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飲食調理宜忌
氣虛為中醫術語,一般是指體質差或久病之後所引起的一系列表現。氣虛者常見癥狀為面色白而無光澤、說話聲小、氣短、倦怠、動則尤甚,飲食不香、腸鳴便溏、消化不良。這是氣不夠用所致。一些氣虛者的身體發胖 ,是因為氣虛不能運化體內的津液,水濕瀦留,故身體 偏胖。另一些氣虛者身體消瘦,是因為氣虛不能把營養物質輸送到周身。若氣虛不能固表,則常自汗出。氣虛不榮,故舌質淡,脈跳無力。基本具有上述癥狀者,即屬於氣虛體質。氣虛之人通常還與脾、肺、心腎之虛有關。氣虛者或伴有厭食、腹脹、嘔惡、慢性腹瀉、胃下垂、脫肛等脾虛表現或伴`````有呼吸短促,慢性咳喘等肺氣虛的癥狀,或伴有心悸、心慌、早搏、心動過緩、脈結代等心氣虛現象,或伴有腰酸、腿軟、下肢浮腫、小便頻多等腎氣虛癥候。所以,對於氣虛者的飲食宜忌,應兼顧到五臟之虛的宜忌原則。氣虛體質者的養生關鍵在於補氣。腎為元氣之根,脾為生氣之源,故補氣重在補脾益腎。
飲食調養:結合具體現象[宜食]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性平味甘或甘溫食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物。比如,經常性的周身乏力、腰酸,是腎氣虛的表現,可常食山藥、栗子、海參。常有氣短、大便稀、食欲不振者,是脾氣虛的表現,可以選擇山藥、牛肉等。[忌食]忌吃破氣、耗氣食物,忌食生冷寒涼食物,忌食油膩、辛辣物。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感冒時,或身體有發炎症象時,切忌吃補。身體受涼、受風寒,是要將病邪驅出體外,吃了補,反將寒氣悶在體內,以致形成其他病變。中藥冶感冒以發汗、解肌等法可以治本,就是這個道理。
精神調攝:氣虛的人精神情緒常處於低落狀態。精神調攝是要讓他們振奮起來,變得樂觀、豁達、愉快。
環境調攝:氣虛者適應寒暑變化的能力較差,寒冷季節常感手腳不溫,易感冒,因此,冬季要避寒就溫。有人出:若在秋季每日進行一次冷水浴,則可大大提高適應冬季嚴寒氣候的能力,這對於單純衛氣虛的人比較適合。易感冒的人是因衛氣虛。「衛氣」是人體表面、表皮的一層防衛系統,猶如西醫所稱的體表免疫系統。現在這種病象相當多,有些小孩經常感冒。愈吃藥愈感冒,為什麼造成這種現象呢?這涉及到有些西藥的問題。大部分的抗生素、消炎片,站在中醫的觀點來看是寒涼葯。寒涼的藥物會傷害胃腸,小孩吃多了葯會影響胃腸的消化機能,消化不好不想吃飯。造成營養不良、體力不夠、衛氣虛弱、抵抗力差,於是就容易感冒;感冒又吃抗生素。如此的惡性循環,感冒因此不易治癒。如衛氣強,表示身體的防衛系統機能強固,因此不容易感冒。
藥物補養:偏脾氣虛者宜選四君子湯或參苓白朮散;偏腎氣虛者可服用腎氣丸;屬肺氣虛者 ,可常服補肺散。
[宜食食物] 氣虛者宜食物品
粳米 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症,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牛肉 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尤為顯著,故氣虛者宜常食之。
狗肉 能補中益氣,對氣虛兼有脾虛或腎虛或肺虛或陽虛者更宜。《日華子本草》: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力。」《醫林纂要》:狗肉「補肺氣,固腎氣。」尤以秋冬季食之為佳。
雞肉 有溫中、益氣、補精、養血的功效。無論氣虛、血虛、腎虛,皆宜食之。民間對氣虛之人,有用黃芪煨老母雞的習慣,更能增加補氣作用。
