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霎哈嘉瑜伽冥想
關於冥想的概念和操作方法有很多種類,有的強調放鬆、有的強調正念等。近年來,出現了一個全新的冥想概念,即一種「無思慮的覺醒」或者「心智寧靜」的狀態,是人類意識的一種最佳狀態。這一概念認為,在冥想中,我們保持清晰、覺醒,時時處在當下,完全成為自己頭腦的主人,不受任何雜念的干擾。將冥想的狀態帶到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幫助我們發揮最佳水平。這一概念認為,冥想的這種狀態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是內在真我(SELF)的特質。所以,我們無法刻意去冥想,而是要通過跟真我的聯結,讓內在的靜心冥想的力量自然的、逐漸的得到喚醒和生長。該冥想法的效果得到了大量研究證明。其中部分研究以最為嚴謹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設計來進行,嚴格排除了安慰劑效應。因而是一種非常可信、可靠的冥想法。一.概念要點:重點1 1:無思慮 [無念]現在很流行的一種所謂的冥想是正念,mindful,近期的時代雜誌封面就是《正念革命》。其本質是觀察自己的念頭,不讓念頭滾雪球一樣的發展下去。正念能夠讓念頭減少,出現頻率放緩,但是真正的冥想能夠更進一步,實現一個非凡的突破,就是no-mind,無念,完全停止雜念。詳見附錄一:「正念和真正的冥想之間的區別」重點2:覺醒 [覺醒]頭腦是完全清醒明細的,處在當下狀態,周遭發生的一切和內部的感受都知道,但是不會有任何反應,不會想說,我這裡疼了是為什麼啊,那裡有聲音好煩啊。各概念區分比較催眠能起到放鬆作用,脫離當下,會讓人的意識狹窄白日、發獃能起到放鬆作用,脫離當下,觀想(Visualize)想像身處藍天白雲下,想像氣流在身體中流動,相信光芒籠罩身體等。都是脫離當下現在的。放鬆身體的生理喚醒度減緩思慮,冥想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正念不帶反應的觀察頭腦的活動,降低了頭腦捲入各種刺激,產生更多念頭的程度,但不能將思慮停止冥想念頭完全停止、無思慮覺醒狀態、完全當下很多號稱是「冥想」的技術,其實只是觀想或者放鬆。二.心智寧靜冥想法療效的科研證據該冥想法的研究歷時十多年,涉及多個跟我們密切相關的領域,例如:對普通民眾心身健康的促進作用;對某些身體和心理疾病的治療效果;對壓力管理的效用;對提高工作學習表現的幫助作用;對腦電波和神經遞質的影響等。下面將簡單介紹各個領域的科研成果:1.心智寧靜冥想法對普通老百姓心身健康的促進作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拉麥實·莫納查博士的一項研究顯示了長期冥想者的健康狀態顯著好於澳大利亞一般民眾。冥想練習者經驗到「心智寧靜」越多,他們的健康水平也越高。哪怕那些一周只能經驗到這個狀態一次兩次的冥想者,他們的健康狀況也好於一般民眾。健康和心智寧靜的相關程度遠高於健康同其它所測評因素的相關度。其中,心智寧靜和心理健康的相關度尤其高。(如需下載原始研究報告,請上www.beyondthemind.com)2.心智寧靜冥想法對某些身體和心理疾病的治療效果2.1更年期潮紅不少婦女都受到更年期癥狀的折磨,期望找到自然的療法幫助自己平靜順利的度過這段時期。拉麥實·莫納查博士對於這個問題進行了一項小試驗,14位更年期婦女參加了八周的冥想課程。課程之前和之後都使用標準的方法記錄她們出現潮熱等更年期癥狀的頻率和嚴重程度。研究結果令人印象深刻,所有婦女的狀況都有所改善。事實上,其中9位婦女報告潮熱的頻率減少大於50%。6位報告潮熱改善65-70%,八周的冥想「治療」,效果媲美傳統激素療法。此外,心理和影響生活質量的其它一些癥狀也有實質性的改善。R. Manocha, D.Black & B. Semmar, (2007). 『A pilot study of a mental silence form ofmeditation for perimenopausal wome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Medical Settings, 14(3):266–273.2.2哮喘哮喘是一種用傳統的藥物治療可以改善,但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印度的桑迪普·萊教授就冥想對哮喘治療的效果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RCT),發現冥想者癥狀顯著改善。