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近水遠山皆有情】--2013江南遊記之蘇州篇(三)網師園.滄浪亭
「蘇州園林據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到過一些。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因此,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葉聖陶《蘇州園林》滄浪亭與網師園,本應該按遊覽順序來寫。個人更加偏好後者,於是乎就從網師園寫起好了。網師園在蘇州幾個園林之中,規模算是小的,名氣也沒有那麼響亮。然而去過之後卻覺得非常值得。它位於十全街上,大門是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巷子裡面,頗為符合蘇州園林鬧中取靜,「大隱隱於市」的特點。它用建築的優勢和布局將「曲徑通幽」的意境闡釋到了極致,雖不如其他園林大,但不枉一游。網師園意謂「漁父釣叟之園」,造園歷史可追溯至八百年前。南宋淳熙初年,吏部侍郎史正志於此建萬卷堂,名其花圃為漁隱,植牡丹五百株。清乾隆年間,光祿寺少卿宋宗元在萬卷堂故址,營造別業,為奉母養親之所,始名網師園,內有十二景。乾隆末,園為瞿遠春購得,增建亭宇,疊石種樹,由於瞿遠春的巧為運思,使網師園「地只數畝,而有紆迴不盡之致;居雖近廛,而有雲水相忘之樂。」至今網師園尚總體保持著瞿氏當年造園的結構與風格。同治年間,園歸李鴻裔,因與宋代名園滄浪亭相近,李氏自稱「蘇鄰」,更園名為「蘇鄰小築」。1917年,張作霖購此園,改名為「逸園」。1940年,園為文物鑒賞家何亞農買下,並對此進行全面整修,悉從舊規,並復網師舊名。1950年何氏後人將園獻給人民政府。1958年,網師園再經整修後對遊人開放。網師園是古代蘇州世家宅園相連布局的典型,東宅西園,有序結合。即以池水為中心,由東部住宅區、南部宴樂區、中部環池區、西部內園殿春簃和北部書房區等五部分組成。園內建築以精緻小巧見長,尤其是池周的亭閣,有小、低、透的特點,內部傢具裝飾也精美多致。景點的命名也都富含詩意,如:萬卷堂、引靜橋、竹外一枝軒、看松讀畫軒、月到風來亭等等,給人們無盡的聯想空間。在軒堂旁邊,栽種了許多細長的綠竹,迎著夏日的微風搖曳生姿,給網師園帶來了無限的悠遠靈氣。池東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小橋—引靜橋,俗稱「三步小拱橋」,長2.45米,用花崗石砌築,東西各有五個台階,為蘇州園林中最小的石拱橋。橋下有溪流一彎,名曰槃澗,典故出於《詩經》:考槃在澗,碩人之寬。槃澗象徵著山林隱居的文化符號。網師園與其他蘇州園林相比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它是唯一一個有夜遊活動的園林,夜花園演出8個節目,包括崑曲、蘇州評彈、古箏演奏、民族舞等。我們此行時間較為倉促,只能遺憾放棄了。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在蘇州園林中是最古老的,今天去看,也還是斑斑駁駁,透出古的氣息。它沒有其他園林的金碧輝煌,雕樑畫棟,卻另有樸實厚重的滋味,這一點恰與蘇舜欽這樣一個退隱了的詩人身份相稱。北宋慶曆五年,蘇舜欽蒙冤遭貶,流寓到蘇州,他很喜歡盤門附近的景色,見錢氏池館遺址高爽虛僻,野水瀠洄,便以四萬錢購得。並在水旁築亭。歐陽修聽說後寄贈了一首詩給他,裡面有這兩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 幾百年後,江蘇巡撫梁章鉅在修復滄浪亭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蘇舜欽《過蘇州》中的句子: 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 於是就裁剪成了一幅別開生面的對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兩位故人兩首詩,在這裡珠聯璧合。