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八正道-佛陀的安樂之道》——德寶法師(1)

作者:德寶法師滅苦之道—八正道

在《觀呼吸》出版後不久,好幾個朋友與學生請我以同樣簡明的風格,撰寫關於佛陀聖道的書籍。這本書就是我的回應。

《觀呼吸》是一本禪修手冊,引導學生如何修習正念禪。但正念只是佛陀教導的一部分,正念可大幅提升我們的生活,但佛陀所提供的不只如此而已。他給了我們離苦得樂的完整指導,它可被歸納為八個步驟。即使只是稍作努力將這八步帶入生活,也能帶來安樂,而發憤努力則將徹底改變你,為你帶來極喜與大樂,那絕非天方夜譚。

佛陀的八正道並不難背誦,但它們的意義卻很深奧,需要了解佛法的許多相關主題才能通達。即使那些熟悉八正道者,可能也不明白它在整個教法中的重要性,或它如何契入他們的經驗。如同在《觀呼吸》中所做,我盡量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它們的意義,以便所有人都能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修習八正道。

我建議你們別像閱讀小說或報紙般閱讀本書。此外,閱讀時,不斷地自問:「我快樂嗎?」並深入探究。佛陀邀請他所教導的人們一起「來,看!」他邀請我們所有人觀察自己、回家,貼近自己的身與心並檢視它們。他告訴我們,別迷失在世間的信念與見解中,要試著找出它的實相。

我們擅長累積信息、搜集數據,也許你挑選這本書就是為了搜集更多的信息。若你一直在讀通俗的佛教書籍,停下來問自己,你想從這本書獲得什麼,難道只是想告訴別人你有多麼了解佛教嗎?或希望透過佛法的理性認知得到快樂?知識本身並無法幫助你獲得快樂。

若你是抱著這種態度閱讀,即願意把佛陀的八聖道付諸修行,實際落實他的建議,而非只是理性認知,則佛陀法音的單純奧義將會變得愈來愈清晰。逐漸地,一切事物的究竟真諦將會對你開顯,你也將逐漸發現,完全了知真諦所能帶來的持久快樂。

若你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感到心煩,你應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向內看,問自己此時心裡是怎麼一回事。若書中的內容讓你感到痛苦,問自己為什麼。有時當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時,我們會感到不舒服。也許你有許多壞習慣與其它障礙,而使自己不太快樂。難道你不想了解它們,並做些改變嗎?

我們經常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心煩並怪罪他人,例如朋友、秘書、老闆、鄰居、小孩、兄弟姊妹、父母或政府等。或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失去珍愛的事物時,內心感到失望。我們心裡帶有某些「煩惱」,那才是痛苦的來源,它會被事情或想法給觸發,我們因此受苦,但我們卻嘗試藉由改變世界來終止痛苦。從前有這麼一則故事,有個人想要以皮革覆蓋大地,好讓他走起路來比較舒服。事實上,他只要穿上一雙拖鞋就可以了,無須那麼麻煩。同樣地,與其嘗試控制世界讓自己感到快樂,還不如努力地去除自己的煩惱。

但你必須真的去修行,而不只是閱讀或想想而已。即使禪修,若你不修習完整的解脫道,特別是如培養正見、奮起精進、正念相續等關鍵面向,則效果仍然有限。你們有些人身體雖在蒲團上打坐好幾個小時,但內心卻充滿憤怒、幻想或憂慮。然後你們說:「我無法禪修,我無法專註。」那是你禪修時把世界扛在肩上,不想把它放下來。

我聽說我的一個學生在街上邊走邊看《觀呼吸》,他未正念於當下的情況,結果被車撞了!佛陀邀請你「來,看!」就是請你活在當下。落實修行佛陀的八正道,即使當你在閱讀時,別讓你的痛苦有可趁之機。

