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資料大全彼得前書第一章
【彼前一1】「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
「使徒」原文apostolos意即「奉差遣」,或「被委任」。聖經中除了用apostolos作為使徒的職份名稱外,有些地方也作為普通用法,以表示奉差遣的意思,但卻不一定是奉「神」差遣,任何奉差遣,包括受人的差遣在內,也可以用這個字。如:約十三16「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其中「差人」就是apostolos。又如:林後八23:「論到提多,他是我的同伴,一同為你們勞碌的;論到那兩位兄弟,他們是眾教會的使者,是基督的榮耀」,其中的「使者」,亦為apostolos。又如:腓二25論及以巴弗提「……是你們所差遣的,也是供給我需用的」,其中的「差遣」也是這個字;而這「差遣」顯然是腓立比教會對以巴弗提的差遣,不是神的差遣。――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1】「寄居,」原文是住在不同國度、不同種族的異地僑民。―─ 牛述光
前書是寫給「分散各地寄居的人」(一1)。「分散」這詞,是猶太人向來慣用的詞語,專指舊約被亞述和巴比倫軍隊擄去,分散在他們所統治的各地居住的猶太人說的。很明顯的,彼得寫這卷書信,基本上是為希伯來的信徒的,雖然間中也有指著外邦信徒說的話。── 巴斯德《彼得前書研究》
我們是世上寄居的:成為神的選民,絕不是要脫離塵世;相反的,我們乃是入世而又超世的,這句話是很真確的。被流放的猶太人無論到甚麼地方,眼睛總是朝向耶路撒冷。身在異鄉,他們仍然建立會堂,每當崇拜者進入時,他乃是面向耶路撒冷。猶太人在其僑居地無論如何成功,他們的心仍是忠於耶路撒冷。──《每日研經叢書》
希臘文用paroikos來形容這一群在異鄉寄居的人。Paroikos是形容一個雖身處異鄉,但心卻無時不想家的人。如此的寄居,希臘文是用paroikoa來表達,英文中『教區』(parish)一詞也由這字引申而出。基督徒也是如此,無論身處何方,眼睛總是朝向神,心也永遠忠於神。有一則未經記載的耶穌語錄謂:『世界有如一座橋樑,智者只會踏過去,而絕不會建屋其上。』──《每日研經叢書》
【彼前一2】「就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借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
「恩惠」在平安之前,我們不論身體的平安或靈性的平安,都是根據神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這樣祝福的話是其它新約書信中所沒有用過的,可說是彼得書信的特點(見彼後一1),表示一切已蒙主賜平安給他們的人,可以再得著更多的平安;這些信徒既多受試煉,當然需要更多的平安。所以彼得祝福他們,不但得著主的平安,且得著多多的恩惠與平安(參林後十二9;約十六33)。――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2】『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你所以能得救,因為神老早就把你揀選了。千萬不要以為說,你的得救是湊巧的,是由於你主動的。當神的手還沒有來為你作甚麼的時候,神的心老早就有了打算。
彼得稱他的讀者對象是被神所揀選的,是神的選民。這樣的稱謂,以前只屬於以色列人:『因為你歸耶和華你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你神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申七6;參十四2)先知也談及『我所揀選的以色列。』(賽四十五4)詩人也說:『祂所揀選雅各的子孫。』(詩一○五6,43)。但以色列民卻令神大失所望,因為當神差祂的兒子到世界上的時候,他們竟拒絕祂,且把祂釘在十字架上。當耶穌說那兇惡園戶的比喻的時候,祂提及以色列的產業將要被奪去而轉賜予他人(太廿一41;可十二9;路二十16)。這正是新約聖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基督的教會是真以色列,是新以色列,是神的以色列(參加六16)。很多特權以前只屬於以色列,現在都歸屬於教會。神的恩慈現在已經普及萬人,世上所有的人已經看見神的榮耀,及嘗過了神的恩典。──《每日研經叢書》
神揀選我們有祂的目的,我們能被神使用,這便是神賜給我們的光榮。猶太人正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我們應小心謹慎,千萬別讓他們的失敗也成為我們生命中的特寫。──《每日研經叢書》
揀選的教義包含下列三要點:
1 上帝揀選某些人得救恩,而非受審判──罪已經揀選人受審判。
2 上帝揀選人得救恩之時,人的自由意志從未受到壓力,強迫或扭曲。
3 上帝也揀選達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包含傳揚,教訓,佈道,差傳,見證,發單張,個人談道,輔導等方法在內,按「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林前三9)。── 楊東川《中文聖經注釋──彼得前書》
借著聖靈得成聖潔。這方面的成聖,是在一個人悔改歸信之前發生的。1這是聖靈的工作,將屬神的人分別出來(同時請參看帖後二13)。──《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藉聖靈而被獻上。路德說:『我相信我絕不能靠自己的理智或力量,而相信及投靠我主耶穌基督。』對基督徒來說,聖靈是基督徒生活每一部分絕不可缺的。聖靈首先在我們心中挑起了一絲渴慕神的心意與敬虔,聖靈揭露我們的罪,又領我們到十字架下得潔凈;聖靈使我們脫離罪惡的捆鎖,使我們結出聖靈的果子;聖靈也給我們赦罪的憑據,向我們證明耶穌是主。基督徒生活的起點與終結,都是聖靈的工作。──《每日研經叢書》
靈魂得救的第三步,就是罪人對聖靈工作的響應。經文將這回應形容為順服耶穌基督。這是指順從褔音,認罪悔改,接受基督為救主。──《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多多的加給原文為「倍增」,非僅「加添」而已。幾何級數的增加與算術級數的增加,相差不可以道里計。── 楊東川《中文聖經注釋──彼得前書》
【彼前一2試煉除去雜質】彼得認為信心的試煉,是對信徒的生活十分有益的事。他為了說明這個道理,舉了煉金的例子。金子要先在高溫下熔化,使原形銷毀,而再熔鑄時,原有的雜質已在烈火中除盡。同樣的,試煉與患難可能會侵襲一個信徒,但是它們也能重新塑造他的性格,將一切妨礙他長進與服事的雜質除去。── 葛培理《浩劫前夕──苦難的透視》
【被揀選】原文e*klekto*s意為揀出,精挑細選,百中選一,有如軍隊。如果中選,連帶就有權利和義務相連屬。許多基督徒不了解他們已被神選中,遑論要他們盡忠於某項工作;正如被徵召的球員,無視於自己的重要性,拒絕上場比賽一樣。── 楊東川《中文聖經注釋──彼得前書》
【彼前一2,14】2節是先聖潔而後順服;14節則先順服而後追求聖潔。可見聖潔與順服之互為因果。我們要先有聖潔的生命纔能順服神,另一方面我們也是先要順服主的真理纔能過聖潔的生活。――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3】「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活潑的盼望」表示這盼望是「活」的,不是死的,而且很生動「活潑」。這意思就是說,這盼望是必然會實現而能給人能力,使人受鼓勵的。世人的盼望則是死的,因為這世界的最後結局乃是滅亡,猶如一個必死的病人,雖然仍活著,但那種悲觀的意念,使他沒法有人生的樂趣(弗二12)。但信徒雖活在這沒有盼望的世界上,卻有活潑的盼望存在天上(西一5),所以信徒不應像世人一樣悲觀憂愁。――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3】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強調救主的人性。父則道出聖子的神性。聖子的全名是:
主──有獨特權柄治理人心及操控生命的一位。
耶穌──將自己的百姓從罪里拯救出來的一位。
基督──神的受膏者,被提升至天上至高之處。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彼得或保羅的書信中,都有這些稱頌的話,表面上,詞句似乎都差不多,但這些話的背後卻在不知不覺間,流露出兩人截然不同的性格。而神也容許這些個人的成份揉合到這些信息裡面,為什麼呢!因為關鍵不在乎我們講些什麼,而是在乎我們實際上為人如何。
是的,我們蒙託付傳揚祂的信息,但我們委實沒有任何一個人真正夠得上是神的代言人,因為在釋放祂的話語時,我們無法避免不摻入一些我們個人的成份。有時我們的確傳了一篇很好的信息。但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總有一兩句帶著自己成份的話語夾雜進去,這就可能或是加強,或是推翻整篇信息。「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我們這個人究竟是謙卑抑或傲慢,經過十架的破碎抑或是完整未受對付,本相如何,終必被揭露,因為神不能使用粉墨登場的表演者,我們的靈如何,必從我們的話語中流露出來!――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主的復活,是父神以「阿們」回應衪「成了」的呼喊。此外,主的復活也成了憑據,保證凡在基督里逝世的人,將來都要從死人中復活。這就是我們活潑的盼望──期待將來被帶往天家去,與基督在一起,並且永遠像衪。──《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藉耶穌基督從死復活,重生了我們。』主的死將祂的生命釋放出來,主的復活就叫祂的生命進入我們裡面,使我們得著重生。
諷刺編輯及作家孟肯(H.L. Mencken)有一次把希望的定義寫成「在不可能發生的情況下一個病態的信仰」。但是那個定義和新約的用字意義不同。真正的基督徒盼望是比「希望如此」更多些。那是對未來榮耀和祝福有信心的確信。沒有救恩的罪人是「沒有盼望」(弗二12);假如他死而無基督,他就永遠沒有盼望。義大利的詩人但丁,在《神曲》中題及在死人的世界中的題詞:「放棄所有的希望,進入這裡的你。」──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活潑的盼望』按照希臘文,活潑的盼望就是活著的盼望,每一個人都有活著的盼望,對一般人來說,死亡是人生的終結,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談論死亡,有一位近代的德國神學家(E.云爾格)說,『死亡是我們最切身,也是最陌生的感覺』。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害怕死亡,因為死了,就不再有任何盼望了,所以有很多人不願意麵對死亡的問題。
在基督徒的信仰中,是不應該對死亡懼怕的,因為基督耶穌已經應許,每一位接受祂救恩的人得到永生。福音帶給我們活著的盼望。―― 林信仁《福音帶來的盼望》
