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兩黨能否實現第三次合作
2015年11月7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與國民黨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進行了舉世矚目的世紀會晤,揭開了66年來國共兩黨歷史新的一頁,它標誌著海峽兩岸關係由敵對邁向了包容與對話。除個別居心叵測的國家外,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都以正面和支持的姿態發表了對這次兩黨領導人會晤的看法,就連一向支持兩岸對立的美國都對此次會晤表示了良好的看法和願望。習馬會會真正促成國共兩黨第三次合作嗎?海峽兩岸能實現和平統一嗎?
一、當前兩岸關係情況分析
起始於大陸改革開放和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強烈要求基礎上的兩岸和解關係,雖然推動了兩岸經濟和人文關係的發展,但始終處於經濟加親情的基礎之上,還未達到兩黨政治合作的關係程度。從目前局勢看,兩岸關係處於如下發展狀態。
第一,包容與對話將成為兩岸未來關係發展的主要方向。隨著大陸經濟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高,以及西方發達國家力量的日益衰落,台灣在海外市場和地位的不斷縮小,台灣對大陸的依賴將越發增大。放棄政治分歧,和大陸和平共處、互助共榮已經成為台灣絕大多數人的共識,任何政黨要想在台灣獲得執政地位,都不得不考慮台灣人民這一基本要求,否則必然會受到整個台灣人民的反對,一個失去了群眾基礎的政黨,其政治生命也就走向了末日。因此,加強兩岸經濟、文化和政治交流,不斷完善發展中的兩岸關係,積極實現包容與對話將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要方向。
第二,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取決於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持續。在兩岸關係中,共產黨一直處於主動地位,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向和平統一方向發展。為了促成和平統一戰略目標的實現,大陸除了外交上的限制外,經濟上對台灣採取了積極開放的態度,充分利用大陸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吸引台商到大陸投資,將台灣經濟與大陸經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態勢。所以未來兩岸關係能否長期和平發展,取決於大陸經濟能否持續地發展下去,能否使台灣經濟長期處於對大陸經濟依賴之下,能否為將來政治合作奠定鞏固的經濟和社會基礎。如果大陸經濟出現了持續衰退,利益驅動下的兩岸關係,必然會出現大的波動甚至倒退。
第三,兩岸關係能否朝有利於祖國統一的方向發展,取決於大陸軍事力量是否具有壓倒優勢。大陸不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的承諾,目的就是為了制止台獨勢力的鋌而走險和解決國家長期分裂的問題。而作為美國圍攻中國棋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美國絕對不會放任兩岸關係的政治融合,更不會放任台灣脫離自己的控制而投向大陸懷抱。台灣當局為了確保自己的獨立地位,也不會輕易放棄美國這棵大樹而與大陸實現真正的政治合作。所以目前看似融洽的兩岸關係,其實隱藏著極大的不穩定性和多變性。大陸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後盾,兩岸關係就不會朝統一的政治方向發展。
第四,台灣目前的政治生態,很難形成國共政治合作的局面。國民黨自敗走台灣後,一直自詡為中國的正統,是中國的真正領導者。自蔣經國在台灣實行民主政治後,新的政黨不斷出現,國民黨因政見不同而出現了分裂。首先是宋楚瑜分裂為親民黨,其次是王金平與黨中央和馬英九鬧不和,再次就是黨內不同派系的出現和相互攻訐,最後導致國民黨在2014年議會及各市縣選舉中失敗和民進黨在選舉中的全面勝利。為了挽救敗局,國民黨不得不換掉洪秀柱,代之以朱立倫參加2016年的「總統」大選,在換將仍不能挽救敗局的情勢下,不得不接受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兩岸領導人會晤的創議,以全面打亂民進黨的選舉布局。與其說習馬會是國共兩黨66年後握手言歡的開始,還不如說是國民黨為了挽救自己的敗勢不得不採取的唯一辦法。習馬會離真正的國共第三次合作相距甚遠。
第五,美國反華同盟的存在及美國勢力的強大,使台灣在較長時間內不可能放棄美國的保護而與中共實行政治合作。國民黨自敗走台灣後,一直就被美國作為圍堵中國的重要基地,被美國視為圍堵中國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國民黨為了反攻大陸,也將自己納入美國圍攻大陸的戰略總局中,將美國視為主要的保護者,並與之簽訂了安保協議。加上大陸一直堅持決不放棄使用武力的承諾,使台灣更加將美國視為最有力的保護者,處處為大陸的對台政策設置障礙,兩岸關係一旦出現了不利於台灣的趨勢,其領導人就立即訪問美國,以求獲得美國的保護進而與大陸討價還價,甚至在美國軍艦「拉森號」進入南海島礁12海里巡航引起中國強烈抗議和警告時,台灣當局竟然發出為了應對南海局勢變化而時刻準備馳援南海美軍的聲音。所以在大陸軍事經濟力量還未達到壓制美國和打破美國圍攻的程度時,國民黨絕不會放棄其所謂的正統幻想,國共第三次政治合作也就不可能實現。
