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拍出高逼格情緒文藝風照片?
點擊上面攝影交流平台,關注國際頂級視覺平台
來源:知乎
首先我們來欣賞下作品
《以上圖片均來自攝影師:wynn溫馨》我觀察到,溫馨拍得黑色很沉穩,米白色令人舒服,整個畫面很舒服耐看,很想知道這種拍攝思路(例如相機的參數)和後期思路(例如皮膚陰影很少死黑不會像嚴重磨皮,過度自然真實,當然模特兒皮膚好是另外一回事)。這個不討論討論嗎!?
以下作者:葉明
這種後期很具有代表性,因為它沒有明顯的「套路」。沒有低光壓縮的特徵,沒有明顯的HDR痕迹,沒有明顯的黑角,也沒有明顯的光效。其實,這種後期就是典型的「經驗後期」什麼意思呢?這種後期以色彩取勝。比如你所提到的人皮膚的顏色、復古的顏色以及整體的色調。但是色彩這個東西無法量化,前段時間的黑藍白金之爭也凸顯了人腦的主觀意識也會影響人的色彩識別系統。這種膚色我們稱之為「蠟色膚」,因為這種皮膚的後期特徵就是壓制紅色,提高黃色,因此會讓人的面部看起來沒有什麼血色,至於是否喜歡,這個問題就很主觀了,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紅潤的皮膚。先看一組圖片:
如果你沒有豐富的調色經驗,如何轉換色彩你便無從得知。我先給大家示範一些基礎知識:一般而言,人體的皮膚在自然光線下拍出來都是泛紅的,這是人的自然膚色,除非經過一些特殊處理。影響皮膚色彩的主要因素是:環境光和白平衡。前者由所處的環境決定,後者由機內預設決定。我們看這張照片,畫面偏紅明顯,膚色明顯不正常。
如何把這種色偏修復掉呢?我這裡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色彩調整組合:紅:青 加洋紅 不變黃色 加黑色 減什麼意思呢?換成圖形語言就是:
這個色彩調整組合在糾正紅色色偏、調整「蠟色膚」、調整皮膚通透性上面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僅僅使用上面的參數,就可以達到下面這種效果,如果再結合蒙版、曲線、選區等工具,可以做出非常漂亮的皮膚效果。
我詳細介紹一下這個色彩組合
青色:如果加青色出現的結果就是膚色偏向於殭屍的皮膚顏色(實在找不到好的形容詞了 - -!)減青色就可以面部顯得更加紅潤。洋紅:這個色彩的效果比較極端,它會讓皮膚呈現出一種非健康狀態,加洋紅會讓皮膚呈現出紅色的色偏,減洋紅會讓皮膚呈現出面黃肌瘦的感覺。黃色:加紅色可以讓膚色偏紅,減黃色會讓膚色偏紫,它的效果比較柔和。黑色:加黑色會讓皮膚的通透度降低,減黑色可以提高皮膚的通透程度。具體的效果大家可以用上面那張圖片多多嘗試一下。我們再看一張圖:
這張圖相較於上一張,就沒有明顯的色偏了,皮膚的色彩是很正常的。我們這樣看一下:
通過使用這個色彩組合,我們明顯弱化了畫面中紅色的表現力(太陽光的橙色亦可以紅色的可選顏色調整),人的皮膚顯得乾淨了許多,呈現出蠟色皮膚。對比一下膚色:
OK,這個色彩組合只是初修,接下來你還可以使用蒙版、選區、曲線等工具進行進一步調整,我就不展開了。這是膚色的調整,當然,這幾張圖片的膚色不是完全一樣的,有的偏黃,有的偏白,大致方法如此。還有就是畫面的色偏。這個其實很好觀察。
色彩調整最不好講的地方就是因為基色不同,達成結果色的路徑也就不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在沒有基色的情況下,我也不能保證某種色彩調整的方法就能達到目的。我在《從後期到後期》裡面提供了一些預設下載,那裡面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色彩方案,如果你願意多嘗試幾次,可以得到比較滿意的色彩結果。我在這裡提供一種常用的解決方案:黃:青 減洋紅 減黃色 減黑色 加圖形語言是:
其實這個很好記,我一般記作「<『色彩因為它的浮標形態跟小於符號比較相近這個可以用來模擬膠片色彩但正如前面所說,色彩和基色有很大關係,所以適用範圍有限。色偏完了之後就是整體色調,這個主要偏暖色調,曲線啊,照片濾鏡啊,圖層啊,都可以做出來,就不展開了。然後就是加上膠片顆粒。有時候我們處理完的照片看起來不夠柔和,缺乏一種朦朧感。這種照片的效果就很柔和
我之前介紹過高斯模糊法:川內倫子攝影作品中的光感能否通過後期做到? (回復關鍵詞:葉明)但今天這裡有一點不同的是,我以前使用的是濾色混合模式今天我使用另外一種混合模式:變亮變亮混合模式可以讓畫面變得亮一些,但沒有濾色模式那麼猛,也就是說既可以讓畫面呈現出朦朧感,但又不至於變得過亮而失去細節。它與淺色混合模式很像,但二者又有細小區別,簡而言之呢,變亮模式會產生新的顏色,而淺色模式不會產生新的顏色,因此,變亮模式的效果更加自然一些。因此,整體的完整步驟是:首先對圖片整體的對比度、亮度進行調整把膚色處理成蠟色膚調整色偏,使用各類集成調色軟體或者自行調節蓋印圖層,調整整體色調(曲線法、圖層法、照片濾鏡法、混合模式法等)加上膠片顆粒根據需要增添朦朧感根據需要調整飽和度
↓↓強烈推薦關注:全球最熱門微信排行榜
推薦閱讀:
※學習困難 交往障礙 情緒偏激
※從心理上遠離「垃圾人」和「垃圾情緒」!(黑白先生)
※有情緒沒脾氣的女人,最可悲!
※父母吵架後如何正確安撫孩子的情緒
※可以鬧點小情緒,但千萬別做怨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