【彼前一3】 盼望並不是鎮定劑;它是一劑腎上腺素,一種輸血。像只錨,使我們在基督里的盼望,能在生活的狂風暴雨中穩定我們(來六18~19);但是又不像一隻錨,我們的盼望使我們往前,它並不會扣住我們。──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活潑的盼望】當我在美國讀神學院時,在報紙上所看到的一則有關復活節的報導。在美國中西部鄉下的一間教會,正是復活節的早晨,雖然天氣陰霾,但信徒依然魚貫的進入教會敬拜這位榮耀復活的主;空曠的山野中隱然有一陣雷陣雨蓄勢待發。就在這時,忽然有龍捲風從天上往下襲來,不偏不倚的擊中教會的屋頂,把整個屋頂掀掉,且打壞座椅,有十幾位弟兄姊妹和孩子因此罹難。我看到這篇報導,心中難過,不明白為什麼在復活節早晨的敬拜中,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完全無法解釋,只能在心中為他們禱告。過了一年,我又在報上看到報導,同一地方同一教會,他們再次把教堂蓋起來,並選在復活節當天把教堂重新奉獻給榮耀復活的主。我心中非常受感動,這真是活潑的盼望;教會的屋頂會被掀掉,人會死去,但希望永不消失。當那些弟兄姊妹把教堂和自己的生命再次奉獻給復活的主時,那是何等榮耀的敬拜。教會的根基不是建立在人數的多少,乃是立在萬古的盤石,永活的真神這根基上。因此,龍捲風雖會卷掉教會的屋頂,奪去人的生命,卻卷不走這活潑的盼望,因為死亡捆不住耶穌基督,祂所留下的空墳證明我們的盼望是活的,不是死的。── 謝宏忠《永不消失的希望》
丘吉爾是廿世紀世界聞名的英國政治家和文學家,他曾兩次擔任英國首相,在英國遭受德國攻擊的期間,帶領英國百姓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危機。他同時也是一九五三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這樣一位才氣洋溢的偉人,在離世之前,親手安排好自己追思禮拜所要唱的聖詩和整個程序,並選擇了聖保羅大教堂作為追思禮拜的地方。在追思禮拜當天,一切的程序都照他所交付的進行,最後當牧師站起祝禱後,聖保羅教堂的角落有一喇叭手吹出「熄燈號」的號角聲,表示即使是一代偉人也終要走入歷史,一切都熄燈就寢了。就在大家準備散會時,忽然從教堂的另一角落又吹出「起床號」的號角聲,在場的人都莞爾笑了。丘吉爾一向幽默,他用自己的追思禮拜向世人宣告一個大好的消息,就是人類的結局不是熄燈號,而是起床號,因為主耶穌已經復活了,而且還要再來,所有信祂的人都要復活,與祂一同作王,這是一個充滿盼望的宣告,超越了死亡,勝過了墳墓。── 謝宏忠《永不消失的希望》
「活潑的盼望」表示這盼望是「活」的,不是死的,而且很生動「活潑」。這意思就是說,這盼望是必然會實現而能給人能力,使人受鼓勵的。世人的盼望則是死的,因為這世界的最後結局乃是滅亡,猶如一個必死的病人,雖然仍活著,但那種悲觀的意念,使他沒法有人生的樂趣(弗2:12)。但信徒雖活在這沒有盼望的世界上,卻有活潑的盼望存在天上(西1:5),所以信徒不應像世人一樣悲觀憂愁。――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美國三位太空安全降落了太平洋,他們破了許多新紀錄,帶回許多珍貴的影片和實驗,證實人能在無重的太空中生活,這是人類的一種新盼望。
感謝神,祂曾照著無限的恩典,藉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證實人類可以克勝死亡,並且有能力叫我們可以重生,作神家裡的兒女,享受那永遠的生命。而這種無價而永恆的生命,是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的。
當那三位航天員被打撈上來的時候,打撈人員都帶著口罩。據報告者說,是防避航天員染上地上的微菌而受害。但感謝神,祂給我們重生之後的生命是不能被罪惡所污染的,它的光彩永不衰殘,它的壽命永不終止的。更感謝神的,就是我們在今生因信蒙了重生之後,就可以得著這種生命,我們還可以天天活在這種新生命之中。這是神給我們活潑的盼望。──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彼前一3,23】基督徒活潑的盼望是根據於兩個信仰的經歷。
(甲)基督徒是由不朽壞的種子所生(彼前一23)。有神的種子在他裡面,故此,他所擁有的生命是永不朽壞的。
(乙)耶穌基督已經復活(彼前一3)。基督徒有一位勝過死亡的耶穌基督永伴身旁,故此,他甚麼也不會畏懼。──《每日研經叢書》
【彼前一4】「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
「基業」通常包括產業和所經營的事業,但原文kleronomia是嗣業的意思,就是因繼承而得的產業。
「不能衰殘」即永遠鮮艷和興盛之意。原文amaranton,原系一種神話中的花名,這種花是長生不凋的,縱使摘下來也不朽壞,用水滋潤便恢復新鮮。新約中只有本書用了兩次,另一次在五4,都是用以形容屬靈基業之不衰殘。
這「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的基業,乃是「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其所以不能朽壞、玷污、衰殘的緣故,就是因為它們不是屬地的基業,乃是屬天的基業。主耶穌在世上時曾勸勉人應積財於天(太六20),基督徒既有天上基業的盼望,且能將今世暫存的財物,變成永存的財物──存於天上──這樣信徒實在應當照神的旨意,多多獻上自己所有的,多作一些可以存到永世的善工,像那些「金銀寶石」的「工程」(參林前三10-15),可以為我們天上基業的一部份。――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彼得前書一章四節)
這是基業,這是白得的恩典,我們有權來承受。我們不必來要求,我們重生之後就可有這樣福分特權。孩子躺在搖籃里,已經有冠冕等著加在他的頭上,因為他出生就可得著祖宗的福蔭。聖徒承受天上的基業也是這樣,我們重生就有神這麼大的恩慈。
有福的基業!不能朽壞的!沒有什麼可以傷害,蟲無法咬,也不會生鏽,更無賊挖窟窿來偷,人手也無法來浪費耗盡這寶藏,不能玷污的!那潔白的衣袍不會弄污,枝葉上也必不缺殘,在環境中無法污穢,任何污染的空氣都不能進入。不能衰殘的!這景色永不褪色,有美好的盼望使人有佳美的視野,有最歡悅的夢境,不會從我們眼前消散,永遠不能。
這為我們保留,在天上為你存留,我們可有歡樂的基業,永遠為我們存留。
神的能力因信必為我們護衛,我們好似經過敵人的陣地,卻有護衛的軍隊使我們安全通過。我們雖不在天上,卻十分安全,好似我們已經在天上一般。
── 邁爾《珍貴的片刻》
【彼前一4】這產業是不朽壞的(aphthartos),這字除了有不朽壞的意義之外,也可以指不能為軍隊所蹂躪的。根據歷史的記載巴勒斯坦曾多次被外敵入侵、攻佔,且被夷為平地,片瓦不留的荒場。但基督徒所擁有的平安和喜樂,是任何侵略者所不能蹂躪及破壞的。
這產業是不玷污的amiantos,這字是由動詞miainein引申而來,意思是被不虔的污穢所玷污。巴勒斯坦曾多次因敬拜假神而被玷染(耶二7,23;三2;結二十43)。不潔之物總在應許之地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迹;但基督徒所擁有的純潔,世界的污穢不可觸及而至污染的。
這產業是不能衰殘的(amarantos),正如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樣,應許之地的美艷花朵也會衰殘,但基督徒卻被提升入一個沒有朽壞的境界中,其平安與喜樂根本不被世界的變遷所影響。──《每日研經叢書》
(1)不能朽壞是指這產業永不會遭侵蝕,也不會破裂或腐敗。那是保證長存的。(2)不能玷污指這產業本身是完美的,其純凈不會因任何瑕疵而減損。那是永不會受罪污染的。(3)不能衰殘是指這產業的價值、榮耀或美麗,是永不會遭貶損的。那是歷久常新的。──《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不能衰殘」原文amaranton,原系一種神話中的花名,這種花是長生不凋的,縱使摘下來也不朽壞,用水滋潤便恢復新鮮。新約中只有本書用了兩次,另一次在五4,都是用以形容屬靈基業之不衰殘。――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不能衰殘」原文是指希臘神話中的一種長春花,這種花的特性是長生不凋謝的,縱使將它摘下來也不哭萎,利用水滋潤便恢復其新鮮氣息,彼得以此花來作天上基業的不衰殘性質。── 曾立華《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一4~5】在我的旅程中,有時我到旅館或汽車旅館,卻發現預定的房間已經被搞混了或取消了。當我們到達天堂時,這種情形一定不會發生,因為我們將來的家和繼承權已受保證而且被存留。
「假如我們辦不到呢?」一個膽小的信徒可能會如此問。但是我們一定可以;因為所有的基督徒都是「蒙神能力所保守。」這個「保守」翻譯出來的字眼是一個軍隊的用語,其意是「保衛、房守」。動詞的時態表明我們不斷地受神的保護,確定我們一定可以安抵天家。──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彼前一5】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彼前一5】「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我們蒙保守是「因信」,這「因信」就是與神保守之大能緊連在一起的條件。除非我們信靠祂,不然,祂就不能保守我們。我們如要認識祂那保守的大能,我們就必須全心相信祂的應許。在試探跟前,如果我們對自己能否蒙保守這件事懷匿疑慮,這豈不是對祂保守的能力存著不信的噁心?請記得,我們並不需要憑自己的力量去對付撒但的引誘。每天清晨當我們起來的時候,我們該向主說:「主阿!我感謝你保守我經過昨天,我不知道今天有什麼試探要臨到我身上,也不知道要怎樣去勝過它們,但我再一次信靠你來保守我安度今天。」讓我們默然倚靠這位大能的神,這樣,那惡者的火箭無論來自何時何方,總會有一些奇妙的作為發生而將它們摒擋出去。那就是信心的盾牌。――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你們這因信蒙神保守的人。」這話給我們看見,神是保守那些相信祂的人。你必須相信神保守的能力。神保守我門是有條件的。如果我們不信神,神就不能保守我們。── 倪柝聲
彼得所用保守(phrourein)一詞,是軍事字眼。意思是說我們的生命被上帝四面安營嚴密保證而獲絕對的安全。──《每日研經叢書》
末世或末日,這概念是由於猶太人將時間畫分為兩個階段之故──即現在的世代,這世代完全被邪惡所控制;及將來的世代,那世代卻由上帝掌權。在這兩個世代之間夾有一個主的日子,那時,世界將要被毀滅而重造,審判也接踵而至。在現今及將來世代之間的日子,即被稱為末世,因為世界將要到達旅程的終點而結束。
很明顯的,對許多人來說,這日子是一個充滿恐懼的日子;但對基督徒來說,這卻是一個得解脫的日子。救贖so{zein一詞不單包括豐富的神學意義,更包含實際的涵義,因為這個字通常是用以表達『由危難中被救出來』,及『病得醫治』。──《每日研經叢書》
