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人類的起源與進化(一)
人類的起源與進化(一)
第一節:人類起源的探索
本篇主要敘述中華源流,但中華源流涉及到現代人類的起源,現代人類的起源又涉及到人類的起源,因此,本章對人類起源作一簡述。
關於人類的起源,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C.R.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一書,闡明了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的發展規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類的起源與性的選擇》一書,列舉許多證據說明人類是由已經滅絕的古猿演化而來的。但他沒有認識到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也未能正確解釋古猿如何演變成人。F.恩格斯提出了勞動創造人類的科學理論,1876年他寫了《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類從動物狀態中脫離出來的根本原因是勞動,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也是勞動。文章論述了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古代的類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森林中,後來一部分古猿為尋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動,逐漸學會用兩腳直立行走,前肢則解放出來,並能使用石塊或木棒等工具,最後終於發展到用手製造工具。與此同時,在體質上,包括大腦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出現了人類的各種特徵。恩格斯把生活在樹上的古猿稱為「攀樹的猿群」,把從猿到人過渡期間的生物稱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夠製造工具的人稱作「完全形成的人」。經過這一認識歷程,大致勾划出人類起源和發展的線索。
基於與人類最相近的動物大猩猩和黑猩猩如今都生存在非洲,所以達爾文在1871年首次提出了人類的誕生地是非洲。但當時這一觀點一提出卻遭到人們的蔑視,認為高貴的人類只能起源於歐洲或亞洲,黑暗的非洲不可能是人類的故土。後來,從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個個體,其中包括猿人階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時代的人骨發現得更多,有236起。由於歐洲確實有保存最好的、得到最好研究的、有最可靠測年結果的最近78萬年期間的人類演化證據,因此,歐洲也曾一度被西方人類學家主張歐洲是人類的起源地。但隨著亞、非兩地更多人類化石的發現及研究的深入,更多的證據表明歐洲不是人類的起源地,人類起源歐洲說已逐漸被否定了。
第一個提出人類起源於亞洲的人,是德國學者海克爾(E.H.Haeckel),他認為亞洲的猿類(長臂猿和猩猩)與人類相似的程度大於非洲的猿類,由此他推測東南亞是人類的誕生地。海克爾的「人類亞洲起源說」在提出以後的半個多世紀中曾被人們廣泛接受。尤其是由於19世紀末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爪哇猿人」,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都被認為是人類起源於亞洲的證據,「人類亞洲起源說」因此在人類學界曾佔據了主導地位一段時間。著名古生物學家、美國自然博物館前館長奧斯本(H.F.Osborn),也認為亞洲位於其他大洲的中央,是各大類哺乳動物起源的地方,有著詳細的氣候變化的記錄,特別是中亞高原,南面喜馬拉雅山的升高,會使中亞造成乾燥的時期。這種環境變化迫使古猿適應新的環境,結果促成人類在該地區的誕生。論說這些觀點今天看來,還是不錯的。
然而自1924年找到首個幼年南猿頭骨以來的90餘年,在非洲有不下20個地點發現了最早階段的人類化石,隨著非洲早期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的大量湧現,使人類起源非洲說開始成為主流。從1931年起,英國考古學家路易斯·利基就在東非大裂谷一個名叫奧爾杜威峽谷的分支部分進行發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們是用河卵石或礫石簡單打製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誰是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婦在這裡搜索了20多年,終於在1959年7月的一天發現了一具南猿頭骨。它比南非粗壯南猿還要粗壯,學名為「鮑氏南猿」,一般稱其為「東非人」。通過種種理化測年法測得他的生存年代為距今170萬年。「東非人」及「能人」的發現,不僅揭開了東非地區一系列重要發現的序幕,而且將作為「缺環」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躍升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類的先驅者。」以利基夫婦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據此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此後,生存年代超過300萬年的「露西少女」的發現,又距今440萬年的南猿化石「始祖地棲猿」、距今250萬年的南猿化石「驚奇南猿」、距今年代為190萬年被認為是人屬中的最早成員「盧道爾夫人」的發現,距今250萬年的「衣索比亞南猿」、距今410萬年的原始類型南猿化石「湖濱南猿」等相繼被發現。非洲大陸成為迄今人類化石發現最多的地區,尤其是東非高原,人類化石的種類和數量發現之多迄今居世界前列。非洲出土的大量早期及晚期人類化石,構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人類演化體系序列。於是,「非洲起源說」逐漸成為主流共識,形成了一個「走出非洲」的理論學說。1987年由美國加州大學遺傳學家坎恩(RebeccaCann)等人通過對母系線粒體DNA研究提出了「夏娃學說」,即現代人起源的「非洲單一起源學說」。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一系列DNA研究證據為現代人非洲起源說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1999年,以復旦大學金力教授為主的二十幾位中國遺傳學家根據對中國28個人類群體的DNA研究,在美國發表論文贊成「夏娃學說」同樣適用於中國,經具體推論說明中國的現代人是由非洲遷移過來的。由於分子人類學家的參與,使得「非洲單源論」得到進一步強化。
