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模的經濟學分析 茅於軾

城市規模的經濟學分析

茅於軾 我國城鎮人口只有百分之三十,大部分人還在農村住著。農業的產出很低,這麼多人務農,是我國窮的根本原因。未來的二十年中至少有五億人口要進城,此間我國的城市人口要翻番。對於這一點,大多數同志都沒有不同意見。但是應該發展大城市,還是發展中小城市,兩方面的意見對立得很厲害。本文不打算就此事發表意見。只是想討論城市規模的合理水平應當由什麼來決定,也就是城市規模的經濟學。希望這一討論會有助於從理論上廓清當前的爭論。一、城市有很強的規模效應城市為什麼會發生?人們為什麼要聚集在一起?我們可以從鄉村集市貿易看出緣由。最起初,人們是為了交換才走到一起來的。所以城市城市,城是和市聯繫著的。當集市貿易規模擴大了,參與的人數增加了,原來五天一集的,增加為三天一集;原來三天一集的就變為天天有集。這樣,城市的雛型就出現了。城市的雛型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還必須解釋為什麼城市能取代分散的集市,而不是每個集市自己的擴大。如果每個集市交換的商品都是相同的,集市就不會被城市所取代。因為百姓可以就近來到集市,實現交換的目的,分散的集市比集中的城市更近便。但是如果各個集市中交換的商品是不同的,而且人們對商品的需求是十分多樣化的,分散的集市就會使人們感到很不方便,因為人們要尋找特定的集市去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特定的商品。此時城市就將取代集市。因為人們來到城市(其實就是一個大集市)就可以交換到自己所需要的全部商品,用不著趕到一個個分散的集市去。這一分析說明城市的出現,其根本的原因,是和人們對商品需求的多樣化有關。這個道理也能被我們的實際經驗所證實。如果我們居住在一個小城鎮,萬一要買一件特殊的商品,比如說,計算機上某一個零件,或者彩色印表機的特定噴頭,就必須趕到省會城市去買,甚至要到上海北京去買。小城鎮的商店裡不準備這些特殊商品,因為偶然才有一個顧客來買,如果要把商品配備齊全,不但佔用大量資金,而且佔用倉庫,管理複雜,得不償失。在大城市裡則不然,因為顧客多,存貨周轉快。商品配備齊全是有效益的。由於大城市供應的商品齊全,生活比較方便,就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到大城市。而更多的人又創造出更多的需求。需求多了商品就更齊全。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它加速了城市的發展。可以說,市場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城市的發生和發展,而且城市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如果不是有相反的力量,城市將會無限制地擴大。這裡我們只提到人們對商品的需求,人還有對人的需求,人需要和別人交朋友,交換信息,享受人所提供的服務,要理髮,要聽音樂,要看畫展,要當面求教和傳授。如果人們居住很分散,就會感到很不方便。上面是從對物和對人的需求的多樣性來看城市如何取代了集市。我們再從生產這一方面來看,需求會吸引生產。當需求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在當地生產就可能比從外地運來更合算。所以當地的需求引起了當地的生產。生產是由人來實現的,人又是有需求的。於是就會有需求和生產相互促進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城市逐漸擴大的過程。尤其是對服務的需求是不能從外地進口的,它必須在當地當時來完成。有些城市是因為當地的資源所形成的,比如煤礦城市,這些城市的發展規律便有所不同。生產過程中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產品的花式品種和質量的競爭,轉化為對人才的競爭。