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楚漢戰爭:劉邦為何對韓信又恨又愛?
楚漢戰爭歷時四年多,場面宏大,戰鬥激烈,最終劉邦勝出,建立大漢,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心所向,箇中原因不言自明,無怪乎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掉天下,項羽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排除異己,嗜殺成性,有一范增而不見用,大封諸侯而掌控不了,搞的天下大亂。劉邦是被項羽排斥的受封者,有怨氣而心存天下,身邊聚攏了一大批人才,入關中約法三章穩定了人心,博得了長者賢者的名望,為還定三秦打下了道德基礎。就軍事角度而論,劉邦在戰略上高項羽一籌,在戰術上低項羽一籌,但戰略高不等於就能戰勝對手,一場局部戰爭的勝利就可制對方於死地,樹倒猢猻散,彭城一戰項羽以少勝多打敗劉邦,之後雙方對壘於鴻溝一線,如果沒有韓信開闢第二戰場,彭越在項羽的後方游擊,致使項羽的後勤供應不足,首尾難以兼顧,項羽必將突破鴻溝防線,直取關中,徹底打敗劉邦。再者,劉邦年近五十歲,在古代屬於老年,項羽不足三十歲,正值盛年,兩軍相持日久,劉邦耗不過項羽,劉邦一死,劉邦諸子中能夠擔當大任者幾乎沒有,呂雉做個太平領袖尚可,做個戰時領袖不行,劉邦集團很可能在內憂外患中瓦解,因為劉邦建政的時間不長,本身又是平民,形不成忠於劉家的世家大族,沒有門閥大族支持的政權必然根基不穩,秦朝的迅速滅亡說明了問題。秦始皇統一六國,廢除了封建制,世家大族以及功臣得不到政治分肥,有心護衛皇家手裡卻沒有兵將,心有餘而力不足,趙高弄權眾皇子制衡不了,動亂蜂起各地駐軍戰勝不了,章邯一敗,滿盤皆輸。
劉邦與項羽是一對戰略對手,范增看的明白,殺劉邦是一著好棋,項羽不以為然,但經不住范增的一再提醒,也便定下了貶封劉邦到巴蜀的計策,目的是將劉邦限定在巴蜀,老死在巴蜀,劉邦沒辦法只得屈就。項羽封章邯為雍王,統治關中西部;封司馬欣為塞王,統治關中東部;封董翳為翟王,統治上郡,意在秦人治秦,堵截劉邦,這一戰略安排無可厚非,但其忽略了劉邦的實力與名望。劉邦入漢中市無奈之舉,面對官兵的逃亡更加無奈,燒毀出入的棧道一是表明無意東歸,二是防止官兵的進一步逃亡,但其東歸的決心始終沒有泯滅,好在知遇了韓信,定下了還定三秦,東向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戰略。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一邊明修棧道以吸引章邯、司馬欣、董翳的注意力,一邊暗度陳倉攻其不備。漢高祖五月,齊人田榮起兵反楚,兼并三齊,項羽率軍自楚都彭城北上擊齊。機會終於來了,劉邦採納大將韓信建議,決計突襲關中,東向與項羽分爭天下。八月,劉邦以韓信為大將,曹參、樊噲為先鋒,由南鄭發兵,潛出故道,突襲雍王章邯屬地陳倉。章邯從雍都廢丘,倉促率軍馳援,被漢軍擊敗,分別退向廢丘、好峙。漢軍乘勝分路追擊,再敗章邯軍於壤東、好峙,又將退至廢丘的章邯殘部包圍。同時分兵數路略地。周勃軍攻漆縣,擊破章平及雍將姚印部,攻佔濟、隴,回軍攻克郿、頻陽諸地;靳歙、酈商軍攻佔隴西、北地等郡;灌嬰軍兵抵櫟陽,迫塞王司馬欣出降。漢軍繼續向北深入,兵至上郡,翟王董翳亦出降。至此,漢軍攻佔關中大部,進而攻佔全部關中,據而有之,糧草得以足備,也就有了東出三秦打擊項羽的實力,可以說是劉邦的開國之戰。還定三秦在於機會的選擇,在於速戰速決,沒有暗度陳倉的準備不可能出其不意掩其不備,韓信功不可沒,憑劉邦的才智不可能在短期內攻佔三秦,只燒毀了的棧道短期內也難以修復,更何況章邯非等閑之輩。如果打成了持久戰消耗戰,項羽在平定了田榮的叛亂後必定馳援三秦,與三秦王合擊劉邦,縱使劉邦有長者的名望,韓信有統兵的才能,也擋不住項羽的虎狼之師。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6569041_1.html/ ]在此之際,項羽急躁用事,殺義帝得罪了天下人,劉邦出三秦號召天下諸侯攻擊之,糾集了五十六萬兵馬彙集於項羽的都城彭城,很快攻破了彭城。正在得意之際,在與田榮交戰的項羽帶領三萬鐵騎回擊,大敗諸侯聯軍,劉邦險些喪命,逃回滎陽,構築鴻溝防線。項羽趁勝追擊,兩軍相持於滎陽、成皋一線,劉邦勝少敗多,但始終堅持了下來,主要得益於穩定的後方,蕭何的貢獻不可或缺。張良、蕭何、韓信被譽為漢初三傑,劉邦居中決斷,成就了大漢事業。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劉邦的軍事才能也就將兵十萬,也自知不是項羽的對手,不可能有所突破,張良計策再高沒有統兵大將的實施不會有實效,蕭何的管理水平再高也不會制對方於死地,劉邦、張良、蕭何的組合只能維持現狀,拖延日久,鹿死誰手並未可知,等劉邦一死,一切玩完,故此,韓信的作用是劉邦突破危局的支柱,軍事戰術的勝利加速了項羽的滅亡。