早在1907年發現的海德堡人,曾一度被視作歐洲的猿人或是向尼安德特人過渡的類型。1994—1996年,在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卡地區,發現了80多件人類化石,古地磁年代測定為距今78萬年以上,被認為是海德堡人的祖先。而在之前的1991年9月,在喬治亞東南邊境一個名叫德瑪尼西的地方,發現了一具保存完整齒列的下頜骨,形態呈直立人型。以後又發現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化石。據古地磁年代測定為距今180萬年,故德瑪尼西人被認為是非洲以外已發現的年代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也是迄今歐洲最早的人化石。以色列出土的尼人類型的古人類化石也很著名,又以早期石製品引人注目。1959年在這裡發現烏貝蒂亞舊石器時代遺址。從該地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層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和石制器,據古地磁法測得距今年代約在150萬至100萬年間。有些學者認為這個遺址是非洲之外最早的直立人文化遺址之一。在東亞,也已非當年「爪哇猿人」、「北京猿人」那麼孤零零的幾個個案,發現了上千個遺址也構成了相當完善的序列。
對人類起源的探索經歷了從歐洲到亞洲再到非洲三段歷程。可以說目前對人類的起源與進化,已經勾勒出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目前或今後相當一段時間,「非洲單源論」還將繼續盛行,但這不是人類起源探索的終點。實際上,人類探源也就僅差一步之遙,期待數十年後,或數百年後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再將目光轉向東亞,也就離揭開人類起源之迷就不遠了。
經過長期的探索,從積累下來的考古材料和歷史材料來看,無論人類的起源,還是現代人類的起源,大概不在亞洲,就在非洲,範圍可以縮小到這兩片區域。那麼,目前主要的爭論也就是「非洲單源說」和「多地區起源說」之爭。
「非洲單源說」也就是「走出非洲說」。「走出非洲說」最早是由達爾文提出的,現在該理論已幾乎成為歐美學術界的共識。該理論最核心的內容是:人類起源於非洲,然後向其他地區擴散。這是基於非洲尤其是東非高原發現大量早期及晚期人類化石,構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人類演化體系這一基礎所形成的學說。
「走出非洲說」通常包含兩個典型事件:第一次走出非洲和第二次走出非洲。第一次走出非洲是指直立人走出非洲,第二次走出非洲是指智人走出非洲。除了非洲以外,目前其他各大洲還沒有發現早於200萬年前的可靠的人類化石。因此,根據現有的化石證據,一般認為早期人類起源於非洲。目前,在亞洲多個地方發現了180萬年前左右的直立人化石,因而人們傾向於認為,直立人在大約200萬年前開始第一次走出非洲。「第一次走出非洲」標誌著人類的全球演化的開始,所有後來的化石標本都代表了智人(Homosapiens)的演化。第二次走出非洲是指現代人類起源於20~15萬年前的非洲的匠人或直立人,然後在大約10萬年前走出非洲,並完全取代了其他地區的古老人種,最終發展為現代世界各種族居民。該學說自1987年首次提出後,得到許多分子生物學證據的支持。
「走出非洲」學說認為,不管是最早的人科成員,還是智人,都只有一個唯一的起源地區,在那裡有一個完整的從直立人/匠人(Homoerectus/ergester)到現代人的演化序列。這個區域就是非洲。「第一次走出非洲」之後的非洲之外的演化世系,沒有演化出現代人,但那些地方的演化世系在最後的10萬年期間被來自於非洲故土的現代人所取代。在這種模式下,那些現代的地區性種群所特有的不同之處,只是在距今非常短的時期內(大部分在最近的10萬年內或更少)演化出來的,這是與多地區起源模式之間的一個關鍵性的區別。
「多地區起源學說」是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新智與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沃爾波夫(MilfordWolpoff)、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索恩(AlanThorne)共同撰文提出的關於現代人起源的學說,又被稱為獨立起源學說。該學說認為,亞洲與非洲一樣存在著直立人—早期智人—現代人(晚期智人)的演變歷程,因而認為現代人類起源是多地區的。現在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區的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都是由當地的早期智人乃至於直立人演化而來的,他們各自平行發展,當然彼此之間不可避免地也存在著某些基因方面的交流,最後演化成現代的各色人種。他們主張現代人是在四個主要地區(非洲、亞洲、大洋洲、歐洲)出現並連續進化,而且在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基因交流。連續進化使得現代各大人種能保持各自的特色,易於識別;基因交流使得各地區人類在進化一百多萬年後仍能保持在一個物種內。在東亞,是以連續進化為主,雜交為輔;而歐洲則可能以雜交和替代為主,連續為輔。
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東亞地區出土的人類化石形態上的連續性,一直被認為是支持現代人類多地區起源假說的有力化石依據。吳新智先生髮現,中國的化石人類不論其早晚,都具有一系列共同形態特徵,如面部骨骼比較扁平、鼻樑較低、上門齒呈鏟形等。同時,在中國的少數標本中具有尼安德特人系統的典型特徵,而歐洲和近東也有個別標本具有扁平的面部,令人聯想到中國的材料。吳新智先生從我國發現的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的大量人類化石中總結出十餘項共同特徵,並指出了直立人與智人間的形態鑲嵌現象(即中國的個別直立人頭骨已經具有一般發展到智人階段才普遍具有的形態特徵,而少數智人頭骨上還繼續殘留著直立人的典型特徵),為連續進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1998年,在多地區起源學說的基礎上,吳新智先生為東亞人類的進化模式提出更完善的新學說—「連續進化附帶雜交(ContinuousEvolutionwithHybridization)」。吳新智先生說:中國古人類化石在解剖學上的連續性是清楚的,從藍田人、北京人、安徽和縣人一直到馬壩、資陽、柳江、山頂洞人等都保持有同樣的現代蒙古人的若干特徵。另外中國古人類的個別或少數頭骨偶爾還具有與大多數中國頭骨不同而在西方頗為多見的特徵。我國古人類進化成網路狀,而不是如以前所認為的簡單的階梯狀,也不是如一些國外學者所主張的呈樹叢狀。其主要表現是人類的連續進化,附帶有與境外人群的雜交,中國古人類在每個時期的形態都有相當明顯的地區間差異,不同時代的人群之間可以有形態的鑲嵌,而不是直立人與智人並存的局面。「連續進化附帶雜交學說」以人類化石為基礎,還在舊石器考古學、古生物學、古環境的研究中得到有力的支持,大大地提高了現代人起源多地區進化說的說服力。吳新智先生同時指出,「走出非洲」模式得不到舊石器考古學證據的支持。
這兩種學說由於受當今歷史條件所限,立論高度不夠。「走出非洲說」用兩次出走簡化了人類進化的複雜過程,一個「取代」抹去了所有人類在進化道路上的努力。即使最近的10萬年前第二次走出非洲,也很難說清他們出走時攜帶了什麼文化,在什麼地方「取代」了什麼人群,這些新人群如何發展到今天,恐其很難說清楚,尤其是對東亞連續進化的歷史進行了無視化處理。這一學說仍是僅僅立足非洲不顧全球的一種假說。但這一學說唯一正確的是「單源論」,至於這個「源」是否在非洲,則另當別論。在多地區起源學說是基於非洲與東亞都存在相對完整的人類進化化石序列這一現象,所提出的一種相對摺中和包容的一個學說。這一學說如果成立,又如何解釋人類相同的「大洪水傳說」、大「母」神和蛇崇拜文化。又如何解釋各地區人類是如何演化,形成了多少文化差異。這一學說雖然兼顧了當今的考古現實,但也是一個遲早要倒下的學說。
以上就人類起源與進化的探索情況作了一個簡述,那麼,本章所述的人類起源仍主張單源論,但是「亞洲單源論」。由於受現有史料所限,以下敘述是一個非充分證據的論述,有待數百年後的新史料的補充。
第二節:人類前史與演化
19世紀中葉,達爾文和赫胥黎已經論證人類起源於某種古猿,而這種古猿又起源於更早的、更低等的某種原始猴類,這一觀點在學術界目前沒有爭議。那麼,古猿之前又是什麼情形呢?