即使你讀這本書一百遍,若不落實修行,它對你也毫無幫助。反之,若你認真修行,坦然觀察自己的痛苦,並持續去做離苦得樂的事,則這本書當然能幫助你。

佛陀的發現

技術突飛猛進,帶來財富,但同時也帶來緊張,穩定的生活與工作面臨快速變化的壓力。那是二十一世紀嗎?不!是公元前第六世紀。一如今日,那是個戰火頻仍、經濟脫序與既定生活形態大幅崩解的時代。在和我們相似的情況下,佛陀發現了一條安樂之道。他的發現,即一步步修心以達到滿足的方法,不只適用於過去,也同樣適用於現代。

把佛陀的發現付諸修行是急不來的,它可能得花上好幾年的時間。剛開始最重要的是,藉由接納新習慣以改變生活的強烈渴望,並學習以全新的眼光去看世界。

佛陀八聖道的每一步都需要修習正念,直到它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為止。正念是如實覺知事物的自我修行方式,以正念為你的口令,你一步步地走過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傳下來的八正道,那是一條溫和且漸進修行的滅苦之道。

誰應該做這種修行呢?所有厭倦痛苦的人。你可能認為「我的生活還不錯啊!」或「我夠快樂了!」生活中總有滿意或愉悅的時刻。但另一面呢?當事情不順遂時,你閃躲的那部分呢?災難、憂傷、失望、病痛、憂鬱、寂寞、憤怒,以及那種求好心切的挑剔感覺。這些事情也會發生,不是嗎?我們脆弱的快樂必須依賴事情以某種特定的方式發生,但還有別的選擇,那就是不依賴任何條件的快樂。佛陀教導我們尋獲這種究竟安樂的方法。

若你願意去做一切有助於離苦的事—面對當下的阻力與渴愛的根本,你一定會成功。即使你是個偶爾翻閱的讀者,只要願意善用那些對你有意義的話,你也能從這些教法中獲益。若知道什麼事是真實的,別忽略它。就去做吧!

那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是最困難的。當你內心承認:「我必須做這個改變才會更快樂」—並非因佛陀如此說,而是因自己的心認出真諦來—此時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出改變,必須下定決心改掉壞習慣。

但那個努力的代價是快樂—不只是今天,而是永遠。

讓我們開始吧!以下我們將檢視快樂是什麼,為何它那麼難以掌握,以及如何展開佛陀的八正道。

什麼是快樂,什麼不是快樂?

渴求快樂自古皆然,但快樂總是躲著我們。快樂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總是尋求欲樂的經驗,像是品嘗美食或觀賞有趣的影片,期待它為我們帶來快樂。但在歡樂經驗的短暫享受背後,是否有快樂呢?

有些人千方百計地想累積令他們歡愉的經驗,並稱之為快樂的生活。另外有些人意識到縱慾的限制,轉而尋求物質舒適、家庭生活與安全等更持久的快樂,但這些快樂的來源都有極限。世上有許多人生活在飢餓的痛苦中,連蔽體與棲身的基本需求都不可得,經常活在暴力威脅的陰影下,因此他們認為增加物質舒適,能帶來持久的快樂,是可以理解的。在美國雖然因財富分配不均使許多人身陷貧窮,但還不至於出現世上許多地方常看得到的挨餓受凍。多數美國公民的生活是寬裕的,因此,其它地方的人們便認為美國人是世上最快樂的。

但若他們來到美國,看到的事實會是什麼?他們會注意到美國人經常都很忙碌—趕著赴約;用手機交談;採買雜貨與衣服;長時間在辦公室或工廠中工作。所有這些瘋狂的活動是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美國人雖看似擁有一切,但還是不快樂,他們為此感到困惑。美國人擁有親密鍾愛的家人、好工作、美好的家、足夠的金錢、多采多姿的生活———但怎麼可能依然不快樂呢?他們認為不快樂是肇因於缺乏這些東西。財富、社會認同、朋友與親人的關愛,以及聲色犬馬的欲樂,應使人感到快樂,但為何美國人也和其它地方的人一樣,經常感到愁苦呢?