鰱魚 能入脾肺而補氣。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鰱魚「溫中益氣。」清代食醫王孟英也認為:「鰱魚暖胃,補氣,澤膚。」故氣虛者宜食。
鱔魚 有補虛損、益氣力、強筋骨的作用,氣虛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主少氣吸吸,足不能立地」。草衍義補遺》:「黃鱔善補氣。」
鱖魚 俗稱桂魚。可以補氣血,益脾胃。《日華子本草》:「鱖魚益氣」。《開寶本草》:「益氣力,令人肥
健。」尤以氣虛兼脾虛者最宜。
大棗 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於氣虛病人。《別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櫻桃 既能補氣補血,又能補脾補腎。《滇南本草》中記載:「櫻桃治一切虛症,能大補元氣。」
葡萄 是一種補氣血果品,除有益氣作用外,古代醫藥文獻還認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如《本經》:「益氣倍力」。《滇南本草》:「葡萄大補氣血」。《隨息居飲食譜》:「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所以,凡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者,皆宜食之。
花生 《滇南本草圖說》稱花生「補中益氣」,不僅如此,花生還有補脾和補肺的作用,這對氣虛而兼有肺虛或脾虛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為妥。
山藥 為補氣食品,凡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者,宜常食之,最為有益。山藥可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故凡肺氣虛或腎氣虛或脾氣虛的方葯中,都常用到它。
燕窩 有益氣補虛、養陰補肺的作用,對氣虛又兼肺虛者尤宜。《本草再新》:「大補元氣」。《食物宜忌》也有「燕窩壯陽益氣」的記載。《飲食辨錄》:「燕窩,性能補氣,凡脾肺虛弱,及一切虛在氣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虛漏汗畏風者,服之最佳。」
人蔘 為中醫最常用的有力的補氣中藥,也是眾人皆知的補氣食物,它能大補元氣。《藥性論》中說它「補五臟氣不足」。《醫學啟源》:人蔘「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元氣」。氣虛者食用人蔘,頗有功效,對氣虛兼有陽虛或脾虛或肺虛者,食之更宜。同樣的道理,党參和太子參也有人蔘相同的作用,也適宜氣虛體質服食。《醫學衷中參西錄》:「能補助氣分,並能補益血分。」故氣虛者宜食。由於西洋參性偏涼,且有養肺陰和降虛火作用,所以,對氣虛而兼有肺陰不足者更為適宜。
黃芪 是中醫極為常用的補氣中藥,是民間常用的補氣食品。不少醫書都稱「黃芪補一身之氣」。《本草求真》認為:「黃芪為補氣諸葯之最,是以有耆之稱。」根據醫家習慣,黃芪常與党參或太子參或人蔘同服,則補氣之力愈佳,氣虛體質食之更宜。
紫河車 它有著顯著而有力的補氣強壯作用。明代醫家吳球說它「益氣補精」。《本草再新》認為它能「大補元氣」。凡氣虛體質者,經常少少服食,確有卓著的補氣效果。