到了距今1.4億~7000萬年前的燕山造山運動時期,東亞大陸地形地貌的大體輪廓。中國大陸中南部地區,形成東北西三面高山環繞,東南環海的獨特地理環境。在地球逐步變冷的過程中,緯度較高的寒冷地區,低等靈長類難以適應植被快速變化的生存環境,無法進化為高等靈長類;緯度較低的赤道附近的熱帶地區,植被變化過於緩慢,低等靈長類也難以進化為高等靈長類,所以,東亞中部具有靈長類生存與進化的比較適宜的自然環境。
1.高等靈長類的起源
古生物學、生物學和人類學方面的研究結果表明,靈長類是有胎盤哺乳動物中最高等的一類動物,它和有胎盤類的主幹——食蟲類的親緣關係非常密切。在距今約7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時已出現了原始的食蟲類,後來食蟲類又分化出許多分支,其中的一支就是靈長類動物。
人類最早的祖先大概可追溯到6700萬年前的一種叫做樹鼩的食蟲目小動物。樹鼩,它是靈長類與食蟲類關係密切的最好證據。有一種叫「東方樹鼩」的動物,現在仍然生活在我國西南地區、海南島和東南亞地區的樹林中。它的身體只有松鼠那麼大,有一個長的吻部和一條長的尾巴,腦子比較大,眼睛也大,眼眶和顳(niè)區之間有一塊骨頭隔開。前後腳上的大拇趾和其他四趾有些分開。它的這些特徵介於食蟲類和靈長類之間,但更接近於靈長類。此外,東方樹鼩的食性已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僅食「蟲」,而且還食「果食」以至雜食。因此,有的科學家認為,靈長類從食蟲類分化出來,正是由於食性和生活習性的改變引起的。因為樹鼩在樹林里尋覓各種果實,最終改變了它們的形態結構和生理機能,為靈長類的出現和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
在白堊紀末期(7000~6500萬年前),隨著恐龍絕滅而導致的大量生態位的空缺,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生理優勢,這種哺乳動物開始扮演動物世界的主角。樹鼩也開始了其快速的分裂、演變歷程。
約在新生代6千萬年前的古新世時,原始樹鼩又產生了原始的狐猴和眼鏡猴。那時,狐猴廣泛分布於亞洲、歐洲和美洲,我國始新世地層中也曾找到過藍田狐猴化石。但是,現在的狐猴只生活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及其附近島嶼,身體較小,尾巴長,四肢長,還有能握住樹枝的手腳。在古新世時,眼鏡猴的分布也比較廣泛,我國也找到過始新世黃河猴等眼鏡猴化石。但現代眼鏡猴只分布在菲律賓南部以及加里曼丹等地,大小與松鼠差不多。它的一雙大眼睛靠得很近,直視前方,活像戴著一副眼鏡,所以叫眼鏡猴。它吃食昆蟲和其他小動物。
低等靈長類早在白堊紀末期就出現了並延續至今,仍有3個次目的原猴亞目動物生活在地球上,它們是分布區僅局限於馬達加斯加島的狐猴次目、生活在非洲和南亞森林地區的瘦猴次目和分布在東南亞部分島嶼上的眼鏡猴次目。在這3個次目的低等靈長類中,眼鏡猴類與高等靈長類無論是形態結構還是DNA序列都具有最大的相似性。因此,被認為高等靈長類與眼鏡猴類的親緣關係最近。據此,並結合一些化石上證據,許多學者推測眼鏡猴類和高等靈長類都起源於一種稱為始鏡猴類的古老低等靈長類;而始鏡猴類與其它低等靈長類的祖先在進化的道路上早已分道揚鑣。
2004年1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倪喜軍等四位科學家,以《中國早始新世——真靈長類頭骨》為題,報道了發現於湖南省衡東縣大約5500萬年前的一個真靈長類化石。該真靈長類化石是一個保存基本完好的頭骨化石,有兩厘米左右長。屬於始鏡猴類,代表一個新種,被命名為亞洲德氏猴(teilhardinaasiatica),據此推測,亞洲德氏猴只有大約十厘米大。同時,根據牙齒化石形態,科學家還推測亞洲德氏猴主要以蟲子為食。化石將靈長類生存的地質年代推進到了第三紀的始新世。亞洲德氏猴被認為是最早的真靈長類,是人類和猴子的遠古近親,這具迄今為止最早的真靈長類頭骨所保存的特徵其意義在於證說了現生真靈長類的顯著的頭骨特徵早在550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另外,真靈長類動物包括狐猴類、懶猴類、眼鏡猴類、猿類及人類,過去在歐洲和北美曾經發現了許多生活在5000萬年以前的真靈長類動物化石,但卻一直沒能發現更早的該類動物化石,也就沒有找到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真靈長類起源於歐洲或者北美,因此專家推測真靈長類動物的祖先很有可能生活在亞洲或者非洲。這一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原始的真靈長類化石,至少可以說明亞洲存在很早的真靈長類,真靈長類的起源於亞洲是存在可能的。
2.中華曙猿
1985年,古人類學家林一璞在溧陽縣(現在的江蘇省溧陽市)上黃鎮水母山採石場的裂隙堆積中發現了一些古老的哺乳動物化石。回到北京後,他將這些化石提供給本所的老第三紀哺乳動物專家齊陶。齊陶鑒定出其中的一些牙齒與發現於內蒙古的古鼷鹿牙齒相類似,從而判斷擁有這些牙齒的動物生活的時代應該是早第三紀(距今6500萬年至2400萬年之間)。1986年初,齊陶教授親自率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們來到上黃實施野外調查發掘計劃,他發現上黃水母山石灰岩堆積有化石的裂縫共5處,這些化石全部由石灰岩所包圍。隨後,齊陶等研究人員又赴該地考察並發表了初步研究報告,報道了盧氏細齒獸和洛河盧氏兔等動物化石,並據此將上黃老第三紀哺乳動物的時代確定為中始新世中期的伊爾丁曼哈期-沙拉木倫早期,距今4500萬年左右。又在其後幾年發掘出了大量的化石,並將之命名為上黃動物群。其中,一些小巧的牙齒特別引人注意,因為它們在某些方面很象靈長類,但卻保留了許多非常原始、甚至有些象食蟲類動物的特徵。從1992年開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著名古脊椎動物學家瑪麗·道森女士和古靈長類學家克里斯托弗·畢爾德與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齊陶、王伴月、李傳夔、郭建崴組成了聯合研究小組,對上黃地區及相關地區開展了進一步的野外考察,對富含靈長類的上黃動物群及相關動物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隨後的工作發現了至少4個種的高等靈長類,其中一種被命名為中華曙猿,另外三種在當時則因為材料尚不充分而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