拉麥實·莫納查博士也對此疾病進行過一項研究,他用嚴格的隨機對照試驗來比較該冥想法同標準化壓力管理程序針對哮喘的療效。這一研究有兩項驚人的結果。第一,其顯示了冥想對心境和生活質量多個方面的影響明顯比傳統的壓力管理程序強很多。第二,對於生理病症,這一相對更為客觀的評估指標,冥想治療組也呈現出非常顯著的改善,而壓力管理治療組則沒有改善。由此可見,冥想不僅可以改善病症相關的心理狀況,而且,很有可能,還可以改善某些疾病的生理基礎。Deepak Chugh, Effect of Sahaja YogaPractice on the Patients of Psychosomatic Diseases, Delhi University, 1987, p.51. – Umesh Rai, Medical Science Enlightened: New Insight into VibratoryAwareness for Holistic Health Care, New Delhi: Life Eternal Trust, London, 2005– U.C Rai, S. Setji & S.H. Singh, 『Some effects of Sahaja yoga and its rolein the prevention of stress disord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Sciences Academy, vol. 2, no. 1, 1988, pp 19–23. – U. C. Rai & B. Wells,『Role of Sahaja yoga in asthma』, XVI World Congress on diseases of the chest,Boston, 1989. – R. Manocha, G. Marks, P. Kenchington, D. Peters & C.Salome, 『Sahaja yoga in the manage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asthma: A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orax, vol. 52, no. 2, 2002, pp110–115.2.3生活質量和焦慮印度的阿努拉達·帕拉塔博士對該冥想法的練習者進行了一項研究,他發現,長期練習者相比新手而言,生活品質更高。一組研究人員在倫敦大學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系的鐘笙嘉博士的指導下,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在桑迪普·萊博士和瑪杜·萊博士的協助下,他們匯聚了一批之前有各種健康問題的冥想者。但他們不是在家裡冥想,而是住在一個類似醫院的冥想中心一起練習,這裡每天組織安排數次集體冥想活動。研究者觀察了兩組不同參與者:第一組由那些在冥想中心註冊了並接受以冥想為基礎的治療方案包括任何他們所需的主流醫學治療;另一組只在附近的三級醫院接受主流治療。練習者住在冥想中心一至兩周,所以,研究者在在相同的時間段內對在三級醫院的患者進行了評估。雖然兩組在人口統計學和臨床特徵上相當,但冥想團體顯示出生活質量顯著改善,焦慮降低和其他一些有利的測評結果,而『標準護理』組的生活質量惡化,焦慮水平增加。這一發現為這一想法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即經常冥想對於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群來說是改善生活質量的一個非常有用的途徑。這一發現為這一想法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即經常冥想對於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群來說是改善生活質量的一個非常有用的途徑。此外,維也納大學的沃爾夫岡·哈克博士也作了一項與焦慮相關的研究。他把參與研究的101人者分成三組——一組聽莫扎特音樂,另一組練習霎哈嘉瑜伽冥想,第三組沒有接受治療。該項研究用狀態-特質焦慮量表評估焦慮水平。八周試驗結束時,音樂組和冥想組都有改善,然而,冥想組的改善明顯更大,在「狀態」焦慮(即當下感覺到的焦慮)上,比開始時降低40 %,音樂組則降低了20%。參與者的"特質"焦慮水平的改善幅度雖然較小,但也呈現出類似的模式。