於是人才就被分為三六九等,他們的收入也各不相同。競爭越是激烈,收入的差距也越大。不同收入的人群有不同的消費。收入的差距形成了消費的多樣化。城市的繁榮要靠高消費。霓虹燈、首飾店、名牌服飾、夜總會等等都不是窮人消費的,可是它們是都市繁榮的象徵。大城市無例外地都是繁榮的,儘管繁榮的程度有所不同,其原因正在於此。西方的大城市一般都有貧民窟,在那兒看不到任何的繁榮景象,有的只是凄涼和沮喪。繁華和貧窮共存,是城市的又一個特殊景觀,在農村裡是看不到的。社會管理好的國家,貧民窟的現象已經不存在。但是住宅區還是分為富人區和普通區。城市的擴大使得它所能供應商品的品種增加,反過來這又進一步促進城市的擴大。一些小城市買不到的商品都要到大城市裡來解決。同時還有另外一種力量,它也使得城市越來越大。這就是城市服務系統的規模效應。電話網、自來水網、郵政網、公共交通網等等都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以公共汽車為例,乘車的人很少時,公共汽車的班次很稀,乘一次車要等很長的時間,所以乘車的成本很高。公共交通給大家帶來的方便很有限。這就是小城鎮中所見到的情況。當乘車的人很多時,公共汽車的班次變密,乘車所需等待的時間縮短,公共交通給大家帶來的方便增大,這就是大城市裡所見到的情況。這解釋了為什麼大城市公共服務比較好,而小城市就很難做到。電話網也是一樣。當電話網較小時,按一台電話只能和較少的人通話。而當電話網擴大時按一台電話所能通話的人數就增加了。所以城市越大,裝電話帶來的好處越大。此外,自來水網,煤氣管網,郵路網等等在新建時花的成本很大,一旦建成,再增加一個用戶所增加的成本是很有限的。在經濟學中這就是邊際成本遞減,它是造成自然壟斷的原因。所以電話網自來水網等等都是壟斷行業。這些壟斷行業規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所以在大城市中用這些有網路的公共服務的成本很低,城市有變得越來越大的趨勢。在城市裡生活感到更方便,於是產生城市的聚集效應。人口向城市集中。在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的同時,農村的人口減少,土地相對地變得充足。從整體上看,人們居住在城市裡佔用的土地比居住在農村少,所以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可以節約土地。這對於土地十分稀缺的中國來講是有益的。當然也要注意到,農村的土地價值較低,城市裡的土地價值較高。人口從農村轉移的城市節約的是低價值的土地,而使用的是高價值的土地,從經濟價值來看未必節約了錢。但是城市中土地價高正是因為有大量人口遷入造成的,所以是人口的遷移「創造」了財富。這樣創造出的財富是人們享受城市生活的價值,它並不是虛無飄渺的。大多數人喜歡城市生活,這證明人口的聚集的確創造了財富,不過它不是表現為人們的收入,而是表現為生活的方便。這種方便是有價值的。正好像有人願意出高價錢搬遷到繁華地點,圖的就是交通更便利,生活更方便。它是物有所值。一個城市的政府應該明白,它之所以擁有巨大的財富,正是因為有為數眾多的人口。如果它拒絕人口的遷入,等於是拒絕財富的聚集。當然,城市也有一個合適規模的問題,超過了適當的規模,城市太大也是有問題的。這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人口遷入城市是對城市有益還是對城市有害?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即使是人口最稀的國家,像澳大利亞,每平方公里才兩個人(中國是140人),談不上什麼規模效應,它也限制移民的進入。可是從具體的城市來看,幾乎無例外地都歡迎人口遷入。大概只有中國例外。因為人口遷入意味著納稅人的增加,這當然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而人口遷入所引起的成本,如擁擠,水電費,垃圾費等等卻是由私人承擔的(但環境污染成本要由當地政府承擔〕。總的說起來,政府是得大於失,所以政府都爭取人口的遷入。