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少年犯」關進監獄未必天下太平
社區矯正,儘管沒有將犯罪者與公眾隔離,但是規避了監獄彙集大量犯罪者的缺點,有效防止了輕度犯罪者「近墨者黑」。
易明是一個13歲的少年,和多數在學校里的同齡人不同,他混跡於犯罪團體之中,是精通撬車技能的「老江湖」。在過去兩年里,他被警察抓到過十幾次,但每次都因年齡未滿14歲,被放回家「由家長進行教育」。他一次又一次地重返犯罪團伙,然後一次又一次地被抓,周而復始,不斷循環。(《成都商報》8月15日)
易明的故事激起了公眾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新一輪關注,也再次證明了現有法律體系應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缺陷。然而,像一些網友所主張的那樣,降低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把「少年犯」都送進監獄,就能解決問題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統計數據表明,有服刑記錄者再犯罪的概率遠高於一般人,因較輕犯罪行為入獄並出獄後從事更重犯罪行為的人也不在少數。這有助於說明徒刑不是改造、矯正未成年人罪犯的最佳方式。在改造與矯正犯罪分子這一方面,監獄環境有潛在的負面影響。
徒刑是對成年惡性犯罪分子的應得懲罰,也是對公眾的保護。然而,對於未成年人犯罪者來說,情況卻有所不同。未成年人不具備完全的行為能力和足夠的認知水平,其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尚處於塑造階段,並未定型,對未成年人進行矯正的難度遠低於矯正犯有相同罪行的成年人。法律之所以主張不對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進行刑事處罰,不是要對未成年人犯罪「網開一面」,而是為了用更好的方式改造和矯正。
對低齡未成年人罪犯一律不予追究,把改造和矯正的責任推給家長,顯然是不行的。而將少年犯全都關進監獄,也不是什麼明智的做法。前者等同於放虎歸山,後者則相當於把年輕人送入了「犯罪的學校」。要真正解決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社會需要一種積極、主動、一對一的改造與矯正手段,建立健全社區矯正與社會服務制度。
社區矯正,儘管沒有將犯罪者與公眾隔離,但是規避了監獄彙集大量犯罪者的缺點,有效防止了輕度犯罪者「近墨者黑」。
被矯正人的自由並沒有被完全剝奪。一方面,被矯正人必須在規定時間接受法律教育、心理評估和社會輔導,並向主管部門彙報近況;另一方面,被矯正人保有與外界接觸的權利,從而更好地回歸社會。在許多發達國家以及我國的香港、台灣地區,社區矯正制度有著良好效果,絕大多數未成年人罪犯和一部分罪行較為輕微的成年罪犯,都會被處以社區矯正。在尚以懲戒性刑罰為主的國內,社區矯正有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與社區矯正相伴而生的是社會服務制度。這種刑罰是勞動和對社會的服務。常見的社會服務形式有街道清潔、物資搬運、扶殘敬老等,讓犯罪分子從事這些勞動,既能起到懲戒和提醒的作用,也能讓他們認識到利用雙手創造價值的意義,鼓勵他們融入社會、遠離犯罪。
讓缺乏謀生能力和正確道德觀念的「少年犯」進行社會服務,既可以告訴他們犯罪就要付出代價,也可以培養其勞動能力,端正其道德觀念,將他們改造成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社會服務更重視勞動對社會的正面影響,注重罪犯作為勞動者的個人價值,從而更好地讓他們認識到勞動的意義。
可能有人會擔心,以改造為主、懲罰為輔的社區矯正會縱容那些「壞透了」的惡性少年犯。通過類似「假釋評估」的手段,可以識別那些改造效果不理想、不願接受改造的少年犯,轉而對其使用監禁刑罰。
對於未成年人罪犯不進行任何處罰,顯然是社會的失職。但是,處罰的目的不在於對犯罪者施加報復,而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對可塑性極高的未成年罪犯更是如此。以社區矯正和社會服務為核心的刑罰手段,更有助於實現這種目的。
推薦閱讀:
※【天鵝絨監獄】政治藝術家
※清代的監獄也有「潛規則」,慘不忍睹!
※揭秘監獄中不為人知的故事!
※《空中監獄》——饕餮大片
※監獄為何設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