滄浪亭是一座石亭,建於山之巔,亭大而古拙,與整個滄浪亭園林蒼古、質樸的風格十分協調,它以自身的獨特個性與蘇州諸園多種多樣的亭區別了開來。如今的亭子里,已經成為居民休息、打牌、聊天的地方,不知道當年的古人,在這裡登高望遠時,心裡想的是什麼。滄浪亭以水環園,在圍牆森森的蘇州園林里可謂獨一無二;此外,將亭內的山和亭外的水聯繫起來的是條復廊,唐代的皎然和尚曾說「詩有六至」—至險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麗而自然;至苦而無跡;至近而意遠;至放而不迂——滄浪亭里的這條復廊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寂靜的復廊里,似乎能看到故人的身影,「近水遠山皆有情」,蘇舜欽策杖而行。
網師園就隱藏在這樣的市井居民之地,一直沿巷子往前走到頭右轉即到。
旁邊都是居民的房子,很多還保留著傳統生活習慣。
蘇州園林講究精緻小巧,廳堂等建築多以曲廊相連,部分曲廊單面或雙面均有廊牆。廊牆上開設漏窗,既增加了牆面的明快和靈巧效果,又通風采光,一舉而兩得。漏窗本身有景,窗內窗外之景又互為借用,隔牆的山水亭台、花草樹木,透過漏窗,或隱約可見,或明朗入目,倘移步看景,則畫面更是變化多端,目不暇接。
引靜橋,俗稱「三步小拱橋」,長2.45米,用花崗石砌築,東西各有五個台階,為蘇州園林中最小的石拱橋。
濯纓水閣,取孟子「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之意。這是蘇州第二個地方取此句之意,可見滄浪水的典故在傳統文化中影響之深遠。水閣結構輕巧,站在閣前的平台上可以看網師小築全貌。這裡很容易讓人把它與同里退思園的鬧紅一舸聯想到一起。
網師小築的西面是一道曲廊,西廊半途有一亭,名月到風來亭。亭西壁鑲嵌一面大的鏡子,臨水三面是一圈美人靠。「晚色將秋至,長風送月來」,真是亭如其名,是賞月、聽風、聞樂的好去處。這裡也是拾取小築山水風光的最佳點。月到風來亭好比是網師小築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為明媚的山水添色不少。網師園是有名的夜花園,蘇州崑劇院排演長恨歌選取的背景也是這裡,園林成了流動的崑曲,崑曲流成凝固的園林,很是相形益彰。
「萬卷堂」內景,大廳為住宅正廳,面闊五間,三明兩暗,為園主執行禮儀的主廳堂。廳內兩壁掛有大理石山水掛屏,廳中擺有漢銅鼓,鼓中心是太陽圖案,周圍四個青蛙圖騰,為西南水族酋長表示權力的象徵。廳南小院東西各植玉蘭、廳後小院植金桂、銀桂,以合金玉滿堂之意。萬卷堂取名自詩聖杜甫的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廳堂正中橫匾白底黑字的三字飛草寫得龍飛鳳舞,顯然是出自名家手筆,門柱上一副對聯點出了此園此堂的無限風韻:上聯:南宋朔風流萬卷堂前漁歌寫韻下聯:葑谿增旖旎網際園裡游侶如雲
「冷泉亭」因此亭近涵碧泉,借用杭州飛來峰有冷泉亭,故名。亭中有一靈璧石,又名鷹石,開如展開雙翅的鷹。傳說此石原為明唐伯虎家物。
滄浪亭是蘇州歷史最悠久,始建於北宋.面積約16畝,巧於借景,以假山為中心,簡潔幽靜。
據說這裡最早是五代吳越廣陵王錢元鐐的花園.北宋慶曆4年,詩人蘇舜卿購得,並在水邊築亭,因有感於屈原的<楚詞.漁父>中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無足』之意.取名』滄浪亭』.南宋時為抗金名將韓世忠宅.時名』韓園』,元明時為大雲庵,僧人文瑛重建滄浪亭.清康熙,道光年間都有補建.園內眾多碑圖為珍貴歷史文獻,其中五百名賢畫像為江南石刻一絕.蘇舜卿和歸有光的』滄浪亭記』更是廣為流傳.
