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學術會議界似乎有點亂

學術會議歸來的幾點思考

一般來說,業內知名學者被邀請參加重要學術會議常被安排大會、特邀或口頭報告,並可能被安排作為分會主持或主席(Session Chairman)主持一段大會或分會會場。

今年參加幾次國際和國內會議,做了幾次報告,被大會安排做了幾次分會主持。個人感覺參加學術會議的價值或意義值得思考和總結。

會議組織的成功與否與組織者的學術影響力、聲望有關。成功的學術會議會讓與會學者感到愉悅、快樂,結識了新朋友,增加了老朋友之間交流,促進了將來的學術合作。

組織會議者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為了解決學術和工程問題、有的則是為了完成重點實驗室和行業組織考核,但也有的是為了小單位或集體的生存,或者作為機構盈利的商業模式。濃厚的學術氛圍與合理的經濟收益是可接受的。但為了片面的經濟利用而漠視與會者的正當權益是不能長久的和不可接受的。

目前學術會議界似乎有點亂,境內外各種學術會議通知如雪片塞滿大家的電子郵箱。知名學者被會議是正常態,或者因為學術影響,或者因為圈子團體,或者因為友情參與。

國際、國內行業學會、協會、非行業組織、單位和機構等都在組織各種會議。有的會議內容、學科跨度很大,有的既跨科學、工程,也跨管理幾個學科和多個領域;有的會議規模大則幾千人、小則幾十人。因而出現許多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會議場面太大,組織難度大。會議住宿、吃飯成大問題;有的會議住宿地與會議地點距離較遠,中午與會者不能休息,天天吃盒飯,開會時間長,下午打瞌睡,幾天下來參會者身心十分疲憊,會議效果成問題。

有的非行業組織或純會議機構組織會議,在境外影響力比國內大,境外來賓很多,場面很大,分會很多。組織者對專家不甚了解,有的分會竟然沒有分會主席在場。與會者只好自行報告。

有的學術會議學科專業跨度大,雖然報告內容很精彩,可以開闊大家眼界,但彼此無法深入交流,失卻了一番樂趣。

也有不少會議時間安排緊湊,沒有討論時間,很難實現交流互動。

學生報告問題。一般不主張學生代替老師做大會特邀報告,除非導師臨時有事不能與會。學生報告應當在會前在自己實驗室進行一次或多次演練。學生的報告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導師的工作狀態和水準。學生PPT中有些低級錯誤通過課題組內的演講和導師的把關是可以消除的。學生報告時宜直入主題、提出問題,回答如何解決問題的,獲得何重要結果,切忌啰嗦、廢話和概念性錯誤。注意PPT版面整潔、乾淨和美觀,報告的邏輯性、條理性和科學性。報告應當給人留下深刻好印象。

大會報告特別是報告者和報告內容應當經過組委會挑選,以前沿性、先進性和學術性為標準,前瞻性的院士報告或長期在一線的知名學者學術報告也許是最受歡迎的。科普性報告不宜放在專業會議上為好。

會風問題,因各種原因,大家很忙,有些學者趕場開會;也有個別情況無故缺席會議;不少人提前離場。與會者應當互相尊重。既然選擇參加會議,應該盡量參加會議全程。大家既都是聽眾,也都是主角。特別是會議結束的當天下午,先行報告者大多會離去,會場很冷清,與會者寥寥無幾,分會場要麼合併、要麼取消。沒有聽眾的報告,無論是報告者還是主持者都覺得沒有太多意義,甚至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總而言之,學術會議是一個學術生態圈的宿影,建設良好學術氛圍離不開大家的努力。

推薦閱讀:

學術論文的提綱
【醫門傳薪】劉嘉湘:「扶正治癌」學術思想的先進性
學術 | 楊國榮:政治、倫理及其他
【學術資源】歷代著名家教選介(八):李鴻章家書/陳友冰 
高俊波民間奇門遁甲學術

TAG:學術 | 會議 | 學術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