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盞的鑒賞與鑒定
宋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爭奇鬥豔的時期,也是閩北制瓷史上的鼎盛時期。以生產黑釉器「建盞」(俗稱「兔毫盞」)為代表的建窯更是異軍突起,與青瓷、白瓷三分天下,享譽海內外,建窯也因此成為建窯系黑釉瓷器的命名窯廠。本文就建盞的鑒賞與鑒定做一初淺探究,以就教於專家學者。
一、窯址概況建窯窯址座落在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後井、池中村一帶,北距水吉鎮約3千米,西距建陽市約33千米,南距建甌市約50千米,窯址分布在蘆花坪、牛皮侖(包括庵尾山)、大路後門和營長乾(又名社長埂,包括園頭坑)、池中等處,方圓十餘里,瓷片、匣缽等堆積如山,俯拾即是,窯址總面積約12.6萬平方米。水吉鎮歷史上曾屬於建甌市轄地。建甌,宋以前稱「建安」、「建州」,為州郡所在,南宋時期設「建寧府」,治所均在今建甌市(駐地為芝城鎮)。民國時期,水吉一度作為特別區,1940年設縣。1956年水吉縣撤銷併入建陽縣。歷史上窯因處建州、建寧府轄地而得名.後因行政隸屬關係的變化,又有「水吉窯」、「甌寧窯」等稱呼,又由於建窯以生產黑釉瓷器見長,故又有「烏泥窯」等稱呼。歷史上有的學者誤以為窯址原在建甌,後來搬到水吉,殊不知窯址沒有搬遷,只是行政隸屬關係發生了變化,結果以訛傳訛,現代的一些著作或文章中還在採用,實為大繆。1985年,建窯被福建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建盞黑瓷的藝術魅力建窯初創於晚唐五代時期,其產品為青瓷,兩宋是其鼎盛時期,主要生產黑瓷,其產品主要為碗,俗稱「建盞」,流傳海內外,影響廣泛。也因此奠定了建窯歷史名窯的地位。建盞造型古樸簡單,器型有大、中、小之分,有敞口、束口、撇口之別,其黑瓷釉色變幻無窮。建窯黑釉屬於古代結晶釉的範疇,含鐵量較高,在高溫熔燒過程中,由於窯內火候的高低和氣氛的變化,使釉面產生奇特的花紋,這些釉面花紋與華麗的彩繪或繁縟的裝飾不同,它們是釉料在一定的溫度和氣氛中產生變化的結果,有如神助,具有神秘的藝術魅力。建盞的黑,不是一片傻黑,而是猶如夜空或深潭一樣沉靜的黑,黑釉中呈現的各種神秘斑紋,更是使人感到非人的力量所能達到,而是「窯神」的傑作。建盞都用正燒,故口沿釉層較薄,而器內底聚釉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燒窯中底部產生粘窯,釉在高溫中易於流動,故有垂釉現象,俗稱「釉淚」、「釉滴珠」與那些過於精緻謹慎的器具相比,更帶有一種粗率自然的親切感,更能觸發人們的無窮遐想,沉穩中多了幾分靈動之美,這是建盞的特點之一。建窯黑瓷玻化的程度較高,釉面光亮但不刺眼,給人以寧靜莊重之感。宋代是一個理學文化主導的時代,這種時代精神體現的是一種平靜柔和的心緒意境,建窯的黑釉瓷器所散發出的端莊而略帶神秘的美感,正迎合了宋代的審美意識。由於釉料配方的不同,窯內溫度及氣氛的變化等因素影響,建窯黑瓷釉面呈現多種紋理,筆者認為大致可分為烏金(紺黑)、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及雜色等類,此外,近年也發現少量描金裝飾盞,內容有「壽山福海」、「福綠壽喜」等吉祥語和「歲寒三友」、蘭花等花草樹木,與武夷山遇林亭窯址生產的同類產品具有異曲同工之處。第一類:烏金釉。這是建窯黑瓷較典型的釉色。烏金釉有的表面烏黑如漆;有的則黑中泛青,即所謂的「青黑」;此外,也有的呈黑褐色或醬黑色;成熟時期的烏金釉釉層普遍較厚,「色黑而滋潤」,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現出莊重素雅之美。第二類:兔毫釉。「兔毫」一詞在宋代文獻中已頻繁出現:如蔡襄的《茶錄》中說:「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記載道:「兔毫盞,出甌寧之水吉」等。兔毫是建窯最典型且產量最大的釉色品種,以致人們常常習慣以「兔毫盞」作為建盞的代名詞。所謂「兔毫」,是指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勻細密的絲狀條紋,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由於「窯變」等因素影響,兔毫形狀既有長、短之分,粗、細之別,顏色還有金黃色、銀白色等變化,俗稱「金兔毫」、「銀兔毫」等。文人墨客以大量的詩文讚頌它。黃庭堅的《信中遠來相訪且至今歲新茗》詩云:「松風轉蟹眼,乳花明兔毛。」蔡襄在《試茶》中也贊道:「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雪凍作成花,雲閑未垂縷。願爾池中波,去作人間雨。」黃庭堅(1045-1105)在《滿庭芳-茶》中贊道:「兔毫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楊萬里(1127-1206)在《以六一泉煮雙井茶》詩中也贊道:。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第三類:油滴釉。「油滴」一詞至遲在十四世紀末十五世紀初就出現在日本的文獻中。