二、國共實現第三次合作的條件
第一,大陸迅速發展的經濟力量是國共兩黨第三次合作的基礎。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雖然發展中有對抗與不和諧,但已經不能阻礙世界和平發展的趨勢。作為世界關係的一部分,海峽兩岸的關係也將以和平與發展為基本方向。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世界各國經濟將越來越離不開中國的資金和市場。台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其經濟發展更離不開大陸的發展。以經濟發展為紐帶的兩岸關係必將更加緊密。經濟的基礎性作用,必然帶動政治關係的發展,從兩岸人民共同福祉和國民黨自身執政需要出發,國共兩黨走向第三次合作將成為未來兩岸政治關係發展的必然。
第二,大陸強大的軍事勢力是促成國共第三次合作和實現中國統一的根本保證。歷史上台灣曾經從大陸分裂出去過,每次回歸都是靠強大的軍事力量,清朝如此,民國同樣如此,現在更是如此。大陸以實現國家統一為基礎的軍事方針,始終保持著對台強大的軍事優勢和軍事壓力,使台灣當局不敢輕舉妄動。在強大的軍事壓力和政治孤立下,台灣的政治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狹小,這種趨勢目前還在不斷向有利於大陸的方向發展。未來台灣各政黨要想獲得應有的生存空間,不被困死孤島,只有在接受共產黨承諾台灣高度自治的前提下與共產黨和談,儘可能地爭取自治權。
第三,國民黨勢力在台灣的日益衰弱與其他黨派力量的不斷崛起,是國共實現第三次合作的政治條件。隨著民主政治的發展,台獨勢力在台灣的影響力逐漸有壓倒國民黨的趨勢。作為在台主政達70年的國民黨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對台灣的主宰權,為了挽回頹勢,最好的出路就是象當年孫中山一樣與共產黨合作,通過兩黨合作進一步搞好兩岸的經濟政治關係,恢復和擴大國民黨在台灣的影響力和領導力,進而確保其在台一黨獨大的地位。
第四,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的親情關係是國共第三次合作的社會力量。兩岸人民歷史上都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關係,雖然歷史上出現過分裂,但兩岸親情從來沒有被割裂。尤其是當代兩岸人民更是有著深厚的血緣關係。以血緣為紐帶的兩岸關係不可能長期容忍被人為的政治分歧所割裂,尤其是在這種關係已經推動著兩岸關係由探親——三通——經濟發展——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由敵對走向了對話與交流的今天,更不會容忍製造和擴大親情分離悲痛行為的產生。只要兩岸人民這種親情還在,就一定能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直至國共兩黨實現第三次政治合作。
第五,美國和日本勢力的不斷衰弱與大陸勢力的不斷壯大,是國共實現第三次合作的國際環境。大陸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不斷推動著軍事勢力的發展壯大,隨著大陸的迅速崛起,其他國家對台海事務的干預正在逐漸減少,從目前大趨勢看,誰要想有不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動作,必須得深入考慮其進退得失。另外,在大陸經濟軍事力量不斷壯大的同時,美國和日本經濟卻不斷衰退,其對台灣的影響力正在日益減弱,在未來30年內,這種我長彼消的趨勢還將不斷拉大,一旦大陸的經濟軍事勢力躍居世界第一,美國也就失去了對台灣的保護能力,一個2萬多平方公理面積的小島,離開了大國的保護,其生存空間將受到嚴重影響,在外部環境日益不利的情況下,除了與大陸實現政治合作,就沒有更有利其生存與發展的出路。
三、國共實現第三次合作的探索
第一,進一步加強經濟建設,將台灣經濟全面融入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局中。在和平與發展的大趨勢下,經濟建設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主題。隨著亞太世界經濟中心地位的形成,尤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強勁,世界大國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將日趨緊密,作為國際經濟體的組成之一,台灣同樣離不開大陸。如果要實現國共兩黨第三次政治合作,大陸就必須不斷地發展經濟,進一步堅定大陸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動力作用,使台灣經濟緊密地融入大陸經濟發展大局中,從經濟上形成對台制約的態勢。一是大力吸引台資進入大陸,使台商形成對大陸市場和資源的依賴。二是儘可能地發展台灣與大陸的合資企業,形成市場主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實現經濟上的休戚與共、合作共贏。三是積極支持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尤其是能制約台灣命脈的經濟領域。四是與台灣聯合開發東海和南海資源,形成兩岸利益共同體,以此促成兩岸軍事上的共同合作與行動,弱化台灣對美國和日本的軍事合作關係。
