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硯文化:第一篇 硯的歷史
古代並沒有特製的硯,凡是可以研墨的東西,如石塊、蚌殼、瓦片、磚頭之類都可以作硯使用。後來有了石制的硯,所以硯字從「石」旁;又因硯是從「研」的意義生出來的,字音相同,所以用「見」作音符。漢劉熙《釋名》解釋「硯」字,說:「硯,研也,研墨以和儒也。」許慎《說文》:「硯,石滑也。」「滑」訓作「利」,亦與研磨同義。清人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里進一步清楚的解說道:「字之本義謂,石滑不澀。今人研磨者曰:硯。」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就把硯解釋為研磨的工具。硯又叫硯瓦,現在北方各地還保留此名,可能是因其形凹下像瓦,也可能是因為陶製得名。北京人叫硯台,是因為形狀像台,現已成了硯的通稱。
硯究竟起於何時?「硯與文字同興,予黃帝之代也」 《文房四譜》上說:「從前黃帝得玉一紐,將其治成墨海,並在其上篆文曰:『帝鴻氏之硯』。」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硯和它的銘吧。又有人根據山東曲阜孔廟的石硯,說是孔子用過的,甚至說硯是孔子創始的。硯,為磨墨的工具,從考古發掘材料來看,遠在新石器時期,原始氏族社會已有彩繪陶器,利用黑紅兩色或其它色彩,繪出多種多樣的花紋,顏料顏色已經極為細膩,以理推之,說明那時已有研磨顏料的工具。西安半坡出土的「彩繪研磨器」,多數學者認為是硯的起始,至今當有六千年歷史;不過這種硯,只是硯的雛形罷了。
從殷墟發現的甲骨刻辭來看,除刻字以外,還有用毛筆朱書或墨書的。有的甲骨上還殘留著朱書、墨書的痕迹。那麼朱和墨的研磨一定也有工具的。大概在殷商初期,筆墨硯始以粗見雛形。剛開始時以筆直接蘸石墨寫字,後來因為不方便,無法寫大字,人類便想到了可先在堅硬東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磚、銅、鐵等。殷商時青銅器已十分發達,且陶石隨手可得,硯乃隨著墨的使用而遂漸成形,古時以石硯最普遍,直到現在經歷多代考驗仍以石質為最佳。
從近代考古學家證實,早於五千年前便有了磨墨用的研墨器了。當時的墨,尚未是固定形態,故需要多加一塊小研石用來磨研。東漢以前,硯被稱之為「研」。「研」的本意有研磨之意,這在許慎的《說文》中有載。在更早的西漢時,也有把「研」作名詞使用的,如湖北江陵張家山漢簡的遣冊中,就有「研一,有子」的記載。考古中經常也發現研、研子配套出土,印證了遣冊中的記載。以上所說的「研」,漢墓造冊上叫「板研」,是研磨時墊襯用的板狀物,有的上面還因長期與「子」配套使用,而被磨出了凹窩。所謂「子」,又稱「研子」,指握在手中的柱、塊狀用具,石質為多,也有陶質或瑪瑙質的。「研」和「研子」之所以必須配套使用,是因為東漢以前還沒有發明人工墨錠,而大量使用天然礦物顏料繪畫和書寫。由於天然礦物顏料有相當的硬度,需要搗而碎之,研而磨之,方可應用,所以都離不開「研」和「研子」。
