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H股IPO被逼到懸崖
曾經唯一尚未上市的國有大型銀行光大銀行無論是A股還是H股上市均一波三折,如今因為資金壓力促使光大H股著急上市。光大作為銀行大而不強的代表也預示著銀行業未來經營依然充滿挑戰 …[詳細]銀行改革歷時十年光大H股未上市留下尾巴
上市銀行資產規模增長放緩資料來源:招商證券
2003年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正式啟動,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已歷時十年。
按照當初設定的改革路徑,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採取以下步驟:財務重組——國家注資補充資本金和處置不良資產,成立股份公司——變國有獨資銀行為股份制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由外資參與國有銀行改革,境外上市——成為公眾持股的上市公司。
由於光大銀行在上世紀90年代累積了大量不良貸款,光大銀行花了數年時間清理資產負債表,並進行重組,上市計劃也一再推遲。
光大銀行從2010年7月22日公布上市計劃,到8月18日登陸上交所,僅僅28天的時間,創造了從啟動到上市不到一個月的先例,因此也被稱為「閃電上市」。
作為當時中國唯一尚未上市的國有大型銀行,光大銀行A股IPO標誌著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進程基本結束,但光大銀行沒有像農行等銀行那樣同時在香港上市,這也給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進程留下一個尾巴。
光大銀行與中國其它大型銀行一樣,視赴港上市為其發展戰略的一個關鍵環節。但對於為何沒有同時在香港上市,光大銀行沒有提供解釋。
資金壓力促使光大H股著急上市銀行凈息差和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走勢資料來源:央行、銀監會、招商證券
正如A股上市一再推遲,光大H股IPO也是一波三折。中國有句古話,叫「事不過三」。如今,光大銀行已經是第三次衝擊港股IPO。
光大銀行於今年10月16日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文,香港聯交所已於10月24日對光大銀行的上市申請進行正式聆訊。光大銀行過去兩年已數次啟動H股上市計劃,但均因市況不佳而放棄。
光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遠低於業內平均水平,光大銀行之所以渴望於年內完成H股IPO,與其資本充足率水平始終在監管紅線附近徘徊有關。
按照今年1月1日施行的監管新規,被稱為「中國版巴塞爾協議Ⅲ」《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計算,光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9.67%,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及一級資本充足率為7.77%。
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過渡期內的監管要求:2013年年底前,非系統重要性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5.5%、6.5%、8.5%,過渡期分步達標。由此可見,按照過渡期的要求,光大銀行資本充足率雖勉強達標但也已逼近紅線。資本約束是目前制約光大銀行未來發展的主要因素。
光大銀行行事上較為保守,與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同,光大銀行一直給人一種機關事業單位的感覺,業務創新也不夠。此外內控、業務水平在業內也很普通,沒有較為突出的特色業務,業績平淡。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銀行業,光大銀行的未來充滿挑戰。
改革收官在即光大是銀行大而不強典型代表
上市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及不良貸款率上升資料來源:公司財報、招商證券
媒體稱,光大銀行將在下周開始管理層路演,並最快於12月中下旬完成H股掛牌上市。這意味著已歷時十年的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收官在即。
對光大銀行來說,赴港上市除了擴充其資本基礎外,在香港市場佔據一席之地還將有助於光大銀行擴張國際業務。今年2月,光大銀行在境外的第一家分行——香港分行正式開業。
受地方債務以及中國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光大銀行H股發行將面臨估值難題,而且中資銀行股目前的估值水平也普遍不高。
如果定價高於A股,發行成功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如果定價低於A股,會傷害到原有的A股股東的權益。即便到了H股上市的最後階段,市場的疑慮也並未打消。H股上市的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實現一個合理又不傷害A股股東利益的價格。
中國銀行業是大而不強的典型代表,乍看起來,中國似乎具有超一流的金融體系,中國的國有銀行處於世界規模最大、最賺錢銀行之列。但仔細觀察將會發現,中國的銀行並沒有表面看上去那樣健康和強大。
儘管不良貸款率平均僅為0.97%,似乎在掌控之中,但事實上,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仍在惡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七個季度呈上升趨勢。此外,市場預計今年銀行業利潤增速將下降到15%以下,明年銀行利潤增速更是將降至10%,部分中小金融機構甚至可能會出現經營困難。
目前,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外在環境和利率市場化後銀行利潤增速持續下滑的趨勢,大而不強的中資銀行日子已經開始變得難過,包括光大銀行在內的中國銀行業將面臨更多競爭者的挑戰。
結語銀行業躺著就能賺大錢的日子已經結束,光大銀行H股上市能緩解資金壓力,但資產質量仍在惡化,銀行業的經營風險也將變大。察
推薦閱讀:
※光大銀行,將免費進行到底!
※光大銀行:匯金所持90億股股份已過戶至光大集團
※光大銀行重啟股票二級市場配資 槓桿降至1:1(15.8.4)
※工商銀行跟光大銀行怎麼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