我們是蒙神能力保守的──這是神的努力,但也是因信──這是人的參與。這並不表示惟有人使用信心,他才可以得救。人有真正的信,他的信心就會維持下去。使人得救的信心,總有恆常持久的特質。──《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一般認為,救恩工作是有三個時態的:(1)在基督徒開始相信救主的一刻,他就從罪的懲罰中得拯救(弗二8)。(2)讓救主在他裡面活著,他便每天蒙拯救得以脫離罪的權勢(羅五10)。(3)被提的時候,他會被拯救脫離罪(來九28)。他的身體會改變成榮美的身體,並且永遠脫離罪惡、疾病和死亡。這將來要成就的救恩,也包括聖徒與基督一同重臨地上,清楚顯明是神的兒女(約壹三2)。──《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彼前一5】有一次,一位青年跟牧師去搭火車,由於全速前進的關係,車廂之內震蕩不定。青年人開始跟牧師談話,他坦白對牧師說已信主有一段時間,但他沒法經得起生活上的考驗與壓力;在世俗與信仰的張力之間,他坦言再沒法支持下去,要考慮放棄他的信仰。牧師很有智慧的答道:你信否我可以叫這柄小刀直立於聖經上?(當時車廂仍然搖晃不定),青年人回答說:當然不,沒可能!牧師於是用手持著小刀立於聖經之上。青年人說:這個不算,因你用手持刀,這方才成。牧師說:「我從沒說過要用甚麼方法去使小刀立在聖經上,只是我用手把持著;就是在這震動不定的車廂內,小刀也能立在聖經上。」青年人於是恍然大悟:他自己徒然掙扎,無可能叫他站立得住,唯有靠著神的承托與扶持,乃能堅立。── 許道良《朝聖客旅指南──彼得前書今詮》
【彼前一6】「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
「大有喜樂」原文agalliasthe,即踴躍歡樂之意,形容極大的歡樂。這個字在太五12;路一47也用過。
「百般的試煉」,與雅一2所說的相同。真正喜樂的人,應是在百般境遇中都能喜樂的,而百般的試煉乃是使我們學習這種喜樂的方法。但我們己經具備學習這種「功課」的優越條件,因我們已蒙受了一種足夠叫我們畢生不住喜樂的大救恩。――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6】『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彼得的意思是說,我們經過試煉的時候,一面你雖然覺得苦,但一面你也可以算它是喜樂的,當作喜樂的。覺得是一件事,算又是一件事。你覺得不快了,但你可以算是快樂。―― 倪柝聲
彼得所用的字眼很有意思。他說基督徒或許暫時落入百般(poikilos)的試煉中,這希臘字有『多種色素』的意思。彼得也用這字來形容上帝百般的恩惠(彼前四10)。我們的苦難或許色彩多多,但上帝的恩典也是一樣;人類生命中的每一色彩,上帝的恩典都可以完全配合。上帝有恩典配合每一個不同的試驗,我們應緊記,每一個試驗都帶有上帝的恩典。──《每日研經叢書》
基督信仰中一個令人欣喜的矛盾──在憂傷中有喜樂。一方面,他們是蒙保守的,且有基業為他們存留,因這指望的緣故,他們可以喜樂。另一方面,他們知道所身處的百般的試煉不過是暫時的,將來要得的榮耀卻是永久的(參看林後四17),所以他們可以因此而喜樂。──《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喜樂的先決條件】司布真說:「得快樂的第一步驟,是踏進基督救恩的打大門。」又有一位神的忠僕說:「任何一個人只要悔改,並且誠實地歸向神,就會衝破他被拘束的生活模型,並且照著他屬靈的地步,進入聖經的真理,他就會因他所得著的而感到莫大的喜樂。」──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須忍受信心的試驗】中國名佈道家宋尚節博士說:「在世上有患難,在主里有平安。世界充滿了患難,樣樣都是使我們傷心和煩惱,倘使我們跑到祂裡面,祂不但給我們滿足的喜樂,還能把世界一切的苦難,變成幫助我們信心的材料。」
我們又要效法馬丁路德向苦難挑戰說:「苦難阿!來吧!你若不把我吃掉,我便把你吃掉,使我滋補得更健壯。」──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彼前一6喜樂的人生】真正的人生就是愉快的人生,而快樂又是人人所望、所追求的。我們應該向誰尋求呢?有一個寓言故事說,古代波斯國某君王一天病入膏肓,群醫束手無策。最後國中有一個聰明的謀士說:「國王的病很容易醫治,只要找一個快樂人,把他的衣服穿上,病就痊癒了。」國王於是派出很多人尋找一個快樂人,他們都以為很容易找,誰知找遍了各地各方,快樂人還沒有找到,因為人人都講他們有痛苦。最後才打聽到很遠的地方有一個修士,非常快樂,於是他們翻山越嶺,千辛萬苦的找到了這一位修士,說明來意,並願付任何代價換他身上一件衣服。誰知道這位快樂的修士,卻是赤身的。縱然願意醫治王的病,可是沒有衣服,頗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388.「百般的試煉」一語是否指本書收信人曾受羅馬帝國政府的逼迫?到底這些在黑海以南的五省猶太基督徒受過什麼逼迫?(一章6節)】
「百般的試煉」一語與雅各一章2節所說的相同。「試煉」一詞原文是PEIRAZO(參閱雅各一章難題研究),應譯為「試探」。本書一章可節的「試驗」原文為DOKIMAZO。意義與試煉同(參閱雅各書一章難題的研究,該處有詳細的解釋及原文字樣)。
本書四章12節有「火煉的試驗」一語,原文「試驗」一詞應譯為「試探」。
從本書所題這些信徒因為信耶穌所遭遇的苦難看來,證明本書是寫在尼羅皇開始逼迫基督徒之前,因為本書並未提及信徒為主被殺之事。本書所述的信徒苦難如下:
①受人毀謗(二12,四16)。
②受冤屈(二19)。
③因行善受苦(二20,四17)。
④受恐嚇(三6;14)。
⑤受辱罵(三9)。
⑥為義受苦(四14)。
⑦被人無理盤問(四15)。
⑧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五14)。
⑨為作基督徒而受苦(五16)。
綜觀以上所載,便知這些信徒不過受外邦人或政府人員的輕微逼迫,未到為主喪命的地步。
有人以為本書是著於尼羅皇開始逼迫基督徒之後,甚至以為本書是別人假借彼得之名寫於紀元後一百年,教會受逼最厲害的時候,皆不足置信。
── 蘇佐揚《聖經難題》
【彼前一6~7】對基督徒來說,逼迫與困苦並不是終結,在這一切苦難的盡頭,有榮耀的賞賜;因為有這不能毀滅的盼望,基督徒便能忍受生命中一切的煎熬。正如病人接受手術或其他痛楚的治療,因他深深知道在這一切痛苦之後有痊癒的盼望。生命基本的事實乃是:人若知道苦難盡頭有著無比的盼望,他便會咬緊牙根,忍受一切痛苦。基督徒何嘗不是如此呢?因他盼望著將來的榮耀。──《每日研經叢書》
每一個試煉皆為考驗:金子要在火中熬煉才能成為純金,臨到基督徒的試煉,都是為要考驗其信心,使信心更堅強。運動健將們努力苦練,並不是要弄壞自己的身體,乃是要使自己更堅強有力。我們所遇到的試煉並不是要消耗我們的力量,相反的,乃是將力量注入我們的生命之中。──《每日研經叢書》
試煉是由神所控制的。它們並不會持續很久;它們是「有寄節性的」。如果是神允許祂的兒女經過嚴厲的試煉,祂的眼睛注視著鐘錶,祂的手則奉在自動調溫器上。若是我們反叛,祂可能要重新調整鐘錶;但是如果我們甘心忍受,祂不允許我們多受一分鐘的痛苦。──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沒有一個金匠會處心積慮地浪費一點寶貴的礦砂。他可能把它放在鎔煉的火爐足夠長的時間,為了除掉便宜的雜質;然後把它倒出來,由此製成一個有價值的漂亮東西。據說東方的金匠把金屬放在火爐里,直到他能看到他的臉從裡面反映出來。所以神把我們放在受苦的鎔爐,直到我們反映出耶穌基督的榮耀和美麗。──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彼前一6~7經得起考驗的信仰】經文:「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前1:6-7〕。 常言道:「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有些人經過試驗只有十折不撓的持久性,到第十一折就不行了。有些人則具有五十折不撓的意志,但到了五十一折卻撓屈了。即使具有九十九折不撓的精神,但在遇到一百個困難時,如果屈服了的話,那麼,本來可以到手的勝利卻化為烏有,這是一種多麼可惜失敗了呀!所以一個信徒一定要有百折不撓的毅力、這也是神為什麼常加患難給祂自己的兒女,為的是要試驗他的信心究竟及格否?假使醫學家試驗到六百零五次失敗了便中斷停止不幹,那麼世上就不會有六零六醫梅毒良藥問世,患者病痛也得不到醫治。 我們想到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為了發明一盞實用的電燈,據說他廣泛地收集能經得起耐高溫的材料,用以製作理想的燈絲,他花了許許多多精力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甚至連人的頭髮,鬍鬚,都拿來做過試驗。結果試了一千六百多種,才找到了炭化後的竹絲來作為電燈的燈絲。第一盞實用的電燈終於不間斷地照亮了一千二百多個鐘頭,把它的光輝投向人間。 主說:「你們是世上的光」。當你發不出光來以前,她必須要用苦難的火焰加以鍛煉,看看是否經得起耐熱?才能光照人間榮耀主名。無怪乎神說:「我熬煉你……你在苦難的爐中我揀選你」(賽 48:10)。詩人也這樣說過:「神阿,你曾試驗我你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詩 66:10) 我們翻開聖經,無論是先知或是使徒,那有一個不經過百般試煉而能為主所重用? 約伯和他的妻子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典型人物。約伯是經得起百折不撓,可是他的妻子就脆弱得多,經不起七折八折就折屈了。你聽,她對丈夫是怎麼說的呢?「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么?你棄掉神死了吧!」這是多麼經不起考驗的話,但久經考驗的約伯是如何回答她?「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噯!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么」(伯2:9-10) 主說:「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 10:22) 雅各說:「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1:3-4)。──《為甚麼要用比喻》
【彼前一7】「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
「並且」連續上文,亦即上文所說的喜樂,再加上一個理由:就是因我們有信心的結果便得著靈魂的救恩。這得著靈魂的救恩,應指得救之經歷,與上文5節「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在意義上略有不同;因5節所論的是將來才能實際經歷的「救恩」,但本節所論乃是信徒現在得著的。――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7】信心長進惟一的方法,就是經過試驗。神要帶領我們進步,惟一的方法就是叫信心經過試驗。因為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是借著信心,接受神的一切恩典。所以神叫我們的信心經過試驗,我們就自然而然的長進了。―─ 倪柝聲《得勝的生命》