從西安半坡原始公社遺址出土的石器上,還可以看出上面殘留的研磨過顏色的痕迹。我國最早的硯是石硯,1958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仰韶文化遺址,其形橢圓,硯面有兩個小凹槽,材質為淺黃色砂岩。硯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看來不是個虛數。這應該是使用硯的開始。考古中還發現了不少更為原始的研和研石。在安陽殷墟婦好墓和洛陽西周墓中,均出土有調色器。這些研磨器和調色器,可算是硯的鼻祖了。1978年,在山東臨沂市區東南隅的金雀山附近的第十一號漢墓內,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盒硯,這套彩繪盒硯,包括硯石、研石和硯盒三部分,硯石是一塊經過仔細加工的長方形石板,長16厘米、寬6厘米、厚0.2厘米,硯面上還殘留著墨跡。這是漢代的一件實用研墨器,它距今已二千多年了。1980年,在陝西臨潼姜寨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遺址中,出土了一套用以陶器彩繪的工具,距今約7000年左右。其中有石硯、研棒及硯蓋,包括石臼11件、石研棒12件、紅色顏料1塊和調和顏料用的水杯一件。其中有一方石硯,硯有蓋,硯面微凹,凹處並有一根石質磨杵,硯旁留存數塊黑色顏料。很顯然,這是先民們藉助磨杵研磨顏料的早期硯的形制。由於這處遺址歸屬於母系氏族時期的仰韶文化故這方硯台的實際壽齡已超過了五千個春秋。在形制方面,長期保持著附有磨杵的形式,這是因為當時一直使用的是天然墨和丸狀、塊狀的半天然墨,不易於手研,必須藉助研杵和研石進行研墨,使其溶解於液體中方能使用。這些書畫工具中,石臼的功能與研相類似,上下兩面光平,表面中央部位有圓窩,窩內壁等處留有紅色顏料痕迹。石研棒是在石臼圓窩內把成塊的顏料研磨成粉末狀用的工具。多用條狀礫石製成,研磨的一面均已磨成斜角狀,光亮的斜面上往往留有紅色顏料。紅色顏料發現時已崩裂成四小塊,黑紅色。經鑒定屬於赤鐵礦性質的三氧化鐵,與研石和研棒上的紅色成分相同。周代銅器銘文,其鑄范以前,一定先有書寫,然後據以刻范。可惜侯馬出土幾萬塊陶范,都是刻劃以後燒制過的。看不見燒制以前書寫的痕迹,若是書寫在未經燒制的泥土上,想是無法保存下來的原故。
據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出土的戰國墓葬中的文物--毛筆、墨、墨書帛畫、竹簡來看,當時應當有硯。長沙在解放前出土過戰國的《繒書》,解放後出土過毛筆;信陽長台關戰國大墓也出土過毛筆及「文具箱」、竹簡。看來研墨工具應已齊備,但獨不見「硯」的出土,很是奇怪。目前所見最早的古硯是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方戰國墨硯。硯和研墨石都是用鵝卵石的原形打磨製成的。硯和研石上面都有使用的痕迹和墨跡。不過,那時的墨為天然礦石,因而硯還需用研棒輔助,才能將墨磨至細。這段時期內,我們的先祖對硯的形制、品質進行了不懈的改進,除一般石硯外,還出現了陶硯、銅硯、漆硯等。