中國例外的原因可能是政府對居民的補貼太多。我國大多數城市的公共交通是補貼的,甚至水費,房租,垃圾等等都要政府補貼,多一個人就多一份補貼支出,政府為了減少負擔當然不歡迎人口的遷入。所以減少政府補貼是解決我國城市發展的中心問題之一。再有就是當地政府能從居民所納的稅中獲得多少分成,也會關係到政府對居民遷入的態度。上面的分析也不是說人口越密集越好,因為人口密集所造成的擁擠成本是呈指數上升的,當邊際得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就達到了均衡點。二、規模效應被擁擠成本的增加所抵消如果沒有別的因素起作用,由於以上這些原因,城市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後全世界 只剩下一個最大的城市。然而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雖然邊際得益在增加,擁擠成本和交易費用卻很快增大。它把邊際得益增加的作用抵消了。當城市規模擴大時,由於土地面積的限制,人口密度必然增大。這就造成了擁擠成本。比如在人口密度很高的地方,土地價格很高,使得各種行業的成本統統都上升,因為不論幹什麼活,土地總是必不可少的。為了節約土地,不得不建高層建築,它的單位造價大大高於平房。建築越高,單位面積上住在高層的人越多,和同樣面積的低層建築來比,單位面積需要的電梯也越多,它抵消了高層建築的好處。當層數非常多的時候,建築物的面積有很大一部分被電梯所佔用。於是不得不採用高速電梯,這又進一步加大了成本。這是一個例子說明人口密度增加如何增加了擁擠成本。不但建築物向高層發展,高人口密度還迫使交通也向多層發展。大城市差不多都有地下鐵道。地下鐵的修建成本極高,然而不得不修。大城市都有地下停車場或高架停車暢買一套公寓房時還得買一個停車位,它的價錢也夠嚇人的。當然擁擠成本還包括道路交通的堵塞。這幾乎成為大城市的通病,它的直接損失常達到當地GDP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而間接損失可能要加倍。為了解決堵車,高架道路和立交橋成為大城市的一景,而它們都是很花錢的。擁擠還導致環境的惡化。環境的自消化能力是有限的,它不可能負擔太高的人口密度。所以城市發展的結果無例外地都造成環境的惡化。空氣的污染,噪音,疾病的傳染,都是城市所特有的現象。這使得居住在城市中的成本上升。還有垃圾的運輸和堆積,既佔用土地,又產生各種污染。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還產生熱島效應,現代化的生活使每個人都消耗大量能源。不論這能源是如何消耗掉的,是炊事,是空調,是計算機,最後它都變為熱向大氣發散。其結果就是整個城市的大氣溫度比周圍空曠地區要高出三五度。熱島效應使夏季空調的耗電進一步加大。環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供水緊張。不靠大江大湖的大城市差不多都存在供水問題。解決的短期辦法就是采地下水,結果是地下水位降低,地表下沉。它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地下水的空間被壓縮,地下水失去再生能力。有一些大城市僅僅因為供水問題不得不搬遷。這些問題直接間接都是人口密度過高造成的。擁擠成本是由每一個人分攤承受的,也是由每一個城市人口造成的。然而就個人而言,他並不感覺到他在造成擁擠損失。正好像人們駕車出行碰到堵車時總是埋怨車輛太多,是別人的車堵了他的車,而從來不想自己的車也在堵別人的車。人們總是怕堵車所以才放棄駕車出行,而決不會因為怕自己的車堵了別人的車而放棄出行。北京嚴重缺水,但是沒有任何人因為北京缺水而搬出北京,或雖然有機會進京但因為北京缺水而拒絕進京。每一個人都意識不到自己在造成擁擠損失,而搬遷到大城市又有許多好處,所以人們向大城市集中是很自然的事。其結果就是城市人口越來越膨脹。直到政府出面提出辦法,局面才會有所改變。擁擠成本增加對個人最直接的影響是土地價格和相應的房價上升,它的影響涉及到城市中的每一個人。