1994年4 月,這一發現由中外專家共同撰文《華南中始新世裂隙堆積中之新的靈長類動物群》一文,並在權威性的英國《科學》雜誌上發表,在世界上引起轟動。在上黃髮掘出的高級靈長類動物中華曙猿及其共生的上黃動物群化石分屬63種哺乳動物,它們均生活在4500萬年前的中始新世。中華曙猿是世界上已知的高級靈長類動物中最早的,它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高級靈長類動物的共同祖先。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周口店中國猿人的發掘者之一賈蘭坡教授說:「上黃動物群,特別是高級靈長類祖先的發現,其意義可與北京人的發現媲美,這是我國20世紀古生物學上又一極為重要的發現。」
中華曙猿的化石材料僅僅是一塊帶有三顆牙齒的右下頜骨殘段以及一些零散的牙齒等,但它的時代為4500萬年前的中始新世中期。科學家根據發現的中華曙猿第一臼齒化石的齒槽大小,推算出中華曙猿的體重不過50克到150克之間。比法尤姆的高等靈長類早了將近1000萬年,喻示高等靈長類的起源地可能是在東方、在中國。所謂「曙猿」,意思就是「類人猿亞目黎明時的曙光」。
中華曙猿化石的發現,揭示了目前已知的高級靈長類動物中最早的,4500萬年前這一時間點高級靈長類動物之進化狀態。
3.世紀曙猿
垣曲盆地是中國第三紀地層和哺乳類動物的發祥地之一。1916年,北洋政府實業顧問、瑞典科學家安特生沿黃河兩岸調查礦產資源時,於垣曲縣寨里村附近土橋溝發現了中國第一塊始新世哺乳動物化石,把始新世哺乳類動物的研究推向一個新的起點。1923年,他在《地質專報》甲種第3號上發表題為《中國北部之新生界》論文,對垣曲始新世地層作了詳細描述,並繪製了十萬分之一的地質圖。從此,這個原本在地圖上並無標識的偏僻荒野,竟成了世界上古人類學家目光聚焦的地方。
中國政府國家「八五」重點項目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於1991年9月12日開始進行前期準備工程施工,工程於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這個哺乳類動物的發祥地許多重要化石地點現在已經淹沒在了小浪底水庫的碧波之下。1993年,中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曾組織了一個以古哺乳動物專家王景文任隊長的考察隊準備對這些化石地點進行搶救性發掘,遺憾的是因缺乏資金,無奈向外求援。曾參與中華曙猿考古的美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瑪麗·道森和克里斯托弗·畢爾德意識到了這些化石地點的重要性,以有限的資金,組織了一個包括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和古地磁學家在內的龐大隊伍,與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王景文、童永生、黃學詩、郭建崴等科研人員建立了聯合考察隊,從1994年到1997年,進行了4個野外季度的考察工作。
聯合考察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發掘出大量的脊椎動物化石;其中,1995年5月發掘出一具幾乎完整的、帶有幾乎所有牙齒的曙猿下頜骨。它比中華曙猿略大,可比較的部分明顯地非常相似。在一系列性狀上,它都顯示出屬於高等靈長類的特徵,主要表現在:(1)下頜聯合前後短、背腹深;(2)下門齒垂直生長;(3)犬齒大而突出;(4)最後兩個前臼齒的外側齒尖基部增大的部分在齒列中略微斜置;(5)最後一個臼齒三角座比跟座寬;(6)最後一個臼齒的唇-舌面和中-遠面衰退;(7)下頜角突呈圓形,因此為翼肌提供了更大的附著區。同時,它在另外一些性狀上也顯示了比所有其他高等靈長類都要原始的特徵,而這些原始特徵表現了它與古老的始鏡猴類的相似形,從而為高等靈長類始鏡猴起源論提供了一定的證據。它被命名為世紀曙猿,曙猿的意思是「類人猿亞目黎明時的曙光」;伴生動物群被稱為那讀期寨里哺乳動物群,時代為距今大約4000萬年前的中始新世最晚期。
1997年,再赴垣曲,找到了世紀曙猿的一些跗骨化石。通過對曙猿足骨的最新研究發現,化石已經反映出猴類、猿類以及人類的共同祖先演化的早期特徵。這些結構複雜的跗骨化石具有一種「鑲嵌進化」的形態,既具有若干高級靈長類的特徵,又具有部分原始的低級靈長類的特徵。中美科學家在英國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通過對在山西省垣曲縣寨里村發現的世紀曙猿腳踝骨、下頷骨化石的研究成就。
世紀曙猿下頜骨,它比中華曙猿略大,可比較的部分明顯地非常相似,在一系列性狀上又有了明顯的進化,分別在垣曲盆地和溧陽上黃鎮發現了世紀曙猿相似種的上下牙齒、高等靈長類的耳骨和四肢骨骼,為曙猿的最終定性提供了有力證據。1999年10月,一個由法國科學家為主的研究小組又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道了他們發現於緬甸中始新世晚期邦塘哺乳動物群的類人猿亞目曙猿科的一個新屬種——邦塘巴黑尼亞猿化石,為高級靈長類的祖先在東亞的學說再添佐證。至此,由中華曙猿化石所引起的種種爭議漸趨平息,其"祖猿"的地位被確證。2000年,中美科學家在具有世界權威的英國《自然》雜誌聯合發表論文,認為曙猿化石在江蘇溧陽和山西垣曲相繼發現,包括人類及其近親——猿和猴子在內的高級靈長類的起源,應確定在4500萬年前左右的東亞。科學家認為,「中華曙猿」是世界上第一個類人猿動物,是現代生存在地球上的所有高級靈長類動物—人及其近親猿、猴的共同始祖。