硯這種附帶磨杵或研石的形制從什麼時候才開始發生改變,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於現在的硯呢?目前所知,要直到兩漢時期。漢代發明了以松煙為主人工手捏墨,由於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需再藉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來,磨杵或研石經過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長跋涉,才逐漸消隱,儘管今天已不為所用,但其為傳播文化立下的功績仍不可沒。據東漢劉歆《西京雜記》說:「以酒為書滴(用以磨墨),取其不冰;以玉為硯,亦取其不?"。解放以後,各地不斷發現漢代的硯,說明漢代已普遍使用硯了。1955~1956年在廣州華僑新村工地發掘的四十座西漢墓中,發現了石硯八件,除硯石外,大都附有「研石」一塊。硯的本身形狀多不一樣,系採用圓而扁的石料磨製而成。出土時有的硯面和研石還有紅朱粘著。1955年在廣州東郊馬棚岡發掘西漢晚期木槨墓出土了燧石硯一件,硯面還有許多墨跡。由此可見西漢廣州硯台系包括硯石和研石兩件工具,用此研磨一種顏料或墨。解放後在洛陽及安徽等地亦有出土。1955年在洛陽一漢墓中發現漢石硯,為圓形三足,同時並發現一研石放在硯上。安徽在1956年於太和縣李閣鄉雙孤堆農民取土時發現漢石硯蓋,亦為圓形。刻劃三圈,每圈均以三角形組成簡單花紋。又在太和縣稅鎮馬古堆農民開荒取土得一石硯,亦為圓形三足,缺蓋。而在太和縣李閣鄉又出一完整石硯,亦為圓形三足,蓋有透雕雙螭首形象,益及底均有刻劃花紋。此種圓形石硯,亦見於漢墓壁畫中。由此可以得一概念,西漢末至東漢石硯,多為圓形、三足、平面、有蓋,並有簡單的刻劃花紋。1955年廣州市東郊發現東漢時期的墓葬,出土漢代陶硯,亦為圓形、三足,並有漏斗形高蓋。漢代陶硯,還有山形硯及龜硯。陶硯中最為罕見的是制於漢六朝時期的十二峰陶硯,其山形硯硯面的前部塑造有十二山峰,山峰連綿狀。內左右兩峰下,尚各有一負山人像,三足為疊石狀,塑造極為有力。這種硯在我國目前僅發現一例,在巴黎的切魯努斯基美術館也收藏有一例。這種陶硯,不詳其為何地出土,觀其硯形、山形、水滴,特別是人像的塑造和風格,似為西漢文物。而其結構的奇特,從未見之任何著錄,實為陶硯中的孤品。其它的陶龜硯,造型也很生動,有直頸、屈頸單龜、交預交尾雙龜三種不同的造型。都有蓋,蓋即為龜背,刻劃有龜甲紋。直頸單龜硯,硯底有一「寅」字。1962年河南上蔡縣城東南一華里處,出一唐墓,亦發現一陶龜硯,略似直頸單龜硯,但其頭部有差異,龜甲紋也不同。漢代的硯,玉制的少見,大多以石製成,也有陶制的。石硯用圓而扁、或長而方的石料磨製而成,都附有研墨的石。有些石硯三足,有蓋,刻有花紋。陶硯有圓形、三足、帶蓋的,有山形和龜形的。湖北荊州鳳凰山西漢墓出土了硯,秦漢時期的硯多以石為材料,但多了紋飾,或獸形雕刻,線條亦較為流暢。東漢有一種獸形鎏(音留)金的銅硯盒。安徽肥東、江蘇徐州東漢墓中各出土一件這樣的銅硯,硯蓋作獸身形,硯面部分為石片鑲成,獸身通體鎏金,還鑲嵌著各種寶石、紅珊瑚等。製作精巧,極為美觀,為漢硯中的珍品。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除繼承漢代石硯、陶硯外,由於瓷業的漸興,故多為瓷硯。青瓷三熊足硯,圓形,內周有水槽,硯心平坦,硯上有益,硯盤下以三能足支撐。系三國至晉初產品。蹄足硯初制於西晉,有三路、四蹄、六路多種。西晉時為三蹄足;東晉時除保留西晉的三蹄足的硯式外,四蹄足已開始出現。在造型上,硯盤漸趨單薄,蹄足略顯高瘦,製作一般較粗糙,但也有精美之作。到了南北朝時,硯面向上凸起,無蓋,硯足較西晉時更高,多為六蹄足,三足極少見。解放後,浙江、江蘇、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都有青瓷硯的發現。