同時房地產又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房地產價格上升使得整個的物價水平上漲。它使得這些城市在與別的城市的競爭中喪失優勢。香港就是一例。它原來是有名的購物天堂(香港大部分商品進出港是免稅的),可是八十年代後期以來房地產價格飛漲,導致物價水平上升。現在人們再也不去香港買東西,而是大批香港人到深圳來買東西。房地產價格的上升往往是投機炒作造成的。它也是泡沫經濟的主要原因。泡沫破裂會引發金融危機。這都是城市經濟所特有的現象。由於擁擠而造成的房地產價格和普遍的物價上升,限制了大城市的進一步擴大,人們尋求其他城市作為經濟活動和生活的場所。房地產價格和其他擁擠成本迫使一部分人和機關遷出城外。這一趨勢已經發生在發達國家的許多城市中,繁榮轉移到了遠郊區,出現了衰敗的城市的現象。在我國也在發生向郊區發展的明顯趨勢。人們在作出向郊區轉移的決定時是經過仔細成本效益核算的。只有轉移的凈收益大於留在城裡時他們才會決定遷往郊區。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人們要集合在一起除了交換的需要,還有生活的需要。孩子要上學,大人要上班,有病時候要看病,還要走親訪友。老年人這一類的活動較少,所以退休人員往往首先遷往郊區,把價值高的房子騰出來,既省了錢,還能過一個清閑生活。不論是誰,在做出向郊區轉移的時候,都要做一番成本效益分析,算一算這樣做合不合算。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成本就是交通通訊。如果這一項成本變化不大,向郊區轉移多半是合算的。於是降低交通通訊成本便成為能否向郊區擴散的決定性因素。按照現在的通訊技術,距離已經不是一種障礙。只有郵件還受距離的限制,但這種限制主要是受交通條件的約束,所以交通才是大家考慮的主要因素。當技術發展能提供經濟快速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時,人們有可能搬遷到更遠的地方去。美國等西方國家用小汽車加高速公路作為主要的交通手段。它的成本相對比較低,速度相當高,靠了它城市可以擴展到相當遠的範圍。由於有了高速廉價的交通,使得遠處的土地也能得到適當的利用。從經濟學來看,高效的交通可以使遠郊區的土地代替人口稠密處的土地。換句話講,交通的發達可以改善土地的利用。我國是一個土地資源十分稀缺的國家,因此發展高效交通是非常迫切的一項任務。私家小汽車和高速公路要佔用大片土地,還要消耗大量能源。這兩樣東西都是我國稀缺的。所以這條技術路線未必適合於中國。而高速軌道交通則既節能,又省地,而且交通容量大,安全可靠。國外的軌道交通在大城市中的重要性正在變得日益明顯。有一種可能適合於中國的發展模式,就是高速通勤火車。在鐵道的兩旁將興建衛星城,而且這樣的衛星城可以延伸得很遠,一直到鄰近的另一個城市。在美國,紐約和華盛頓之間的350公里內已經完全被城市連接起來了。我國也有人建議將鄭州到武漢建成一個大城市帶,這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帶。如果有高速通勤火車相連,這一設想將來有可能成為現實。帶狀城市或許比團狀城市更適合中國的條件。三、交易費用限制了城市的發展人們的需求總是多樣化的,不論城裡人還是鄉下人都一樣。吃飽了,穿暖了還要看電視,還要出門旅遊。拿吃來說,光吃一種食品也是不夠的,也要多樣化。這是由於收益遞減的作用。同一種食物不論有多好吃,吃多了也會膩的,因為人從同樣的消費品得到的滿足感,隨著消費量的增加而減低。為了滿足消費的多樣性,生產也必須多樣化。而生產的多樣化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夠展開。所以城市的特色是各種各樣的職業,花樣繁多的產品,和精細的專業分工。職業的劃分和分工的細化,使得每一種生產技術都得到了高度的發展。製造一架飛機需要冶金、電子、控制、氣象、機械、電器、材料、計算機、空氣動力學等等大學問。它需要成百上千個不同專業的專家的合作。這種合作只有在人口集中的城市裡才有可能實現。這裡發生了一個問題:分工是不是越細越好?