成書於日本應永年間(1394—1427)的《禪林小歌》中載:胡茲盤以建盞居多,有油滴、曜變、……天目。「油滴」一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尚未發現,此種稱呼目前陶瓷界尚有較大爭議。有的學者認為,「油滴」是宋代文獻中所指的「鷓鴣斑」。所謂「油滴」,是指在烏黑的底釉上散布著無數具有金黃色或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斑點,故又有「金油滴」、「銀油滴」之分。這種斑點多為圓形,大小不一,大者直徑一般為三、四毫米,甚至達一厘米;小者僅一毫米,甚至細如針尖,形如沸騰的油滴散落而成,使人眼花繚亂。油滴是一種結晶釉,燒成難度較大,成品率低,傳世或出土很少。在日本的文獻記載中,「油滴」是僅次於「曜變」的名貴瓷品。在現代收藏界,「油滴」也是建盞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第五類:曜變。「曜變」一詞至遲在《禪林小歌》中才有記載。成書於十六世紀前期的《君台觀左右帳記》中,把建盞珍品劃分為若干等級,其中將「曜變」列為「建盞之至高無上的神品,為世界所無之物。」所謂「曜變」,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著許多不規則的圓點,圓點呈黃色,其周圍煥發出以藍色為主的曜眼的彩虹般的光芒,故得名。曜斑廣佈於建盞的內壁,並隨所視方向的移動而變化,垂直觀察時呈藍色,斜看時閃金光,彷彿置身於浩蕩宇宙之中,周圍是無數璀璨的繁星,令人心馳目眩。由於「曜變」燒成難度極大,故傳世甚少,僅日本國收藏四件,其中三件被定為「國寶」級文物,一件被定為重要文物。第六類:雜色釉。由於建窯黑釉器系「窯變」所致,故釉面紋理變化多端,除上述五大類釉面紋理之外,還有一些雜色釉,如柿紅色、赤紅色、醬釉(醬綠釉、醬黑釉、醬黃釉)等。有的文章中提到的「灰白釉」、「芝麻花」、「結晶冰花紋」、「龜裂紋」等雜色釉,筆者認為都是火候不夠高的次品(生燒或半生燒品)。建窯黑釉器必須在1200℃多度的高溫中方能燒成正品。此外,「鐵鏽斑」紋的定名問題還有待陶瓷界進一步研究、確定。宋代「鬥茶」成風,文人詠茶成趣,對建盞推崇備至,客觀上刺激了當地建窯的生產和各地的仿燒。整個福建南至德化、北至武夷皆有燒制,另外江西、浙江、江蘇、四川、山西、陝西、河北、河南等地皆有仿燒,這麼多窯口的參與大大豐富了黑瓷,但也給後來確定建盞的窯址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不過隨著1960年10月和1977年5-7月,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及歷史系考古專業、福建省博物館和建陽縣文化館聯合對蘆花坪窯址進行的二次科學發掘,以及1989年12月至1992年7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福建省博物館和建陽縣博物館聯合對大路後門、營長乾和庵尾山窯址進行的大規模發掘,建窯發展的歷史脈絡已經基本摸清,並為全面、系統地了解、研究建盞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三、仿古建盞的主要鑒定要素1979年9月始,中央工藝美院、福建省科委、省輕工所和建陽瓷廠等部門和單位組成攻關小組進行仿古建盞實驗,於1981年3月第一次向社會公布了仿宋兔毫盞的樣品,不僅形似,而且神似,無論是釉色、紋理,還是胎骨、造型等都達到了以假亂真的水平,由此,仿宋兔毫盞開始逐步走入市場。隨後,仿宋油滴盞、鷓鴣斑盞、鐵鏽斑盞及帶曜斑的仿曜變天目盞等開始批量流入市場,不少古董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使用各種作偽手段將「仿建盞」改裝成了「宋建盞」。他們常用的作偽技術有「消光去音」法(即用酸性物質在釉面上做處理,再用手段把新品的敲擊聲變得古樸沉悶),接底法(即將宋代的碗底接在新坯上,再入窯燒造),老胎新釉法(即將窯址上采揀的生燒品重新入窯燒造),老器後加款(後刻「供御」、「進盞」及臆造款等)等等。仿建產品除了碗(盞)這類器形之外,還新創造出了少量梅瓶、蒜頭瓶、小盅及茶壺等,不過這些梅瓶、蒜頭瓶比宋代的器形更大,較易辨別,茶壺及小盅也非古代建窯製作。仿建盞由於採用的胎、釉及燒成溫度與古代相近,故其化學成分基本一致,紋理也幾可亂真,但仔細觀察,其釉面大多較浮亮且亮光扎眼,用酸性物質浸泡者則釉面呆板、晦澀,缺乏建盞的柔潤深沉之感,有的粘「土銹」,但不自然。其次,仿品胎土淘洗大多較細膩,胎體表面較平整光滑且較薄,手感較輕飄。其三,仿品大多為輪制壓模或注漿成型,修刀過於工整,以致顯得拘謹而缺乏真品的自然、隨意之感。其四,仿品大多不見冰裂紋,也有人為利用熱脹冷縮原理產生的冰裂紋,但裂紋較粗。其五,新仿品若用手指輕輕彈擊,發出的聲音較清脆,而宋代建盞發出的聲音較深沉。其六,少數仿品雋刻或模印「供御」、「進盞」銘,但字跡甚差,毫無真品的瀟洒、飄逸之感,不可同日而論。
推薦閱讀:
※徐州西漢楚王陵墓中的龍文化玉器鑒賞
※紅樓夢曲十四首【詩詞鑒賞】
※宋詞鑒賞100題(2)(有題有答案)
※唐詩鑒賞辭典 三日尋李九庄 常建
※諜戰戀情片《觸不可及》劇照劇評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