第二,進一步壯大大陸的軍事力量,以不可戰勝的姿態,威鎮台獨及其支持勢力。從歷史經驗及台灣兩次從中國分裂和回歸可以看出,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後盾,是不可能實現國家統一和領土回歸的,天下沒有牢固的和談統一和領土完整,只有通過強大的軍事壓力和威懾實現的統一才是最鞏固和完整的。要實現國共兩黨的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國統一,就必須不斷壯大大陸的軍事力量,具有將干涉我國統一的外國勢力一舉殲滅的強大威力,在台灣失去外力幫助、保護希望和經濟政治軍事多重壓力前提下,再談兩黨政治合作,最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第三,加大兩岸文化交流,牢固樹立兩岸同文同種的傳統思想。文化是感情的紐帶,在大中華文化影響下的兩岸人民,感情上自古高於其他民族和國家,這是兩岸實現對話交流和統一的基礎。政黨之間的關係仍然需要以此為根本,離開了文化根本而大談兩黨合作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實現國共兩黨第三次合作,必須大力加強兩岸文化交流,牢固樹立兩岸同文同種的傳統思想,通過文化交流加深兩岸的思想感情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共識,通過民眾力量來推動兩岸關係的進一步融洽和發展,進而促成國共兩黨的政治合作,實現兩岸的和平統一。
第四,加強兩岸年輕人的情感交流,鼓勵台灣人民移居大陸。人是兩岸關係的基礎。隨著老一輩的不斷去世,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力是年輕人,努力加強兩岸年輕人的感情交往,尤其是文化、思想和婚姻交往,對促進兩岸未來關係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主社會,任何統治階級都不得不從國民感情角度去思考政策方針和發展戰略,更不得違背民意去實現自己的政治利益。如果牢牢抓住了台灣年輕人的思想感情,就能逐漸樹立起他們的回歸感和統一感,進而將兩岸關係由經濟合作、文化合作向政治合作推進。另外,大陸應該開放對台人士的移居政策,在鼓勵台灣人到大陸發展的同時,在戶口、教育、就業、創業等方面對移居大陸的台灣民眾實行優待,讓他們獲得優於台灣的生活環境、條件和發展機會,以此稀釋他們的台灣情結,重構其中國人的心理地位。
第五,不斷樹立台灣人民的中國情結,培養和豐富其中國人的自豪感。目前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許多台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只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台獨勢力則緊緊抓住這一點,大力進行台獨分裂活動。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樹立台灣人民的中國情結,培養和豐富其中國人的自豪感。一是壯大中國經濟,不斷提高大陸人民的生活水平,讓台灣人從心理上產生對大陸的追奉感和嚮往感。二是在通過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交流與建設,形成中華大一統思想,逐漸削弱台灣人的去中國化和台灣獨立文化情結。三是利用大陸不斷壯大的國際影響力,將台灣人民納入中國統一的保護範圍,所有台灣人在國外遇到不法待遇和困難,都會以中國人的身份獲得大陸的維權與保護,從而樹立其作為中國人的信心與自豪感。四是大力發展中國的科技事業,通過科技領先和中國技術的廣泛推廣與運用來樹立全世界中國人的自豪感。五是進一步加大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互助共贏力度,使廣大發展中國家都盡情分享中國發展的成果,從而牢固樹立中國的大國形象與地位,將發展中國家和愛好和平的國家緊密團結在中國周圍,更加堅定台灣人作為中國人的榮譽感與自豪感。五是,利用中國日益壯大的世界影響力,積極支持台灣舉辦或者與台灣聯合舉辦一些世界性的活動,使台灣人深感大陸的偉大與不可分離。
第六,支持國民黨的政治活動,恢復其在台灣原始地位,必要時可以幫助其進行第二次改組。國民黨作為台灣第一大黨,共產黨在加強兩黨領導人會晤協商的同時,積極支持國民黨對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規定、政策、方針及思想進行有效的改組,團結所有有利於實現祖國統一的國民黨員,對不利於祖國統一的人員進行必要的教育,甚至開除出黨,使國民黨重新換髮青春活力,成為真正為整個台灣人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謀福利的強有力的政黨。
習馬會使兩岸關係由經濟協作發展到政治對話,國共兩黨66年的不和諧關係走向了新的合作起點,讓所有中國人看到了祖國統一的希望。這次會晤,雖然離兩黨第三次合作還有較長的路程,但合作之路已經開啟,只要兩黨同心為了國家的未來和兩岸人民共謀福利,未來的合作之路將會越來越廣闊。祖國統一指日可待。我們有信心,更有耐心。
推薦閱讀:
※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
※特務頭子評國共台灣地下鬥爭:若有周恩來歷史將改寫
※越南這次徹底沒命了 這三國共剮越南猴子
※忻口會戰:國共兩軍配合作戰的光輝典範_
※[轉載]美國共濟會總部?Masonic?Te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