即以瓷土為胎,而掛以青釉。以利研磨,硯面均平坦無釉。多為圓形,有足或「蹄足」。此時期除石、陶、瓷硯以外,也有用銅為原料來制硯。如米芾《硯史》中所敘,「有十蹄圓銅硯」。1957年2月間安徽肥東縣草廟鄉大孤堆出土一件南朝銅蟾蜍硯。通體碧綠中閃出鎏金,再鑲嵌紅、黃、藍、白的寶石,作為蟾身的疙瘩,五彩繽紛,極為美觀。此銅硯,其硯面部分,並非銅製乃是一石片鑲成。魏晉南北朝出現了瓷硯和陶硯,多為圓形,有蹄形的足,硯面無釉,以便磨墨。硯台多以三或四足支撐,較近代之硯台為高,可能跟當時席地而坐的生活習慣有關吧。這種青瓷硯後來發展為多足,製作更為精緻。這一時期還出現了石雕硯。如河南洛陽在晉墓中出土了一塊石硯,硯面四角雕有龍頭、卧虎、龜、蛇的形狀,硯底刻復蓮一朵,雕工很細。到了隋唐,硯的取材種類及形狀更為多樣化。石硯、陶硯多為箕形,後部有二足,此二足有安在後部兩角者,有與兩角有一定的距離處安足者。硯面作箕形,與米芾《硯史》所說:"有如風字兩足者"正相合。此種陶硯在隋唐之際仍為通行的硯台。在196O年7月間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華南師範學院歷史系在韶關市西北郊羅源洞山麓發掘了唐代著名人物張九齡的墓葬,出土了一件陶硯,泥質灰陶,作箕形(即俗稱鳳字形),兩足即在後邊的兩角處。硯面存有墨跡,硯底面劃一「拯」字,按系其子張拯之硯,而納入墓中的,墓葬時間為開元二十九年三月三日(741年),可見開元盛世達官貴人也還是用陶硯的。韓愈《瘞硯文》說的也是陶硯,都可作為例證。陶瓷硯除三足圓形外,尚有多足的辟雍硯,圓拱如壁,四周有水槽可以盛水,取教化流行之意。1957年廣州出土唐代陶硯,圓形高圈足,硯面前部有突起兩圓筒,可以置筆,中夾一水盂,可以注水。日本白鶴美術館有一陶硯,為長方形,周圍有圈足,硯面兩邊有筆形凹印,可以置筆;硯面前部另有兩竅,亦可置筆。此種陶硯的造型極為奇特,亦極少見。隋唐時期,瓷硯的胎土變成了白色,出現了塗有灰、黃、綠、三彩釉的瓷硯。據載,五代南唐時由於宮廷對制硯的重視,李王寶命人採掘歙州石,用以製作南唐官硯,專在歙州設置制硯官,提高了制硯的地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歙硯。清內府所藏漢代陶硯亦屬罕見珍品。如漢磚石渠硯、漢磚虎伏硯、魏興和磚硯。用陶土燒制硯台,已有相當長的歷史,唐朝的時候還很盛行,韓愈說:「土乎成質,陶乎成器。」看來陶硯在歷史上是很受文人歡迎的,應該說也是比較常見的,儘管如此,作為漢代的陶硯,在歷史上還是不多見的,從《西清硯譜》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關於它的信息。瓷硯發展到隋代,硯面更加上凸,珠足已取代蹄足而興起,並且往往在八至十足以上。足多外撇,足上部三分之一處與硯盤相連。後期硯盤增高,形成半圈珠足形,足上部三分之二處均與硯盤相連,明顯地由多足向圈足方向發展。唐初現式為圈足。特點是硯面較任何時期更為凸起,有的甚至超出了口沿。硯足由隋代的半圈足發展成圈足,蹄足純為裝飾。整個硯式顯得較為笨重。唐代中晚期,瓷硯又由圈足演變為鏤空圈蹄足。蹄足以此時為最多,一般是二十個排列成密集的一周。硯面突起,四周圍以深凹的水槽,式樣美觀大方。越窯、岳州窯、鄧窯都有燒造。鄧窯硯有大小成套者,粗胎掛釉,極為古樸。唐以後瓷硯,多為長方硯式。