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父的旨意——不願意失喪一個 經文:太18:12

證道經文:太18:12-20

[馬太福音18:12]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么。

[馬太福音18:13]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

[馬太福音18:14]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里失喪一個。

[馬太福音18:15]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馬太福音18:16]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

[馬太福音18:17]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馬太福音18:18]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馬太福音18:19]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

[馬太福音18:20]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證道內容:

今天我和弟兄姊妹分享的是馬太福音18章12-20節的經文。這一段經文講的是耶穌如何處理關於弟兄姊妹的矛盾、家庭的矛盾以及人與人關係的問題。 我之前曾經和弟兄姊妹分享過12節之前的經文,也就是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不至於讓任何一位弟兄姊妹跌倒,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行事謹慎的人。

我們先看耶穌所講的迷羊的比喻。在耶穌時代,巴勒斯坦的羊群並不屬於個人而是屬於一個村莊,經常會有兩三個人同時管理一群羊,這就是耶穌所說的,牧 羊人可以撇下九十九隻羊去尋找那隻丟失的羊的原因,因為這九十九隻羊還有別人幫忙看管。如果沒有別人幫忙看管這九十九隻羊的話,等牧羊人回來的時候,丟失 的那隻找回來了,其他的羊則有可能會丟失,這樣就得不償失了。一個好牧羊人在尋找丟失的羊時,會付上最大的努力和代價,翻山越嶺到那隻羊可能迷失的地方去 尋找,即使他找不到活著的羊,也要把它的骨頭或者皮毛帶回來,證明這隻羊確實已經死亡。牧羊人在尋找羊的時候多數是在夜晚,因為只有當羊群從野外回來的時 候,牧羊人才會發現有羊從羊群中走散了。所以牧羊人會在夜晚的時候一個人在山上尋找那隻迷失的羊。當他尋找羊的時候,看管羊群的其他人都會等候這位牧羊人 歸來,當他們看到牧羊人扛著那隻流浪的羊回來的時候,大家都會歡喜快樂地聚在一處,聆聽這隻迷羊被尋回的故事。

耶穌用這個尋羊的比喻要告訴我們的是:第一,九十九隻羊對於牧羊人來講是不夠的,只要還有一隻羊沒有回來,牧羊人就無法休息。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 無論有多少個孩子,每一個孩子在他們內心當中都是不可捨棄的,每一個孩子都是那麼的重要。耶穌基督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也同樣是如此。第二點,神看為重要的, 有時卻是我們認為不重要的,因為九十九隻羊和一隻羊相比較,顯然是九十九隻羊更為重要,但對於牧羊人來講,那一隻羊也是他不能缺少的。第三,羊是特別愚笨 的動物,不會自保,也不會躲避危險,可有時候還總想遠離它的羊群,當它遇到危險的時候,只能是牧羊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它。

從以上三點我們看到,神有一個永不改變的心意,就是馬太福音18章14節耶穌說的:「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里失喪一個。」這是天父 的一個永不改變的旨意,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耶穌用寶血救贖回來的,在每一個基督徒的身上都有耶穌寶血的印記,神對每一個人都是如此重視。

既然如此,我們彼此間有摩擦的時候,該如何解決呢?在以下的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對門徒提出了兩個要求,也告訴了門徒三個處理弟兄之間關係的方法,還給了我們一個莫大的應許。

兩個要求是:第一,在馬太福音18章6節,耶穌說,「不可使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在第7節又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因為這世間很多很多的 事情都容易讓人跌倒。但耶穌警告門徒也警告我們,事免不了,「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太18:7)我們要盡我們一切的努力,避免因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 為讓我們的弟兄軟弱、跌倒。第二,馬太福音18章10節說:「不可輕看這小子里的一個。」我們人有時候是看人的外貌,神是看人的內心。神是看人生命的寶 貴,不是看人外面的形像。耶穌警告門徒也警告我們,「不可輕看這小子里的一個」,軟弱也好、剛強也好、不起眼也好、卑微也好,都不可以輕看,因為他是耶穌 用重價買來的,是耶穌用寶血拯救回來的。我們做看管九十九隻羊的那個人,將這九十九隻羊看管好了就是對牧羊人最大的體恤,就是他最好的同工,就是做了神最 喜悅的事情。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拯救人,只有耶穌基督在萬人當中尋找失喪的人,耶穌基督把這些人帶到教會裡來,就是讓我們把這些人看管好。每次受洗的時 候,我們都會告訴弟兄姊妹:今天有多少個弟兄姊妹受洗,大家願意接納他,在他軟弱的時候為他禱告,在他缺乏的時候給他幫助,在他有錯誤的時候原諒他。教會 就是一個家庭,我們要彼此關心和照顧。