彼得用金子來與我們的信心作對比。在人類所認識的物質中,黃金可說是最不朽的。它可以抵受極高的溫度而仍然看似完好。但事實上,黃金在使用的過程中,或在受壓之時,或在烈火之中,是能壞的。真正的信心卻是不可摧毀的。信徒或許會經歷嚴峻的考驗及試煉,然而這一切不但不能摧毀他的信心,反而會使他的信心更強。──《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只有火,才能夠試驗出信心的真偽。環境順利稱心時,做基督徒是輕省容易的。然而,公開承認基督會招致逼迫與苦難時,表面的跟隨者便會慚慚疏離,退回世人中間。毋須付上任何代價的信仰,是毫無價值的。不願意付代價的信仰,是虛假的信仰。──《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叫你們信心所受的試驗,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所受的試驗,更顯寶貴』(原文)。這節的意思,不是說,我們經過試驗的信心,比那經火試驗的金子更寶貴;乃是說,我們信心所經過的試驗,比那經火試驗的金子所受的試驗更寶貴。這個試驗是經過苦難而有的,能叫我們在主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和尊貴,所以是寶貴的。
『耶穌基督顯露』(原文)。這裡的『顯露』,原文apokalupsis,意即『開幕』或『啟示』。這個『開幕』,就是打開幕幔,使人看幕後所隱遮的事物,所以就是『啟示』。主耶穌今天是隱遮在天上的幕後,人不能看見祂,到祂再來的時候,祂就打開天上的幕幔,將祂自己啟示顯露出來,使人看見祂。
以金子比喻信心可有下列靈意:
A.金子要經多重的提煉以除去雜質,信心也需要經過種種試煉才能除去各種靈性上的「雜質」──肉體的意念、不純一的心、虛偽的裝飾……。信心經過試煉的結果,就能將一切雜質顯露出來,使我們認識自己信心的實際情形,並認識真信心的奇妙功效。
B.金子能耐高熱,信心亦能使我們在各種艱難痛苦如火嬈的環境中站立得住(參但3:24-27)。
C.金子是很重的,在化學元素中其比重極大;信心也有很重的屬靈分量,信心使我們在神面前成為貴重的,有屬靈價值的。是金銀寶石,而不是草木禾楷;是有實質的,不是只有表面的。
D.金子是有光輝榮耀的,信心也使我們有分於神的榮耀並能榮耀神,使神的作為從我們身上顯出來,使人看見神的能力。
E.金子是極難與其他物質起化學作用的,信心亦使信徒難以被世界的種種虛榮所同化或動搖。――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7】在中文與英文中,「稱讚」這字饒有意義,在希臘文中有「加以推薦」之意,我們的生活應該向人將基督的福音推薦。
我想住在香港和住在美國的女子是一樣的,她們很喜歡自己有一個窈窕的身裁。有一次祁師母要推銷一種能使人身裁窈宨的食品,可是得不到顧客歡迎,她問我是甚麼原因,我細查問她,覺得她出售的食品是裝璜美觀的,推銷的辭語是美妙的,說明書也很詳盡,那麼推銷不廣的原因在那裡?後來我才明白癥結所在。原來祁師母的身裁併不窈窕,若吃了此種食品就能窈窕,那麼她就該有標準的身裁才對。此後她再也不敢去推銷此種吃了令人變得身裁窈窕的食品了。
各位,不論在家中,在辦公室內,在教會,在學校,你的樣子是未接受福音之前的樣子,抑是已接受福音之後的樣子呢?── 祁柏《彼得前書》
在希臘文中「尊貴」一字有「重視」與「尊重」之意。若有人告訴你,一定要認識某人,你就知道他很尊重這人。若有人說,某人很愚笨,你就知道他很輕視這人。各位,不論在家,在辦公處,在學校,你是令人對耶穌基督受輕視,抑或是尊重呢?我們若虛偽不誠實、行動粗魯,何等令人輕視主耶穌的福音!若為主而活,在試煉中站立得穩,而有喜樂,就能使人對主尊重了!── 祁柏《彼得前書》
【彼前一7~8榮耀到底】在一個涼爽的夏日,我和妻子去訪問座落在英國溫莎堡不遠的一個小鎮,名叫史都克波集。這兒有一個號稱世界最聞名之一的墳場。在這兒,湯馬斯葛雷寫出那著名的「在鄉村教會墓園寫出的悲歌」,這是一首大多數人必讀的或在校要讀的詩。
當我們安靜地站在古老墳墓的中間時,讓我想起那首詩中的一片段──所誇耀的徽章,所擁有的權力盛況,所有的美麗,所有的財富,都等待那無法避免的時刻,榮耀之道只通往墳地阿!
人類的榮耀實在無法持久,然而神的榮耀確是永恆的;祂已計劃好和我們共享榮耀!──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彼前一8】「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彼前一8愛未見的基督使我們喜樂】名人歐文說:「一顆仁愛的心是快樂的泉源,使四周一切的東西齊露笑臉。」還有一個名人說:「喜樂是愛心的憑證,愛心是喜樂的根源。甚麼地方有愛,甚麼地方就有喜樂,一個沒有愛的地方,絕對不能產生喜樂;換句話說,一個沒有喜樂的人生,是因為缺少愛。」──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彼前一8信仰的力量】「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十一﹕1) 清明時節﹐有一個小孩子在曠地放風箏﹐因為風順﹐不多時風箏便飛得很高﹐甚至高入雲端。天黑了﹐看不見風箏﹐可是他還緊位著線﹐站在那裡﹐有位老人家從旁邊走過﹐問他﹕「你站在這裡不動﹑作什麼﹖」答﹕「我正放著風箏。」老人抬頭向天空四處張望說﹕「那裡有風箏﹖」孩子答﹕「信不信由你﹐風箏雖已看不見了﹐我總覺得上面有力量牽引著我。」 同樣﹐我們的肉眼雖看不到神﹐但清楚可以覺得天上有一股力量吸引信痘的人﹐惟有自己親身去體驗﹐才會更明白痘的真實性。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痘﹖都是愛痘﹔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痘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一﹕8)── 佚名《喻道故事續集》
【彼前一8~9信徒體會基督的四個階段】蕭文在其注釋中曾論及人如何體會基督的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盼望。歷代以來人們熱望著一位君王的來臨。正如主耶穌曾對其門徒說:『……從前有許多先知和君王,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路十23-24)有一段很長的時期,人們雖然殷切地盼望,但盼望卻一直未得實現。
(二)第二階段:認識肉身的耶穌。這正是彼得在這段經文中所表示的,也好像他對哥尼流所說的一般:『祂在猶太人之地,並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事,有我們作見證。』(徒十39)有很多人曾跟隨過耶穌,他們的見證是我們認識耶穌生平言行的重要因素。
(三)第三階段:在各不同地點,不同時間用信心的眼睛看過耶穌的。耶穌對多馬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二十29)這種以信心的眼睛能看見耶穌的原因,完全是因為耶穌不是一位曾活過,死了而現在只存在於書本中的人物,而是一位曾活過,死而復活且永遠活著的主。曾有人如此說過:『沒有任何一個使徒只在記憶中記得耶穌。』這話的意思乃是表示耶穌並不單是信徒頭腦中的記憶而已;我們更可與祂建立一個個人的關係,可以常與祂相會。
(四)第四階段:有福的看見。約翰確信在將來我們可以看見主的真體(約壹三2)。保羅也說:『我們如今彷佛對著鏡子觀看,模楜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林前十三12)如果信心的眼睛能忍耐到底,有一天,我們必能親眼清楚地看見,面對面相見。──《每日研經叢書》
人總喜歡憑觀感來接受或相信事與物,但神是個靈,相信祂不能憑觀感,而要用人的靈。因此信心需要內心頓然的展開,思維與心靈,感情與心靈交織成一片,對無限的造物主有恭敬的心。這也是人智慧的源頭:「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九10)──《新舊約輔讀》
【彼前一9】「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
【彼前一10】「論到這救恩,那預先說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早已詳細地尋求考察,」
【彼前一10~12】靈感有賴於兩個條件──人類尋求的心志,及神的靈的啟示。有人曾如此說:寫經文的作者們,就好像神手中的一文筆,或如一管洞簫,被神的靈所吹奏;又或如七弦琴一般,被聖靈所撥動而已。這也就是說:那些作者們只不過是一些被神所操縱的工具而已。但這一段經文卻告訴我們:神的真理只臨到那些有心尋求的人。在靈感的過程中,神與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靈感同時是人尋求的心志,與神的聖靈啟示的結晶。──《每日研經叢書》
先知向人傳揚神拯救的信息。他們本身還未曾嘗過這拯救的滋味。有些時候,神給人看見異象,但同時卻向那人說:『應驗的時候還未臨到。』神領摩西上毘斯迦山頂,將應許之地全都指給他看,同時又對他說:『我使你眼睛看見了,你卻不得過到那裡去。』(申卅四1-4)有人曾看見一位盲者,在黃昏的時候點燃街燈,他憑著其敏銳的觸覺,摸索前行,燃點每一盞街燈,將自己從未經歷過的燈光帶給別人。正如先知們所深深體會的,獲得異象是何等的福份,就算自己不能親自看見異象的應驗,但只要將異象傳給世人,讓後人能體會異象的應驗,他們也就覺得無比的榮幸了。──《每日研經叢書》
【彼前一11】「就是考察在他們心裡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著什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
「考察」就是十分留意地探尋。「基督的靈」就是聖靈,並非基督自己的靈,乃是基督所差遣,與基督相屬的靈,是講論並高舉基督的(約十六14-15)。新約中常稱聖靈為基督的靈(參羅八9;腓一19;加四6;徒十六7)。所以本句──「考在他們心裡基督的靈」──就是留心那在他們心裡感動他們的聖靈,是如何感動他們。然後,他們照著所受的感動,預先證明(即說預言):基督如何受苦難,如何得榮耀,在怎樣的時候應驗,如賽53章;詩22篇;亞13章都是舊約中先知們論及基督之受苦與得榮耀相當清楚的經文。――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11】學者常比喻說,這些先知看見的是兩個山峰──(a)各各他,是耶穌受苦之地;以及(b)橄欖山,耶穌在榮耀里降臨的地點。然而,他們看不見介乎兩者之間的山谷,即我們所身處的恩典時代。我們在中間看見這兩件事,一件在以前已發生了,另一件則是將來的事。因此,我們比古時的先知更清晰地看見事情的關係。──《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彼前一12】「他們得了啟示,知道他們所傳講的一切事(註:「傳講」原文作「服事」),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你們。那靠著從天上差來的聖靈傳福音給你們的人,現在將這些事報給你們,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
【彼前一12傳講與服事】『知道他們所傳講的一切事』,下有小字『傳講原文作服事』。傳道或服事在原文是一個字,音是diakoneo,意是伺候(太四11)。這裡因按上下文,他們是指舊約的先知,乃是神的代言人,最要的工作是代神傳言,故譯為傳講。──鄺炳釗
【彼前一12】「察看,」原文是對一件不明白的事而專心細看,與約二十章五、十一節的往裡看是一個字。彼得與抹大拉的馬利亞都不明白為甚麼墳空了,所以才低頭往裡面看。―─ 牛述光
【426 天使怎樣察看救恩的事?(彼前一12)】