清宮藏硯中最早的是漢硯,漢代瓦硯為宮中藏品里的稀世珍寶。如漢未央宮東閣瓦硯、漢未央宮北溫室殿瓦硯、漢建安銅雀瓦硯等。漢瓦硯多由宮殿殿瓦改制而成,這種瓦用精選土手質拌以胡桃油,有時還摻入黃丹、鉛等,燒製成形後堅硬而細潤。唐宋之時,才逐漸由地下挖出,見其質地堅實遂制以為硯。《文房四譜》上說它:「體質細膩而堅如石,不費筆而發墨,此古所重者,而今絕無。」特別像銅雀瓦硯,燒制工藝精湛,更為絕世精品。歷代文人雅士無不以能得此硯為人生一大快事。唐、宋朝代的經濟、文化皆有高度的發展,文人輩出,詩、詞、書法、繪畫皆盛極一時,硯台的發展亦於唐宋時代達到高峰。唐代開始燒制三彩硯、澄泥硯。唐代石硯,已經開始講究石材。廣東高要縣的端石,安徽婺源縣的歙石和甘肅臨洮的洮河石,已被用來制硯,生產了著名的端硯、歙硯、洮河硯。端硯約在唐武德年間問世(618~626年)。柳公權《論硯》中說:「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及好事者用未央宮銅雀台瓦,然皆不及瑞,而歙次之。」於是史書上便將「端、歙、臨洮」,合稱為「三大名硯」。清代末期,又將山西絳州的澄泥硯,與端、歙臨洮硯,合稱「中國四大名硯」。唐代書法家李邕寫過《端州石室記》,詩人劉禹錫在《秀才贈端州紫石硯詩》中有「端州石硯人間重」之句,李賀寫過《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刻紫雲。」由於硯石均在高山深水中,取撈極其困難,因採石而傷生者,歲有所聞,故當時唐王朝時有禁采之令。官方既不協助,而採伐的人又系窮困之徒,財力、人力均感不足,端硯的產量不是很多,石材亦不甚佳。但因此時文人的宣揚,愛好端硯的人才逐漸增多,產量也日益加大。安徽婺源縣的歙溪石材,也於開元年間開採。婺源縣自唐代到宋代中葉屬歙州,一所以這裡出的硯稱為「歙硯」。品質稍亞於端硯。此外澄泥硯在唐代也開始製作,最初出於山西絳州。據說用絹袋裝上汾水河泥加以漂洗淘澄得出細泥燒制而成。唐三彩硯也開始燒制,多為小型,製作精美。有人以為或系官閨畫眉之用。1956年在洛陽出土唐末五代後晉天福二年(937年)陶瓦,硯心亦為箕形,邊側刻劃字跡為「天福二年八月」題記;底部亦有刻劃字跡。五代南唐時,官府在端歙兩地置硯務,選工之善者命以九品之服,月有俸廩之給,當地老百姓叫硯務官,歲為官造硯若干。同時於其它各地產石可作為硯者,亦儘力開採,於是石硯的產量比唐朝愈多。宋代,士人更重石硯,尤其對端硯,歙硯愛之。宋代書法家蔡襄及詩人梅聖俞等也都寫過《詠龍尾硯詩》》。達官貴人、文人學土尤講求端、歙、洮等石,當時石硯的主要式樣多為「抄手硯」,將硯背部分挖空,便於挪移,既輕且穩。陶硯逐漸被石硯所代替,但澄泥硯仍有發展。宋硯樸素大方,實用雅硯。宋米芾所作《硯史》,實即為硯石譜。其中僅有二三處講到陶硯,可見此時箕形灰陶硯已日趨沒落,而端歙兩地所產硯石之美,引人之深,凡文豪和書畫名家未有不寶愛的。但澄泥硯仍在繼續發展。宋代一般日用石硯,多是就地取材,雕工亦不甚講求,形式亦多種多樣,如巨鹿所出的石硯,安徽在解放後曾於某處發掘一大鐵鍋,其下面有石硯一二十個,都為日常用硯。可知用這種石材製成的硯,己為詩人所珍視。米芾《硯史》備列晉硯、唐硯以至宋硯的各種形制,而於端、歙兩石辨合尤詳。芾本善書,凡石之優劣,皆親自試驗,故所論都很精確。此時,我國的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河硯以及澄泥硯亦相繼出現,各領風騷。