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需要伴侶,是因為人與人需要聯接
文:王飛鴿 丨 壹心理專欄作家
美國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後,很多人憂心孩子們的反應,因此某檔電視節目在大街上隨機採訪了幾個小朋友,讓他們大談對婚姻的看法,答案出乎意料的妙趣橫生,有的說已經有了好幾個交往的對象,有的說堅決不會結婚,怕被合法的分財產…其中,就有個小男孩就說道,人之所以需要伴侶,是因為人和人之間需要某種聯接(connection)。這麼小的年紀說出這樣深奧的辭彙,當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但也許他也根本不明白聯接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美國學者Brene Brown的演講「同理心的力量」,講到了所謂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之間的區別,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聯接。
同理心就是設身處地的把自己放到對方的處境中,感受著對方的感受,不加評論的給予理解,就好像對掉在黑暗的洞里的人說,嘿,我理解你,我懂那種感覺。這是一種神聖的選擇,必須要聯接到內心深處能理解到對方處境的東西才可以,是值得尊敬的。而同情心,往往是以「至少」來開頭的,譬如某人剛與我們分享了一些極為痛苦的事,而我們常試著要「一線希望」它,在面臨類似這種非常難受的對話時,我們經常做的就是所謂這樣的安慰:你失去了孩子,至少你有懷孕的能力啊;你婚姻岌岌可危,至少你還結婚了啊;孩子要被學校勸退了,至少他曾是個優等生啊…但是,事實上,別人跟你分享的是一件非常難過的事情,他可能寧願你說,「雖然我現在不知該說什麼才好,但我很願意聽你說說」。
真正能讓事情好轉的往往不是回應,而是內心深處的聯接。
展現真實的自我是能產生深刻聯接的基礎
一個人的瘋狂和不正常的程度取決於他的個性和他的本質之間的分歧程度。一個人對自己的了與他真實的樣子越接近,他就越擁有智慧。他對自己的想像跟他真實的樣子相差越大,他就越瘋狂。----羅德尼.科林
有一個男人叫做John,有一天,他從別處聽到Jame跟很多人吃飯的時候嘲笑他老婆肥胖,還開了一個稍顯過分的玩笑,他怒不可遏,爆打了Jame一頓還是覺得無法平息,甚至很多人中間輪流調停都無濟於事,以至於大家都開始覺得他不可理喻,開始疏遠他。
John悲憤的情緒,是因為他覺得他的妻子Ginny雖然因為生育身材走樣,但是她已經為了要減肥嘗試了太多辦法了,一直節食,只吃低脂肪食品,在他心裡他是不介意她有多胖的,更加接受不了她都這麼努力了還要遭別人嘲笑。
就在事情鬧得快要不可收拾的時候,John例行出差,他開車到半路的時候,突然想起有東西忘記帶,又匆忙趕著回去拿,回家後卻發現Ginny不在,遍尋後發現她竟然躲在地下室大快朵頤。突然面對這樣的結果,John更加接受不了了,他為了她的名譽和那麼多人反目,她卻根本不是他想的樣子。兩個人開始爭執,Ginny說她只是不想讓他失望,她希望他也能跟別的男人一樣,為有個好身材的老婆而驕傲,John抱緊流淚的Ginny,說他一直都深愛她,一直為她驕傲,從來沒在意過她的肥胖,只是以為她在意而已。他們終於開誠布公的談了一次,面對了對方本來的真正想法。
第二天,John就找人告訴Jame,說他已經原諒他了,也表達了他的歉意,每個人都覺得這轉變有點不可思議。
對自己的親密伴侶展現最本真的自己,是需要勇氣的行為,但是卻是唯一正確的行為。想像對方不可預知的反應所帶來的壓力,自尊和羞愧帶來的壓抑感,讓自己難以做出真實的樣子,講出真實的想法。人格最本真的樣子卻是最有張力的,也最能觸動到對方,喚醒對方的回應。真誠和尊重是一切行為的前提。
把對關係的想像幻化成一個完美形象,投射到對方身上,這是雙方悲劇產生的最大原因。看到並接納對方本來真實的樣子,是一切美好關係的開始。
界限的掌握是健康聯接的必須條件
我們能體會到的最完美的聯結,就是在母親的子宮中的感覺,身體處於共生狀態,同時帶著大量的心理的影響。之後通過分娩產生第一次分離體驗,這個分離打破了之前的完美融合,開始產生自我的分化,客體關係逐漸形成。新的關係開始於出生的那一刻,持續數年並逐漸轉變成為一種主要為心理的夥伴關係。
對於每個人,界限明晰的分離和親密,是所有的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很小的嬰兒是不需要界限的,他們沒有生存能力,需要同撫養者變成一個整體,沒有了照顧者自己會活不成。成人之間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那只是把自己停留在嬰兒時期的恐懼里,是不真實的。
界限太親密,會產生共生關係,沒有自己的個體觀念,自我不明確,一個沒有自我的人沒有自己的意志,感受不到真正的活著。界限太分離,又意味著親密度不夠,太獨立的個體會缺乏親密關係帶來的深度幸福感。這也如同是兩個刺蝟取暖的故事,不斷的摸索,試探,最終找到一個大家都舒服的位置,退一步是各自獨立,進一步是無限親近。極度排斥親密關係是因為怕靠的太近,不能夠保護自己,和過度依賴同出一宗,歸根結底都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無論是早年的過度生育還是當代的獨生子女,當母親不能給孩子充分的照顧,或者沒有自我的界限和孩子過分糾纏,都是界限界定的不健康表現,這導致個人在將來的分離獨立道路上坎坷倍增,產生成長的固著與停滯。過於漠然與過分粘黏,這都是自我的泥潭。
個體對愛的渴望,人與人之間愛的表達與傳遞,是最本能的需求,也是最高級的關係。尊重本來的自己,讓自己的本真可以自在呼吸,與親密關係的對方共同感知與回應,這是最重要的開始,而同時,健康的界限讓關係能夠延展,在成長的分化中修通愛的能力,愛由此開始流動,經由對方傳遞給你,也由你傳遞給對方。
推薦閱讀:
※毛主席不為人知的九大秘密:後人揭露真相
※哈勃為人類看到的宇宙邊緣,壯美無比!
※眼相看出對方的為人,學著點!!!
※初為人夫
※以清凈心為人說法,名為法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