(1)Palta, Anuradha, 『Sahaja yoga and quality of life: An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Indian Psychology, vol. 27, no. 1–2, Jan–Jul 2009,pp 21–34.(2)W. Hackl, 『Die Auswirkungen von Sahaja Yoga auf dasDrogenkonsumverhalten』 (『The effect of Sahaja yoga on drugconsumption』), Doctoral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ofVienna, 1995.2.4注意力缺陷和多動障礙注意力缺陷和多動障礙的特點有以下三個主要的行為特徵:衝動,多動和對注意力的控制力較差。冥想的目的則是達成一種完全相反的狀態:冷靜,注意力集中和自我掌控。因此,悉尼大學的拉麥實·莫納查博士研究了該冥想法對這個問題的療效。研究項目為期六周,每周兩次,地點在醫學院里。在十餘名指導者的督導下,48名兒童學習了冥想技法。同時,孩子的父母至少一方也必須參加,進行冥想練習。結果非常令人鼓舞。48個孩子都完成了該項目,有一半以上可以減少所需的服藥量了。另一半中,一小部分的孩子們能夠完全停止服藥,同時保持正常行為水平,此外,他們的行為沒有出現任何負面的改變,個性也沒有不良變化。總體來講,在六個星期的治療期間,行為改善為35%。L. Harrison, R. Manocha & K. Rubia, 『Sahaja yoga meditationas a family treatment programme for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vol. 9,no. 4, 2004, pp 479–497.3.心智寧靜冥想法對減緩壓力的效用3.1工作壓力3.1.1頂級律師頂級律師事務所其對員工的要求之高是眾所周知的,特別是在法律界內。一個悉尼頂級律師事務所主動找到拉麥實·莫納查博士等研究人員,在他們全國幾大主要辦公室開設系列冥想訓練,以確定冥想是否對他們有用。研究者門開發一套冥想策略,可以很容易地整合入高負荷工作辦公室的日常作息中。多達250名法律和行政人員.項目開始之前,對於參與者的評估顯示,他們的情緒健康水平比起同時代英國人和美國人而言相對較低。在第一個活動結束時,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參與者經歷了一個程度顯著的「心智寧靜」(定義為心智活動的減幅大於50%),80%的參與者在「平靜和安寧」的體驗上有了顯著提升,62%的參與者感受到了在「壓力,焦慮和緊張」方面的顯著改善。參與者的「心智寧靜體驗」的評級和他們壓力感減少以及「平靜和安寧感」增加有著有強烈的正相關關係。換句話說,冥想,幫助他們減少思慮,因為他們不需要的思維消退了,壓力感下降,平靜的感覺提升。在此之後,研究者組織了三個星期的後續方案提供給那些對冥想感興趣的人, 120名員工參加,大部分三周內每周都出席一次集體活動。三星期的計劃結束時,他們的情緒健康提高了55%至65%之間。現在他們跟同時代的英國和美國人相同甚至更好。從參與者而來的定性反饋非常積極,有許多要求定期進行舉行這樣的活動。RameshManocha, 『Can meditation reduce work stress?』, OHS Alert, February 2009.3.1.2醫生衛生專業人員,尤其是全科醫生,也是工作最高負荷專業團體中的一員。為了幫助他們,一些健康專業人士,澳大利亞皇家全科醫師學院的艾米戈登博士,註冊護士卡比爾·薩塔雪迪和米娜克希·皮爾斯,組織了一項特殊的衛生專業人員的福利項目。該方案包括一個相關講座和連續三個15分鐘的冥想課程,是『速成班』形式的,特別為這些時間非常少的專業人員而設計。320名全科醫生參加。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有40%體驗到心理活動減少大於50%,18%體驗到心理活動的減少大於70%,超過90%的人經歷了平靜和安寧感增加以及緊張和焦慮感的減少。再次,狀況的改善同參與者經歷心智寧靜的程度密切相關。對於那些不僅僅想要速成班的醫生,研究者提供了有一個自我指導的兩星期回家實踐項目。約120 位全科醫生參加。在項目開始時,54%的全科醫生的情緒健康歸在有風險類別。相比之下,澳大利亞人口中此類別只佔36%。然而,方案結束時,一半在有風險類的參與者改善顯著,回歸到正常範圍。重要的是,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體驗到心智寧靜越多,他們的情緒健康就越好好,發生焦慮和抑鬱的風險也較低。