一旦有摩擦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來處理和弟兄姊妹的關係呢?耶穌講了三個方法:第一,得罪了你的,你要主動化解。這和我們平時的想法不太一樣,他得 罪了我,他應該來求我的原諒!他得罪了我,還讓我去主動化解?但這就是耶穌基督告訴我們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和世界上常規的方式不一樣。這種方法究竟有什麼 樣的好處?我們看馬太福音18章15節:「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任何人 得罪了我們,我們都會不高興,內心當中產生怨氣,我們就會埋怨那個得罪我們的弟兄,我們就會覺得委屈。耶穌是在告訴我們,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弟兄得 罪了你了,你不高興了,有抱怨了,你要馬上找這個弟兄把你的怨氣說出來,不要把它藏在心裡,否則彼此都會受到傷害。如果你不主動說給得罪你的弟兄聽,你有 可能把那個弟兄得罪你的事情講給別人,這樣的話,這件事就會像一塊瘡一樣,本來很小,但你不去處理,不去解決,它就有可能變成一個大瘡,會潰爛,會影響到 整個教會的合一。還有可能你會離開,你覺得他們沒有愛心,你會離開這個羊群,會成為一隻迷失的羊。當我們有不高興的時候,耶穌告訴我們,開誠布公地講出 來,面對兩個人的誤解,要勇敢地面對,勇敢地去解決。

第二,在馬太福音18章16節,耶穌說:「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當一個人的力量不夠的時 候,就再請一些弟兄來幫忙,就如同申命記19章15節記載:「人無論犯什麼罪,作什麼惡,不可憑一個人的口作見證,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才可定案。」 意思是,你一個人可能存有偏見,可能是錯誤的。你要是再叫上兩三個有智慧的人,在和解的過程當中加以協助,就可以得到一個相對公正的結果。所以,讓你帶上 兩三個人一同去,不是去定他的罪,而是讓別人聽到並做出相對公正的判斷。因為很可能並不是對方的錯誤,而是你自己的錯誤。

在提摩太後書2章22節,保羅在勸勉提摩太的時候說:「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有智慧的人、有信心的人、有愛心的人善於傾聽,並可以化解矛盾。

第三,在馬太福音18章17節,耶穌說:「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這同樣不是要給人定罪,把他排除 在我們的大家庭之外,乃是要等待他的悔改。因為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口中經常會提到,耶穌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他們在議論施洗約翰的時候說,施洗的約翰不吃不 喝,是被鬼附著的;論到耶穌的時候,說耶穌又吃又喝,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參路7:33-34)。剛硬的罪人雖然就像稅吏或不信神的外邦人一樣,但耶穌基 督仍舊能夠得到他們,像他得到馬太和撒該一樣,神有神的辦法,我們盡我們自己的本分。17節的經文,耶穌是在告訴我們,不可丟棄一個人的生命,而是要面對 挑戰,這個挑戰是挑戰我們自己的愛心和忍耐,我們能不能在矛盾無法化解的時候,仍然把那個得罪我們的弟兄放在禱告當中,仍然用愛心不斷地強化自己去接納 他,去忍耐,去等候他的歸來,就像等候牧羊人尋找那隻迷失的羊歸來一樣。然後有一天,耶穌基督會把他帶回到我們的面前。

在馬太福音16章中,比較難以理解的是第19節:「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論到我們自己, 我們沒有誰可以捆綁一個人,也沒有誰能釋放一個人,因為我們沒有這個權柄。在我們理解這一節經文的時候,一定要和馬太福音18章14節結合起來理解:「你 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里失喪一個。」天上的父不願意我們中間任何一個弟兄姊妹丟失。

這些經文都是耶穌對門徒和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要求,我們無權定人的罪,教會也無權定人的罪,只有把地上我們自己無力解決的問題和困惑帶到永恆里去解 決,帶到神的面前去解決,才能有解。因為耶穌基督給了我們一個莫大的應許,在馬太福音第18章19-20節,耶穌說,「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 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這就是禱告的力量、禱告的功 效。

神在我們的崇拜中與我們同在,我們現在崇拜,耶穌就在我們中間。我們每個人的心思意念,我們的祈禱都可以上達到主的面前。我們敞開心思,耶穌基督就 悅納我們,進到我們裡面。一個禱告會,一個查經班,一個小組學習,耶穌都與我們同在。只要有兩個人奉神的名聚會,神就在他們中間;有兩個人同心合意祈求, 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

耶穌與我們每個家庭中的每個人同在,他是家庭中看不見的客人,也是無形的主人。有的基督徒的家裡掛著一個牌子「基督是我們一家之主」,就是表明耶穌 基督是我們的主人。他賜給我們日用的飲食,賜給我們健康的身體,他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垂聽我們的禱告。他與大的崇拜聚會同在,他與小的聚會同在,他也與 一個家庭的崇拜聚會同在。禱告中的一切事情,耶穌會按著他自己的旨意去成全解決。我們要做到耶穌對我們的要求,不輕看任何一個弟兄,不使弟兄中最小的一個 的跌倒,要扶持軟弱的,幫助弱小的,就像牧羊人尋找迷途之羊一樣。因為他們是耶穌跨越千山萬水找回來的,在他們的身上有著耶穌基督寶血的印記,他們是屬於 耶穌基督的羊。我們看管羊群的人不可去輕看他們,我們也不可去定他們的罪,更不能將他們絆倒。因為每一隻羊,每一個弟兄姊妹都是耶穌基督用他自己的寶血, 冒著生命的危險拯救回來的。他將拯救回來的人託付給我們,讓我們看管好。