答:基督的降臨、受苦難,和得榮耀所完成的救恩,舊約的眾先知,他們都是早已詳細尋求考察的(彼前一10,11;賽七14,九6,7;彌五2;賽五三1-12;詩廿二1,16,18;亞十三7;賽四2,十一10,四十3-5,六十1-3),「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彼前一12),這是說,不單是眾先知要明白這奧秘的事,就是本來無分於救恩的天使(來二16),也深感興趣,同樣的渴望,樂意察知基督的救恩如何。本句中的動詞「察看」原文字是(),意思是「俯身下看」,或「低頭往裡注視」Look into(彼前一12;雅一25),此亦見於路加福音廿四章12節,和約翰福音廿章5及11節,是當本節的意思,是眾天使從天上俯瞰世人悔改得救,凝視基督的救恩工作,也會驚奇和喜悅的。
天使原是服役的靈,被差遣為承受救恩的效力(來一14;參十六題),至於他所願意詳細察看關於救恩的事,聖經中實有不少的記載,如:他們在基督降生時,向牧羊人報信,與天軍一同讚美神(路二8-14);當耶穌來到世上時,有天使來服侍祂(太四11;可一13);在基督於客西馬尼園痛苦禱告時,有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祂的力量(路廿二41-44);在基督復活時,有天使在空墳墓中看守,並且向眾婦女宣告基督復活的消息(太廿八1-10)。他們幫助眾聖徒(徒五19,八26,十二7,廿七23),基督曾經說過,一個罪人的悔改,天使表示歡喜(路十五10)。保羅告訴我們,使徒在世的工作,好像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林前四9)。這可表示天使甚願時常察看使徒傳道的景況,並且借著觀察神怎樣處置世間教會,得以知道神的百般智慧(弗三9,10)。他們是在冥冥中,觀察世間一切的事(林前四9;提前三16),對於人的得救,神的救贖工作,異常關心,其所以如此願意詳細察看的意義,該是何等的美好。——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389.「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一語如何解釋?天使是否全知?他們如何察看有關救恩的事?(一章12節)】
天使是受造的,所以是受限制的,不是「全知」的。天使有靈、有魂,但沒有身體,所以他們對某些事情所知的、受到限制。天使們與救恩無關,因為神並不救拔犯罪的天使(來二16)。天使是服役的靈,為承受救思的人效力(來一14)。表示天使的地位不如人類為高,因為他們要作人的僕役。
二、至於天使願意詳細察看與救恩有關的事,聖經中有不少資料可足研究;
①基督降生時,天使們向牧羊人報信,天軍也與天使因為基督降生而讚美神(路二8-14)。可是天使們未必了解神的兒子「為何」及「如何」成為人。
②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痛苦禱告時,有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路廿二41-44)。但天使未必明白,為何基督會如此悲痛及作這種三次一樣的禱告。
③基督復活時,天使在空墳塞中看守,並且向眾婦女宣布基督復活的好消息(太廿八1-10)。但天使們未必了解基督復活的奧秘。
④主耶穌說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為他歡喜(路十五10)。表示天使對於罪人蒙恩,甚覺快樂。
⑤保羅說,使徒在世工作,好像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林前四9)。表示天使時常研究使徒傳道的人生。
⑥保羅又說,為要借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弗三10)。天使從教會中明白神的智慧,表示有了教會之後,天使的智識得以增加。
⑦天使在拔摩海島將未來的事在異象中指示約翰,約翰無法明白未來事情的奧秘,指示的天使也未必明白。
時代不斷在前進,天上的天使也不斷在研究救恩與教會的發展,直到主耶穌再來之日。
三、「詳細察看」四字原文是一定PARAKUPTO,原意為「在旁低頭注視」,指羅馬帝國居民由窗戶向外俯視在大街上遊行的羅馬軍隊或任何熱鬧事件發生而言。
路加福音廿四章12節說,主耶穌復活後,彼得跑到墳墓前,「低頭往裡看」,也是用這個字。他看完後,「心裡稀奇」。照樣,天使也詳細察看有關救恩的事,也會覺得「稀奇」。
聖經中所說的兩個基路伯,是安放在施恩座之上,基路伯是臉對臉的朝著施恩座。一方面表示他們在神前存謙卑的態度,另一方面表示他們是向下觀看,代表所有天使由天上向下觀看,不斷研究神救恩的偉大而奇妙的計劃(出廿五18-22)。
── 蘇佐揚《聖經難題》
【彼前一13】「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註:原文作「束上你們心中的腰」),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
「約束你們的心」原文作「束上你們心中的腰」(見小字),古時東方人的服裝,多半都很寬闊,所以工作時必須將衣服束起來。「束上你們心中的腰」意思是我們要有一種準備工作,與服事人的心意(約十三4;路十二35)。世人的心意幾乎隨時是準備與人爭吵,準備與神相抗,似乎內心有許多憤恨需要隨時發泄;但信徒的心意郄不應當這樣,乃要束上心中的腰。
「謹慎自守」包含儆醒防備的意思,若有敵人來臨仍未知道,甚或受了欺矇還不察覺,就不算得是謹慎自守了。所以這句話表示信徒應心思清醒,謹慎而機警地提防敵人。因我們所處的世代,有許多迷惑──金錢、世俗、罪惡、異端……都會使我們的心思混淆,無所適從。
在此所論「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顯然是指將來主再次降臨的事,但本句的「帶來」原文pheromeneen,按「希文文法字彙」是phero的單數、現在被動式。這對於我們的教訓就是:雖然那些恩典我們只能在主再來時才實際享用,但我們卻要把它們看作是現在得著的那麼實在可靠。並且當我們對於將來要得的恩,看得像現在已得著的那麼真確時,我們對於那要來主,也必覺十分親近真實,一如已經來臨一樣。――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13】「所以要束上你們心中的腰」(原文)。束上心中的腰就是操練敬虔。人到底是不是在敬虔上操練自己,我們常能從他的態度、話語中看出來,就是看他的腰――心中的腰――是放鬆呢,還是束緊的?人的腰若是束緊的,說話就有約束,不然就沒有約束。―─ 俞成華
「心中的腰,」就是我們的心思。從前猶太人的衣服,是像我們明朝時代的衣服一樣。他們的衣服寬大而無鈕扣,每次作事,必須將腰束起來,才便於動作。我們的心思散漫,就像不束的腰。不是思想壞的;但是,想好的,想有滋味的,卻想的不當其時,就是心中的要太寬了,太不專一了。神能救我們散漫的心思,到一個集中的地步。── 倪柝聲
「要束上你們心中的腰,」心中的腰一束上:(1)心就謹慎、專心(13);(2)心就聖潔(14~16);(3)有敬畏的心(17~21);(4)就潔凈了自己的心(22~25)。―─ 牛述光
主常常講僕人束上腰,點著燈,等候主人回來的比喻,在彼得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這裡的束腰是從主所講的比喻來的。束腰是儆醒等候主來的表示。『心』原文是知覺、思悟的機關,『帶子』是主再來的真理;真理一束在心中的腰上就會生出力量。『盼望…』我心中的腰必須被真理的帶子束上,這樣才算是一個真盼望主、等候主的人。『謹慎自守』原文是心裡明白過來,心中的腰束上帶,心中就明白過來,明白過來就會專心盼望。―─ 牛述光
彼得說要束上你們心中的腰,是甚麼意思呢?信徒進入這個充滿敵意的世界時,他們必須避免慌亂及分心。遭遇逼迫的時候,信徒很容易會驚惶失措及心慌意亂。束上了腰的心,就是一種堅強、沉著、冷靜和常作準備的態度。這樣的心,不會受內心的恐懼或外來的逼迫所影響。──《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下有小字『原文作束上你們心中的腰』。『束腰』是巴勒斯坦本地人穿衣的特色。他們衣服寬大,必要有帶子束腰,行動與工作時才能方便。有如主耶穌替門徒洗腳,也先拿一條手巾束腰(約十三4)。使徒彼得用此警惕字句,勉勵信徒時要約束己心,如同束上真理的腰帶,方能站立得穩(弗六14)── 鄺炳釗
束上你們心中的腰,是什麼意思呢?有五個意思。
(1)束腰表示準備好工作,束腰有力量,機會一來,馬上把握看,我們應有這樣的態度,然後見工作的機會,主說,你舉目觀看,莊稼已成熟了,可以收割了,門徒說還有四個月,卻看不見機會。
(2)束腰表示儆醒,人若睡覺必無束腰,我們將心中的腰束起,儆醒祈禱,免得入了迷惑,五章八節說,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表示牠的兇猛,故要儆醒。
(3)束腰表示勇士作戰,中國的武俠常常束腰的,戰士不束腰,不能上陣。
(4)束腰表示賽跑的,不束腰便落後了。
(5)束腰表示自守
── 滕近輝《彼得前書講解》
謹慎自守,這是指對自我的控制,相對於歇斯底里的狀態。謹慎自守的心,是鎮靜的,穩定的。──《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謹慎自守:這字的希臘文有兩個意思,即避免醉酒,及心思應穩定。他們不應被含酒精的飲料所醉倒;他們應維持敏銳的判斷力。基督徒很容易被標奇立異的思想所影響,沒有定見而隨波逐流。彼得勸告其讀者們,既深知本身所信的,便應該站立穩固,在邪風異俗的衝擊下,作中流砥柱。──《每日研經叢書》
要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他們的恩:基督徒生活的特徵乃是他活在希望之中,因此,雖遇各種試煉,但仍能屹立不倒。這便是為甚麼運動家們苦練,及學生們苦讀的原因。對一個基督徒來說,最好的福分仍在將來。我們要為過去的恩典感謝上帝,要立志鼓起勇氣面對目前的挑戰,更要存無比的盼望,因為在基督里,一切上好的事物仍在未來。──《每日研經叢書》
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基督顯現是指衪重臨地上,顯為榮耀之時。不過,這也可指聖徒被提,即基督回來接衪的聖徒之時。──《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本節的「帶來」原文pheromeneen,按「希文文法字彙」是phero{的單數、現在被動式。這對於我們的教訓就是:雖然那些恩典我們只能在主再來時纔實際享用,但我們卻要把它們看作是現在得著的那麼實在可靠。並且當我們對於將來要得的恩,看得像現在已得著的那麼真確時,我們對於那要來主,也必覺十分親近真實,一如已經來臨一樣。――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13】要約束他們的心:這是一個非常生動的描述,因為東方男子們穿著長袍,故此行動或干粗活時都不太方便。他們便在腰間束上寬闊的皮帶或布條;在干粗活時,便將長袍的下襬夾在腰帶中,這樣,行動就方便多了。通俗的來說,就是捲起衣袖,或脫去外衣的意思。彼得乃是告訴他的讀者,應隨時準備他們的頭腦作有深度的思考。絕不應該以擁有一柔弱而又未經考察的信仰為滿足;他們必須要下定決心,若不將問題想通便絕不罷休。在思考的過程中,他們可能要放棄某些意見,又可能會犯一些錯誤。但是經歷過考驗的信仰是鞏固的,也沒有人可以奪去的。──《每日研經叢書》
原文作「束上你們心中的腰」,這是新約時代非常流行的隱喻,工人、運動員、士兵在行動以前,往往要將又寬又長的外袍一端捲起來,扎在腰上的帶子裡面,如此束緊衣服才能作劇烈的活動。工人束腰以作粗活,運動員束腰以參加比賽,軍人束腰以準備作戰,基督徒束心腰以保持心靈的儆醒,俾免心猿意馬,易放難收。── 楊東川《中文聖經注釋──彼得前書》