教師教師和教育工作是壓力最高的職業之一。拉麥實·莫納查博士在他的校園項目中也包含了對教師壓力的研究。研究設計中,每個班級都會指派一位冥想指導師,同時也會要求教師一同參與並提供協助。因此,教師也學會了冥想,繼而,他們發現自己緊張減少以及情緒改善,這使他們增強了與班級連接的能力,教學也更有效率。Ramesh Manocha M.D. 《silence your mind》 Hachette Australia 2013,p206-2073.1.3普通全職工作者拉麥實·莫納查博士設計和實施了全球最大的用冥想治療工作壓力的隨機對照試驗。該研究比較了以心智寧靜為核心的冥想同以放鬆為導向的冥想處理壓力的效果。共有178人參加試驗,結果顯示,以心智寧靜為導向的冥想在減緩壓力、改善抑鬱癥狀方面比起其它技術效果好很多。在為期八周的研究項目結束時,心智寧靜組表現出明顯更大的改善,尤其是與工作有關的壓力水平和抑鬱感情。焦慮水平也有改善,但不及前面兩相顯著。與工作相關的壓力減輕,心智寧靜組為27%,非心智寧靜組15%,未治療組7%。抑鬱癥狀改善,心智寧靜組為66%中,非心智寧靜組有39%,未治療組10%。焦慮水平改善,心智寧靜組為24%,非心智寧靜組12%,未治療組5%惡化。此外,對工作壓力的「認知評價」的研究顯示,心智寧靜組在這個維度也顯示出顯著的變化,表明心智寧靜不僅減輕壓力的影響,也會改善冥想者的思考方式,以及他們易受壓力的基本傾向。這些變化並沒有出現在非心智寧靜組。值得注意的事實是,心智寧靜冥想法的培訓計劃重點只強調體驗到心智寧靜,並沒不包含任何教學內容旨在理性上教授大家有關如何改變他們對工作壓力的看法和態度,但認知的重評的過程依然發生了。這些研究的結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基於心智寧靜的冥想具有特定的治療療效。R. Manocha, D.Black, J. Sarris & C. Stough,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editationfor work stress, anxiety and depressed mood in full-time workers』,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1.3.2負面壓力事件目前就職於義大利博科尼大學的一位心理生理學家,西蒙·扣羅舍金,研究了冥想者的大腦是否對壓力作出更少反應。二十五位長期冥想者參與此研究,研究者給他們看一段剪輯的視頻,其中包含壓力研究中使用的標準化壓力圖像。通常,當一個人看到這些圖像,他們的頭腦會對其任何負面含義起反應,這反過來又會觸發大腦和身體的應激反應,腦電圖(EEG),血壓及相關生理測量裝置檢測都能檢測到。結果發現,冥想小組成員觀看視頻時,他們頭腦和身體的應激反應明顯比非冥想小組成員更低。此外,較低的反應率並無刻意抑制反應的外在跡象,而實際上跟大腦層面的反應率降低有關。這些研究結果暗示著,通過減少負面反應,冥想者能夠更好地保持平衡。L.Aftanas & S. Golosheykin, 『Impact of regular meditation practice on EEGactivity at rest and during evoked negative emo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Neuroscience, vol. 115, no. 6, 2005, pp 893–909.4.心智寧靜冥想法對提高工作學習表現的幫助作用4.1企業管理者的社會責任行為義大利博科尼大學的毛里齊奧·佐羅教授認識到冥想不僅可以減輕壓力,還具有改變觀念和行為的潛力,他進行了一項探索冥想技術對管理人員決策行為影響的研究。這是迄今為止在歐洲最大的研究項目之一,專註於跨國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和整合。這項研究中,心智寧靜的冥想方法被證明對那些影響管理者社會責任行為的心理因素有著顯著作用。在六個星期的過程中,管理者的態度表現出顯著的變化:他們更多考慮他們的決定對更廣泛的影響,個人價值方面從關注公眾形象轉變到關注本質,更高水平的積極情緒和較低水平的負面情緒,同時,更多平靜,靈感和決心,更多的以共識為導向的決策以及合作性的解決衝突。(1)Susan Schneider, Maurizio Zollo, Ramesh Manocha, 『DevelopingSocially Responsible Behaviour in Managers: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Traditional Vs. Innovative (Meditation) Learning Approaches』, Journal ofCorporate Citizenship, 2011.