有一個牧師是一個做事很快的人,但有時候很急躁。他和妻子有一個約定,當他要發脾氣的時候,妻子就把一杯涼水放在他的面前。他的妻子很溫柔,所以每 當看見他要發脾氣的時候,就在他面前放一杯涼水,這個牧師看到涼水的時候就不發火了。但兩個人還是經常為洗碗事情吵得不可開交,因為每次輪到丈夫洗碗的時 候,丈夫會把碗泡在池子里不洗,之後還是妻子去把碗洗了。妻子因此就很生氣,經常責備丈夫,而丈夫又不願受責備。於是,他們來到主的面前解決他們的問題。 丈夫問妻子:「你信任我嗎?你為什麼總是那麼著急要我把碗刷乾淨呢?」妻子說:「我從小生活在孤兒院里,孤兒院食堂里經常有老鼠,當我看到碗不洗的時候, 我就會想到孤兒院食堂里的老鼠,我就會很恐慌。」妻子反過來問丈夫:「你為什麼吃完飯不洗碗,老把碗泡在池子里?」丈夫說:「我小的時候也生活在孤兒院 里,每一次吃完飯都是讓我刷碗,當你讓我洗碗的時候,我就回想起我在孤兒院里不停刷碗的生活,感覺非常的傷痛。」當他們把心裡的話都說出來以後,夫妻二人 同在主的面前流淚禱告。妻子說:「對不起!我不知道你曾經在孤兒院受過創傷。」後來有一個學生問他們:「現在誰刷碗?」師母說,每一次都是她刷碗,她再也 不讓丈夫刷碗了。

有一個孩子很調皮,經常讓父母很生氣。一次,這對夫妻帶著孩子一起玩一個遊戲,就是要寫出自己從對方身上發現的問題。也就是說,丈夫要寫出妻子和孩 子的問題,妻子要寫出丈夫和孩子的問題,而孩子要寫出父母的問題。這個孩子特別的高興,因為他終於可以把爸爸媽媽所有的問題統統地說出來了。寫完之後,爸 爸建議大家都先不要看彼此寫出的問題,就根據這些問題去為對方禱告,去為對方認罪。當他們這樣禱告完了之後,全家人痛哭流涕,都覺得那些問題不是對方的 錯,而是自己的問題,自己的錯。孩子更是流著眼淚說:「爸爸媽媽我錯了,所有的問題都不是你們的問題,是我自己的問題。」

有很多的問題,我們人沒辦法解決,也不會解決,但是有一位最智慧最有愛心的獨一的天父,他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兩三個人同心合意地禱告,無論求什 么,耶穌說,他都會成全。神不看我們的人多人少,只看我們是不是同心合意地禱告。耶穌基督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他把我們從萬人中當中選召回來,把我們組織 在一起,讓我們在主耶穌基督裡面成為一個大的家庭。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元首,我們都是弟兄姊妹,我們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照顧。我們也許會有磨擦,我們也都有軟弱,但是,我們都是主的孩子,當我們開誠 布公地把我們心裡的話講給神,講給我們的弟兄姊妹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聖靈的感動和光照當中,我們的摩擦不再那麼重要,我們會發現問題的原因原來不在於 別人,而在於我們自己。耶穌告訴我們的這個寶貴的方法可以解決我們和同事之間的問題,可以解決我們家庭當中的問題,可以解決我們和弟兄姊妹之間的問題。不 妨把我們的問題,我們的埋怨,我們的看見,統統寫下來,我們會發現聖靈在我們中間做著無人能做的工作。正如詩篇133篇1-3節所講:「看哪,弟兄和睦同 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 是永遠的生命。」

真要和睦同居,就有耶穌基督莫大的祝福與我們同在。古話說「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的和睦非常的重要。耶穌基督更願意看到我們家庭的和睦,我們教會 的和睦,因為我們不僅在一起享受主的恩典,同時教會是金燈台,還要吸引更多的人來到我們中間。耶穌賦予每一個弟兄姊妹一個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是看守九十 九隻羊的那些牧人,等到耶穌基督把那些丟失的羊尋找回來,看到九十九隻羊安然無恙的時候,耶穌會誇獎我們是忠心的僕人,我們在主的面前將會得到更大的獎 賞,我們會得到神更大的祝福。這份職責是一個喜樂,是一個平安,是一個恩典,是一個祝福。相反,埋怨是傷害,計較是傷害,會讓傷痕越來越大,越來越深。耶 穌基督用他那釘痕的手撫摸我們心靈的創傷,撫摸我們所有的軟弱,讓我們在一起享受與主耶穌基督同在的喜樂和平安。阿們!


推薦閱讀:

以弗所書查經文字稿(06)——唐崇榮牧師 弗1:10
凈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第九卷)
以弗所書查經文字稿(01)——唐崇榮牧師 弗1:1-5
在基督里生根建造 經文:西 2:6
迴向範例以及抄寫經文如何迴向

TAG: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