「要約束你們的心,謹慎自守,」這是成為聖潔的第一個意義。要約束你們的心,原文的意思是,束上你們心中的腰。束腰不是約束,束腰是一種準備的動作,跟受約束沒有關係。新譯本的翻譯比較合原文的意思,新譯本把『要約束你們的心』,翻作『要準備好你們的心』。我們要準備心成為聖潔。在古代所穿的衣服,外衣常常是一件長袍,這是連身的衣服,不但下襬幾乎到地袖子也很寬大,把腰束起來就是代表要工作了,把外袍的下襬拉起來夾在腰帶上,免得行動不方便。成為聖潔的準備,要先檢查自己有沒有造成妨礙的因素,不要把不能聖潔怪到別人頭上,雖然生活中有試探跟誘惑,但決定權還是在於我們,我們心裡決定拒絕時,不被誘惑自然能成為聖潔。謹慎自守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不受酒精的影響,引申的意義是全神貫注,謹慎、儆醒。── 林信仁《得救與聖潔》
【427 束上你們心中腰一語何意?(彼前一13)】
答:在「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這一句話下面,有字原文作「束上你們心中的腰」。束腰原是巴勒斯坦本地人穿衣服的特色,因他們的衣服寬大,必須要有帶子束腰,行動與工作時才能方便。如主耶穌曾經替門徒洗腳時,也是先拿一條帶子束腰(約十三4),及以往中國人穿的長袍,每當工作時,必須把衣服撩起腰際,用帶子束上。使徒使用這「束上你們心中的腰」,意思是在警惕當時猶太人的基督徒,要有一種工作能力的準備,和服事人的心意(路十二35;弗六14;耶一17;約十三4,5);並且也表示要他們深深思索,把心中一切世俗的攔阻,隨俗浮沉不潔的意念,悉予摒除,好集中思想,經常準備,磨練心志,務期聖潔,堅固信仰,以真理束腰(弗六14;彼前一16,22),才能得能力,順服神的命令,去勸奮服務,作主美好的善工。——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彼前一14】「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矇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
「作順命的兒女」,注意本章2節使徒稱受信人為「借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的人」,是先聖潔而後順服;本處則先順服而後追求聖潔。可見聖潔與順服之互為因果。我們要先有聖潔的生命才能順服神,另一方面我們也是先要順服主的真理才能過聖潔的生活。――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14】沒有基督的生活的三大特徵:
(一)矇昧無知(14節):在一個沒有基督的世界裡,人認為神只是一個謎,一股超凡的力量,但從來不是熾烈的愛;在這樣的世界裡,在危難中的人沒有誰可求助,可作為他們的盼望。
(二)放縱私慾(14節):這是一個人慾橫流,被私慾所奴役的世界,只一味尋求更新鮮、更瘋狂的方法來滿足內心的慾念。
(三)虛無縹渺:這個世界的基本困難乃是虛無。──《每日研經叢書》
順命的兒女不應耽於他們未信主時常犯的罪。他們現在既是基督徒,肩負了主的聖名,便應仿效衪來過活。他們若附從這個不虔的世界,就是將他們屬天的品性埋沒了。他們現今既已蒙聖靈光照,就應當除掉他們在矇昧無知的時候的所作所為。從前……的……私慾是指他們還未認識神之時所沈溺的罪惡。──《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彼前一14放縱私慾】當時的社會中,貧富懸殊的現象,成為極尖銳的對照;富有人家夜夜笙歌,奇珍異味,比比皆是,如孔雀腦,夜鶯舌等,花費無數。威特留(Emperor Vitellius)皇帝的豪宴用了二千尾魚,七千隻鳥。不顧貞潔,馬蘇(Martial)曾提及某女子已下嫁第十位丈夫;猶文拿里(Juvenal)另提及某女子在五年內已有八個丈夫;耶柔米(Jerome)提及在羅馬城有一女子下嫁她第廿三任丈夫,而她本人卻是男方的第廿一任太太。在希臘及羅馬,同性戀極為普遍,且被認為是很正常的活動。這是一個人慾橫流,被私慾所奴役的世界,只一味尋求更新鮮、更瘋狂的方法來滿足內心的慾念。──《每日研經叢書》
【勿模仿時代流行之作風】現代流行各種風氣已進入每個家庭中。因為電視熒光幕不斷將各式各樣的時代風氣和富有誘惑的廣告投射在我們心版上,若我們毫不分辨其好壞優劣,這些流行的風氣便污染了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使我們過放縱和不道德的生活。── 曾立華《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一15】「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那召你們的」就是神,是聖潔的,所以我們被祂所召的人,也應當聖潔。神的聖潔乃是絕對的,不但以前從未犯過罪,現今與將來也都不會犯罪,且是完全無瑕疵的,不能被惡魔試探(雅1:13)。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人非聖潔,就不能見神」(來十二14;啟二十一2,27;二十二14-15)。――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15】聖潔一詞的希臘文是hagios,這字基本來說有『與眾不同』之意。聖殿可說是hagios,因為與其他建築物不同;安息日是hagios,因為與其地日子不同;基督徒是hagios,因為與其他人不同。基督徒是上帝所揀選,屬於上帝的子民。基督徒有一項神聖的使命,就是要與眾不同,要有分別。──《每日研經叢書》
敬虔的意思,就是與神相似。神的一切作為都是聖潔的。我們要效法衪,我們的一切言行舉止就必須聖潔。縱然我們盡此生也不可能跟衪一樣聖潔,但我們仍要聖潔,因為衪是聖潔的。──《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英國解經家斯提比(A.M. Stibbs)說得對:「一個基督徒若對神敬虔效忠,必一定有分別為聖歸神的生活表現。」── 曾立華《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一16】「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彼前一16】住在基督徒心中的聖靈已賜給他們能力過聖潔的生活。舊約的聖徒並沒有這樣的幫助和祝褔。然而,由於我們享有更多的權利,也就有更大的責任。──《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彼前一17】「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主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
「寄居的日子」說明信徒在這世上生活應有的態度,當看自己是一個寄居者,對這世界的一切物質需要,不必過於認真。正如一個旅客,縱然平時在家十分講究,出門的時候也願意一切從簡了。因為他們都有一種心理,知道旅途中的一切都不過是暫時的,他們所想望的是早日回家。這是信徒在物質生活中應有的人生觀;但另一方面,卻要在屬靈的事上認真,看重每一項神的旨意,不隨便放過自己的軟弱,這是聖潔生活的意義。――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17】敬畏的心是指因尊崇而產生的敬畏,是因對神的認識而從心底里產生景仰。這尤其是指我們認識到,我們所稱為父的那一位,也就是那一位不偏待人,按照衪兒女的行為來審判的主。我們既認識衪是智慧無限,審判公正,我們便應心存敬畏地過活,謹慎自己的行為,免得令衪不悅。──《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彼前一17】在社會的法律上,有時會出偏差,犯人可賂賄法官,警察,議員,使犯人不用受審,也不用定罪。有權威的便有影響力,但神是聖潔的,你不能賄賂祂,祂也不受政治勢力的影響,來改變祂的審判。故此,彼得指出我們要過聖潔的生活,這並非為了畏懼神,實在是為了愛祂之故。── 祁柏《彼得前書》
這正像世上作父母的必然喜歡其子女過著應潔純良的生活,否則子女就要受責打,改正其不良的態度;若子女因愛父母而過著良善的生活,非但不會受責打,父母子女之間就能夠愛心相通,過著美滿和諧的生活。照樣,我們的天父也不想用權威來迫使我們過聖潔的生活。── 曾立華《在盼望中儆醒》
【對神當存敬畏的心】有時我感到今日我們談論神或和神談話時,總是粗心又輕率。大約一世紀以前,威斯特克特(B.F. Westcott)主教說過:「每年,當我對人們大膽的談及靈性的事,總讓我感到顫抖不已。」神父該聽聽今日人們所說的才是!一個世俗的女明星稱神為「樓上的男人」。一個棒球王稱神為「在空中的美國佬」。一個舊約猶太人,如此敬畏神,甚至不敢說出祂的聖名,然而我們卻以粗心及不敬虔的態度來談及神。──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救我們脫去公義的審判】昔日希臘有一個國王,立下律法通令全國,凡是干犯那條律例的,必須挖出雙目。料想不到頭一個犯法的就是王的兒子,百姓要看國王如何辦理。王是公義的,必須給人民立一個好榜樣,於是公開審問,結果,把他兒子的眼挖去一隻,自己挖去一隻,因此也就恩義兩全了,救了他的兒子脫去失明的痛苦。
感謝神,祂的救贖在我們罪人身上也是這樣奇妙,祂親身擔當我們的罪債,為我們的罪受了咒詛刑罰。──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彼前一17~18被主贖回者當過相稱的生活】我在加拿大傳教時,遇見一位婦人,她告訴我早年曾迴轉,但如今已回歸「社會生活」,那是有興緻而且能滿足自己的。有一天,她開車往牌桌,途中在偶然中打開一個基督教廣播節目。就在那時刻,講員說:「某些婦女懂得排桌比聖經還多。」這些話抓住她了。神對她的心講話,她掉轉頭回家,從那一刻,她的生活全然地獻給了神。她看到沒有神旨意的生活是徒勞和虛空的。──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彼前一18】「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
「知道你們得贖」,得贖和我們平常所說的得救是同一件事。但是「得救」注重我們方面的經歷,「得贖」注重基督方面為我們所付的代價。「贖」說出我們曾被賣的情形,但同時也說出我們已脫離了被賣在罪中的地位,而得以進入一種新的地位──不屬世界乃屬基督的地位,所以我們應當像一個旅客想望天上的家鄉。
「虛妄的行為」,就是各種犯罪的行為(羅1:21;弗4:17)。所以稱為「虛妄」,是因為不真實,無意義,和不顧神的旨意,只憑自己的喜歡妄行。
「金銀等物」,金銀等物雖然是今世界有用的東西,但對拯救我們脫離罪和神的審判,是毫無作用的。「金銀」代表世人所用的最有效方法。世人縱然用他們所以為最有用的「法寶」,也不能救他們脫離永遠的滅亡。因為連「金銀等物」本身都不過是能壞的物質而已,怎能憑它們使信徒得著「不能朽壞……存留在天上的基業」?所以依靠金銀的,只能使我們得著今世的虛榮;惟有依靠基督寶血的,才能得著永生的福樂。――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18】「虛妄,」是不生效的,是不合神旨意的。「得贖,」原是解放、得自由的意思。―─ 牛述光