(2) Donal Crilly, Susan Schneider, Maurizio Zollo, 『Psychologicalantecedents to socially responsible behaviour』, 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vol. 5, no. 3, 2011, pp 175–190.4.2心流和高峰表現狀態心流也被描述為「專註的」,「在狀態中」或「處於最佳狀態」,當我們完全沉浸在一個任務中時,心流出現。因此,心流成為頂級運動員、藝術家和高級管理人員等人士力圖達到的狀態。拉麥實·莫納查博士對此也進行了一些研究。在第一個研究中,包括從未練習過冥想的450名成人。研究者指導他們體驗了30分鐘左右的心智寧靜冥想法。結束進行測評,結果發現:當冥想者的頭腦越來越寧靜,他們的心流體驗也會增加。那些經歷了完全心智寧靜的練習者往往在心流測驗中也得到了最高分。之後,他們進一步研究了心智寧靜冥想法對一家總部設在悉尼的跨國金融公司的25位高級管理人員的心流經驗的影響。該項目持續兩個星期,每天都訓練經理練習冥想,每次持續30分鐘。第一次冥想練習後,參訓者的流動得分均較高,達到了的72 %。經過後續三次練習後,心流的出現增加。他們的平均得分提高至84 %。參訓者介紹了他們如何能夠在回到日常工作中後,維持這種平靜但專註的狀態,並且工作表現明顯改善。。Ramesh Manocha M.D. 《silence your mind》 Hachette Australia 2013,p233-2355.心智寧靜冥想法對腦電波和神經遞質的影響等5.1腦電波研究了兩組冥想者:新手(不到半年的實踐)和高級(三至七年的實踐)。此研究要求冥想者靜靜地坐一段時間,然後開始冥想。他們的大腦活動在冥想之前,過程中和之後都進行了評估。每位冥想者也被要求給自己的冥想經驗評級。正如預期的那樣,長期的冥想者比新手報告更多感覺積極的情緒,即幸福,更多的心智靜默。有意思的是,這一主觀經驗也反映在他們的大腦腦電活動上。長期冥想者比新手西塔θ波和阿爾法α波更活躍,均勻分布在左右額葉的中央部分。事實上,他們對幸福感的評級和在大腦中線跨左右額葉上的活動量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性。同樣,他們的主觀冥想評級,跟大腦額葉中部和中央腦區的西塔θ波活動有很強的精確相關性。大腦額葉西塔θ波活動被認為是來自邊緣系統,前扣帶回和前額葉皮層信號的結果。其它研究表明,這種西塔活動與情緒處理和集中注意力有關。心智寧靜冥想法的主觀經驗同大腦客觀測量的變化密切相關,這一事實可以被認為是支持將心智寧靜作為冥想定義的生物學證據。這表明,此定義不只是描述一個概念框架,事實上,還描述了冥想狀態中所發生的生理現實。(1)L. Aftanas & S. Golocheikine, 『Human anteriorand frontal midline theta and lower alpha refl ect emotionally positive stateand internalized attention:high-resolution EEG investigation of meditation』,Neuroscience Letters, vol.310, no. 1, 2001, pp.57–60.(2)L. Aftanas & S. Golocheikine, 『Linearand non-linear concomitants of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uringmeditation: high resolution EEG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sychophysiology,vol. 45, no. 1-2, 2002, pp 158–1158. – L. Aftanas & S.Golocheikine,(3)『Non-linear dynamic complexity of the humanEEG during meditation』,Neuroscience Letters, vol. 330, no. 2, 2002, pp143–146.