看來我們認為應使人快樂的那些事,其實是痛苦的來源。為什麼?因為它們不持久。關係結束、投資失敗、失去工作、孩子們長大後離開,從資產與欲樂所累積的幸福感頓時消散。周遭的事物變化無窮,威脅著我們認為快樂所需的那些事物。

實在很矛盾,我們擁有愈多,不快樂的可能性便愈高。

今日人們的需求漸趨精緻,這是事實,但無論搜集了多少昂貴與精美的事物,他們總想要更多。現代文明鼓吹這種需求,如每個電視廣告與廣告牌所宣傳,真正能讓你快樂的東西,是這部閃亮的新車、這部超快的計算機、這次夏威夷的豪華旅行,而它似乎暫時地有效。人們將新擁有的興奮刺激或高興的經驗誤認為快樂,但很快地就再次心癢了。古銅色的皮膚褪色,新車出現刮痕,於是他們渴望另一次消費刺激。這個無盡追逐消費的心態,使他們看不到真實快樂的源頭。

快樂的來源

佛陀曾說過幾種快樂,從最短暫的到最深奧的,依序陳述如下:

較低的執取之樂

佛陀將我們多數人稱為快樂的一切事物,都歸類在最低層,稱之為「五欲之樂」,我們也可稱它為「順境之樂」或「執取之樂」。它包括一切衍生自感官放縱、肉體歡愉與物質滿足的短暫世俗之樂:擁有財富、華服、新車與豪宅的快樂;看見美麗的事物,聽到優美的音樂,吃到美味的食物,或對於談話感到愉快等所衍生的樂趣;精於繪畫與演奏鋼琴等技藝的滿足感;以及感受到來自家庭溫暖的快樂。

讓我們進一步檢視這五欲之樂。它的最低形式是全然放縱感官的享樂,縱慾最壞的情況將導致放蕩、墮落與成癮。我們不難了解放縱感官並非快樂,因為這種樂很快便會消失,之後甚至會讓人感到悲慘與懊悔。

佛陀曾解釋,人若心靈成熟,他將了解生命中還有比五根歡愉更重要的事。他曾舉例,照顧嬰兒時以細繩系住五處,包括兩腕、兩踝與喉嚨。這五股細繩—五欲,能限制嬰兒但控制不了成人,他能輕易地將它扯斷。因此,有智之士斷除放縱五官的想法,使生命充滿意義與快樂。然而,世俗之樂並非只有最低層次的縱慾。還有閱讀、觀賞好影片,以及其它形式休閑娛樂的喜悅。它還包括世間良善的喜悅,例如幫助別人、安頓家庭與扶養小孩,以及正直營生等。

佛陀曾提過幾個較宜人的快樂形式。其中之一是從誠實與辛勞的工作獲取財富,所得到的快樂與安全感。你心安理得地享受財富,不用害怕遭到指控或報復。比這更好的是,除了享受誠實賺得的財富之外,你還樂於與別人分享的滿足感。另一個令人欣慰的快樂形式,來自於人們完全不虧欠任何人。

我們大都視這些事為美好生活的要素,連最有眼光的人也是如此。但為何佛陀認為它們是屬於最低層次的快樂形式呢?因為它們依賴特定的條件。雖不像縱慾的歡愉那麼短暫,且比較不會破壞長久的快樂,但它們依然不穩固。我們愈相信、追求並想抓住它們,就會愈痛苦。因緣條件無可避免地會改變,我們的努力將造成痛苦的心情起伏,且終將被證明為無效。無論怎麼做,我們都會心碎。但有更好、更穩固的快樂來源。

較高的快樂來源

其中之一是「出離之樂」,即一種心靈上的快樂,來自於追求超越世俗之樂的事物。典型的例子是,放下俗務,閑居獨處以尋求心靈提升。來自祈禱、宗教儀式與宗教靈修的快樂,也屬於這個範疇。

布施是出離的強力形式,慷慨地與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以及其它許多出離的行動,讓我們感到快樂。每次我們放下,都會有一種欣喜與解脫的感覺。若能完全放下對世上一切事物的執著,則這個大舍將會比偶爾的出離行動,帶給我們更大的快樂,這是理所當然的。