20世紀90年代之前,科學家發現的最早的高等靈長類化石證據卻是產於埃及法尤姆地區的生活在距今大約3500萬年前(晚始新世)的一些動物。它們與發現於北美始新世的假熊猴(一種原始的狐猴類)在形態上具有許多相似的特點。因此,一些古生物學家堅持認為,高等靈長類起源於狐猴類,而且起源於非洲。同時,由於現代公認的最早的人類祖先南方古猿也是起源於非洲、"線粒體夏娃學說"所認為的現代人起源地也是非洲,因此,高等靈長類非洲起源論迎合了一種觀念,即涉及我們人類的起源與發展事件在一遍又一遍地上演著「走出非洲」的故事,這種觀念還會堅持很久。在高等靈長類起源問題上,現生物種提供的生物學證據與化石記錄提供的古生物學證據之間曾經存在著矛盾;「始鏡猴起源論」和「狐猴起源論」這兩大學派各持己見,隨著化石資料的不斷豐富,還會爭論的更久。
4.人類進化史的開端
距今4000萬年前是一個重大時間節點。從此以後,便正式導入了人類進化史。從為數有限的資料中,大致可以勾畫出人類進化史前史的一個簡單輪廓:
樹鼩(6700萬年前)——狐猴和眼鏡猴(6000萬年前)——亞洲德氏猴(5500萬年前)——中華曙猿(4500萬年前)——世紀曙猿(4000萬年前)
當恐龍退出歷史舞台之後,哺乳動物,抓住機遇,迅速進化,快速分化,終於成為動物世界中的主要角色。經過數千萬年的進化,終於在4000萬年前,人類進化的主角「曙猿」開始登台亮相了。
「據專家考證,曙猿是生活在距今4500萬年前的靈長類動物,主要活動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溫暖濕潤的林地里,是人類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最小的靈長類動物。他是低等靈長類動物向類人猿進化的過渡階段,兼具二者的部分特徵,善攀援,喜歡在樹上用四足行走。他的食譜廣泛,既能抓食蟲子,也能剝吃樹果。從垣曲發現的世紀曙猿化石分析,4500萬年以前,垣曲盆地氣候濕潤,湖泊相連,樹木叢生,動植物種類繁多,非常適宜曙猿的生存繁衍。同時,新發現的曙猿跗骨表明,他們已經像高級靈長類家族中的現在猴類一樣,能夠在樹枝端部用四足靈活行走(《百度百科·世紀曙猿》)」這是我們對人類進化登場前的主角形象的一些認識。
4000萬年前,人類進化的主角已經做好了準備,但他們哪兒演化呢?是非洲,還是亞洲?
第三節:青藏高原——人類起源地
美國著名的地質學家葛利普(A·W·Grabau)是一位主張「人類青藏高原起源說」的學者,他曾為此發表了不少論述。在他晚年的一份書稿里,他用圖解和不小的篇幅解釋了他的主張。他認為:距今幾千萬年前,喜馬拉雅山山脈的間歇性抬升,使青藏高原和它北面的中亞氣候逐漸變涼變干,森林逐漸收縮而草原不斷擴大。環境的急劇變化迫使原先生活在森林裡的古猿改變習性,下地行走並逐步適應開闊地帶的生活。它們終於變成人類。而喜馬拉雅山以南地區的氣候環境則沒有發生類似的變化,那裡的猿類仍可在森林裡生活而不必改變原有的習性。他強調指出:當時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地區具有上述青藏高原那種獨特的生態條件。他進而明確地說:西藏就是人類的搖籃(《我們生活的地球》(THEWORD WE LIVEIN),葛利普遺作,1961年於台灣出版)。葛利普還算是看得比較明白的一個人,可惜並沒有引起東西方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的注意,其聲音也早已淡去。另一個叫馬修的古生物學家似乎也看明白了一點頭緒,《百度百科》「人類起源」條說:「1911年,古生物學家馬修在《氣候和演化》一書中,列舉種種理由鼓吹中亞高原是人類的搖籃。其理由,一是中亞因喜馬拉雅山的崛起,致使自然環境變得不適宜生存,但對動物演化來說,受刺激產生的反應最有益處,所以這些外界刺激可以促進人類的形成;二是哺乳動物的遷徙規律常常是最不進步的類型被排斥到散布中心之外,而最強盛的類型則留在發源地附近繼續發展,因此在離老家比較遠的地區反而能發現最原始的人類。當時發現的早期人類化石如海德堡人和爪哇直立猿人,與這一假說正好吻合」。這口氣大有嗤之以鼻的口味。
青藏高原作為人類起源地,也並非沒有一點端倪。1930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劉易斯在印巴交界處的西瓦立克山到一塊上頜碎塊,該標本從形態上看有些接近人的特點,他便借用印度一個神的名字「臘瑪」把它命名為「臘瑪猿」.但由於當時他人微言輕,這一看法一直未被首肯。到了60年代,古生物學家皮爾賓姆和西蒙斯對林猿類26個屬50多個種作綜合研究時,才注意到拉瑪猿形態上的似人特點,認為它可能是人類這一支系的祖先類型,並將它從猿科中轉到人科中,使人類起源南亞說一度聲名鵲起。雲南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帶,自1956年首次在開遠小龍潭發現古猿化石後,1980 年4 月9 日,祿豐石灰壩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臘瑪古猿頭骨化石。1986 年 10月在元謀竹棚,小河地區發現上新世的人猿化石。1988 年3 月 14日,由雲南省博物館等組成的聯合發掘隊在小河蝴蝶梁子發現較完好的古猿頭骨化石。1992 年1 月9日在保山羊邑清水溝發現古猿的左下顴骨)及單個牙齒1枚。2009年11月4日在雲南昭通水塘壩又發現一個600萬年前古猿頭骨化石。雲南如此密集的古猿化石,只不過是青藏高原的冰山一角而已。
