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玉器】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宋元明清玉器
韓建武
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周秦漢唐時期的帝王陵墓、皇親國戚及文武百官陪葬墓及建築遺址等遍佈於西安及其周邊地區。宋元明清時期西安雖失去昔日京華地位,但依然是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仍留下大量的文物遺存。陝西歷史博物館藏有宋元明清時期的玉器,一為20世紀50年代西安郊區墓葬、遺址出土。一為社會徵集、捐贈與移交。現選要介紹如下。
穿花鸕鶿佩飾?金元,1955年西安市東郊新安磚瓦廠出土,高9厘米。呈長方形,鏤空單面雕刻,茂密的荷花下有兩隻鸕鶿,一隻行走回望,一隻低頭覓食。當為帽頂﹙圖1﹚。
鏤雕雲螭形玉飾?元,長9.2、厚0.7厘米。玉料呈青色,螭鏤雕加陰線飾紋而作。類似於壁虎,細長身,頭方,五官集中於頭的前部,僅佔四分之一左右,耳為旋渦耳,人字形肩,背部有一長陰刻線,線兩側有「二」形紋飾,尾部分叉,卷向兩邊。螭頭頂有一尖角,並有一撮長發後飄,背有從頸至尾的隨形雙陰線,線側飾竹節式紋,腿有火焰紋,四腳足部細瘦且前彎,作彎曲爬行狀。具有元代螭虎的典型特徵﹙圖2﹚。
天鵝穿蓮紋玉佩?明,長6.6、寬5.3、厚1.3厘米。橢圓形,正面弧凸形,通體以鏤空加飾陰線紋雕成一隻天鵝躲藏在荷葉叢中,造型生動,琢制精細﹙圖3﹚。
《禮記·玉藻》:「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古人用佩帶的玉器表示自己的品德和人格,所以佩玉在中國古代延續了很長時間。天鵝穿蓮花玉佩是明代佩飾的精品。在橢圓形環內,天鵝穿花飛翔,象徵在蓮花池塘中飛行穿越。縱鷹捕鵝,是遼至元代北方游牧民族春季漁獵中最具特色而富有情趣的活動內容。以鷹捕鵝為題材的玉佩,稱之為「春水玉」。「春水玉」在元代十分流行,並影響到後世明清兩代。 明代的「春水玉」作品與金、元相比有所不同,首先金元時代天鵝之羽多為細長的陰刻直線或有一、二道橫線,鱗狀羽不多,鵝首細長。明代鵝首粗短,且多不雕鶻鷹。
玉簪 明,1956年西安市金滹沱村出土。長15、寬1厘米,重15克。青玉質,扁長體,內有沁斑,四邊沒有磨棱﹙圖4﹚。玉簪亦稱「瓊簪」、「玉搔頭」,男女均可使用,男子用於栓冠,女子用於系髻。
玉魚 其一長6.8厘米﹙圖5﹚。其二長6厘米﹙圖6﹚。青白色,質料和田玉,魚身密集網格紋與「米」字紋,具有明代玉魚的典型特徵。
蝴蝶形玉飾 明,長6、寬3厘米。質料和田,玉質清白,器形呈片狀,蝶圓眼外凸,雙翅展開,有多道陰刻線和捲雲紋表示脈絡,翼邊呈波折,尾部有多道皮囊線。明中晚期,多用此類玉蝴蝶包鑲金銀、鑲嵌寶石,或是作為頭簪步搖、或是作為衣物鑲扣﹙圖7﹚。
玉帶板 明,板長3.2厘米,白玉。由矩形帶、長方形帶、桃形帶和尾組成,與革帶相連,皆光素無紋,拋磨光亮﹙圖8)。
