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為何頻頻涉嫌環境污染?

今麥郎食品等三家跨國公司因屢次出現污染行為而被環保總局通報批評。但是,這三家公司並非跨國公司「涉污」問題的全部。根據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統計,被環保部門點名批評過的跨國公司的數量,已經從一年前的八九十家增加到目前的近300家。

  客觀地講,一年前諸如「雙重標準」、「社會責任缺失」等對跨國公司的輿論批評和指責,都是客觀而準確的。但遺憾的是,當初的批評並沒有讓跨國公司「涉污」問題止步,反而有愈加擴大的跡象。

  對於跨國公司「涉污」問題,筆者更願意從國際產業轉移角度來看待和分析。事實上,跨國公司謀求的經濟利益有兩種,一是藉助低廉的生產成本獲得更大的市場規模和更多的利潤收益,二是為了順應海外產業發展現狀,轉移存在環保問題的生產技術、流水線到發展中國家。如果說前者是全球化帶來的「雙贏」結局,那麼後者就是全球化帶來的社會傷害。世界經理人商業頻道[http://biz.icxo.com]

  部分高污染、高消耗產業逐步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符合現實經濟規律。因為這些產業本身並沒有退出世界經濟舞台,其產品仍然具有市場需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自然成為此類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也正因此,跨國公司的「涉污」問題才會在一片指責聲中,卻一再出現甚至有擴大化的態勢。

  要想讓高污染、高消耗的產業真正永久退出中國,唯一的路徑就是實現國內的產業結構升級,也就是徹底擺脫粗放型的產業模式,轉而選擇高附加值的產業模式。然而,儘管這樣的產業發展路徑早已被列為政策導向,但遺憾的是至今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這也才是企業「涉污」問題屢屢出現的根本原因。

  導致產業模式轉變緩慢的原因很多,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企業對自然資源的使用成本過低。中國的自然資源嚴重稀缺,但是在現實的定價上卻明顯低於應有的水平。以水價為例,我國水價長期低於成本價,其中只包括了水的處理價格,而沒有包括水資源的稀缺價格,也沒有包括污水處理的價格,更沒有包括整個水生態的代價。資源定價偏低,讓人們形成了資源可以任意浪費的暗示,企業對於污染行為造成的資源損害往往無動於衷,而環保部門的查處行動也常會遭遇各方面的干預。

  環保污染問題說到底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即便跨國公司果真肩負起了所謂的」社會責任」,不再造成污染,也並不意味著總體的污染問題會因此好轉,內資企業的污染問題並不會因為「榜樣的力量」而終結。

推薦閱讀:

Lancet:污染致死率高達16%,人類健康岌岌可危
若干年後北極可能不再有海鳥,罪魁禍首是塑料,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
全球1/4人死於環境污染
地球得了感冒——一首科幻打油詩
記者採訪污染事件被打,剛出院家門口遇害

TAG:環境污染 | 公司 | 環境 | 跨國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