這時代的硯台多以實用為主,形狀多為「鳳」字形及「箕」形。宋代則是硯工藝的輝煌時代。普遍使用石硯,硯石多就地取材,形式多種多樣,那時形成端、歙、紅絲、洮河四大名硯而澄泥硯的工藝也很發達。宋代由於瓷業的大發展,瓷硯燒制種類尤多。近來發現有北宋元符三年款的影青硯,此外還有龍泉硯、建窯黑瓷「足爰」硯;遼瓷硯以及綠瓷硯等。此外宋代即已製作漆沙硯,雖便於攜帶,但終不適用,未能通用。宋代還制過鐵硯,也不適用。元代雕硯風格比較粗獷、渾樸自然。元代硯解放後亦有所發現,大同西郊馮道真墓出土一長方形石硯,硯面水池部分作葫蘆形,蓋墓主為道士,想系其自製。同時出土一錠大墨,上有「中書省」字樣。元代以蒙古入主中國,本不重文事,惟對於硯石一事亦知所寶,雖未大加採掘,但對於硯坑的保護頗有成效。元代於端歙各處設把總一員,守兵若干專司守坑,律盜坑石比竊盜論罪,故元代雖未有多大新產,然端歙兩地硯坑尚未毀損。明初時開時禁,定製未周,且以宦官當權,賄賂成風。開採時,質量之佳者、紋理之美者盡流入閹寺權要之手。禁采時,居民群相盜採。端溪唐代開採的龍岩,宋代開採的上、中、下岩已不可用,又在水岩開採,分為大西洞、小西洞、正洞和東洞四個洞。由於在水下,非冬季淺水時不能開採。開來時先抽水,洞小水寒,工人裸身在水內鑿石,雖是盜採,亦至為辛苦。明末盜掘之風尤甚,民盜不已,又繼以官盜。崇偵末,蜀人能文煤總督兩廣,終日指揮部下任意盜取,不擇膚理,亂肆鑿伐,一般人盜石比以往任何時侯都方便,於是靈秀之脈遂遭鹵莽割裂之毀。清初三藩作亂,硯坑禁馳,易采之石均為當地百姓剝取以盡。乾隆朝重新整理,並大肆開伐,凡以前不易得、不能得之端石,均能設法挖出。故乾隆朝所產的端硯以質地、花紋而言,均優於以前任何一朝。清末張之洞總督兩廣,又行採取,所獲既多,且為大件。明清時,山東的紅絲石硯漸衰落,端、歙更加講求石質,雕刻花紋、造型式樣等日漸豐富,並在硯上鐫刻名人詩詞、題識,同時也在外裝硯匣上追求裝璜考究、華麗美觀。當時還出現了許多制硯名手,有顧二娘、王岫筠、汪復慶等。雕刻藝術上追求自然,出現了隋形硯式,因材制硯,形式多樣,至使明代硯從使用價值轉化為藝術價值,成為達官貴人的附庸風雅、收藏硯台的風氣大為流行。
除了各種硯形樣式外,還刻以山水、人物、鳥獸、花卉各種圖飾,以硯石質細、雕刻加工作為品評端硯的兩個方面。端硯也由此除實用外,又增加了作為工藝品的欣賞價值。由於文人、士大夫、藝術家的參與,他們親自選材,親自設計,親手製作,大大提高了硯石的質地與裝飾。由此,古代的硯石分為使用硯和玩硯,也有一部分硯台既可使用又可把玩。明代的硯端莊厚重,紋飾也較古樸,除仍以端、歙石硯為人所寶重外,澄泥硯、瓷硯、漆硯、銅硯也有製作。另外,還有用木、鐵作硯的。並且在硯上雕刻詩句、銘文,成為風氣。這些硯的製作,有逐漸脫離實用,走向工藝美術品的趨勢。 但到了清代硯的製作極注重雕刻,方法,題材和其它石雕、牙雕、玉雕也很類似。制硯工藝更為發展,硯材的品種,雕刻的技術,形式的精巧,以及硯匣的裝璜,都有許多考究。但和明代一樣,有些偏重美術而不問實用的傾向,成了供欣賞的裝飾品。清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硯台的材料豐富多樣,當時仍推石硯最流行,有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此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不下幾十種材料。