龍首桃形青玉洗 明,高4、長11.2、口徑7厘米。該洗形如對剖的桃形,蒂部鏤雕桃枝為柄,柄上有花及葉。以桃花花瓣為底,枝蔓形成的柄把處爬一龍,龍嘴咬附洗口沿,龍身與枝蔓穿插糾結(圖9)。
桃形青玉杯 明中晚期,高3.6、長8.9厘米。杯形如桃,一側有桃枝形柄,柄上有果實及花,鏤雕葉片襯於把手的上下,上部葉片與杯口沿連接。蒂部鏤雕桃枝為柄,柄上有果實及花,底托桃葉。這一巧妙的設計增強了杯柄的力度,杯底也更加平穩,又能起到裝飾效果。葉枝與杯柄相連。另一側口沿上為爬龍形鏤空扳手,龍首附於口沿。琢刻粗放,不拘小節﹙圖10﹚。
瓜瓞綿綿玉飾件?清,1955年西安東郊新安磚瓦廠出土。高7厘米,白玉質,不規則形狀,以葫蘆和葫蘆蔓藤構成圖案,鏤空淺浮雕。葫蘆為多籽植物,借喻為子孫繁衍,「蔓」、「卐」和「萬」屬於傳統諧音,藤蔓繚繞,盤曲綿長,寓意萬代久長﹙圖11﹚。
雙喜玉佩 清,1955年西安市東郊新安磚瓦廠出土。高9.4厘米,鏤雕。上為蝴蝶,中為雙喜字,下為蝙蝠。民間常因其「蝠」諧音「福」或「富」,而將其視為幸福、富裕的象徵。蝶與瓞同音,寓意瓜瓞綿綿,比喻子孫昌盛。﹙圖12﹚
鳥獸佩 清,1955年西安棗園曹家堡西安飛機零件製造廠出土,高7厘米。佩呈不規則形,立體圓雕,下為一鳥、上為一獸。所雕之獸似為獾,以玉皮本色巧妙地作為獸頭獸眼。整體構思巧妙。「獾」與「歡」諧音,寓意歡歡恩愛。﹙圖13﹚
龍形佩 清,1955年西安市東郊沙坡二青磚廠出土。高5厘米,青玉質,龍頭尾相接,盤曲成「C」形,張口,鼻間翹起,作三歧雲紋,陰線雕刻﹙圖14﹚。清代夔龍紋樣式很多,乾隆時期大量用於裝飾。玉佩中也有大量出現,或為裝飾紋樣,或為夔形佩飾。
雲紋玉璧 清, 1955年西安市東郊沙坡二青磚廠出土。徑4.5厘米。青白玉質,圓形,上有鈕,璧上刻仿古捲雲紋,中有一圓孔。此玉璧上陰線紋飾太粗,玉質、光澤、沁色無漢代特點,是清代的仿製品﹙圖15﹚。
蕉葉獸形綴 清,1955年西安市東郊沙坡二青磚廠出土,長7.8厘米。在一芭蕉葉上卧一獸,圓眼,耳上翹,陰刻鬍鬚。「獸」與「守」,「葉」與「業」同音,寓意守業﹙圖16﹚。
玉蟬 清,1956年西安市郊區出土。長8.8厘米。頭部弧形,背部刻出相攏的雙翼,圓尾,身上紋飾寫實複雜,與漢代簡練生動的大輪廓雕法有別。﹙圖17﹚
翠玉璧 清,1956年西安市東郊第四軍醫大學出土。四件。大者外徑2.9;小者外徑2.2厘米。翠玉質,環體圓形,體薄,圓孔規整,通體無紋,翠綠可愛。﹙圖18﹚
翡翠玉鐲 清,1956年西安市雁塔區白廟村出土,直徑7.7厘米。圓形翡翠質。鐲是套在手腕或腳腕上的環形裝飾品,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圖19)
翡翠壽字簪 清,1955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陝西師範專科學校出土。長13厘米。扁平體,上端飾有圓形壽字。明清時較為流行,《金瓶梅詞話》第十三回:「金蓮接在手內觀看,卻是兩根番石青填地,金玲瓏壽字簪兒。」﹙圖20)
喜上眉梢玉牌子 清,西安市韓森寨農業社交,長6.2、寬3.5厘米,重34克。長方體,上面鏤空雕刻螭虎紋,下為傳統的喜上眉梢紋飾。另一面為圓壽字。(圖21)