(4)L. Aftanas & S.Golocheikine, 『Changes incortical activity in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the study of meditation byhigh-resolution EEG』, Journal of Human Physiology,vol. 29, no. 3, 2003, pp143–151.5.2內啡肽內啡肽是一組人體自產的提升情緒的化學品。它們是由大腦釋放的,似乎同時作用於身體以及大腦本身的情感中心。拉姆·米什拉教授,加拿大麥克馬斯大學的神經藥理學家,發現心智寧靜冥想者僅經過一次練習,腦內內啡呔水平就顯著提高。簡·哈特,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她研究了用霎哈嘉瑜伽的冥想者和其他的冥想者,得出了類似的結果。(1)Ram Mishra, Cia Barlas & A. Pradham,『Effect of meditation on plasma beta-endorphins in humans』, 1993.Ramesh ManochaM.D. 《silence your mind》 Hachette Australia 2013(2)J.L. Harte, G.H. Eifert & R. Smith, 『Theeffects of running on beta-endorphin,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dcortisol in plasma, and on mood』, Biology and Psychology, vol. 30, no. 3, 1995,pp 251-65.其它常問問題:1. 為什麼注意力放頭頂?意守丹田可以嗎?2. 冥想的效果是不是心理作用啊?心理作用的專業術語就是安慰劑效應。心智寧靜冥想法通過最嚴格的實驗,排除安慰劑效應後,依然效果非常明顯。3. 精微系統的科學術語第一個能量中心(Mooladhara Chakra): 盤骨神經叢(pelvis plexus)──前列腺,輸精管,子宮頸,輸卵管。第二個能量中心(SwadisthanaChakra):主動脈神經叢(Aortic Plexus)──胰臟,部分肝臟及脾臟。第三個能量中心(NabhiChakra): 腹腔太陽神經叢──腎上腺,部分肝及脾,胰,腎,部分子宮第四個能量中心(AnahaChakra): 心臟神經叢──肺,肺膜,心膜,心臟。第五個能量中心(VisshudiChakra):喉部神經叢──甲狀腺,副甲狀腺,頸,耳,鼻,喉,面部,牙齒,舌,口,上下顎,眼前部,手部控制。第六個能量中心 (Agnya Chakra): 視神經床 / 視神經交叉──腦下垂體,松果腺,下丘腦,視網膜,視神經叢,視葉。第七個能量中心(SahasraraChakra):大腦邊緣系統(limbicarea)。注釋:1. 隨機對照試驗(英語: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是一種對醫療衛生服務中的某種療法或藥物的效果進行檢測的手段,特別常用於醫學、藥學、護理學研究中,在司法、教育、社會科學等其他領域也有所應用。隨機對照試驗的基本方法是,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對不同組實施不同的干預,在這種嚴格的條件下對照效果的不同。在研究對象數量足夠的情況下,這種方法可以抵消已知和未知的混雜因素對各組的影響。2. 安慰劑效應(英語:placebo effect,來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將安慰」),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癥狀得到舒緩的現象。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 (Henry K. Beecher)提出,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試者期望效 (subject-expectancy effect)。附錄一:正念和真正的冥想之間的區別:(一)概念區別為了進一步降低思慮的頻率,正念的策略會有幫助。因為正念的練習不僅包括軀體安靜放鬆的過程,還有關於對頭腦如何運作的洞察。正念基於這樣一個認識,即很多思慮都是由其它的思慮所激發的。頭腦有這樣的自然趨向,對自己的思慮和感受起反應,這就產生了一個滾雪球效益,導致人的意思迅速被通常不必要的心理活動和內容填滿。正念是一個技術,旨在不帶反應的觀察我們的頭腦活動,其降低了頭腦捲入對各種刺激進行思考的程度,這種思考通常會激發更多念頭。