劉邦與項羽相持於滎陽、成皋,誰開闢第二戰場成功誰就有了戰勝對手的基本,項羽沒那麼戰略眼光,手下也確實派不出人選,韓信出場了,帶領三萬官兵北伐,攻取魏,收其散兵,實力大大增強。劉邦暗度韓信軍帳,收其兵,調往滎陽,加強了鴻溝防線。韓信沒有二話,謹遵漢王命令,向劉邦自告奮勇,願帶三萬精兵,「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與滎陽」。劉邦應許,派張耳和他一塊兒進軍趙、代兩國。張耳是劉邦至交,劉邦對其信任有加,後來還將魯元公主許配給了他的兒子張敖,可見這兩位的關係有多麼親密。劉邦讓張耳與韓信同行,是協助,還是監督?恐怕只有劉邦自己心裡清楚。韓信不辱使命,攻取趙國,迫降燕國,攻取七國,形成對項羽的大包圍圈,徹底改變了戰局。期間,項羽攻取了劉邦的大本營滎陽、成皋,形勢危急。巧的是彭越於漢二年歸附了漢,一直領兵遊動作戰於梁、楚之地,在劉邦與項羽失去滎陽之際襲擾楚軍後方,斷其糧道,兩次迫使項羽回兵救援。劉邦反攻,滎陽、成皋失而復得。項羽疲於應付,顧前顧不住後,如果項羽帳下有一員獨擋一面的戰將,就不用親自回師打擊彭越,有可能效法劉邦派其破齊、破趙、破魏,攻入關中,再回師夾擊劉邦,歷史將要改寫。遺憾的是項羽陣營出不了韓信,即使有也發揮不了作用。韓信本為項羽的部下,不發現不適用等於沒有,才能得不到施展只能另投名主。故此,劉邦成就了韓信,韓信成就了劉邦,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為劉邦的陣營里確實沒有像韓信那樣的戰將,樊噲、曹參、張耳等只是將才,只能在劉邦、韓信的領導下作戰,獨擋一面的能力不足,歷練出一位帥才不是短期內能夠辦到的。
項羽由強勢轉為弱勢,不得不放下身段與劉邦和議,劉邦水水推舟,和議達成,以鴻溝為界劃分楚漢,劉邦的老爹、妻子、兒子得意放回,按說可以和平了,但劉邦有不并吞天下用不休止的氣概,撕毀和約追擊項羽,約韓信、黥布、彭越,合圍項羽,問題是韓信、黥布、彭越沒有如約,自己被項羽迎頭痛擊,再敗。劉邦無奈,再約韓信、黥布、彭越合擊項羽,許與增加封地。韓信、黥布、彭越如約,會與固陵,對項羽軍團實施合圍。韓信三十萬兵馬自齊南下,切斷了項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數萬兵馬到達固陵與劉邦會師,擔任主攻;劉賈與英布自壽春率兵北進,切斷項羽南逃之路。五、六十萬漢軍重重包圍,項羽十萬楚軍節節敗退,退至距彭城東南八十公里的垓下。劉邦吸取了彭城之敗的教訓,任命本為大將軍的韓信為聯軍指揮官,同是五十多萬的兵馬結局並不一樣,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垓下圍殲取得完勝,項羽軍團覆滅。
項羽戰敗自刎身死,劉邦的戰略對手即便解除,榮登帝位,大漢建立,但帝國內部仍然存在韓信、黥布、彭越三股相對獨立的軍事集團,對於劉邦來說不剪除不能安枕,無論韓信忠誠與否,主要威脅從項羽轉移到了韓信,本來劉邦對韓信討封齊王不滿,再對不如約合圍項羽不滿,便徙封韓信為楚王,再貶為淮陰侯收京城監視。這一切韓信不是不明白,但深陷京城又能如何,想不到劉邦的承諾形同虛設,什麼天不殺地不殺鐵不殺在毒辣的呂雉面前毫無用處,自己死了還禍及親族。狡兔死走狗烹,沒有了戰略對手自己人也便成了戰略對手,在家天下的氛圍內,功高震主封無可封,總不能把天下讓與之,一般功臣好說,大功臣的去路只能是自解兵權歸隱,因為共甘苦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韓信的悲劇就在於沒有認清家天下的本質,還沉浸在周天子大封功臣的美夢裡。在成熟的封建制時期,天子、宗室、功臣共治天下,各有封地,漢初與周朝相距不遠,反抗暴秦的將領的目的大多為獲得一塊封地,以便子孫暢享富貴,韓信忠於劉邦,很想得到一塊封地,這一願望不合時宜,因為秦朝廢除了封建制,確立了單一制的中央集權制,漢承秦制,不允許有異性諸侯王的存在,封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至於韓信該不該殺,我認為不該殺,一是韓信已不是什麼王,已經被解除了兵權,已經限制了自由,雖有名望但不會對漢帝國構成威脅,有怨氣當在情理之中。二是韓信從沒有公開造反,別有用心的人的誣告並沒有證據。三是劉邦有長者之風,,從不胡亂殺人,殺功臣有損名節,殺的都是公開造反的諸侯王,漢十年,有人告彭越謀反,劉邦逮捕之,主審官吏認為證據俱在,應依法懲處,劉邦赦免之,廢為平民,流放蜀地。之後在流放途中遇見了呂雉,被處死。四是殺韓信是劉邦所願也不所願,心理矛盾使然,不殺彭越也可不殺韓信,呂雉替他做了始料不及。
推薦閱讀:
※韓信死的冤枉,明明就沒有謀反的證據
※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當楚王之後如何對待「令出其胯下者」?
※韓信成敗之謎
※【薦精品文歷史上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