【彼前一18祂為我捨命,我為祂舍何事】富蘭絲哈佛格(Frances Ridley Haverged)在她年輕的時候,看到一幅十字架上基督的圖畫。有這樣的標題寫在下面:「我為你如此做,你要為我做甚麼呢?」很快地,她血下了一首詩,但不滿意,就把它投如火爐里。這張紙竟然毫無損毀!後來,她父親建議把這首詩出版,到今天我們都唱它。「我曾捨命為你,我血為你流出;救你從死復起,使你由罪得贖。為你,為你,我命曾舍,你舍何事為我?」
好問題,真的!我相信我們可以給上主一個好答案。──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彼前一18~19】「知道你們得贖……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無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
罪在神面前樹起了三方面的難題。先是它借著背逆,進入了這世界,構成了神和人之間的隔離,由於這重攔阻,神就不能與人類有交通了。因此,神首先說:「他們都在罪惡之下」(羅3∶9)。第二方面,因著罪在人裡面構成了一個障礙,使人不能與神有交通,於是在人裡面就引起了犯罪的感覺。在此,人受醒覺了的良心之推動,就能對自己說:「我得罪了天」(路15∶18)。不止這樣,由於罪在我們心裡給撒但預備了控告我們的地位,因而第三方面,那控告我們弟兄的(啟11∶10),如今便可以實在的說:「你犯罪了!」
然而,主耶穌為要救贖我們,並把我們帶回神的旨意中,祂就必需在關乎罪,犯罪,並撒但的控告這三方面,進行一些工作。祂為多人流出的寶血,已經完全應付了這些難題,這就是說,寶血滿足了神,遮蓋了我們的罪,並且徹底擊敗了我們的大控告者。――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彼前一18~19非金銀乃獻身】有一宣教士在一教會中傳出國外傳道的信息,聽眾大受感動,於是大家為國外佈道奉獻,執事們拿著奉獻盤子,受納各人的奉獻。獻畢,退到聽眾後面,這時,有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名叫亞力山大達福,也在會中,深受感動,但他沒有錢奉獻。於是他就離座走到執事面前,請他將盤子放在地上。執事莫名其妙,但依他所言,將盤子放在地上。達福竟站在盤子上,說:「神阿,我奉獻我自己。」他自那日起,沒有退後,沒有改變,後來果然成為一位傳教士。──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彼前一19】「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
「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寶」原文是單數式,字根timios,在彼前一7譯「尊貴」,新約共用過十一次(徒五34;二十24;林前三12;來十三4;雅五7;彼前一7,19;啟十七4;十八12;二十一11)。
「寶血」二字連用,全聖經僅此一次。雖然只一次,卻並非不重要;反之,這唯一的一次倒可以象徵基督寶血的獨一無二,是我們蒙救贖的惟一路徑。
「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本句說明基督之流血受死,就是舊約那些無瑕疵的羔羊被用來獻祭贖罪所預表的「神的羔羊」(約一29),祂才是真正能背負世人罪孽的贖罪羔羊。――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19】基督是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即是說,衪無論內外都是絕對純全完美的。信徒若受吸引,返回世俗的享樂去,照世界的方式行事,效法世人的錯謬,他應要記得,基督正是為了要使他脫離這樣的生活而流血的。返回世界就是回頭橫渡鴻溝,回到原岸,這可枉費基督付上驚人的代價,使信徒渡到救恩的岸上。更嚴重的是,這行為其實是對救主的不忠。──《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彼前一20】「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
「顯現」在本章已用了三次(一5,7,13),表示基督早已存在,只是到了時候才在肉身中顯現出來(提前三16)。――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21】「你們也因著他,信那叫他從死里復活,又給他榮耀的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
【彼前一21】我們是因著他才得以信……神,所以就更應該對主耶穌忠心不二了。是衪將天父的心意向我們顯明的。正如伍斯敦說:「人並不是透過神的創造、神權,或律法來認識神,而是透過基督。」──《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切實相愛」英文是」earnestly」,乃表明一種恆常與持久的態度,但原文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乃是要「用儘力量去愛」(to love at full stretch)。── 曾立華《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一22】「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凈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裡彼此切實相愛(註:「從心裡」有古卷作「從清潔的心」)。」
「切實」意即十分合乎實際,使人能得實益,而非僅為維持表面的關係或聲譽。這種切實的相愛應包括肉身與靈性方面的實際益處,例如物質上的幫助或愛心的勸告。「切實」原文ektenos按Arndt & Gingrich新約希英字彙這字有熱切、渴望、恆常的意思,全新約只用過一次。
「從心裡」小字作「從清潔的心」,就是沒有偏見而良善的心。惟有存這樣的心,才能與弟兄切實相愛(參提前一5)。這樣,本句與本節上句──「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凈了自己的心」互相補充,闡明相愛的真理。――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22彼此切實相愛出自清潔的心】『就當從心裡彼此切實相愛』,下有小字『從心裡有古卷作從清潔的心』,此古卷二字乃指好些古代有權威的抄本,many ancient authories是從清潔的心,但本節譯文頭一句已說此心已為真理潔凈了,故下一句只言從心裡,我們的心原不清潔,故時需主寶血的潔凈(彼前一19),好叫我們的心復回清凈,因為彼此切實的愛,乃從清潔的心出來的(提前一5)。── 李啟榮《聖經小字解》
【彼前一22】「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裡彼此切實相愛。」第一個愛是親愛,第二個愛是舍己的愛。親愛是利人利己的,是自己有所享受的。舍己的愛是只利人而不利己的。我們必當從親愛走到舍己的愛,也要從沒有虛假走到切實相愛。―─ 牛述光
我們不可在思想里把信心與順服分割。真正的信心,是順服的信心。這隻可能借著聖靈而達成。──《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信徒的行為實踐是根據他所站的地位。我們的愛,應是溫暖的、全心全意的,並且盡全力、熱切、不斷而清潔的。對於正在遭受逼迫的人來說,彼此相愛的勸勉是正合時宜的,因為很多時候,「在困難的境況中,微小的分歧往往會嚴重地化大」。──《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因順從真理,潔凈了自己的魂』(原文)。就是聖靈用神的真理,借著神在我們裡面的生命,像活水一樣,潔凈我們魂的各部分――心、意志、情感,從其中除去一切頂撞神,不要神,不為著神和一切不合於神,不出於神,不屬於神的東西,使我們全個的魂,就是我們全個的個格,得著潔凈。
「切實」原文ekteno{s按Arndt & Gingrich新約希英字彙這字有熱切、渴望、恆常的意思,全新約只用過一次。「從心裡」小字作「從清潔的心」,就是沒有偏見而良善的心。惟有存這樣的心,纔能與弟兄切實相愛(參提前1:5)。這樣,本句與本節上句──「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凈了自己的心」互相補充,闡明相愛的真理。――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切實相愛」英文是earnestly,乃表明一種橫常與持久的態度,但原文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乃是要「用儘力量去愛」(to love at full stretch)。── 曾立華《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一22順服真理】在幾十年前,飛機還沒有電子導航設備的時代,常常發生飛行員判斷錯誤所造成的空難。有一個慕迪科學研究院,去研究那些非常優秀的飛行員為什麼會這樣。他們在一個實驗中發現,原來人在慣性中的感覺,是發生錯誤的主要原因,他們請一個身體很好的運動員來,讓他蒙住眼睛在在一張旋轉椅上,當椅子開始轉動時,他能很正確的說出轉動的方向和速度,轉幾分鐘後,他開始說他感覺旋轉速度慢了,事實上沒有慢,椅子繼續轉,在幾分鐘後,他說椅子停了,然後朝反方向轉,事實上椅子轉的速度和方向都沒有變。科學家在這個研究中發現,原來那些判斷錯誤的飛行員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他們被自己的感覺騙了,在長時間飛行後,他們的方向感混亂了,甚至把地面當成天空。後來飛機導航設備發明出來後,飛行員不再根據他們的感覺開飛機,只根據儀器的指示,這一類的失事就減少了。
所謂的重生不是一下子完全的改變過來,而是我們決定要順服真理時,我們就能活出跟以前不一樣的生命來。真理就像導航設備,它要幫助我們往正確的方向走。── 林信仁《敬畏與順服》
【人們嘗試「製造」愛】當人們嘗試要「製造」愛,顯然地,因為產品是便宜的,是人造的,這是一出悲劇。「他的口如奶油光華,他的心卻還著爭戰。他的話比油柔和,其實是拔出來的刀」(詩五十五21)。我們彼此之間分享的愛,在這迷失的世界裡,必須由神的靈來培養。它是我們生活的原動力,並非像收音機般可開可關的某些東西。──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切實相愛】這種愛是一種熱烈的愛,它是一種體育上的名詞,其意是「全力去奮鬥」。愛是我們必須去努力的某些事,就如同奧民匹克運動會上的角逐者,必須致力於他們特別的技巧。基督徒的愛並不是一種感受性,而是一種意志的實質。──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從心裡切實相愛】「從心裡」古卷作「清潔的心」,愛有外表與裡面的分別;外表的愛多是虛假的;惟獨內里的,尤其是清潔的心的愛,才是真實的,才是永久的。有一非洲人對某女士說:「我們在臉上刺上花紋為標記,但你們卻用愛心為標記。」這是何等寶貴的話語。── 楊浚哲《彼得前後書講義》
【彼前一23】「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借著神活潑常存的道。」