比捨棄物質更高一層的是「放下煩惱之樂」。每當瞋恚、貪慾、執取、嫉妒、驕慢、疑惑或其它煩惱出現時,若心能迅速放下,自然會產生這種快樂。在初萌芽時便掐斷它們,將使心成為無礙、喜悅、光明與澄澈。但無法保證這些不善法從此便乖乖止息,不會再去騷擾心。

更好的是四禪八定中的微妙喜與樂,在這些定境中不可能生起任何愁苦。雖然這些定境的威力能如此強大與超越,但它們有一個缺點:禪修者終究得出定。諸行無常,即使深細的禪定也有終了的時候。

最高的快樂來源

最高的快樂是「證果之樂」。在每一個果位,生命的重擔都會減輕一些,我們感到更加快樂與自在。最後的聖果—徹底斷除一切煩惱,帶來無間與無上的快樂。佛陀建議我們,學習放下對較低快樂形式的執著,專心致志於最高的快樂形式—覺悟。但他也鼓勵人們盡量使自己快樂。

對於有些還看不透世俗欲樂者,他提出睿智的建議:避開世俗紛爭,追求理想的世俗之樂,例如,培養讓事業成功或家庭和樂的個人特質。對於那些具有更高企圖心,希望轉生天界者,他便針對他們解釋達成那個目標的方法。對於那些有志於正等正覺之最高目標者,他也教導他們如何達成。不過,無論追求哪種快樂,我們都離不開八正道。

不快樂的陷阱

佛陀知道,不停地在世俗愛境中尋找快樂,使我們陷入無盡的因果與愛憎的循環中。每一個身、口、意行都是造成果的因,而這個果又轉變成下一個因。佛陀為我們指出苦的循環是如何進行:

緣受而愛生,緣愛而求生,緣求而利生,緣利而用生,緣用而欲貪生,緣欲而耽著生,緣耽著而慳吝生,緣慳吝而守護生,緣守護而執杖劍、諍論、惡口等,無數惡、不善法生。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這個循環的變化形式。例如你在商店購物,看見一個看起來很美味的餡餅,內紅外白,鮮艷欲滴,那是店裡所剩的最後一個。雖然在前一刻,你的心還是平靜與滿足的,但這個視覺印象—佛陀所說的「根境接觸」,便引生了愉悅的感受與想法。

渴愛從這個樂受生起:「嗯……草莓,」你自言自語:「還淋上鮮奶油。」你的心追求並擴大這些愉悅的想法。草莓餡餅多麼美味啊!它聞起來多香啊!鮮奶油滑嫩的感覺多棒啊!接著便是做出享用的決定:「我要嘗一口餡餅。」現在執著生起:「那個餡餅是我的。」也許你注意到心裡閃過一些遲疑的念頭—那可不利於腰圍與荷包。突然間,你發現旁邊有人也在駐足欣賞這個餡餅。你的餡餅!你因此心生嫉妒,於是趕緊抓起它衝到櫃檯結賬,並因而引起其它客人側目。說不定其它客人會跟隨你進入停車場,想要搶走餡餅,試想那會發生何種惡行—你們可能相互叫囂,甚至大打出手。但即使並未正面衝突,你的行為也已造成另一個人的不滿,並認為你是個貪心的人,你內心的滿足感也可能因而遭到破壞。

一旦心生渴愛,自私與嫉妒的行為通常便無法避免。為了追求任何一種小歡樂—一個草莓餡餅—我們可能冒著樹敵的危險而鹵莽行事。當渴愛的對象是重大事物,例如某人貴重的物品或非法通姦時,代價就更高了,那可能造成嚴重的暴力與無盡的痛苦。

若我們能反轉這個循環,從負面行為開始,一步步回溯它感情與心理的原因,也許便能從源頭斷除痛苦。只有徹底消除渴愛與執著———完全根絕———快樂才得以確保,如此才功德圓滿。我們可能不知如何完成這樣一件大事,但一旦確認該做的事,我們便已上路了。