由於清代統治者重視始祖發祥地東北,所以在這時推崇了產於東北混同江的「松花石硯」為「御用」石硯。由於一些不太發墨的材料如玉石、翡翠、水晶也用來制硯,美觀性増多了,但實用性卻大為減少。古硯除了石硯外,還有用陶土燒成的陶硯,著名的唐代問世的"澄泥硯"即是陶硯中的名品;瓷硯,有南北朝時期青瓷硯,宋時的影青瓷硯、綠瓷硯、龍泉瓷硯、建窯墨瓷硯等。除此之外,還有以漢魏宮殿瓦製成的瓦硯等。明清亦有瓷硯,有的瓷質花紋極為精細,有的是腹空灌水的暖硯形式,多是用作繪畫,或朱墨研磨之用,用作墨書的已經很少了。 現在談硯,當以實用為主,至於形式的美都是餘事。好硯細而不滑,堅而不燥。不滑取其出墨快,不燥取其蘸墨潤。由於有這些特點,所以研出的墨細勻,不損毫尖;寫出來的字光彩煥發,不致有渴筆。據說,端、歙兩種作硯石料,都是由泥變成的岩石,實際上是一種硬性粘土,所以性質細膩,便於發墨,為人所稱道。 從以上簡略的敘述來看,硯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它從最初的研磨工具,逐步變為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寶」;因此硯的歷史,也是我們歷史文化生活中的一種反映,它與每一時代風尚和生活、生產情況,都有關聯。例如漢石硯多為圓形、三足平面,可能與當時所用的墨有關係,看來這時的墨還不能直接研磨,須用另外兩種工具來研磨。從唐代開始,一方面墨可能有了很大的改進,可不用研石在硯上研磨;另一方面又發現了端石、歙石、魯石、洮石等適宜造硯的材料,使硯的製造在式樣和選材等方面有了突飛猛進,並出現了端硯和歙硯兩大名貴品種。又如唐宋時代多為席地而坐,所以硯的後部高,前部低,與當時的生活方式很有關係。又如青瓷的發展,而瓷硯盛行一時,與當時生產情況很有關聯。若是能根據現有實物、考古資料和有關文獻,進行關於硯史的研究,把這一文化工具發展情況理出脈絡,倒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前人出版了不少硯史、硯譜,如米芾的《硯史》,除其「樣品」一章,提供了一些硯史資料外,其餘各條,實為硯譜,不能算作硯史。其餘硯譜,多講硯石;高南阜的硯譜想以《史記·列傳》制譜,實為他自己制硯的譜錄。因此真正一部講硯的發展的歷史,還有待於今人努力。各省博物館研究所和故宮博物院及其它各地博物館,解放後都搜集了許多硯台,有些硯是從考古發掘中獲得,其確實使用年代也可查考。因此今天完全有條件以實物對照文獻編出一部真正的硯史,完全能寫出這一歷史文化工具發展變化的全貌。 硯歷來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因而也就有了"石虛中"、"即墨侯"、"萬石君"、"石鄉侯"、"鐵面尚書"等別號。 除石硯以外,我國還生產過一些用其它原料製作的墨硯。漢代有瓦硯,陶硯,玉硯,鐵硯和漆硯,晉代有木硯,瓷硯,和銅硯,唐代有泥硯,宋代有水晶硯,石泥硯,磚硯和天然硯,明代有化石硯,清代有紙硯,而今有橡皮硯。
推薦閱讀:
※《投機之王》 第一篇 投機之王
※八字神煞速查及詳解(共兩篇,第一篇)
※中環陸羽茶室: 曼哈頓愛情故事(1):怎麼開始,才是愛 第一篇「愛情」故事要從上海說起。Dawn在大... - 雪球
※第一篇章續
※精校滴天髓》第一篇 第二章 順逆