圓壽字亦稱團壽字,是傳統吉祥圖案,以變體的篆書壽字構成圖案,因外形作團形,故名。形式多種,簡繁不一,除單獨使用外,常常與朵雲、蝙蝠、卐字及如意紋等組合成圖案,盛行於清代。玉牌子一般上部鏤雕龍紋,下部為方牌,牌表一般隱起山水人物或花鳥圖案,有時有文人詩句。明代圖案為極薄的隱起,構圖簡練,清代這類牌子大量生產,稱為「別子」。
螭紋帶扣 清,1956年西安市南郊黃甫村出土。長9.5厘米。帶扣由兩個方形帶板組成,一個有龍首形彎鉤,另一個有相應的鉤孔。兩塊帶板上均飾螭虎。整體厚薄均勻,略成「S」形。獅首近似於方形,眼球稍凸,頭、眼、耳在頭的上半部,身體較扁,細陰線鬃毛分向兩側,頂部似為長發自頂部向身後延伸,分不出是尾還是發,和宋元獅子的尾近似於螺旋形的鬃毛有別(圖22)。
帶扣為腰帶端首的卡扣。通常以金、玉、寶石等材料製成,正負異制,綴於革帶兩頭,鉤結固連。外形有圓形、橢圓形、方形、長方形以及各種不規則造型,表面雕刻或模壓各式圖紋。
龍紋玉帶鉤 清,長11.5厘米。龍首無發,角突出,額頭光滑無紋,嘴窄,眼神偏向兩旁,腹上有一小螭爬行,發向後飄拂,但須卻在頜下撐起螭頭,面對龍首,造型優美。整件帶鉤線條剛柔相濟,清晰流暢﹙圖23)。
玉帶鉤發展到元明清時期出現了質的變化,其用途由實用性腰帶扣變為裝飾性的賞玩之物,造型也由先期的多姿多采趨向統一,以龍紋玉帶鉤為主流。宋代螭紋帶鉤較元明窄小精製。元代玉帶鉤龍形鉤首較長,鉤腹薄而寬,呈寬大的琵琶形。明清螭虎帶鉤,鉤頭窄而厚,形體細長;龍首與螭虎的間距,明稍大,呈起立行走狀,姿勢生動,清較小,呈停留狀態。
籃中花卉紋玉佩 清晚期,其一,長5.9、寬5.7厘米,重20克﹙圖24)。其二,直徑5.5厘米﹙圖25)。扁平狀,平面鏤空出插滿花枝的提籃。
鳳穿牡丹紋玉佩 清,直徑5.6厘米,重20克。圓形扁平,透雕牡丹鳳鳥等紋飾﹙圖26)。
吉慶祥福玉佩 清,長6.1、寬5.3厘米,重20克。青白色,橢圓形環內透雕「吉祥」二字及磬及蝙蝠紋,寓意「吉慶祥福」﹙圖27)。
蜘蛛活環子辰佩 清,直徑5.7厘米,重30克。中心為鏤空雕的「蜘蛛」活環,諧音意為「知足」;緣周四只兩兩首尾相接、似鼠(子)又似龍(辰)的小獸,諧音意為「望子成龍」﹙圖28)。
龍形佩 清,其一,長6.5、寬4.1厘米,重50克。龍回首捲曲,盤曲成「S」形,張口,鼻間翹起,龍身飾乳釘紋、雲紋﹙圖29)。其二,長6、寬4厘米,重30克,龍呈立卧狀,體呈S形,尾上翹,通體飾勾連雲紋﹙圖30)。這類臆造仿古龍佩明清尤多,其中清代中期大量仿造,工藝逐漸低劣。
竹節鸚鵡紋玉佩 清,直徑5.5厘米。外圈成環行竹節狀,內鏤雕一對鸚鵡,鸚鵡圓眼長尾,立於枝蔓之上,鸚鵡周圍飾花草圖案,造型奇趣可愛﹙圖31)。
玉花鈿 清,長16、寬10厘米。以銅為簪頭,用玉石、瑪瑙、翡翠、珍珠等做成花朵、蝴蝶、秋蟲、飛蛾等。行走時震動花朵,似蝶蛾飛舞,非常漂亮(圖32)。
玉花鈿屬花釵之屬,以金銀銅等製成花狀,考究者貼以翠羽,或鑲嵌珠寶,插於髮髻,其俗始於六朝。
玉扳指 清,徑3.5厘米,白色翡翠質,短圓筒狀,大孔,璧厚,光素無紋(圖33)。