漸修

現在你已了解為何我們說真正的快樂來自斷除渴愛,即使我們認為達到最高的快樂不切實際,但仍能從減少渴愛獲益。我們愈放下渴愛,就愈感到快樂。但要如何減少渴愛呢?這想法似乎令人望而卻步,更別說要斷除它了。若你認為單憑意志力勉強消滅渴愛並不可行,那你是對的,佛陀有更好的作法—漸次修習八正道。

佛陀的漸修之道衝擊你生命中的每個層面,這過程在任何地點與時間展開。無論你在哪裡或前往何處,每一步都是一次新的開始。行為與知見上每個向善的新改變,都建立在前一個改變的基礎上。

在佛陀的聲聞弟子中,有些人心地調柔,在一次談話中聽聞他的正道指導後便達到安樂。有些人則已做好準備,他們只聽到最高指導—四聖諦,心便達到究竟解脫。但大多數的佛弟子仍得按部就班,依教奉行。有些弟子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克服見解上的障礙,然後他們才能進一步往前探索。

我們大都必須做很多功課,才能化解長期以來毀滅性與自我挫敗的態度與行為,必須以更大的耐心與毅力,在佛陀的漸修之道上緩步行進。並非每個人都能在一夕之間徹底覺悟,我們都因為過去的經驗,以及致力於心靈成長的強度不同,而有所差別。

佛陀是個極善巧的老師,他知道我們在獲取更高教導之前,需要一些基本的清楚了解。他的八聖道由三個相輔相成的階段組成—戒、定與慧。

第一個階段—戒,是接受一套核心的價值,然後再根據它們來生活。佛陀知道合乎道德的身、口、意行是進階修行的前行,但我們當然至少必須具備一些智慧來判斷何者是道德。因此,他以幫助人們開發初階正見(第一步)與正思惟(第二步)來展開教學。這些心理技巧幫助我們分辨道德與不道德的思想與行為,以及分辨善行與傷害、糾纏我們的行為。

當我們修習正確心態時,便可開始將逐步提升的知見用在正語(第三步)、正業(第四步)與正命(第五步)上,這些實際的善戒行將使我們的心趨向調柔、無礙、喜悅與凈信。由於惡行的干擾開始消退,定乃得以生起。

定有三個步驟:

第一是正精進(第六步),它將心集中在解脫道的其餘各步上,這種精進在禪坐妄念紛飛時尤其需要。其次是正念(第七步),要想擁有正念,必須在每一剎那都有一些善定才行,這樣心才能持續接觸變化的諸境。正定(第八步)允許我們把心無間斷地集中在一個對象或觀念上,因為它是清凈心,無貪與無瞋,所以能帶給我們深入觀察實相所需的心理強度。

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佛陀解脫道的第三階段,這又把我們帶回八正道的最初兩步—正見與正思惟。「啊哈!」我們開始解行合一,了解如何創造自身的痛苦;了解身、口、意行如何傷害了自己與別人;洞見自己的謊言並如實面對生命。智慧是指路的明燈,使我們得以避開痛苦的糾纏。

雖然前述佛陀的八正道是由一連串相續的階段組成,但它的運作其實更像螺旋狀。戒、定、慧彼此加強與深化,八正道上的每一步都深化與加強其它各步。當你開始將它們當作一個整體來修行時,每一步都會展現,每個善行與洞見都會推動下一步。在這條道路上,你的每件事都會改變,尤其是把自己的痛苦歸咎於他人的習氣。在螺旋之道的每一個轉折,你都對自己的身、口、意行更加負責。

例如,你愈把漸增的智慧運用在對戒律的了解上,就愈能洞見道德思想與行為的價值,進而能徹底改變自己的行為。同樣地,愈看清楚哪些心理狀態是有益的,以及哪些是應斷除的,你就愈能善巧地精進,因而加深定力,以及增長智能。


推薦閱讀:

正慈法師:佛陀的叮嚀 如何安頓身心
佛說稻稈經(02)佛陀看見稻芋說了什麼
不要企圖和佛陀做交易
佛陀的死亡

TAG:佛陀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