如果是,城市就有更強的擴大趨勢。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它取決於交易費用的高低。交易費用越低,分工就越細密;相反,交易費用越高,則分工得到的利益被交易費用的增加所抵消。所以分工的程度將停止在進一步分工所增加的交易費用完全抵消了分工和專業化所帶來的好處的那一點上。可以證明,交易次數隨分工程度呈指數增加,換句話講,交易次數遠較分工程度增加得快。比如現在機械上用的螺釘螺帽幾乎都是外購的,很少是工廠自己生產的。標準件廠專門生產螺釘螺帽,質量好,成本低。標準件從自產變為外購,分工只增加一步,但是交易要增加許多。因為外購要和許多不同的供應商打交道。典型的外購過程有招標、投標、評標、開標、訂合同、運輸、交貨、驗收、付款,萬一發生糾紛還要訴諸法律。如果外購引起的交易費用太大,還不如自己生產來得划算,分工就不會發生。我國分工不夠發達的原因之一,也許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交易費用太高,它阻擋了國家經濟效率的提高。城市的發展是和分工有關的,而分工又和交易費用有關,所以交易費用的減低有助於城市的發展。從技術層面來講,交通通訊技術的進步大大地降低了交易費用。所以有近代大城市的迅速發展。從制度層面來講,人和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可以大大地降低交易費用,也有助於大城市的發展。相反,如果人與人互相不信任,彼此提防,保持距離,則將有礙於大城市的發展。不論由於何種原因,如果交易費用得以降低,必將促進分工的細化。近幾十年來技術的進步使運輸成本降低,國際貿易迅速擴展,促進了國際間的分工。許多大小城市的出現和發展是和國際貿易及國際分工有關的。為了降低交易費用創新了許多制度,例如信用證,保險,擔保,招投標,拍賣,獨立的會計和審計等等。為了提高全社會的經濟效率,發展分工顯然是必要的,而交易費用阻礙了分工的深化,因而一般認為交易費用是有害的。其實未必。因為價格是通過交易才得到的,交易費用是生產出價格信號的成本。大家都知道,價格信號是極其重要的,它是引導資源配置的基穿沒有了價格信號整個經濟將陷入巨大的混亂。然而價格信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它是要消耗人力物力才能生產出來的。所以交易和交易費用默默地在向社會提供經濟活動最最重要的基礎信息。我們所要避免的是過高的交易費用,或不必要的交易費用,像經濟糾紛。也要避免企業把花費了交易費用所得到的價格信號保密,不讓其他人來利用它。當雙方有良好的信任關係時,交易費用顯然可以降低。所以一個社會中的信任水平和經濟發展有密切關係。價格信號多半是在城市中產生的。越是大城市,產生的價格信號也越多。許多人為了得到價格信息,來到城市裡。於是城市成為信息交換的中心。證券交易所,商品交易所,期貨交易所,每時每刻都在向全世界發送經濟活動的基礎信息,例如利率,匯率,股票價格。銀行也是信息交換的中心,它們每天要處理成千上萬張單據,從而得到一系列統計數據。城市裡的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又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得出新的信息。這種信息的大量交換是城市功能的一個顯著特點。英特網的出現也許會改變城市的這一特點。由於通訊技術的進步,有了傳真、英特網等等,有許多工作可以在家裡做。人即使住得很遠,甚至在國外,也能方便地和別人交換信息,完成自己的任務。城市就不再是那麼重要了。
推薦閱讀:

《規模化豬場手冊》(十三)
中國將開展歷年來最大規模打擊傳銷執法行動
傳統零售商再迎大規模關店潮,這次是真的「狼來了」!
(9)資金大規模流入香港 港股仍位於數年低點
海昏侯墓922件文物驚艷亮相南昌 規模最大、展品最多(劉賀玉印首次亮相)

TAG:城市 | 經濟學 | 經濟 | 學分 | 分析 | 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