【彼前一23蒙重生的人才能】從前有個財主很羨慕一個文豪,因為他想學寫文章,好叫人知道他的名。後來那文豪死了,家產都被拍賣,那財主非常歡喜,心想今後也可以作大文豪了。他就把文豪的椅桌和文房四寶都一一買來,又概了一座房子,與那文豪一樣,把買來的東西都安置在新蓋的房子里,照文豪的擺設,一點不差,以為如此必能寫出很好的文章了。那知筆一提起,思想不靈,終究寫不出好的來。正如尼哥底母所說的『如何能!豈能!』在他真是不能。── 張志新《彼得書信》
【彼前一23~25傳道人應當注重神的道】回憶世界著名的傳教士,他們對傳福音最大的貢獻,就是翻譯聖經。他們翻譯聖經成為各國的文字,而後借著他們所譯的聖經向當地的人傳福音。例如英國浸信會一位著名的傳教士威廉克理,他是近代傳教事業的創始者,他在1973年到印度的加爾各答開始傳道,他在印度將聖經全文或一部分譯成四十幾種文字方言,使福音傳遍印度。
第二位也是浸信會的傳教士查德孫Judson,他是美國第一位國外佈道家。1788年生於美國麻省,1812年二月五日結婚,同月十九日夫婦乘傳前往印度,但當時東印度公司不容他們留居印度,於是轉往緬甸仰光,在那裡開始傳道。查德孫勤習緬甸語文,把聖經若干部分譯成緬文,並用緬文著作傳教文字,後來翻譯全部聖經,又編印緬甸文法和字典一部,並用緬文寫了許多手冊單張。使福音廣傳緬甸各地。
第三位是中國第一位傳教士馬禮遜,他1807年自英來華,在廣州登岸。當時清廷禁教甚嚴,不準人教外人學中國文字,在這情形下,馬禮遜秘密地學習中文和從事翻譯聖經工作。經於1808年完成他的巨著中國文學。1822年完成中英文字典,1813年新約全部出版,1819年全部聖經譯文完成。他對我們蒙恩的貢獻甚大。可見神的道對傳道的關係何等重大。是我們今日傳福音不可忽略的一件事。──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彼前一24】「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
【彼前一24~25】「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這道」。「主的道」,就是上文「不能壞的種子」,與「神活潑常存的道」。這福音真道就是激發我們相愛的活力,照著這道而表現的一切愛心行為,都是永存的。例如:因「彼此切實相愛」而忍受的種種勞苦、犧牲、損失……及所作的一切工夫,都有長遠的價值。既然如此,我們就當為所領受的「永存的」真道而活,而不應為尋求今世的亨通而活了。――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彼前一25】「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
【彼前一25宣傳神的道】我們除了愛慕和實行神的道之外,還要宣傳神的道,因為神永存的道就是福音。
從前山西省某村有一商人進城買物,由沿賣聖書者,買得一本路加福音,回家後,閱讀非常開心,得聞福音,於是招敘鄰居,念給他們聽。過些日子仍然反覆讀之,就有人提議不敗偶像假神。每禮拜在商人家中敘會讀經。後來他找著一位傳教士,來對他們講解聖經。當時就有三個人預備好了,要受浸歸主。每次去講道時,聽者極多。可見聖經的果效。──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神完全的救恩(彼前一2~5)】
一、人得救是三一神之工(一2上)
1.神揀選
2.子赦罪
3.靈感動
(1)聖靈感動之工
(2)人順服基督
二、人得救後的結果(一2下)
三、人得救後的回應(一3上)
四、人得救所得之益處(一3下~5)
1.有活潑的盼望(一3~4)
(1)盼望的來源──神的大憐憫
(2)盼望的根據──復活主重生了我們
(3)盼望的實質──天上的基業
2.得盼望的效果──得蒙保守直到基督末時顯現(一5)
── 曾立華《在盼望中儆醒》
【榮耀到底(彼前一2~12)】
一、基督徒為榮耀而生(一2~4)
1.基督徒出生的描述(一2~3)
2.基督徒盼望的描述(一3~4)
二、基督徒為榮耀而蒙保守(一5)
三、基督徒乃為榮耀而心有所預備(一6~7)
1.試煉有其必要性
2.試煉是多面的
3.試煉並不是輕省的
4.試煉是由神所控制的
四、基督徒現在就可以享受榮耀(一8~12)
1.愛基督(一8)
2.信賴基督(一8)
3.在基督里喜樂(一8)
4.從基督領受(一9)
──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主復活是我們的盼望(彼前一2~12)】
一、《彼得前書》的背景――基督徒正開始面臨尼羅王的大逼迫
二、這是聖經中最大的望章
1.三大使徒分屬信、望、愛
(1)保羅可稱為信的使徒
(2)彼得可稱為望的使徒
(3)約翰可稱為愛的使徒
2.聖經中最大的信、望、愛經章
(1)最大的信章是來十一章和雅二章
(2)最大的望章是彼前一章
(3)最大的愛章是林前十三章和約壹四章
三、信徒最大的盼望是得著神所賜無窮的恩典
1.有望得享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5節)
2.有望得蒙神能力的保守(5節)
3.有望得著說不出來的喜樂(8節)
4.有望得著稱讚、榮耀和尊貴(7節)
四、活潑的盼望十分可靠(3節)
1.『活潑』原文是『活著的』
2.盼望之所以可靠,乃因有主耶穌死而復活作為擔保
五、為何得基業必須受苦?
1.因為這是神的旨意,祂是這樣揀選了我們(2~5節)
2.因為要叫我們的信心經過試驗,更加顯為寶貴(6~9節)
3.因為有主耶穌先受苦難,後得榮耀的榜樣(10~12節)
―― 徐松石《新約七公信擷華》
【認識全備的救恩(彼前一2~25)】
一、救恩的來源(一2):
1.父神的揀選
2.聖靈的成聖
3.基督的寶血
二、救恩的福分:重生(一3~5)
1.活潑的盼望(一3)
2.天上的基業(一4)
3.完備的救恩(一5)
三、救恩的試驗:信心(一6~9)
1.是暫時性的(一6)
2.是印證信心的(一7)
3.是產生喜樂的(一8)
4.是最終得救的(一9)
四、救恩的預告:應驗(一10~12)
五、因救恩而有的生命與生活(一13~25)
1.專心等候主再來(一13)
2.追求聖潔像神(一14~16)
3.存敬畏信靠的心,在世度日(一17~21)
4.彼此切實相愛(一22~25)
── 馬有藻等《新約信息精要》
【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彼前一3)】
一、這盼望的來源──真神的大憐憫(3節)
二、這盼望的基礎──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3節)
三、這盼望的得法──重生我們(3節)
四、這盼望的目的──可以得著好基業,這基業(4節):
1.不能朽壞
2.不能玷污
3.不能衰殘
五、這盼望的確實──為我存留在天上(4節)
六、這盼望的完成──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5節)
七、這盼望的效果──因此你們大有喜樂(6節)
── 丁良才《經題模範》
【信徒活潑的盼望(彼前一3~9)】
一、其原由──神的大憐憫(3節ˊ)
二、其根基──借著耶穌基督從死里復活(3節),自然這也包括祂的死(西二12)
三、其得法──重生了我們(3節;雅一13)
四、其性質──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4節)
五、其保證──存留在天上(4);『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5節;約十28)
六、其完成──到末世『基督二次降臨』時(9),要顯現的救恩(5節)
七、其功效──大有喜樂,百般的試煉不過是暫時的(6~9節;羅十二12)
── 丁良才《經題模範》
【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天上的基業(彼前一3~12)】
一、可以得著,因為重生有了活潑的盼望(一3~4)
二、必能得著,因為神能力的保守(一5)
三、我們對末世救恩的態度,是喜了,是愛,是信心(一6~12)
── 蒙愛肢體《新約全書釋義》
【這救恩(彼前一3~12)】
一、是已往所預言的(一10~12)
二、是現在已享受的(一3)
三、是將來所必顯必得的(一4~9)
── 蒙愛肢體《新約全書釋義》
【因果次序(彼前一3~12)】
一、因主復活了
二、我們就重生了
三、重生了就有盼望
四、盼望是在天上神存留的基業,神也保守人得到基業
五、有盼望就有喜樂
六、有喜樂,信心就可以得勝苦難:而有更大的喜樂和愛主的心
── 蒙愛肢體《新約全書釋義》
【信徒的基業(彼前一4~5)】(徒二十32;羅八17)
一、不能朽壞──必永遠長存(太六19~20)
二、不能玷污──罪不能玷污
三、不能衰殘──苦不能減少
四、存留在天──如寶貝顯露(西一5;提後四8)
── 丁良才《經題模範》
【喜樂的人生(彼前一5~9】】
一、接受靈魂的救恩(一5)
二、忍受信心的試驗(一7)
三、親愛未見的基督(一8)
──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無限的喜樂(彼前一7)】
一、說不出來的
二、充滿的
三、有榮光的
四、大的
── 楊浚哲《彼得前後書講義》
【先知所傳揚的信息(一10~12)】
一、信息的中心:救恩的來臨
二、信息的來源:透過從天而來的聖靈
三、信息的奇異:連天使也欲知道點滴
──《每日研經叢書》
【父神的兒女(彼前一13~16)】
一、作神蒙恩的兒女(一13)
二、作神順命的兒女(一14)
三、作神聖潔的兒女(一15~16)
──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在污染的世界裡保持純凈之身(彼前一13~21)】
一、神的榮耀(一13)
二、神的聖潔(一14~15)
三、神的話語(一16)
四、神的審判(一17)
五、神的愛(一18~21)
──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基督充滿的生活的三大特徵(彼前一14~22)】
一、是順服與聖潔的生活(14-16節)
二、是敬度的生活(17-21節)──基督徒為甚麼要過敬虔的生活的三個理由:
1.因為基督徒是寄居者
2.因為他要歸向神那裡
3.因為這是由耶穌付上的代價而成功的
三、是手足情深的生活(22節)
──《每日研經叢書》
【彼得前書第一章】
一、偉大的繼承(一1-2)
二、基督徒的重生(一3-5)
三、忍耐的秘訣(一6-7)
四、眼雖未見,卻心領神會(一8-9)
五、將來的榮耀(一10-12)
六、信仰的動力(一13)
七、沒有基督及充滿基督的生活(一14-25)
──《每日研經叢書》
一、問候(一1,2)
二、信徒身分(一3~12)
三、信徒因其身分而應有的行為(一13~二3)
──《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一、蒙恩與基業(一1~7)
二、信心的果效(一8~12)
三、救恩與準則(一13~25)
1.約束自己的心(13)
2.我們要聖潔:因為那召我們的主是聖潔的
──《新舊約輔讀》
一、引論和請安 一1~2
1.作者和讀者 一1
2.三一之分工 一2上
3.請安和致候 一2下
二、神選民的救恩 一3~12
1.蒙恩惠眷顧 一3~5
2.憑信心喜樂 一6~9
3.為先知傳揚 一10~12上
4.被天使看見 一12下
三、神選民的行為 一13~25
1.期以神的品格 一13~16
2.看重基督寶血 一17~21
3.切實彼此相愛 一22
4.福音永遠常存 一23~25
── 楊東川《中文聖經注釋──彼得前書》
推薦閱讀:
※聖經里說愛的方法
※討論:『耶穌愛你』,此話的聖經依據何在?
※《古蘭經》與《聖經》的神秘淵源
※聖經電影
※百年經典| 男人公認的聖經《教父》帶給我的思考與感悟!
TAG:聖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