西瓦立克山和雲南地區恰是青藏高原的東西邊緣地區,出現古猿遺迹並非偶然。但要將青藏高原作為人類起源地,尚需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由於青藏高原地質變化比較劇烈,至今在考古上收效甚微。可能也有許多人類學家,早已意識到人類起源於青藏高原,但因證據不足而放棄。本文也只能在現有資料的基礎上,對人類起源與進化過程作一個輪廓性的探討。
人類的產生總體來說,還是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的,人類之所以進化為現代人,有其內因和外因兩方面推動的結果。從外因上講,是一系列地質事件和氣候事件組合推動的結果。這些事件單一來看,並沒奇特之處,但一系列事件恰當地組合起來,卻是非常偶然的。所以,人類的產生是一個特例,並非普遍規律,猴子永遠變不成人,除非再有一次地質事件的偶然組合。人類進化一路走來,留下了許多猿類同伴,從內因來講,是在進化方向上,即優勢選擇上出現了分歧,所以,在相同的自然條件下,向各自不同的方向發展去了。即使與人類非常親近的猩猩們,也會製造和利用一些簡單工具,但要進化為人類,那絕對是遙遙無期。
首先對承載人類進化的青藏高原作一簡要認識。現今的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國境內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自治區、四川省西部以及雲南省部分地區,西北青海省的全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以及甘肅省部分地區。整個青藏高原還包括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總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境內面積257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那麼,要探討人類起源與進化,需要大致了解一下青藏高原的演化過程。
距今一億八千萬年前,青藏高原的南部地區還處於一片汪洋之中,這片汪洋就是分隔印度次大陸與歐亞大陸的古地中海,地質歷史上稱其為「特提斯海」。在那遼闊、深邃的古地中海中,棲息著各種古生物,它們保存在地層里的化石成為地質學家研究古地理環境的最好佐證。
7000萬年前,印度次大陸板塊在印度洋中脊的軟流推動下,從赤道附近向北漂移,它在雅魯藏布江一帶和歐亞大陸碰撞。印度板塊又沿喜馬拉雅山的南麓俯衝到西藏地塊之下,結果使地殼縮短、疊加增厚,地面不斷隆起成為了山地和高原。在距今4500萬年前,古地中海從青藏高原南部消失了,它向東西退縮,現在已成為非洲和歐亞大陸之間的內海了。
科學研究結果證明,喜馬拉雅山地區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晚脫離海洋的地區。它與青藏高原北部的昆崙山和藏北地區相比,從海洋變為陸地的歷史整整晚了二億年。青藏高原的北面是堅硬的塔里木地塊,它阻擋了青藏地塊向北推移,並且下插到昆崙山之下。因此青藏地區的地殼不斷縮短、加厚,地面海拔逐漸升高。
與青藏地區海陸變遷的漫長地質歷史相比,它整體強烈抬升的時間要短得多,它成為高原的歷史主要發生在最近三百萬年。新的研究結果證明,在距今240萬(或260萬年)年前,高原的平均海拔只上升到2000米,110至70萬年前,上升到了3500米的高度,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和昆崙山等主要山地出現大面積冰川。距今15萬年前後接近到現在的高度,成為名符其實的「第三極」。
關於青藏高原的演化,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主要需要了解兩個問題:一是青藏高原的隆升與夷平演化;一是青藏高原環境及氣候的變化。
關於青藏高原4000萬年前以來的隆升和夷平演化過程,多數地質學家傾向「三隆兩平」,但在時間點上,有所差別。
《科技日報》2000年06月03日延宏《向傳統人類起源說挑戰》一文介紹古人類學家黃萬波談東亞直立人興起的時間和地域時,黃萬波談東亞直立人興起的地質背景的一段描述:「地質資料表明,4000萬年前,印支板塊向北俯衝與歐亞大陸連成一體。3600—3200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較高,其海拔接近2000米;2800—2200萬年前,青藏高原有所下降,此時高度回落到1000米以下;2000—1200萬年前,青藏高原再次隆起,高度與3600—3200萬年前相近;800—400萬年前,青藏高原及其以東地區相對穩定,海拔不高(1000米左右),氣候偏干,具有人科性狀的滇中祿豐古猿及元謀古猿就是在這種環境變化中演化發展的;240—50萬年前,青藏高原強烈隆起,促使地殼、上地幔物質運動強化,發生劇烈的深層和表層地質作用,結果使那裡的殼層急劇加厚,地表大幅度隆起,於是形成青藏高原和中國西部的各大山系,以及東部地區三級地貌階梯。高原形成,阻止了印度洋暖濕氣流北上,使青藏高原變為大陸性氣候,此時觸發的夏季風,促使東部濕潤區的產生,冬季風造就了戈壁荒漠和黃土高原;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響,橫斷山以東的河流沿構造線快速強烈下切,早期的夷平面解體,形成了高山深谷,長江穿過巫山與下游貫通;由於印度西南季風和東亞季風的影響,自低谷到高山之巔出現自熱帶到高山寒漠的垂直氣候帶」。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藏高原研究學科發展研究報告2009-2010(簡本)》認為:「青藏高原的隆起具有階段性、差異性和整體性,提出了三期隆升兩次夷平的認識:第一期隆升發生在45~40MaBP的中始新世,是印度與歐亞板塊碰撞早期導致的變形和隆升。約33MaBP形成第一級夷平面。第二期隆升發生在33~30MaBP,產生強烈的變形,形成許多新的新生代盆地。約23MaBP形成第二級夷平面。