扁方 清,長23、寬3.1厘米。扁平形,中鏤空雕刻蔓草花紋。扁方為清代滿族婦女首飾,以金、玉、玳瑁等材料為之,使用時安插在旗髻之中,呈「一」字形,故旗髻又名「一字頭」 ﹙圖34)。
玉觽?長10.4、寬2厘米,重20克。玉料為和田青白質籽料,一側器表保留有籽料特有的紅褐色皮斑。造型為漢代常見的龍首尖尾的玉觽形態,其中借皮為沁色,龍首樣式主觀臆造,是清代中期典型的仿古玉器做法﹙圖35)。
珊瑚翡翠朝珠 清,周長142厘米。朝珠由一百零八顆鏤空的珊瑚和四顆等距間隔的鏤空翡翠佛頭串成。一翡翠佛頭下還垂一葫蘆狀佛頭塔,並聯以如意形背雲(圖36)。
朝珠是由佛念珠衍化而來,是清代官服特有的佩飾,因是上朝時佩戴的珠飾,故稱「朝珠」。珠數一百零八顆,與佛念珠相同。清代朝珠多以蜜臘、珊瑚、琥珀、綠松石、水晶、沉香木等世間珍物為之。朝珠除珠外,還間以佛頭、記捻、背雲、墜角等,貫以絲織長帶,用以佩戴。清制規定,只有皇室和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員上朝時才能佩戴朝珠。此朝珠質地上乘,精美典雅,紅珊瑚與翠玉相間,色彩斑斕,精美絕倫,是一件達官顯貴的重要飾物。
老子西遊圖玉山子 清,高13.8、寬15、厚4.7厘米。質呈青白色,綹紋和黃色斑痕較多,以深、淺浮雕及陰刻手法琢成。正面琢刻古木參天的深山幽谷,遠山古關隱於叢林煙雲之中,蜿蜒靜寂山澗的小路上,一人恭候,一老者騎牛姍姍而來,後面為捧杖童子。背面幽幽山谷中,松樹茂盛,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景圖
﹙圖37)。
清代玉器中,陳設品佔有相當的數量,山子即是一種陳設玉器,它是一種圓雕景觀。製造時先繪出平面圖,再行製造,因而又常以圖命名,此件山子應稱為「老子西遊圖」。《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司馬貞《索隱》引劉向《列仙傳》:「老子西遊,關(函谷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圖中騎牛者為老子,恭候者當為令尹喜。多用典故題材是清代玉雕的一個特色。
雙螭耳青田石杯 清,高7.8、長徑9.4、短徑6.7厘米,重324克。質地為青田石,杯體為八邊形。直壁略向內收,圈足外圍成八邊形,口沿及圈足底部陰刻扁長形回紋圖案一周。杯下腹部為網格紋地,上為變形獸面紋。兩側各雕一螭為把手,前爪緊抓杯沿,嘴銜杯口,似乎正探頭欲飲。螭身呈弓形,自然形成曲狀可執的杯耳,後爪置於杯腹的下部,螭尾修長捲曲,盤繞在杯的外壁上﹙圖38)。
螭在古代傳說中有著飲酒貪杯的習性,常常作為酒杯的裝飾。
玉蓋碗 清,口徑11.5厘米。圓形,口外侈,深腹,壁薄呈半透明狀,內有芝麻點,矮圈足,蓋為後配。為痕都斯坦玉器﹙圖39)。
痕都斯坦位於印度北部包括喀什米爾及巴基斯坦西部,痕都斯坦玉器含義上相當於英文的回教玉器或伊斯蘭玉器,痕都斯坦玉器均為實用的碗、杯、洗、盤、壺等飲食器,多採用水磨特技,胎體透薄。