我們自己的念頭和感覺就是最常見的刺激源。通過預防頭腦的滾雪球效應,正念可以降低思慮活躍度,但不能將思慮停止,因此,同真正的冥想,零思慮的狀態還是有本質不同的。正念可以被當作一種促使向頭腦空靈狀態進步的方法,但是,頭腦空靈才是冥想的狀態。毫無疑問,正念有其自身的價值,在心理學領域,這一點越來越明顯了。作為一種內省的工具,正念使得個體更為深刻的認識到對自己頭腦運作方式,領悟到頭腦如何負面地影響自己的心境、行為和心理健康。很多心理健康領域的教授會告訴你,「洞見即療愈」。由於正念是用來預防念頭和反應的滾雪球效應,其可以降低(而非消除)頭腦的活躍度,特別是同類似於放鬆這樣的方法一起用時。其能幫到受累於過度思慮的人,特別是重複性負面思慮,或心理學家所謂的「反芻」或「負面自我對話」的狀況。由於正念的練習能用以協助管理常見的心理問題,基於正念的心理療法和心理健康項目激增。雖然其本身是積極的,但是其持續增長的名聲卻讓公眾一直混淆著對冥想的正確理解。(二)故事說明出於某種原因,我們的年輕人越來越難控制他們的心智和情緒內容以及他們的內心世界。這種情況讓我想起了一本標誌性的書,莫里斯·桑達克所撰寫的《野獸家園》。這本書自從1963年出版以來已售出19萬冊,出了兩個動畫,一個歌劇和一個長篇電影,這本書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在集體心靈層面引發了共鳴。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個年輕的男孩叫麥克斯,有一天他不守規矩,被限制在自己的房間,沒有吃晚飯,心情很糟糕。他想像自己到一個島上,在那裡他遇到一個巨型怪獸動物園。一開始他被嚇到了,但後來他用自己怒視的力量馴服了怪獸。怪獸們認識到了他的力量後,拜他為王。他們如哥們般,像很有自信的怪獸那樣在島嶼上漫步。故事高潮是麥克斯組織了另一個聚會,充滿了粗野行為,即臭名昭著的『狂野喧囂』。怪獸瘋狂的跳舞和歡騰,周圍的狂暴之火不斷升騰。空氣中彌散著一種模糊的暴力威脅 - 甚至自相殘殺 - 怪物們在狂野的舞蹈中下探其本性之深處。麥克斯敏銳的觀察著他們,然後,出乎意料的將它們打發回去睡覺。那些巨大的、毛茸茸的可怕怪物乖乖地服從。怪物們睡著了,在這寂靜中,麥克斯意識到他其實渴望更高層的感覺 - 愛 - 並決定回家。怪物試圖讓他留下來,但麥克斯知道,掌控了這些野獸後,他接下來的使命是與他的家人和所愛的人相伴。在許多方面,這故事說明了每一個年輕的人必須經歷的旅程。為了成熟,他們必須認識、控制和掌握他們的思想和情緒。野性的思想和感受---實際上是野性的頭腦---是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的一群怪獸,如果聽之任之,他們將開心的地毀掉我們。出於某種原因,我們的年輕人集體意識中的「狂野分子」正步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熱,但是控制他們,送他們上床睡覺的能力卻已經大大減弱。發展出對我們的心智、情緒內容和內心世界的自我掌控力,正是冥想的目的。心智寧靜的體驗同桑達克書中的關鍵時刻沒什麼兩樣——麥克斯命令怪獸安靜下來,從而治住了這些難以駕馭的野獸。他學會了維護自己對它們的徹底控制,讓他們平靜,甚至睡覺。以同樣的方式,當我們被一個消極的感覺或思想,如焦慮、不安全感、怨恨、淹沒時,或我們可能對某些負面情緒或想法無法釋懷時,冥想的初步效用就是降低負面想法的音量,減少狂野舞蹈的強度。然後,稍加練習,我們將學會消除這些想法和感受,而不僅僅是打壓他們。我們可以用這個比喻來理解頭腦的本質以及正念和心智寧靜的差異。當麥克斯被怪物嚇倒,之後跟他們一起玩耍,他既不是正念,也不是頭腦空靈。他跟多數人一樣:沉浸在並屈從與自己的幻想,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拿這些思維和情感來自娛自樂。當他坐在看那些野性的傢伙舞蹈耍樂,但他試圖不讓自己涉足,這時,他運用的是正念。當他命令他們安靜並將它們打發上床,他已經達到了心智寧靜的冥想狀態,並因此可以在他的意識中創造一個空間讓更高尚的情緒更自由的湧現,如對家庭的愛。(Ramesh Manocha M.D. 《silence your mind》 HachetteAustralia 2013)
推薦閱讀:
※中國安檢機有多厲害?連分批寄的槍支零件都能識別
※中國五大偉大科學家,祖國強大少不了他們
※美國科學家發現記憶形成機理
※12種被吹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別再當冤大頭了!
※科學合理的飲食減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