園北一條小河自西向東蜿蜒向南而去。未入園似乎已置身於其中。
滄浪亭是蘇州歷史最悠久、文化內涵最深,同時也是唯一以「亭」命名的園林。在蘇州諸多園林和我國好些景點都有仿滄浪亭而命名的「小滄浪」建築。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留園、怡園等都有「小滄浪」的景點。
滄浪亭最南部,假山洞屋上,有一座別緻的二層樓台,叫』看山樓』
在假山東首最高處,聳立一方形石亭,這就是著名的滄浪亭。
宋代蘇舜卿構築的滄浪亭是在水邊,清康熙35年巡撫宋犖修葺時,才移到假山山頂.亭為方形,建築古樸,歇山卷棚頂,上刻清代俞樾手書』滄浪亭』3字匾,石柱上刻俞樾所書對聯一副,』清風明月本無價,遠山近水皆有情』.上聯出自歐陽修的』滄浪亭』詩;下聯出自蘇舜卿的』過蘇州』詩.
滄浪亭記
蘇舜欽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並水得微徑於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雲錢氏有國,近戚孫承右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亭北碕,號『滄浪』焉。前竹後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於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洒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動物耳。情橫於內而性伏,必外寓於物而後遣。寓久則溺,以為當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於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予既廢而獲斯境,安於沖曠,不與眾驅,因之復能乎內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
復廊是兩條空廊和一道花牆——漏明窗的集萃組合,是單面廊或空廊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碩果。滄浪亭這條著名的復廊,是園中的獨特的建築。兩廊夾一牆,兩面的柱子等距排列,牆上的漏窗等距出現,形成特定的節奏。把園景分隔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境界,通過漏窗互異兩面山水景色,使水面、池岸、長廊、假山相互襯托,兩面觀景。這就象雙聲部的復調音樂,節奏相與類同,互為牽制,形成和聲與對位關係。就儼然是流動的復調音樂。而釣魚台,便是樂曲的終止。
同得興麵館。據說是「蘇州最好吃的面」,只做早市和午市,招牌的楓鎮大肉面只在夏季供應。
麵館的環境古香古色,很傳統,極富韻味:大宅門、石獅子、中式桌椅、詩文餐具承襲了蘇州小而精緻的特色,連每個澆頭都是精巧可愛~~
在旁邊打包的南園包子,一個就很震撼了。
多年來,很多蘇州人養成早餐一碗面的傳統,對這一習俗精闢描述的是陸文夫先生,在小說《美食家》中,他將主人公天未竟亮,就坐黃包車趕到麵館吃「頭湯麵」的情景刻畫得入木三分。原來這下面的水最重要,早晨一般都要賣出好幾百碗面,麵湯水一渾,面鹼味就重了,最好的是清水下出的第一碗面。早上吃面是蘇州人的傳統。在過去更講究點的,找個茶館,要碗頭湯麵外賣,穩篤篤坐著吃面喝茶。吃飽喝完就是聊天,接著就是中午飯,下午就帶著一肚子滿足去澡堂里泡著了。也就留下了「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蘇州生活。
同德興麵館的面為人稱道特點是:「重油高湯」,「鮮醇清爽」;麵條「筋道」,「不結不粘」;澆頭式樣「豐富」,燜肉燉得「酥爛」,「入口即化」。有紅白兩種湯底選擇,於是選了一紅一白~~~~
98年蘇州市民參與評選的十碗面,陸長興--爆魚面和蔥油香菇面,美味齋---爆魚面,黃天源---炒肉面,朱鴻興---燜肉面,東吳麵館---鱔絲面,同德興---楓鎮大肉面偉記奧灶館---奧灶面,五芳齋--五香排骨麵,松鶴樓---鹵鴨面,俞長盛 ----雙鳳羊肉面。
楓鎮大肉面是季節限定出品,楓鎮大肉配白湯,特色澆頭一路點下去。。。。。。白湯楓鎮大肉,白湯里加入了酒糟,糟香味不僅增加了香度,更增加了湯頭的濃度和醇度,入口鮮香醇厚,那塊中規中矩的燜肉反而成了陪襯。
可以點很多種澆頭,非常適合選擇困難症的童鞋~~
黃金大排。所謂大排和小排,估計只有江浙人才感親切。
推薦閱讀:
※刑訴法修正案草案再修改8處 修改決定擬2013年起施行
※2013年十二生肖開運菜
※2012——2013年九下歷史期中試題
※12生肖2013下半年的財富運
※9月機構最看好個股曝光 1股將漲近150%-201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