第三期隆升發生在23~22MaBP,產生了新生代中最強烈的變形,8~7MaBP高原發生明顯的加速隆升,這期隆升具有強烈的整體性,而變形相對較弱。」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吉均《青藏高原隆起與環境變化》一文說:「青藏高原第三紀期間經過兩次夷平,上新世末海拔平均不超過1000米,但自上新世末以來發生的強烈隆起,形成今日青藏高原。當然,自印度板塊和亞洲大陸碰撞連接之後,高原隆起的歷史也是複雜多變的,可分為幾個大的階段,大約從4000萬年前開始,青藏高原逐漸隆升,第一次是3000萬年至4000萬年前,上升2000米左右,後又因侵蝕而降低;到2000萬年前第二次上升,這時期喜馬拉雅山出現了;到12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再次上升,接著下降,但並未波及整個高原,最後到300萬年至400萬年前青藏高原整體強烈上升,延至現在。青藏高原已經累計上升3000-3500米的高度。這是我們的觀點,80年代在國際上就被廣泛接受,並寫進了美國的地質教科書」。
鄭度《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環境效應》一文認為:「通過對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大範圍夷平面和階地等層狀地貌、主要塊體中岩體熱歷史反映的隆升剝蝕過程、典型山前和山間盆地新生代地層沉積與構造演化、高原的湖泊沉積和高原東面陸相粉塵堆積環境變遷序列的研究,確定了青藏高原至少發育過三級夷平面。目前保存下來可確認的夷平面有兩級,山頂面主要由高原上各大山系主要山峰線組成,主夷平面構成當前高原的主體,海拔高度由西向東南和東北降低;建立了青藏高原北面完整的新生代高解析度、高精度的磁性地層年代序列,建立了新生代高原北部重大的構造變形隆升事件序列,揭示出高原北部的隆起是一個多旋迴、階段性的同步異幅過程,即經歷了4期顯著的階段性隆升和3期夷平。四期隆升分別發生在約45~40MaBP、33~30MaBP、23~22MaBP和8MaBP以來,夷平面形成於前3次隆升的末期。進一步確認開始於3.6MaBP的青藏運動以來隆升具有強烈的整體性和階段性,但隆升幅度的差異性顯著,總體向東減弱,爾後經過崑崙—黃河運動等一系列的隆升,最終形成今天的地貌格局。……磁性地層學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東北側甘肅隴中地區一套黃土—古土壤序列的形成時代為22~6.2MaBP。這是全球迄今發現的最為連續完整的晚新生代陸相風塵堆積序列,其起始年代可上溯到中新世初期」。
高紅山等《青藏高原隆升過程與環境變化》一文認為:近年的研究表明,印度與亞洲大陸的碰撞並非南北向規則的正向碰撞,而是由西往東的斜向穿時性碰撞。初始碰撞時間約為60—65Ma,而陸陸主體碰撞的高峰期可能發生在55—45Ma,這是青藏高原的雛形階段。37Ma前後,印度板塊沿雅魯藏布江縫合線俯衝下插導致岡底斯山脈崛起,特提斯海從藏南全部撤出。在岡底斯山南緣磨拉石帶堆積了2000—4000m的沉積,而在喜馬拉雅西南麓,老第三紀的穆里組物質主要來源於印度地盾,說明此時喜馬拉雅山尚未隆起。印度板塊的擠壓應力通過青藏各構造單元向北傳遞。可可西里盆地早第三系地層風火山群發生了強烈的褶皺和斷裂;祁連山北麓火燒溝組結束年代為33.4Ma;與其上覆地層呈不整合接觸。高原南部與北部在32—35Ma之間普遍發生鉀玄質火山噴發。但在此後長達10Ma的時間內構造相對穩定,地錶轉為剝蝕夷平過程,形成了目前高原上最高的一級夷平面。24Ma前後,歐亞板塊難以再變形縮短消化印度板塊的俯衝應力,而轉變成造山運動,雄偉的喜馬拉雅山首次崛起,淡色花崗岩沿主中央斷層侵位,其南麓開始沉積厚達6000m的西瓦利克群堆積。這次構造旋迴於中新世中晚期趨於平靜,並且一直持續到上新世末。長期的地殼相對穩定導致青藏高原地表再次處於夷平狀態,在3.6Ma前後形成目前高原上廣泛分布的主夷平面。3.6Ma以前,以巨犀、古象、長頸鹿和三趾馬動物群為代表的熱帶、亞熱帶低地森林草原動物在高原上及南北兩側均有大量被發現。它們分布在整個歐亞大陸,種間差別不大,賓士在熱帶草原或稀樹草原上,地表面為紅色風化殼,說明當時廣大地區地面景觀的一致性,為低地環境。3.6Ma開始的青藏運動,是新生代以來青藏高原最大規模的隆升,對高原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主夷平面的解體代表了青藏高原最近一期強烈隆升的開始,說明形成現代高原的強烈地面隆升應在3.6Ma前後。2.5Ma青藏運動B幕發生,強烈的構造活動使青藏高原平均高度抬升到2000m以上。在此高度上,由於地形的阻擋作用氣流由爬坡為主轉變為繞流為主。在高原強大的熱力作用和動力作用下,亞洲季風環流初步接近了現代格局,我國廣泛堆積的黃土地層便是有力的佐證。1.2—0.6Ma期間昆黃運動使青藏高原抬升至3000m以上,山地普遍進入冰凍圈,發育了第四紀以來青藏高原最大規模的冰川。0.15Ma左右共和運動使青藏高原已接近現代的高度,冬季風進一步強化,馬蘭黃土分布範圍更廣,甚至南亞波特瓦爾高原也開始晚更新世的黃土堆積。亞洲中部變得更為乾旱,柴達木古湖於25ka消失,開始一個新的成鹽期。雪線因氣候變干而上升,冰川性質由海洋性冰川大多變為大陸性的冷冰川,多年凍土則有更廣的分布。所以就整體而言,中國第四紀呈日益變乾和變冷的趨勢,這些無不與青藏高原的隆升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
從現今地質學研究及以上舉例大致可以看出,青藏高原40MaBP以後,大的變動基本是「三升兩平」,只是在時間節點上各家說法稍有差異罷了。整體來看,青藏高原的演化有三大特點:一是前兩次隆升和兩次夷平為「有節制運動」,基本在海拔1000—2000M之間升降,這是適宜於早期人類活動的一個海拔高度範圍。如果突破2000M高度,可能人類也就不會產生了。二是最後一次隆升為「誇張性運動」,加速了大陸性季風氣候的形成,特別是冬季季風的加強,黃土高原建設進一步提速,為現代人類的起源打造平台、奠定基礎。三是印度板塊是青藏高原演化的主推動力,並且有節制地持續推動,當然還有柴達木盆地板塊的殊死抵抗及全球板塊運動的整體協調的作用。