此外,氣虛者還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番薯、南瓜、白扁豆、黃豆、牛肚、烏骨雞、鵝肉、兔肉、鵪鶉、青魚、魷魚、章魚、海參、熟菱、海松子、胡蘿蔔、豆腐、豆漿、馬鈴薯、香蕈、草菇、平菇、蜂王漿、紅
糖、白木耳、白朮、甘草等。
[忌食食物] 凡氣虛之人,忌吃下列食物。
山楂 俗稱山裡紅、棠株。雖有開胃消食作用,但同時又有耗氣破氣之害。正氣不足、氣虛下餡之人,切忌多食。《隨息居飲食譜》:「多食耗氣,羸弱人或虛病後忌之。」《得配本草》中也明確告誡:「氣虛便溏,脾虛不食,二者禁用。」
佛手柑 雖有健胃理氣之功,但同時又有耗氣傷氣之弊。故氣虛之人,不宜服食。《隨息居飲食譜》:「多食耗氣,虛人忌之。」《本經逢原》:「痢久氣虛,非其所宜。」
檳榔 雖有消食之功,而氣虛者則應忌食,因為檳榔有破氣耗氣之弊。所以,《本草經疏》明確告誡:「病屬氣虛者忌之。凡中氣不足,悉在所忌。」究其原因,也就是《本草蒙筌》中所說:「檳榔,久服則損真氣。」 據最新的研究發現,多食檳榔會導致口腔癌的高發。
大蒜 味道辛辣,刺激性大,多吃可動火耗血。《本草綱目》說它「辛能散氣」。《本草經疏》:「氣虛血弱之人,切勿沾唇。」《本草衍義補遺》:「其傷睥傷氣之禍,積久自見。」由此可知,氣虛之人忌吃大蒜。
苤藍 久食多食有傷氣耗氣之弊,凡氣虛之人應忌食之。《本草求原》:「苤藍耗氣損血,病後忌之。」
蘿蔔纓 即蘿蔔葉,有行氣破氣的副作用。因此,對氣虛體弱、氣短乏力之人,不宜多吃常吃。《飲片新參》:「氣虛血弱者禁用。」此外,蘿蔔籽的破氣之力更強,《本草從新》:「虛弱者服之,氣喘難布息。」由此可見,氣虛之人更應忌食。
芫荽 又稱香菜。根據古代醫家經驗,氣虛之人不宜多吃久吃。如《醫林纂要》中說它「多食昏目、耗氣」。《本草經疏》:「氣虛人不宜食。」
蕪菁 俗稱大頭菜。有開胃、消食、下氣的作用。雖有似蘿蔔之功效,如《醫林纂要》中所說:「下氣寬中,功用略同蘿蔔。」但也有類似蘿蔔行氣耗氣之弊,故氣虛之人不宜多吃久吃。《千金·食治》所謂「不可多食,令人氣脹,」實指過食耗傷正氣,引起脘腹虛脹,也就是《本草衍義》中「過食動氣」之義。
胡椒 多吃久吃有動火耗氣之害。元代名醫朱丹溪指出:「胡椒,大傷脾胃肺氣,久則氣大傷,凡病氣疾人,益大其禍也。」清·黃宮綉:「胡椒比之蜀椒,其熱更甚。況走氣動火,陰熱氣薄,最其所忌。」由此可見,無論是脾氣虛還是肺氣虛,皆不宜食。
蓽撥 為南方常用調料食品,但久服多食有耗氣之弊。如宋代醫家《本草衍義》:「多服走泄真氣。」明·李時珍:「辛熱耗散,多食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所以,作為調味品,氣虛者勿食。
紫蘇葉 為民間常用調味佐料。並解色蟹之毒,但它有耗氣之弊。《本草通會》:「久服泄人真氣。」清·王孟英也認為「氣弱多汗者忌食」。這都說明凡氣虛之人,不宜多食常食紫蘇葉。
薄荷 有疏散風熱之用,亦有耗傷正氣之害。《本草從新》:薄荷「辛香伐氣,虛者遠之。」《本草求真》:「不敢多用,恐其有泄真元耳。」清代醫家汪謝誠:「薄荷多服,耗散真氣,致生百病,余嘗親受其累,不可不知!」由此可見,凡氣虛體弱之人,切勿食用。
荷葉 多服久服,有耗氣之弊。正如清代醫家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指出:「荷葉,升散消耗,虛者禁之。」因,凡氣虛體弱之人,應忌食之。此外,氣虛體質還應當忌吃或少吃蕎麥、柚子、柑、金橘、金橘餅、橙子、荸薺、生蘿蔔、地骷髏、芥菜、薤白、君達菜、砂仁、菊花、茶葉及煙酒等。
推薦閱讀:
※【血壓高怎麼辦】血壓高怎麼調理
※艾灸調理亞健康
※卵泡發育不良的中醫調理方法
※如何調理孕婦失眠
※足太陰脾經是調理後天之本的經絡,治療慢性病的關鍵,預防和主治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