荷葉形瑪瑙洗 高4、長10、寬9.6厘米。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移交收繳舊物。該洗形似張開的荷葉,大葉作洗身。巧妙地以鏤雕枝蔓小葉為洗柄、洗底。在大片荷葉的背部陰線刻飾葉子的脈絡﹙圖40)。此類玉洗造型新異,玉洗的形制和取材的完整,巧妙而自然地結成一體,枝葉雕刻精細清晰。同類洗最早見於1974年浙江衢州市王家公社瓜園村咸淳11年(1275年)的史繩組墓中,明清時期盛行。明代以前的玉洗,口足的線條往往不直,器物的裝飾線條寬窄不一,此洗口足平整規矩,紋飾繁而不亂,是清代的較好作品。
夔龍紋翡翠提梁卣 清,高18.5、最大口徑4.5厘米。卣由蓋、器身、提梁三部分組成,蓋頂有鈕,鈕部雕一鳥,蓋面周飾蓮瓣紋。口沿下飾一周垂葉紋,上腹部雕夔龍紋,腹底部飾一周蓮瓣紋。頸腹交接處有雙耳,提梁以龍首銜環來連接,既靈活又美觀﹙圖41)。
翡翠自清代中期從緬甸傳入中國以來,逐漸成為中國玉雕行業中與和田玉爭奇鬥豔的名貴玉材,由於它色彩艷麗,所以備受人們的喜愛。此提梁卣系仿商周青銅卣製作而成,紋飾精美,青白色,斑斑翠綠閃爍其間,使器物既古樸又雅緻,是一件難得的玉器精品。
玉斗 清,共四件,高6.8、口徑5.5厘米。為上大下小的斗形,上寬下窄,兩邊有龍形耳,斗面刻有壽字﹙圖42)。
蕉葉谷紋卣 清,高14、長徑5.5、短徑3.7厘米。器身分為三段,侈口,長頸,鼓腹,下為矮圈足,器外從上至下雕飾兩條鋸齒狀飛棱,口部飾蕉葉紋,腹部為谷紋。胎體厚度適中、均勻,表面光滑,紋飾方圓規矩,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圖43)。
清代宮廷非常重視古銅器的收集、考據與研究,並製造了大量的玉雕仿古彝器,主要作品有鼎、簋、卣、壺等。
琥珀獅子 清,一對,高5.6、長11厘米。1952年解放軍十九兵團移交。琥珀質,獅子為怒目直立狀,造型生動(圖44)。
從陝西歷史博物館所藏玉器可見,宋元以降,玉器更加接近生活,文人的審美意識逐漸滲入玉器的造型之中。宋代玉器以中國傳統紋飾為主,講究自然細膩、純潔高雅的文人格調,不如唐代渾厚有力,小件多精緻。遼、金時期狩獵風盛,這一題材的「春水」、「秋山」玉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游牧文化風格,也頗受漢族士大夫階層的喜愛。元代玉器在繼承宋、金玉器雕琢技法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形成了粗率豪放的特色。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的又一鼎盛時期,尤其是清代乾隆時期。明清玉器日益商品化,出現了花插、扳指等新品種。尤其是「吉祥玉」大量出現。明清玉器雕刻受繪畫影響較大,表面無強烈凹凸變化,技法上繼承傳統,多種工藝融合,運用自如,恰到好處地詮釋藝術構思和審美理想。
(責任編輯:郭彤)
推薦閱讀: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精品欣賞
※看看華盛頓之八_自然歷史博物館 (下)
※[轉載]花舞大唐春——陝西歷史博物館藏何家村瑰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