綜合地質學研究的成果,本文將青藏高原的隆升與夷平過程分解為:
1.印度板塊與亞洲大陸的碰撞由西往東的斜向穿時性碰撞初始碰撞時間約為60—65MaBP,而陸陸主體碰撞的高峰期可能發生在55—45MaBP。到45MaBP時,印度板塊與亞洲板塊間的特提斯洋(Tethys Ocean)被最終封閉。
2. 45—40MaBP:這段時間青藏高原續續隆升,到40MaBP,隆升海拔約1000M,人類進化初始平台搭建完成,主角登場。
3.第一次隆升期:或稱岡底斯運動,或喜馬拉雅運動第一期。約為36—33MaBP,隆升海拔約2000M。
4.第一次夷平期:約為33—23MaBP,夷平海拔約1000M。
5.第二次隆升期:或稱喜馬拉雅運動,或喜馬拉雅運動第二期。約為23—19MaBP,隆升海拔約2000M。
6.第二次夷平期:約為18—3.6MaBP,夷平海拔約1000M。
7.第三次隆升期:或稱青藏運動,或喜馬拉雅運動第一期。約為3.6MaBP至今,隆升海拔約5000M。
8.2.5MaBP(2.6-2.4MaBP)隆升海拔突破2000M;1.1-0.7MaBP隆升到了3500M,0.15MaBP前後接近到現在的高度。
關於青藏高原演化過程中的環境氣候的變化,李炳元、潘保田《青藏高原古地理環境研究》一文「高原古地理演化階段與重大環境變化事件」一節作了概述,引文如下:
近40Ma以來青藏地區從低地到世界屋脊的演化過程大約可分為5個階段:
(1)漸新世(38~22MaBP)行星風系控制的熱帶-亞熱帶低地
在40MaBP前後兩大板塊碰撞初期,青藏地區第一次隆升,導致岡底斯山隆起,其南側堆積2000m~4000m巨厚的磨拉斯沉積。在祁連山北側的河西走廊也堆積2000m以上的火燒溝組地層,其粒度較細,反映當時高原北緣山地起伏不大。38MaBP以後構造相對穩定,地表被剝蝕夷平,受行星風系控制,自然環境有明顯的緯向地帶性。高原中、北部地區為干鹽湖和乾旱植被;岡底斯以南煤系地層發育,有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2)中新世~早上新世(22~3.6MaBP)古季風出現、低緩暖濕環境、主夷平面發育
22MaBP前後發生青藏地區第二期構造隆升,高原地面一度上升至2000m左右,相當於現代高原高度一半——稱之為「亞高原」。高原隆升與海陸演化相耦合導致環境發生重大轉折:東亞古季風出現和中國自然分帶大改變,森林草原帶擴展,乾旱帶向西北退縮,青藏地區自然地帶趨於複雜。在19~7MaBP期間主要為剝蝕夷平面時期。7MaBP前後(中新世中期)的構造運動在喜馬拉雅山等地形成一系列斷陷盆地和斷裂谷地,開始了青藏地區新的成湖時期,奠定了現代水系的基本格局,但隆升幅度和影響範圍仍有限。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廣大地區的沉積物粒度及其所含古生物與孢粉組合反映,高原當時地形起伏和緩,為亞熱帶森林草原景觀,以三趾馬為代表的低地動物群能自由遷徙,絕大多數水係為呈河湖串珠的外流水系,地貌仍處於夷平狀態,至3.6MaBP時高度不超過1000m。臨夏盆地孢粉記錄中8MaBP前後的草原擴張是一次全球氣候變化事件的反映。
(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3.6~1.7MaBP)高原強烈隆升、現代季風形成和河谷發育
自3.6MaBP青藏地區發生大規模的快速隆升,喜馬拉雅山南麓和昆崙山-祁連山北麓沉積了1000m以上的「巨礫岩」、「西域礫岩」和「玉門礫岩」,其中西域礫岩古地磁年代為3.4~1.5MaBP,稱之為青藏運動。它可分為A(3.6MaBP)、B(2.6MaBP)和C(1.7MaBP)三幕。2.6MaBP時高原達到2000m左右,導致季風增強和冬季風穩定出現,開始黃土堆積。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可以深入高原內部,氣候溫暖濕潤,湖泊大發育(施雅風等,1999)。幾乎與此同時,高原邊緣河流溯源侵蝕和強烈下切,一些湖泊先後被切割和疏干。大渡河瀘定海子坪河湖相階地4.20~2.60MaBP,黃河、金沙江以及橫穿喜馬拉雅山的河流在1.7MaBP開始下切形成階地。
(4)中更新世(1.1~0.6MaBP)高原抬升進入冰凍圈
1.1~0.6MaBP是高原抬升的重要時期,循化盆地黃河階地和昆崙山埡口古湖發育是其典型記錄,故稱之為昆(侖)黃(河)運動。它使高原抬升到海拔3000m~3500m,周邊高山可能達到5000m左右。這次上升與稱為「中更新世劇變」的全球性降溫相結合,青藏高原首次全面的進入冰凍圈,並延續至MIS16階段,出現了倒數第三次冰期。高原出現最大規模山地冰川,冰川總面積超過5×105km2,但不存在連續的大冰蓋。高原面的長時間積雪,使高原進一步變冷,氣溫比現在降低7~8℃,年降水為現代降水的1.8~3.2倍,但高原北部已經很乾燥。此時冬季風增強,夏季風減弱,高原內部與北側更加乾旱,導致高原東部出現冰緣黃土,中國西北側沙漠發展,東部黃土層堆積加厚、粒徑變粗。
(5)晚第四紀(0.15~0MaBP)強烈隆升與高原內部乾旱化
在倒數第二次冰期的末期(0.15MaBP)至今高原強烈抬升,東北部共和古湖被黃河溯源下切疏干,龍羊峽形成深達800m的峽谷,被稱之為共和運動。1959~1961和1979~1981年前後兩期對青藏高原公路沿線進行精密水準測量結果表明與上述推測基本一致,20年間平均上升速率為518mm/a,喜馬拉雅北側平均上升速率為819mm/a。
人類的進化與青藏高原的起伏變遷有著密切關係。本節大致介紹了青藏高原的演變歷史,以便對人類起源作進一步的探索。
推薦閱讀:
※【轉載】劉藤柔術
※[轉載]男女睡衣套裝
※[轉載]古源博物:漂亮的石頭(系列二)
※【轉載】【原創】男人最好的彩禮是忠貞,女人最好的嫁妝是節操
※【轉載】情也深意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