決心建造(球形燃料反應堆)並證明這種技術的可行性,而且承諾會完成這項工程。在美國,我們過去不能作出如此承諾,現在也不行。」
推薦閱讀:
※論中國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
※中國模式:理解和要義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服制度
※5位曾經的中國富豪,其實早就移民了,很多人還以為他們是中國籍
※湖北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